顺启四年。
    两人聚少离多。
    自元宵去江州,分别五月,再见只是匆匆成了礼,随后奔赴大越,又是三个月。
    说好今年不征战,安心在家里,到底事与愿违。
    也不知道伤的重不重。
    他叹了一口气。
    心里挂念更浓。
    大魏天子要回京了。
    沉寂三个月的朝廷终于舍得放出消息与民同乐。
    百姓惦记皇上,盼着皇上回来,那是和这群老臣一样的。
    九月初一。
    京外十里迎亲亭全是挤满的百姓和文武大员。
    这会已经临近正午。
    是最酷暑的时候。
    众人满头大汗,却没一个人喊热。
    世安给沈怀舟打着扇子,看了眼官道,劝了一句。
    “不如公子先回去,这天太过燥热,免得中了暑气。”
    他话刚一说完,就看自家公子立马站了起来。
    “御驾回来了,是咱们大魏铁骑声!”
    “你们看,前面是不是皇上!”
    “哎呦,这大日头天的,皇上还骑马!这帮子将士粗手粗脚也不懂伺候。”
    午日烈阳之下。
    大魏天子骑着高头骏马,疾驰而来。
    少年玉冠束发,亦如当年骑马游街,带着傲气和尊贵,让人只一眼,就抚平了酷暑的燥热。
    沈怀舟一身雾绡白衣,屹立众人之前,协同文武百官,高呼万岁。
    苏琉玉勒紧马腹,潇洒下马,在百官万民面前,扑到他的怀里。
    “师父——”
    这力气又猛又大。
    沈怀舟身姿一个踉跄,险险稳住。
    腰好痛......
    “又胡闹了。”
    他笑的温润,语气是惯来的纵容。
    就是耳根有点红,守礼如沈怀舟,在众人面前,做出亲昵之举,到底颇为不自在。
    他把她额发间的汗细细擦了,又遥遥看向她身后的云崖儿,冲他点点头。
    云崖儿嗤了一声,催了马腹,跃过众人。
    两人之间这个动作无人注意。
    百姓看着自家皇上回来很是高兴。
    文武百官心疼皇上赶紧催促着进宫歇息。
    苏琉玉耳边全是这帮子老头子念叨。
    “皇上终于回来了,可别在走了。”
    “老臣们日日夜夜把持朝政,时时不敢分心。”
    “臣等以后定用心辅佐,不让皇上受累。”
    老家伙们试探着,抛出一百二十分的忠心,生怕苏琉玉跑了。
    苏琉玉一脸欣慰。
    特别听到那句不让她受累,笑意更深。
    只是一回到御书房。
    看到御案上成堆的文书和折子,笑僵在脸上。
    众臣看着自家皇上的脸上,蹒跚的身子一个激灵。
    他们也不想啊!
    但折子不给皇上看一眼,他们也不放心不是。
    “皇上,再给臣等一个机会,大魏不能没有皇上啊。”
    政三省老臣赶紧请罪,生怕皇上溜了。
    苏琉玉看着这帮文臣,又气又想笑。
    “朕乃大魏天子,承天命庇护大魏安泰,能去哪里?”
    她摇摇头:
    “你们也是闲的,都别杵着了,朕刚回来,诸位爱卿还是想好明日早朝上奏的要事,寒暄就免了。”
    这两句话仿佛是定心丸,让各位大臣紧张的心一松,随后大喜。
    不走就好,不走就好。
    “皇上,您不在大越,如何亲政?”
    六部尚书小心问了一句。
    诸位大臣气的瞪了他一眼。
    哪壶不开提哪壶,皇上忘记大越最好。
    “朕自有打算,退下吧。”
    ......
    京城,林府。
    林斐他娘周氏坐在正堂里,坐立难安。
    旁边陪着的,是工部尚书郑大人家嫡女,郑淑婉。
    如今,郑家和林家结两两之好,郑淑婉嫁过来,周氏便把管家大权交给她,可见对这新媳妇是万分疼爱。
    郑淑婉自也尽心把持内务,和婆婆相处分外融洽。
    她看着周氏一脸忐忑,不由关心的问了一句。
    “娘,今晨起便看您脸色不好,是否身子不适?”
    周氏看向府门的方向,含糊一句。
    “听说斐哥儿今日去京郊接驾,这日头大,现在都没回来,也不知道会不会中了暑气。”
    提到林斐,郑淑婉笑意浅了不少。
    两人刚刚新婚,对彼此了解尚浅,这婚事从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郑家受天子抬爱,从岭南府升任二品工部尚书,成了京城新贵,多少人巴结。
    这嫡长女的婚事,那是踏破了门槛。
    只是,郑淑婉就是不点头。
    她心里,还藏着当初南城门立誓的少年人。
    但近几年,年岁大,顶不住家里压力,只能认命嫁人,自是对相公感情并无太深。
    看周氏不放心,她只得宽慰一句。
    “娘多虑了,相公身子硬朗,不会有事的。”
    周氏点点头,但心里哪里想的是这个。
    以前斐哥儿和他的那帮同窗和皇上相处甚好。
    每次皇上回京,都会来府里一聚。
    她也会每每备上酒席,绝不怠慢。
    但是,自从她知道斐哥儿在御前放肆直言后,她就害怕的要死。
    皇上来还好。
    说明君臣相处融洽,皇上并没有因为斐哥儿放肆触怒龙颜。
    但皇上要是不来。
    岂不是直接说明君臣生了嫌隙,以后斐哥儿仕途,怕是就此断送。
    最让人头疼的。
    是这酒席不知道要不要备下。
    万一皇上过来。
    这酒席没备下,岂不是怠慢?
    但若是备下酒席,皇上又不来,外头又不知道怎样的风言风语。
    如今,他林家正值风口浪尖。
    娶了郑家嫡女后,外头人都说他林家想靠郑家翻身,攀附新贵,结党营私。
    这些烂话,她听的气的要死,却没办法反驳。
    她一直看着府门方向,满脑子愁坏了。
    她心里宽慰自己。
    皇上如今成了亲,一回来,自有皇夫侍奉在侧,应该是不会来。
    眼看天色又晚了一点,已经到了用膳的时辰,便实实在在松了一口气。
    “娘,时辰不早,淑婉先回了。”
    周氏回过神。
    “好,这天热,回去先喝完绿豆汤,降降暑气。”
    郑淑婉温柔的应了一声,踏步出了主院。
    外头日头确实晒。
    她用扇子遮着太阳,准备赶紧回偏院,最好先洗个澡,去去暑热里的汗。
    她心里想着事,又不想在日头底下多呆,走的自然快。
    却不想迎路撞上一个消瘦的背,她吓了一跳,把遮在头顶的扇子拿开,这才看清来人。

章节目录

农家科举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顾家十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顾家十八并收藏农家科举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