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宇宙被人类理解为真空环境,
    但实际上所谓的真空并不是完全的不含有任何物质,
    除了物理学概念的暗物质,
    恒星在数亿年间的活动里,不知向外抛洒了多少物质,
    这种物质就像人类呼出的气体,不可见、但弥漫于人类活动过的地方、
    即使太阳系聚变活动所泼洒出的物质速度并不快,离开太阳时只有200到900公里每秒的速度。
    但在数十亿年的光阴流转下,这些拥有质量的粒子,可能会弥漫于太阳系所经过的区域。
    太阳以2.2亿年为周期围绕着银河系运动,
    在这几十亿年里已经运行了数十圈,
    也许在脱离人类认识的这漫长时间里,这些粒子因为自身拥有质量的情况,速度慢慢的减少,
    最终在太阳系所路过的地方,形成了一条肉眼不可见粒子环状带。
    太阳作为一颗普通的黄矮星,尚且可能造成这种现象,
    那银河系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恒星是否也有这种可能。
    那些更大且核聚变反应更加激烈的恒星,是否会喷发出拥有更大质量的粒子。
    这种猜测,让王猛回想起了蓝星上的一些科幻影视,
    那些接近光速,且不做任何防护的飞船真的能在宇宙空间中畅通无阻吗?
    超光速飞行并不是他了解的领域,
    但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宇宙中飞行,
    纵使有些拥有质量的粒子在漫长的时间中失去了动能,缓慢的漂浮在宇宙空间中。
    可接近光速的飞船与这些粒子相撞,几乎等于在大型对撞机中飞行。
    若是没有防护,不断遭受撞击的飞船能持续飞行多长时间?
    想到随着飞船速度进一步提升所面临的问题,王猛默默的摇了摇头。
    “想必那时的人类会有对应的科技!”
    当然这些想法,目前也只是他自己的猜测,
    人类对太阳系之外的情况知之甚少,
    也许他离开太阳系之外,会遇到真正的真空环境。
    如超新星爆发和黑洞的路过会清理出一条干净的航道……
    “宇宙中的情况谁又能知道呢?”
    王猛想到这里,也不在想那些不着边际的事情,
    他收拾心情便与花神星开始实验的新的防护屏障。
    而时间就是在这样的实验中慢慢的流逝了。
    转眼间已经是三个月后,
    改进等离子屏障的实验终于完成了,
    整个过程并不算困难,
    他与花神星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实验,之后便是改进工作。
    所谓的等离子体屏障,本就是一种类似电磁高频闪动形成防护罩的方法。
    其视觉原理动画相仿,
    当一幅幅画面以特定的频率在人眼前快速翻动,
    经过人类的大脑处理后,原本画在纸张上的动画便开始动了起来。
    而等离子体屏障所产生的闪动频率要远高于动画所闪动的帧数。
    当然这只是视觉原理上的相似,在运转原理上还有所区别。
    抵抗游离粒子所用的方法,更像是汽车上的雨刷器,
    一开始的等离子屏障有两层,
    外层电磁屏障的起感应作用,可以检测雨点的路径,做到精准的刷新。
    而这种复杂的事情依赖花神星的运算能力。
    所幸花神星已经有了媲美量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对她来说此事并不算困难。
    而如今面对更为复杂的宇宙环境,
    所改进的方向也是在次基础上进行的。
    前方的区域滞留的粒子成分很复杂,但无论这些元素粒子如何变化,
    本质上依旧在元素周期表范围之内。
    因此他与花神星的计划,便是在原本粒子感应屏障内再加一层元素分析感应屏障,能快速甄别粒子的种类。
    至于甄别的技术,早在几十年前便被人类发明出来。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莫过于光谱分析,
    因为光有着波粒二象性,利用偏振原理,一层光谱检测层也有实现的可能。
    经过简单的测试,这样的方法,可以依照不同粒子,用不同能量等级的屏障刷新,
    有效的解决了飞船,穿越这片粒子滞留区所引发的问题。
    可虽然有了眉目,其中的问题还有不少,
    原本防护罩的结构,便需要花神星计算粒子穿过感应屏障后的路径,
    虽然高能粒子在宇宙空间的分布密度极小,
    但在飞船高速飞行的状态下,
    所遇到粒子的频率也开始上升,
    这也导致了,花神星所需花费的算力也会上升,
    所幸拥有建造枪的他,又为花神星建造了几台经过地面改进后的中微子三进制计算机,才算解决了算力问题。
    而如今又要加上一个感应屏障,
    此时飞船的防护罩已经变成了三层结构,
    这三层都需要花神星用大量的算力支持。
    第一层,即最外层,电磁感应屏障,用来感应滞留在宇宙空间中的粒子冲入屏障后所出现的路径。
    以便最里层的等离子屏障在合适的位置将其刷掉。
    第二层便是加的光谱分析层,
    用以检测滞留粒子的种类,
    是轻元素粒子,还是重元素粒子,
    待得到结果后,最里层的等离子屏障便会采用不同能量等级的屏障将其刷新。
    而第三层,
    则是最重要的等离子屏障层,也是主要发挥防护作用的屏障层。
    而这样的结构也就导致了,需要花神星付出的算力直线上升,
    所幸,还可以通过增加三进制中微子计算机以保证算力,
    这件事情对于王猛来说也并不算困难。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王猛与花神星,便开始对防护罩,三层结构模型进行改进优化的工作。
    就像前面他看过的防护方案一样,
    整个防护层并不是人类想象中,像是一个将飞船包裹的肥皂泡。
    王猛更愿意将其想象为,飞船上装了无数个雨刷器,
    一个个雨刷器以接近光速,从飞船的头部快速刷到尾部,
    视觉上看起来就像给这艘狰狞的飞船套一层薄膜。
    虽然飞船已经用上了三层结构的防护层,
    但各种粒子检测的准确性,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实验优化,
    而花神星也需要将这些粒子的数据记录在数据库中,以备等离子屏障运行时进行使用。
    由此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完善了屏障。

章节目录

我要去火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长桥尽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桥尽头并收藏我要去火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