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阵”与“法”
    墨画当即闭上双眼,凝聚神识,外放出去,感知天地之间的饥灾之气,衍算内在的阵理。
    片刻后,墨画睁开双眼,皱了皱眉头。
    “衍算不出来……”
    天机衍算算不出东西,便意味着,这些饥灾之气中,很可能并不具备,阵法的基本要素。
    譬如阵纹的构建,阵枢的流转,阵眼的供能等等。
    饥灾之气,就只是一种带来灾难的“气机”。
    墨画也的确没在饥灾之气蔓延的表象中,看到任何阵法的痕迹,无阵纹,无阵枢,无阵眼。
    但真的……是这样么?
    墨画神情有些凝重。
    因为这蔓延的饥灾,并不是阵法招致的灾难,所以天机衍算,才算不出来?
    还只是因为,自己的天机衍算水准不够,算不出内在的奥秘?
    抑或者……
    墨画目光微凝。
    这蔓延的“饥灾”,是一种完全另类的阵法,超脱了自己的认知范畴,所以无从算起?
    这种可能性也很大……
    墨画看着面前,饥灾遍地,草木枯萎的景象,叹了口气。
    天地阵法,博大精深。
    自己见的越多,学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少,也越感慨这天地间,尚有无穷奥秘,和无数古老而玄妙的阵法。
    甚至远古之时,很多离奇的阵法,很可能就像现在这样,以“自然”的形态,弥漫于天地之间。
    无形无迹,无“框架”可循,也无人能发现。
    久而久之,要么就此失传,泯灭于天地。
    要么就会在无形中,招来天地大灾。
    而世人“有眼无珠”,窥不破阵法的奥秘,也就根本不知这些灾难的本质。
    墨画瞳孔深邃,恍然间有了更深的明悟。
    道廷统一人为规范的“形式化”的阵法框架,在他心中,也开始渐渐“溶解”。
    阵法,是人对自然法则的领悟,而非人为梳理归纳总结而出的“法则纹路”。
    但自然法则,并不都会以人为规定的形式呈现出来。
    有些“阵法”,以自然形态呈现,看上去甚至不像是“阵法”。
    但往往这些自然态的阵法,其实才是更强大的阵法。
    阵师真正应该学的,也不应当是形式化的“阵法”——不是书本上,或是教条上的“阵法”。
    这些都是人为定义的“阵”,而非自然的“法”。
    阵师应该学的,是天地间的自然之法。
    应当亲眼看这世间万物,体悟这天地法则,并且不拘泥于形式,不被“知识”束缚,去体会阵法的本质。
    譬如他此前感悟之时,所见的饕餮之相。
    饕餮纹密布,看似是阵纹构生,实则是法则孵化的凶兽。
    又譬如,眼前蔓延的饥灾,无阵法的形式,但很可能,却具备阵法的“法则”内核。
    只不过这个手段,太过高明。
    墨画也只是大概能“悟”到一点,但缺乏具体知识和法门传承,无法进行“实操”罢了。
    “阵与法,阵是媒介,法是内核……”
    墨画取出一枚玉简,将自己的这些感悟,一字一句工工整整记下,以便以后温故知新,多多感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墨画对自己的记性,倒是挺有自信的。
    但他犯了命煞,厉鬼寄宿于命格,反噬神念,有“失忆”的风险,指不定哪天,这些珍贵的“感悟”,就给全忘了。
    因此还是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比较好。
    将感悟都用小本子记下了,墨画手里捏着玉简,思维稍稍发散之下,又想到了另一个疑惑:
    饕餮,与饥灾有关,与吃有关……
    可术骨部那副二十三纹的饕餮绝阵呢?蕴含的是什么饕餮法则?具体又有什么作用?
    更进一步的,那副二十四纹的十二经饕餮灵骸阵呢?
    饕餮灵骸阵面蕴含的,也是“饥灾”跟“吃”相关的法则?
    可这真的对么?
    这些似乎,是无法归拢的问题。
    饥灾之气,二十三纹饕餮阵,十二经饕餮灵骸阵。
    里面的因果逻辑,法则关系,太复杂了。
    墨画苦思良久,只觉得脑袋一团乱麻,“饕餮”这两个字,像是一个复杂的“怪物”一般,在吞噬着他的神念,让他根本想不出头绪。
    “不能空想,还是要有具体的,实在的东西,来研究研究……”
    虚,以实为媒。
    法,以阵为介。
    大道也有载体。
    饕餮的法则,也是如此。
    而目前,明确蕴含“饕餮之力”的,就是眼前正在不断蔓延的“饥灾”了。
    墨画又沉下心来,继续留守在饥灾“前线”,观察饥灾的现状,分析其内在的成因和法则。
    但收效甚微。
    饕餮是凶兽,饥灾是大灾难,法则这种东西,更是高深莫测。
    如今这饥灾之气,还脱离了旧有的阵法范畴,超脱了墨画的阵法认知。
    根本不是他想分析,就能分析出来的。
    努力了,也未必有回报。
    墨画眉头紧皱,空耗了半个月,他也束手无策。
    可就这么放弃,他也不甘心。
    毕竟“饕餮的力量”都蔓延到他面前了,他不研究明白,实在说不过去。
    “这样研究不行,那就……再换个思路?”
    “换什么思路?”
    墨画坐在山崖的大石头上,右手托腮,盯着面前一片枯萎的大地,脑海中将自己毕生所学,还有所有修道经历,如“走马灯”一般,都审视了一遍……
    荒天血祭大阵崩解的画面,忽然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崩解?”
    “不,不对……”
    墨画回想了一下荒天血祭大阵。
    这不是他第一次“崩”大阵,但荒天血祭不一样,并非是单纯的“崩解”。
    二品的逆灵阵,崩不掉准三品大阵。
    荒天血祭,也不单纯是“崩解”之力崩掉的,这里面还有一些,更复杂的变化。
    是以逆灵阵崩解,导致灵力与邪力正面冲突,正邪对立,又互相转化,引发更深层的“消融”。
    这种变化,墨画当时虽然“衍算”出来了,但他其实自己,也没算太明白。
    他只是衍算的时候,鬼使神差,觉得这样引动逆灵之力,操作阵法爆炸,爆炸的威力会更强,产生的矛盾和逆乱会更深刻,所以就凭直觉去做了。
    结果当然很厉害。
    羽化都被逼死了。
    金丹更是转瞬成灰。
    当时的画面,墨画的印象很深刻。
    天地失色,黑与白交织,蓝色的灵力与红色的邪力分庭抗礼,互相交织着,光芒冲向天空。
    而在此过程中,灵力在不断向邪力转化。
    邪力也在不断,被灵力影响而发生逆变,内在的邪秽之力被崩解消除。
    正邪对立中,又互相转化,消融万物。
    总而言之,是一种很复杂,很微妙,很深刻的变化。
    有点像是……
    “阴阳鱼构成的太极?”
    墨画心中一凛,原理如何,他说不大清楚,也不确定自己猜的对不对。
    但荒天血祭崩解之时,产生的这种力量矛盾的“框架”,却可以拿来借鉴和参考。
    “对一种力,施加另一种,截然相反的阵法之力,从而引发对立和转化,以此观察……其内部根本法则的变化?”
    墨画心中喃喃道。
    虽不知道是否可行,但可以试一试。
    墨画继续推衍下去:
    “从内在的法则上来看,饥灾之气,可以激发‘活性’,让人,妖兽乃至草木等一切生灵,因活性过甚,而产生过度的饥饿,从而生机流逝,陷入‘死’的境地。”
    “饥灾,让人由生到死。”
    “那只需要,利用阵法,让人由死到生,维持住生机就行。”
    这一点,墨画此前尝试过了。
    乙木回春阵,是可行的。
    但这只是对“人”来说,对“饥灾”本身,没有很强的抑制效果。
    墨画也没办法从中观察到,饥灾之气的本质。
    “饥灾……”
    除了乙木回春阵,还有哪些阵法,可以用来试试?
    墨画看向眼前,陷入饥荒的大地,灵光一闪,忽而想到了一个阵法:
    厚土阵!
    饥灾蔓延在大地上,使大地荒芜,草木凋敝,生灵死亡。
    那要抑制饥灾,自然也可以从大地入手。
    而蕴含大地生机的阵法,刚好就是绝阵:
    厚土阵。
    这是他当初随着师父一起云游,在一处山村中,寻得的地宗绝阵。
    也不知当初是恰逢其会,还是师父算到了,这副阵法将来能派上大用……
    墨画心中略有感慨,当即不再犹豫,静心冥想,沟通大地道蕴,而后亲自在饥灾之气蔓延的边缘,画上了几副厚土阵,以观察其效果。
    厚土阵上,大地的厚德之力在流转,生机盎然。
    饥灾之气蔓延到厚土阵时,果然受了阻碍,像是油脂遇热一般,滋滋冒着白烟,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溶解。
    墨画心中一喜。
    但这个过程,根本没持续多久。
    厚土阵就被饥灾给“吞噬”掉了。
    就像水能克火,但少量的水,根本扑灭不了大规模的火。
    生能抑死,但小量的生机,也根本抑制不了,大量的“死亡”。
    更何况,墨画的厚土阵,还只是一品的,根本抵抗不了,至少是某种二品饕餮类阵法,所产生的“饥灾”。
    可问题是……
    绝阵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更何况,还是“特定”的某类绝阵。
    大荒现在饥灾横行,自己上哪去找二品的厚土绝阵来学?
    墨画长长叹了口气。
    他又用其他五行土系,或八卦艮系阵法,都试了一下,结果品阶倒是够了,但效果却极其差劲。
    在“法则”层面,普通阵法跟绝阵,到底还是没的比的。
    情况又僵住了……
    墨画躺在地上,身下是还算茂密的灌木,几丈外是饥灾蔓延下草木枯萎的荒地。
    这就是“生机与凋亡”的界限。
    如今这种“凋亡”的界限,正以一种微弱的速度,不断向墨画蔓延。
    有可能几日,也有可能一个月,饥灾便会蔓延到他现在的位置。
    他身下的这些草丛和灌木,也全都会凋敝,会枯萎,并迎来最终的“死亡”。
    墨画心中,有一种十分微妙的感觉。
    仿佛自己,就躺在“生与死”的界限上。
    “死亡”正向他逼近。
    而他要做的,就是激发“生机”,以对抗“死朽”。
    这是阵法,是法则,同时更像是一种……“因果”。
    墨画瞳孔微缩,心中一颤,心中执念更深。
    “具体……该怎么做?”
    墨画皱着眉头,静心思索。
    思索片刻后,墨画又将自己的“小本子”玉简取了出来,将自己适才的感悟,又琢磨了片刻,心中忽然灵光一闪。
    “阵是媒介,法是内核。”
    阵法本身有生克,譬如五行,譬如八卦。
    法则同样如此。
    或者说,生克的并不是阵法,而是“法则”。
    是内在的法则,在互相生克,互相作用,因此因此才有了,阵法之间生克的表象。
    那抑制“饥灾”,本质上,其实就是用“生”的法则,来抑制“死”。
    而要强化“生”的法则,就需要以阵法为媒介。
    但阵法,只是“工具”,是载体。
    哪怕绝阵,也同样如此。
    绝阵蕴含的法则之力更强,也更深奥,与普通阵法泾渭分明,但本质上,都是“法则”的显化。
    只要明悟了法则的变化,按理论上来说,也是能够,将“绝阵”与其他阵法并用,以构成“复阵”的。
    这样的复阵,是以相同的“法则”,作为阵枢枢纽,联系起来,共同作用的。
    而自己要做的……
    “就是以‘厚土绝阵’为核心,以‘生’的法则为枢纽,将同样蕴含微量‘生机’法则的,其他二品高阶五行土系,和八卦艮系的阵法,串联在一起,构成一类新的‘复阵’。”
    这样一来,这类复阵,就包含了两重框架。
    一重是显而易见的,表层的基础阵法框架,包含阵眼,阵枢,单阵和阵纹。
    表面上看,的确是这样。
    但更深层次,还有另一重框架,这就是一般阵师,所看不出来的深奥结构了。
    以“绝阵”为“法则”的阵眼。
    以“法则”为复阵的阵枢。
    以同类法则,串联单阵,形成复阵。
    这也就等同于,是在解构道廷规范下的阵法框架体系,而后以自己领悟的“法则”为线索,来重构一套复阵架构。
    这一套阵法逻辑,在墨画的脑海中刚一成形,便是墨画自己,都“震惊”了一下。
    学习阵法,领悟法则。
    以领悟的法则,反过来解构阵法。
    并以自己的“法则”为脉络,重构新的阵法框架。
    以无招胜有招,不拘泥于具体的形式,随时可以解构,并且按自己的法则,进行阵法的重构。
    自己的“阵”,就是自己所悟“法”的载体!
    这才是……阵法?!
    墨画倒吸了一口凉气,自己都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有点可怕。
    明明是他自己悟出来的东西,可却让他,有点难以置信。
    甚至他开始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又学歪了什么东西?又领悟了什么歪理?
    阵法是这个意思么?
    阵师真的是这样的么?
    师父他说过,让我走自己的阵流,是说的这个意思么?
    我这是在自创“阵流”?
    还是在自成“阵法”?
    墨画彻底糊涂了。
    他只觉得,自己的求道之路,四周一片茫然的大雾。
    没师父提点,没荀老先生教导,也没人商量,他根本不知,自己到底走到哪里了。
    也不知道,自己一步一步向前走,到底走哪条路上去了。
    但是,他也没的选,既然都走到这里了,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了。
    “大多数人,无法成仙,说明他们走的,根本就不是成仙的路。”
    “大多数阵师,无法领悟阵法的大道,说明他们的路,肯定也是有问题的。”
    “强者注定是要在黑暗中摸索的,他们的路,注定是孤独的,是缺乏认可的,是没有光亮的……”
    墨画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之后他便放下一切顾虑,坚定信念,按照自己的想法,尝试利用“生”的法则为枢纽,以“绝阵”为核心,自己构建出一套,凝聚“生机之力”的复阵来。
    尝试了之后,墨画才发现,根本没他想的那么简单。
    很多设想很宏伟,澎湃人心,但实际做起来,却十分“骨感”,枯燥,痛苦。
    厚土阵,是一品,是绝阵。
    其他各种五行土阵,八卦艮阵,是二品。
    彼此之间,如何架构,如何兼容,如何分清主次,如何梳理阵力的流转。
    这些阵法,虽都蕴含一定量“生机”法则,但彼此又截然不同。
    有些是草木的育生,有些是水土的滋生,有些是土木的发生,有些是土葬的腐生。
    这些法则,有强有弱,有大有小,彼此的量也有变化,如何“融合”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融合之后,如何利用阵法为媒介,来激发“生机”,让大地生生不息,以抑制“饥灾”,同样也是很困难的事。
    这需要消耗大量神识,进行天机衍算,不断推衍,不断尝试匹配,才能有些眉目。
    墨画摸索得十分吃力,算得也极为辛苦,神识枯竭,识海刺痛。
    但他的内心,反倒却平静了下来。
    因为“难”,才说明他可能是做对了。
    而且,随着他尝试得越多,研究得越多,失败得越多,挫折越多,对“法则”的领悟,也就越深刻,心中对“法则”的各种变化,也就越明晰。
    以“阵”,作为“法”的桥梁和媒介,去牵引“法则”。
    以“法”为主,以“阵”为辅;以“法”为内,以“阵”为外;以“法”为虚,以“阵”为实。
    如此主辅相济,内外兼用,虚实合一,阵与法融合,才算是真正的“阵法”。
    终于,在经历了足足两个月,废寝忘食,绞尽脑汁的苦心研究后。
    墨画总算是,初步尝试着,构建出了一套,以厚土绝阵,为法则核心,以普通八卦五行阵,作为法则阵媒,以“生”作为法则阵枢的……厚土复构绝阵。
    这也是墨画,由“阵”悟“法”,又以“法”构“阵”的,第一次粗浅尝试。
    (本章完)

章节目录

阵问长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观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观虚并收藏阵问长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