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条经过蒸製再用油炸,就能变得易於携带,开水一泡便能食用,还口感上佳?世上竟有这等神物?”
    张小田的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他把那篇文章又仔细品读了一遍,一个大胆的计划已在心中酝酿成型。
    “完治,马上去市面上採买一批最好的麵粉,让府上的厨子立刻动手,我们必须亲眼见证这泡麵是否真如报纸上说的那般神奇。”
    他从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
    就在这电光石火之间,张小田已经想好了后续的每一步。
    只要这东西可行,他就要立刻开办一家泡麵作坊。
    自己这样的外来者,想在长安城与那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勛贵竞爭传统行当无异於以卵击石,但若能在一个全新的行当里拔得头筹,前景將大不一样。
    “明白!今年关中大丰收,麵粉价钱一降再降,若能做成这精贵的泡麵卖出去,价钱翻上几番,这里头的赚头肯定小不了。”
    张治心领神会,话音未落,人已快步奔向门外。
    ……
    “嘶溜……嘶溜……”
    府邸的饭厅里,张小田和张治各捧一个大碗,正埋头品尝著新鲜出炉的泡麵,吃得满头大汗却酣畅淋漓。
    “队长,这《大唐日报》果然金字招牌,从不骗人!这味道,这便捷,和报上说的一模一样!”
    张治放下瓷碗,脸上是难以掩饰的激动与满足。
    想当初,在石见银山做苦工之前,他不过是倭国一个连姓氏都奢望不起的农人,终日劳作却难求一饱。
    而今,他不仅在繁华的长安城拥有了自己的宅院,还为了方便照应,特地重金请牙人寻了这处与张小田紧邻的院子。
    “作坊城那边我记得有些空置的作坊正在发卖,下午我就去看看,价钱合適今天就定下来。你马上去联繫工匠,打造专用的蒸笼和炸锅,越大越好!”
    张小田的决断一如既往的果断,这是从尸山血海中磨礪出的果敢。
    他很清楚,报纸將泡麵的製法公之於眾,能看到这天赐良机的绝非他一人。
    在这种时候,谁的行动更迅速,谁的决心更坚定,谁就能在这片新蓝海中抢占先机,奠定胜局。
    先人一步,便能步步领先,自古皆然。
    “队长,我手头也有些积蓄,愿意投入三成,只求两成的红利便心满意足了。”
    张治心思活泛,但在燕王府中的分量远不及张小田。
    张小田是能直面燕王殿下、隨时与王富贵往来的大人物,而他自己则默默无闻。
    不像张小田,不仅能得到燕王殿下的亲自召见,还能时常登门拜访王富贵。
    “你的好意我领了。但我张小田做事,一是一,二是二。三成的本钱,就该拿三成的利。这事就这么定了,別再拖泥带水。你马上去联络工匠,把咱们专用的傢伙什定下来,我这就动身去一趟作坊城。”
    ……
    刘方相如今是建设局一支工程队的总管。
    想当初,他不过是刘家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总算在长安城里闯出了些许名堂。
    近来,他手下的队伍接了个作坊城的活。
    那里的房舍都按同一份图纸建造,本是驾轻就熟的工程,用不著他这个总管事必躬亲。
    但差事是燕王府指派的,据说是燕王殿下亲自过问,建设局上下没人敢怠慢。
    更何况,图纸上还多了一个叫“沼气池”的新鲜玩意儿,据说產生的沼气能引来烧水照明,这活计的棘手程度便陡然提升了。
    “头儿,这方便麵可真是个好东西!一壶开水下去,片刻就能吃上热乎的。以后弟兄们就算忙过了饭点,也不用饿著肚子干活了。”
    在作坊城的工地上,刘方相正和几个匠人毫无架子地蹲在砖堆上,人手一个大陶碗,呼嚕呼嚕地吸溜著麵条。
    自打《大唐日报》介绍了这种方便麵后,长安城里嗅觉灵敏的小贩次日便支起了摊子,售卖自家仿製的麵饼。
    图个新奇的百姓,上几文钱就能买一块尝尝鲜,或是在摊边就著开水直接吃下。
    头一批吃螃蟹的摊贩,都藉此赚了些辛苦钱,虽不多,却也证明了此物的潜力。
    正是这些零星的摊点,让张小田这样的大商家看到了商机,下定决心要建作坊大干一场。
    不出十日,由作坊量產的方便麵便铺满了东西两市的货架。
    建设局麾下数万工匠遍布天下,对这种能快速果腹的食物需求极大。
    加之有王富贵从中牵线,方便麵刚一问世,建设局便立刻购入大批,分发给各处工地的匠人。
    “那可不!想当年咱们修大明宫、铺那条通往定襄的水泥官道时,大冷天的,要是错过了饭点,就只能吃冷饭冷菜了。”
    刘方相心满意足地打了个嗝,又一次向身边的匠人们讲起了自己那段引以为傲的往事。
    儘管这些故事工匠们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但人人还是得摆出一副兴致盎然的神情,时不时还得插嘴问上一两句,以示自己听得投入。
    这番应酬,也著实是难为他们了。
    说到底,世上各行各业,谁又没有自己的难处呢?
    刘方相或许只是单纯地喜欢追忆往昔,可底下的人,却没一个敢不识趣地怠慢。
    ……
    石明越来到忻州已近一年,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荒芜到兴盛的全过程。如今,这片曾经的荒地被命名为石家村,寄託著眾人对长安故土的一份思念。
    天刚蒙蒙亮,石明越便起了床,隨手拿了块蒸饼,一边啃著一边对父亲石养山说道:“阿耶,我今晚有事要留在县城,您和阿娘不用等我了。”
    石养山望著儿子匆忙的背影,脸上满是自豪。
    这孩子,当真给自己长脸。
    他还没从观狮山书院结业,就已在忻州当上了里长,最近更有风声传出,等今年的收完,他便要被调往县里出任县丞,前程不可估量。
    “你只管忙你的正事,家里的有我跟你阿娘在,误不了事。”石养山爽朗地应道。

章节目录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瓜州有点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瓜州有点甜并收藏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