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夜游大都会(下)
第537章 夜游大都会(下)
“那件事的话,就更没有理由谢我了呀。”
“这不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做的决定吗?”
迪斯尼乐园无疑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在那里,人们可以暂时卸下所有现实的重负,纵情拥抱內心的嚮往。
但没有人能永远活在童话世界里,即便是亿万富豪与他的恋人也不例外。
那一天,当韩易和赵宥真回到db11里,驶入i-5n北向的车流,踏上归途时,两人脸上洋溢的幸福光芒,渐渐被一层若有似无的思虑所取代。
接下来怎么办?
他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態,面对重又袭来的现实?
公开吗?
是应该公开的吧。两情相悦的男女,不就应该站在阳光下,接受来自整个世界的善意和祝福吗?
但怎样才算是公开呢?
需要让哪些人知道?
徐忆如?芭芭拉-帕文?麦迪逊-比尔?
斯特拉黛拉路864號的宅邸管理团队?
还是星薈大厦1001室的瀚音乐工作人员?
前三个选项……韩易想著都发怵,当然,感情的修罗场演变到了如今这种局面,他其实已经麻木了。所谓自暴自弃,於他而言,不是一种情绪,而是成为了一个確凿的事实。
她知道她先吻了她,她清楚她跟他上过床,她明白她们都对他虎视眈眈……
现在,每当思绪触及这些,韩易的大脑便会启动某种应激性防御机制——自动死机,然后重启。
本想成为四场感情戏的导演,却发现自己被困在一场更宏大更凶险的惊悚剧里,进退维谷,动弹不得。
那还说什么呢?毁灭吧!爱谁知道谁知道,早点爆炸早点完事儿。
再重申一次,这就是韩易在拉斯维加斯的四人酒局之后,一反之前扭捏纠结的常態,开始变得来者不拒的根本原因。
巴勃罗-毕卡索说过,每一次创造都始於破坏。《孙子·九地》亦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万一呢?
万一自己这么一通折腾,最终还能从这死局里蹚出一条生路,也犹未可知。
而且,即便是没有蹚出生路,蹚中了雷区,被这几段孽缘的火药炸成了碎片,至少,他还能给这齣好戏里的每个人,留下一些值得铭记的甜美回忆。
凭藉自己的財富和权势,韩易相信,至少这个,是他可以做到的事情。
另一方面,斯特拉黛拉路864號的宅邸团队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除了韩易自己之外,估计也就是他们见得最多了。
为亿万富翁服务的首要秘诀,就是磨钝自己对周遭事物的感知力和反应力,或者至少假装自己磨钝了。
在该看不见的时候视而不见,在该听不见的时候充耳不闻,竭力为僱主创造一个看起来一切都正常而又普通的平行现实。
因为正常而又普通,对於绝大多数亿万富翁来说,是用再多金钱也换不来的奢侈。
这是科瑞-麦金托什对他这个团队反覆强调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位雇员严格践行的服务准则。
所以,没关係的,哪怕老板刚跟徐小姐亲热完,就与赵小姐眉来眼去,还有一个鬼鬼祟祟的比尔小姐,瞅准机会就往他怀里钻……在斯特拉黛拉路864號、one57第79层顶层公寓,还有韩易所拥有的,任意一个资產的领地范围內,这些都是正常而又普通,不值得大惊小怪的琐碎日常。
费亚穆和基安下楼搬行李的时候,索菲婭给他们送围巾和鲜的时候,之所以能做到目不斜视、安之若素,就是这个原因。
车里的那小两口,在外人面前那副正襟危坐,刻意保持距离,过分礼貌客套的样子,就差把“我俩在谈恋爱”写脸上了,谁能看不出来?
可既然老板想演,那就陪著他演唄!
不过,虽然在私人生活层面上,韩易和赵宥真没有那么多需要顾忌的东西,但这並不代表在职业生活之中也是如此。
想一想,若是圣诞节假期过后,两人携手踏入星薈大厦的办公室,主动公开恋情,会造成多么毁灭性的影响。
韩易,將成为那个“僱佣美貌雇员,只为了跟她们上床”的,好莱坞影视剧刻板印象里的亿万富豪。
而赵宥真,则会变成那个“不择手段,为了获得事业突破主动勾引老板”的,好莱坞影视剧刻板印象里的美艷蛇蝎。
对於韩易来说,身背这么个名號其实不太有所谓,因为归根究底,他根本就不在乎外界对他的看法和评价,这是天蝎座对周遭事物的天生漠然而带来的强大能力,也是数十亿美金为他堆砌起来的,固若金汤的心理防线。
举个例子,到街头隨机採访,有几个美国人会对鲁伯特-默多克持正面评价?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后者成为足以用文字和图像遮住西方世界半边天的新闻业大亨。
这就是財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力量,你可以说话,但你说的话不管用。我可以不说话,但只要我决定打破沉默,那么每一个音节都是你无法承受的代价。
有人在瀚音乐集团內部传播流言蜚语,那就直接炒掉即可。如果有人在外面说三道四……那很遗憾,这对韩易的杀伤力,还没纽约的床虫大。
但韩易可以不在乎,不代表宥真可以不在乎。
对赵宥真而言,在生涯起步初期被贴上这样的標籤,无异於是被宣判了职业死刑。她一路走来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將被这一个轻飘飘的“老板情人“头衔彻底抹杀。那些彻夜不眠规划巡演路径的夜晚,那些在谈判桌上据理力爭的瞬间,那些为艺人发展规划呕沥的心血——所有的一切,在旁人眼中,都会变成枕边风带来的附赠品。
毕竟,她这么年轻,就能成为好几个热门歌手与大势新人的经理人,每个月佣金入帐居然能达到六位数……肯定不可能是靠自己的能力吧?
职场对女性的苛刻度,从来就与男性不在一个量级,特別是当女性处於下位的时候。韩易若传出緋闻,顶多被冠以风流富豪的名號,緋闻多了,甚至还会被人津津乐道,写成传记或者改编成电影在全球范围內大卖。而宥真,则会被缩减为韩易人生中的一个註脚、一首插曲、一桩軼闻,钉在“靠身体上位”的耻辱柱上。
从公开的那一刻开始,她的每一个决策都会被放大检视:这个签约是否源於专业判断,还是因为老板在耳边说了什么?她的每一次升迁都会被质疑:到底是能力出眾,还是床上功夫了得?
更可怕的是,这种污名一旦贴上,就再也撕不下来。无论她未来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第一反应永远是“哦,就是那个和老板睡觉的”。她的才华、她的能力、她的专业素养,都將被这一个標籤所掩盖。
而在公司內部,这种关係带来的影响更为致命。当她对同事提出严格要求的时候,是否会被视为是恃宠而骄?当她向韩易提出反对意见时,是否会被认为是“情侣间的闹彆扭“?她的权威將不断被挑战,她的思想將不断被质疑。团队原本对她越来越真挚浓厚的尊敬,將不可避免地掺杂进曖昧的猜测和轻蔑。
这才是最令宥真恐惧的——不是外界的指指点点,而是自我价值的彻底湮灭。她渴望的是通过自己的实力贏得认可,而不是作为谁的附属品被记载。这段感情本该是两个独立灵魂的相互吸引,却可能让她苦心经营的一切化为泡影。
而这,將会瞬间毁掉这个女孩。她的个人追求、她的身份认同、她的人生目標。
韩易在db11经过城堡奥特莱斯,正要向西进入洛杉磯市区的时候想通了这一点,他转头看向宥真,发现后者也在用同样复杂的眼神看著他。
最终,经过一番简短但高效的交流,二人对於这场恋情的展开方式达成了共识。
不会刻意隱藏,但也暂时不要主动宣扬。
就像美国军队曾经奉行的政策一样。
donamp;#039;t ask, donamp;#039;t tell。
让这段尚处於襁褓之中的关係,在安全的环境里茁壮成长。直到它变得足够强大,直到赵宥真变得足够强大,直到流言蜚语无法影响人们对她能力的判断,也无法影响宥真对自我的认同,再伺机把它带到阳光下,接受眾人的喝彩与欢呼。
不是“韩易与他的下属情人”,而是“韩易与赵宥真事业生活的全方位结合”。
要是有朝一日能走到这一步,那就太好了。
“那也是你为了我做的决定。”
宥真抚了抚韩易的手臂,轻声嘆了口气,决定不让自己沉浸在对未知结局的反覆推演里。
那天去迪斯尼乐园,是为了能在现实之外找个缝隙歇一歇脚。
今晚来大都会也是。
每逢夜幕降临,白天精力旺盛、信心满满,仿若世界尽在其掌握中的狮子座姑娘们,都是忧思最多的那一批人。
宥真决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至少今晚要改掉。
“那是什么?”
莱昂-利维与谢尔比-怀特庭院完美復刻了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家居美学。高耸的大理石柱支撑起开阔的空间,地面铺陈著精美的马赛克镶嵌画,描绘著神话中的场景与奇异的生灵。四周壁龕里,陈列著形態各异的罗马希腊化半身像,那些来自遥远时代的面孔,在静謐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沉静庄重,仿佛正默许著这对现代恋人在他们永恆的居所中穿梭漫步。
宥真的目光越过独自一人孤零零站在那里的阿芙洛狄忒,因为她看上去太忧伤、太寂寞。又从酒神狄俄尼索斯环抱斯佩斯的雕像前划过,因为斯佩斯被刻画得太过娇小,好似酒神的附属品一般。她的视线在展厅內转了一圈,最终落在了一块大理石板上。
“大理石双面浮雕。”韩易跟在宥真身后,走了过去,低声读著一旁的解说,“罗马住宅与別墅的列柱中庭园里常装饰著此类大理石浮雕,其中一面以高浮雕技法刻有年轻酒神女祭司,与蓄鬚的西勒诺斯面具。”
“我喜欢这个。”宥真讚赏的眼神在两位神话人物之间流连,“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感觉代表著一栋罗马別墅的女主人和男主人。”
“確实很精美,保存得也很好。就是……”说到这里,韩易尷尬地咧了咧嘴,指著西勒诺斯的鬍鬚下方,“就是这玩意儿有点煞风景。”
“那是牧羊人的拐杖!”眨巴两下眼睛,反应过来的赵宥真打了一下韩易的手臂,羞嗔道。
“我也没说那是別的呀。”
“谁知道你脑子里一天到晚都在想些什么东西。”
“想知道吗?”
“不想,唔……”
“又要补妆了。”
用手背擦了擦已经没有口红的嘴唇,赵宥真顶著红扑扑的脸蛋,站在169號展厅的门口,小声嘟囔。
“暂时別补吧,我怕等会儿口红给你用完了。”搂过宥真的肩头,韩易笑著说道,“你发现没,这几个跟罗马和希腊有关的展厅里面,好多秀恩爱的雕像,比如这个……”
“饰有斜倚夫妇的大理石石棺盖。”
“这对夫妇被塑造成水与土的半神化身。男子袒露胸膛,手持长茎芦苇,身旁匍匐著蜥蜴状生物,与希腊化时期及罗马时期的河神形象一脉相承。女子手持环与两束麦穗——这是大地女神忒勒斯的標誌性象徵。她脚边有一只毛茸茸的长尾哺乳动物,背上驮著幼小的厄洛斯天使。儘管男子的面容被精细雕琢,其妻子的面部却未完成,暗示丈夫先於妻子离世,而妻子去世后也……无人补刻她的肖像。”
赵宥真默念著一旁金属铭牌上的说明,越往下读,神情越是黯然。而韩易也是细心地发现了她微妙的表情变化,將她完全拥在了怀里。
“他们应该是没有孩子吧。”赵宥真双手环在韩易腰间,声音闷闷的,“所以才没有人把她的脸刻上去。”
“也有可能是战乱,导致这个男人的妻子,跟他们的后代,不得不逃到別的地方去。”韩易给赵宥真指了指雕像的年份,“你看,公元220年,不正好是三世纪危机的时候吗?她老公走了之后,连罗马皇帝都保不住自己的命,帝国上下人心惶惶,这石雕可能就完不成了。”
“也许吧。”赵宥真吸吸鼻子,“反正你不准比我早死。”
“姐姐,我二十二,你二十一。”韩易调侃道,“聊这个会不会太早了点儿?”
“早点说好,免得你反悔。”
“这事儿还能由得我反悔的?”韩易哭笑不得,怜爱地用手戳了戳她的脸蛋,“放心吧,我一定锻炼身体,保卫自己,爭取活到个八九十岁,比你就早走那么一点点,先到雅卢平原等你,帮你把去天堂的车票买好。”
“就知道说这种不吉利的话。”语气硬梆梆,嘴角却情不自禁地扬起了一道甜美的弧线,宥真眼珠转了转,答道,“不准聊雅卢平原,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这个东西。”
“怎么,这次不准备跟我探討探討生死轮迴的理论啦?”
“不探討了……只想跟你一起好好活著。喂,干嘛呀,好好活著也……唔……”
就这样,拖拖拉拉、腻腻歪歪、黏黏糊糊、羞羞臊臊的,韩易与赵宥真这对小情侣真正在空无一人的大都会博物馆里漫无目的地徜徉了起来。他们从展出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的莱昂-利维与谢尔比-怀特庭院,逛到陈列著古代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文物的麦可-c-洛克菲勒展厅,又在一楼莉拉-艾奇逊-华莱士展厅的当代艺术画作里兜了一圈,发现没有什么特別吸引他们的东西之后,就穿过卡罗尔和米尔顿-皮特里冠名赞助的欧洲雕塑长廊,从那里上了二楼。
一路上,二人走走停停,谈天说地。由衣索比亚北部修道院的《福音书》发散开来,聊到公元第一个千年强盛的阿克苏姆王国。在亨利-r-克拉维斯展厅里意外发现了由代尔夫特顶尖陶坊仿製的青瓷器,便开始討论十七世纪荷兰乃至整个欧洲的中国热。上了二楼,他们更是在欧洲绘画展区里流连忘返,这里陈列著从1250年到1800年的诸多作品,涵盖了从乔托到高更的眾多大师,而这正是欧洲艺术史最吸引他们的那550年。
惊嘆於卡拉瓦乔像素级还原的进展画功,抒发著对伦勃朗光线运用技巧的共同欣赏,当然,也在不断地思想碰撞中发掘著彼此之间那无伤大雅的审美差异——韩易喜欢文艺復兴之前,欧洲中世纪裹满金箔的木板蛋彩画,认为它们真实还原了那个在蒙昧中前行的黑暗时代,有一种不加修饰的野性之美。而宥真却对此不敢苟同,觉得文艺復兴之前的欧洲绘画技法太过呆板,主题也太过单调,比起同期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產物,相去甚远。
这也许是让两个智性恋最舒服的约会方式。他们沉浸在由艺术、歷史与此刻浓烈情感共同酿造的、近乎不真实的甜蜜氛围中。在这些静默却动人的歷史间,编织著属於自己的当下。
因为,这种交流,於他们而言,是最高效的调情,也是最深层次的確认。
智性恋对伴侣的需求,本质上,就是想要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和一个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
“到了,宥真,就是这里。”
时针已经快要靠近“10”这个数字的时候,韩易与宥真终於到达了他们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位於大都会博物馆二层西北角,专供重要艺术品做临时展出使用的999號展厅。
与楼下那些充满歷史厚重感、被古典装饰线条分割的空间截然不同,999號展厅呈现出一种极致的现代主义简约与克制。展厅挑高惊人,近乎两层楼的高度营造出一种空旷、崇高的氛围,仿佛走进了一个由理性与光构筑的立方体教堂。四壁与天板皆是纯净无瑕的哑光白色,地面则铺著深灰色的致密石材,光洁如镜,冷静地倒映著上方的一切,进一步延展了空间的纵深感。
这里的照明设计堪称精妙,不见传统的射灯或吊灯,所有光源都被巧妙地隱藏在天板的边缘或悬浮的龙骨之中,形成均匀、柔和且无影的漫反射光。这种被博物馆界称为“博物馆级光照”的处理,使得整个空间仿佛自身在微微发光,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外界干扰,让观眾的视线可以毫无阻碍地聚焦於艺术品本身。
目前,999號展厅里掛满了与卡拉瓦乔风格酷似的油画作品。这是因为从2016年10月7日到2017年1月22日,这间由坎托-菲茨杰拉德的创始人,美国著名亿万富豪兼慈善家伯纳德-杰拉德-坎托和艾莉丝-坎托夫妇冠名赞助的展厅里,正在举办一场名为《瓦伦丁-布洛涅:超越卡拉瓦乔》的临时展览。
这场展览,由大都会博物馆和罗浮宫博物馆联合举办,数个亿万富豪创立的基金会鼎力支持,其中包括美国赫斯特家族的威廉-鲁道夫-赫斯特基金会,墨西哥阿朗戈家族的普拉西多-阿郎戈基金会,以及私募巨头弗兰克-e-理察森的个人基金会。瓦伦丁-布洛涅被认为是卡拉瓦乔最伟大的法国追隨者,在卡拉瓦乔去世后的几年里,他成为了新自然主义绘画最具独创性的主角之一。瓦伦丁现存於世的画作约60幅,而目前在这里展出的,就有45幅。
“安托万告诉我,大都会博物馆向我们呈交的租赁提案里,有一个克里姆特艺术展的策划。”
牵著赵宥真在展厅里漫步,韩易轻声说道。
“目前大都会博物馆藏有克里姆特的作品十三幅,加上我的那幅,就是十四幅。大都会说,如果我们愿意將画作出借给他们,那么他们將联合维也纳的美景宫美术馆,或者阿尔贝提纳博物馆,共同在纽约举办一场为期三个月的克里姆特艺术展,以《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二號》为主角。”
“那个时候,当人们走进这间展厅,第一个映入他们眼帘的,会是一面宽大的白墙,和我们的那幅画。”
“就是这面墙了。”
韩易在正对入口的那面主墙前站定。它比展厅內的其他墙面更为宽阔、平整,仿佛一块巨大的、未经雕琢的画布,正静默地等待著某件杰作的降临。
“想像一下,把瓦伦丁的油画给搬开,再把我们的克里姆特放上去。”
“i can see it。”
赵宥真充分发挥想像力,將那几幅瓦伦丁-布洛涅的油画搬开,在脑海里製造了一片空无。
而这片空无,正迫切地渴望著被填满,被那幅名为《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二號》的、闪耀著黄金光芒的旷世杰作所填满。这片极致的简约,仿佛就是为了反衬克里姆特那极致繁复与华美的笔触而存在的。
“想像一下,”宥真喃喃自语,目光仿佛已经穿透了白色的墙面,看到了那幅传世名画未来悬掛於此的景象,“金色的阿黛尔,在这片光里……会多么耀眼。”
“是啊。”
韩易情不自禁地露出了一个笑容,那笑容里蕴含著跃然於纸面上的强烈自信,与无法言说的成就感。
“等它真正悬掛在这里的那一天,你將会是那个为它揭……”
“不要。”
一声清脆短促的拒绝之后,赵宥真向韩易的方向跨了一步,將炽热无匹的情意印在了后者的唇上。
“谢谢你为我做的这一切,易。”
“谢谢你为了我,把这幅画带到大都会来。”
“我不知道我上辈子究竟做对了什么,这辈子才能遇到一个像你这样的男人。”
赵宥真轻抚著韩易的脸颊,呢喃的声音与迷离的眼神里,都无比明显地闪耀著爱恋的光华。
“但这份好意,现在的我,还不够强大,更消化不了。”
“易……”
“大都会博物馆的那个董事席位,你应该交给其他人来坐。”
“为了你,也为了我。”
(本章完)
“那件事的话,就更没有理由谢我了呀。”
“这不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做的决定吗?”
迪斯尼乐园无疑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在那里,人们可以暂时卸下所有现实的重负,纵情拥抱內心的嚮往。
但没有人能永远活在童话世界里,即便是亿万富豪与他的恋人也不例外。
那一天,当韩易和赵宥真回到db11里,驶入i-5n北向的车流,踏上归途时,两人脸上洋溢的幸福光芒,渐渐被一层若有似无的思虑所取代。
接下来怎么办?
他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態,面对重又袭来的现实?
公开吗?
是应该公开的吧。两情相悦的男女,不就应该站在阳光下,接受来自整个世界的善意和祝福吗?
但怎样才算是公开呢?
需要让哪些人知道?
徐忆如?芭芭拉-帕文?麦迪逊-比尔?
斯特拉黛拉路864號的宅邸管理团队?
还是星薈大厦1001室的瀚音乐工作人员?
前三个选项……韩易想著都发怵,当然,感情的修罗场演变到了如今这种局面,他其实已经麻木了。所谓自暴自弃,於他而言,不是一种情绪,而是成为了一个確凿的事实。
她知道她先吻了她,她清楚她跟他上过床,她明白她们都对他虎视眈眈……
现在,每当思绪触及这些,韩易的大脑便会启动某种应激性防御机制——自动死机,然后重启。
本想成为四场感情戏的导演,却发现自己被困在一场更宏大更凶险的惊悚剧里,进退维谷,动弹不得。
那还说什么呢?毁灭吧!爱谁知道谁知道,早点爆炸早点完事儿。
再重申一次,这就是韩易在拉斯维加斯的四人酒局之后,一反之前扭捏纠结的常態,开始变得来者不拒的根本原因。
巴勃罗-毕卡索说过,每一次创造都始於破坏。《孙子·九地》亦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万一呢?
万一自己这么一通折腾,最终还能从这死局里蹚出一条生路,也犹未可知。
而且,即便是没有蹚出生路,蹚中了雷区,被这几段孽缘的火药炸成了碎片,至少,他还能给这齣好戏里的每个人,留下一些值得铭记的甜美回忆。
凭藉自己的財富和权势,韩易相信,至少这个,是他可以做到的事情。
另一方面,斯特拉黛拉路864號的宅邸团队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除了韩易自己之外,估计也就是他们见得最多了。
为亿万富翁服务的首要秘诀,就是磨钝自己对周遭事物的感知力和反应力,或者至少假装自己磨钝了。
在该看不见的时候视而不见,在该听不见的时候充耳不闻,竭力为僱主创造一个看起来一切都正常而又普通的平行现实。
因为正常而又普通,对於绝大多数亿万富翁来说,是用再多金钱也换不来的奢侈。
这是科瑞-麦金托什对他这个团队反覆强调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位雇员严格践行的服务准则。
所以,没关係的,哪怕老板刚跟徐小姐亲热完,就与赵小姐眉来眼去,还有一个鬼鬼祟祟的比尔小姐,瞅准机会就往他怀里钻……在斯特拉黛拉路864號、one57第79层顶层公寓,还有韩易所拥有的,任意一个资產的领地范围內,这些都是正常而又普通,不值得大惊小怪的琐碎日常。
费亚穆和基安下楼搬行李的时候,索菲婭给他们送围巾和鲜的时候,之所以能做到目不斜视、安之若素,就是这个原因。
车里的那小两口,在外人面前那副正襟危坐,刻意保持距离,过分礼貌客套的样子,就差把“我俩在谈恋爱”写脸上了,谁能看不出来?
可既然老板想演,那就陪著他演唄!
不过,虽然在私人生活层面上,韩易和赵宥真没有那么多需要顾忌的东西,但这並不代表在职业生活之中也是如此。
想一想,若是圣诞节假期过后,两人携手踏入星薈大厦的办公室,主动公开恋情,会造成多么毁灭性的影响。
韩易,將成为那个“僱佣美貌雇员,只为了跟她们上床”的,好莱坞影视剧刻板印象里的亿万富豪。
而赵宥真,则会变成那个“不择手段,为了获得事业突破主动勾引老板”的,好莱坞影视剧刻板印象里的美艷蛇蝎。
对於韩易来说,身背这么个名號其实不太有所谓,因为归根究底,他根本就不在乎外界对他的看法和评价,这是天蝎座对周遭事物的天生漠然而带来的强大能力,也是数十亿美金为他堆砌起来的,固若金汤的心理防线。
举个例子,到街头隨机採访,有几个美国人会对鲁伯特-默多克持正面评价?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后者成为足以用文字和图像遮住西方世界半边天的新闻业大亨。
这就是財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力量,你可以说话,但你说的话不管用。我可以不说话,但只要我决定打破沉默,那么每一个音节都是你无法承受的代价。
有人在瀚音乐集团內部传播流言蜚语,那就直接炒掉即可。如果有人在外面说三道四……那很遗憾,这对韩易的杀伤力,还没纽约的床虫大。
但韩易可以不在乎,不代表宥真可以不在乎。
对赵宥真而言,在生涯起步初期被贴上这样的標籤,无异於是被宣判了职业死刑。她一路走来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將被这一个轻飘飘的“老板情人“头衔彻底抹杀。那些彻夜不眠规划巡演路径的夜晚,那些在谈判桌上据理力爭的瞬间,那些为艺人发展规划呕沥的心血——所有的一切,在旁人眼中,都会变成枕边风带来的附赠品。
毕竟,她这么年轻,就能成为好几个热门歌手与大势新人的经理人,每个月佣金入帐居然能达到六位数……肯定不可能是靠自己的能力吧?
职场对女性的苛刻度,从来就与男性不在一个量级,特別是当女性处於下位的时候。韩易若传出緋闻,顶多被冠以风流富豪的名號,緋闻多了,甚至还会被人津津乐道,写成传记或者改编成电影在全球范围內大卖。而宥真,则会被缩减为韩易人生中的一个註脚、一首插曲、一桩軼闻,钉在“靠身体上位”的耻辱柱上。
从公开的那一刻开始,她的每一个决策都会被放大检视:这个签约是否源於专业判断,还是因为老板在耳边说了什么?她的每一次升迁都会被质疑:到底是能力出眾,还是床上功夫了得?
更可怕的是,这种污名一旦贴上,就再也撕不下来。无论她未来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第一反应永远是“哦,就是那个和老板睡觉的”。她的才华、她的能力、她的专业素养,都將被这一个標籤所掩盖。
而在公司內部,这种关係带来的影响更为致命。当她对同事提出严格要求的时候,是否会被视为是恃宠而骄?当她向韩易提出反对意见时,是否会被认为是“情侣间的闹彆扭“?她的权威將不断被挑战,她的思想將不断被质疑。团队原本对她越来越真挚浓厚的尊敬,將不可避免地掺杂进曖昧的猜测和轻蔑。
这才是最令宥真恐惧的——不是外界的指指点点,而是自我价值的彻底湮灭。她渴望的是通过自己的实力贏得认可,而不是作为谁的附属品被记载。这段感情本该是两个独立灵魂的相互吸引,却可能让她苦心经营的一切化为泡影。
而这,將会瞬间毁掉这个女孩。她的个人追求、她的身份认同、她的人生目標。
韩易在db11经过城堡奥特莱斯,正要向西进入洛杉磯市区的时候想通了这一点,他转头看向宥真,发现后者也在用同样复杂的眼神看著他。
最终,经过一番简短但高效的交流,二人对於这场恋情的展开方式达成了共识。
不会刻意隱藏,但也暂时不要主动宣扬。
就像美国军队曾经奉行的政策一样。
donamp;#039;t ask, donamp;#039;t tell。
让这段尚处於襁褓之中的关係,在安全的环境里茁壮成长。直到它变得足够强大,直到赵宥真变得足够强大,直到流言蜚语无法影响人们对她能力的判断,也无法影响宥真对自我的认同,再伺机把它带到阳光下,接受眾人的喝彩与欢呼。
不是“韩易与他的下属情人”,而是“韩易与赵宥真事业生活的全方位结合”。
要是有朝一日能走到这一步,那就太好了。
“那也是你为了我做的决定。”
宥真抚了抚韩易的手臂,轻声嘆了口气,决定不让自己沉浸在对未知结局的反覆推演里。
那天去迪斯尼乐园,是为了能在现实之外找个缝隙歇一歇脚。
今晚来大都会也是。
每逢夜幕降临,白天精力旺盛、信心满满,仿若世界尽在其掌握中的狮子座姑娘们,都是忧思最多的那一批人。
宥真决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至少今晚要改掉。
“那是什么?”
莱昂-利维与谢尔比-怀特庭院完美復刻了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家居美学。高耸的大理石柱支撑起开阔的空间,地面铺陈著精美的马赛克镶嵌画,描绘著神话中的场景与奇异的生灵。四周壁龕里,陈列著形態各异的罗马希腊化半身像,那些来自遥远时代的面孔,在静謐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沉静庄重,仿佛正默许著这对现代恋人在他们永恆的居所中穿梭漫步。
宥真的目光越过独自一人孤零零站在那里的阿芙洛狄忒,因为她看上去太忧伤、太寂寞。又从酒神狄俄尼索斯环抱斯佩斯的雕像前划过,因为斯佩斯被刻画得太过娇小,好似酒神的附属品一般。她的视线在展厅內转了一圈,最终落在了一块大理石板上。
“大理石双面浮雕。”韩易跟在宥真身后,走了过去,低声读著一旁的解说,“罗马住宅与別墅的列柱中庭园里常装饰著此类大理石浮雕,其中一面以高浮雕技法刻有年轻酒神女祭司,与蓄鬚的西勒诺斯面具。”
“我喜欢这个。”宥真讚赏的眼神在两位神话人物之间流连,“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感觉代表著一栋罗马別墅的女主人和男主人。”
“確实很精美,保存得也很好。就是……”说到这里,韩易尷尬地咧了咧嘴,指著西勒诺斯的鬍鬚下方,“就是这玩意儿有点煞风景。”
“那是牧羊人的拐杖!”眨巴两下眼睛,反应过来的赵宥真打了一下韩易的手臂,羞嗔道。
“我也没说那是別的呀。”
“谁知道你脑子里一天到晚都在想些什么东西。”
“想知道吗?”
“不想,唔……”
“又要补妆了。”
用手背擦了擦已经没有口红的嘴唇,赵宥真顶著红扑扑的脸蛋,站在169號展厅的门口,小声嘟囔。
“暂时別补吧,我怕等会儿口红给你用完了。”搂过宥真的肩头,韩易笑著说道,“你发现没,这几个跟罗马和希腊有关的展厅里面,好多秀恩爱的雕像,比如这个……”
“饰有斜倚夫妇的大理石石棺盖。”
“这对夫妇被塑造成水与土的半神化身。男子袒露胸膛,手持长茎芦苇,身旁匍匐著蜥蜴状生物,与希腊化时期及罗马时期的河神形象一脉相承。女子手持环与两束麦穗——这是大地女神忒勒斯的標誌性象徵。她脚边有一只毛茸茸的长尾哺乳动物,背上驮著幼小的厄洛斯天使。儘管男子的面容被精细雕琢,其妻子的面部却未完成,暗示丈夫先於妻子离世,而妻子去世后也……无人补刻她的肖像。”
赵宥真默念著一旁金属铭牌上的说明,越往下读,神情越是黯然。而韩易也是细心地发现了她微妙的表情变化,將她完全拥在了怀里。
“他们应该是没有孩子吧。”赵宥真双手环在韩易腰间,声音闷闷的,“所以才没有人把她的脸刻上去。”
“也有可能是战乱,导致这个男人的妻子,跟他们的后代,不得不逃到別的地方去。”韩易给赵宥真指了指雕像的年份,“你看,公元220年,不正好是三世纪危机的时候吗?她老公走了之后,连罗马皇帝都保不住自己的命,帝国上下人心惶惶,这石雕可能就完不成了。”
“也许吧。”赵宥真吸吸鼻子,“反正你不准比我早死。”
“姐姐,我二十二,你二十一。”韩易调侃道,“聊这个会不会太早了点儿?”
“早点说好,免得你反悔。”
“这事儿还能由得我反悔的?”韩易哭笑不得,怜爱地用手戳了戳她的脸蛋,“放心吧,我一定锻炼身体,保卫自己,爭取活到个八九十岁,比你就早走那么一点点,先到雅卢平原等你,帮你把去天堂的车票买好。”
“就知道说这种不吉利的话。”语气硬梆梆,嘴角却情不自禁地扬起了一道甜美的弧线,宥真眼珠转了转,答道,“不准聊雅卢平原,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这个东西。”
“怎么,这次不准备跟我探討探討生死轮迴的理论啦?”
“不探討了……只想跟你一起好好活著。喂,干嘛呀,好好活著也……唔……”
就这样,拖拖拉拉、腻腻歪歪、黏黏糊糊、羞羞臊臊的,韩易与赵宥真这对小情侣真正在空无一人的大都会博物馆里漫无目的地徜徉了起来。他们从展出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的莱昂-利维与谢尔比-怀特庭院,逛到陈列著古代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文物的麦可-c-洛克菲勒展厅,又在一楼莉拉-艾奇逊-华莱士展厅的当代艺术画作里兜了一圈,发现没有什么特別吸引他们的东西之后,就穿过卡罗尔和米尔顿-皮特里冠名赞助的欧洲雕塑长廊,从那里上了二楼。
一路上,二人走走停停,谈天说地。由衣索比亚北部修道院的《福音书》发散开来,聊到公元第一个千年强盛的阿克苏姆王国。在亨利-r-克拉维斯展厅里意外发现了由代尔夫特顶尖陶坊仿製的青瓷器,便开始討论十七世纪荷兰乃至整个欧洲的中国热。上了二楼,他们更是在欧洲绘画展区里流连忘返,这里陈列著从1250年到1800年的诸多作品,涵盖了从乔托到高更的眾多大师,而这正是欧洲艺术史最吸引他们的那550年。
惊嘆於卡拉瓦乔像素级还原的进展画功,抒发著对伦勃朗光线运用技巧的共同欣赏,当然,也在不断地思想碰撞中发掘著彼此之间那无伤大雅的审美差异——韩易喜欢文艺復兴之前,欧洲中世纪裹满金箔的木板蛋彩画,认为它们真实还原了那个在蒙昧中前行的黑暗时代,有一种不加修饰的野性之美。而宥真却对此不敢苟同,觉得文艺復兴之前的欧洲绘画技法太过呆板,主题也太过单调,比起同期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產物,相去甚远。
这也许是让两个智性恋最舒服的约会方式。他们沉浸在由艺术、歷史与此刻浓烈情感共同酿造的、近乎不真实的甜蜜氛围中。在这些静默却动人的歷史间,编织著属於自己的当下。
因为,这种交流,於他们而言,是最高效的调情,也是最深层次的確认。
智性恋对伴侣的需求,本质上,就是想要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和一个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
“到了,宥真,就是这里。”
时针已经快要靠近“10”这个数字的时候,韩易与宥真终於到达了他们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位於大都会博物馆二层西北角,专供重要艺术品做临时展出使用的999號展厅。
与楼下那些充满歷史厚重感、被古典装饰线条分割的空间截然不同,999號展厅呈现出一种极致的现代主义简约与克制。展厅挑高惊人,近乎两层楼的高度营造出一种空旷、崇高的氛围,仿佛走进了一个由理性与光构筑的立方体教堂。四壁与天板皆是纯净无瑕的哑光白色,地面则铺著深灰色的致密石材,光洁如镜,冷静地倒映著上方的一切,进一步延展了空间的纵深感。
这里的照明设计堪称精妙,不见传统的射灯或吊灯,所有光源都被巧妙地隱藏在天板的边缘或悬浮的龙骨之中,形成均匀、柔和且无影的漫反射光。这种被博物馆界称为“博物馆级光照”的处理,使得整个空间仿佛自身在微微发光,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外界干扰,让观眾的视线可以毫无阻碍地聚焦於艺术品本身。
目前,999號展厅里掛满了与卡拉瓦乔风格酷似的油画作品。这是因为从2016年10月7日到2017年1月22日,这间由坎托-菲茨杰拉德的创始人,美国著名亿万富豪兼慈善家伯纳德-杰拉德-坎托和艾莉丝-坎托夫妇冠名赞助的展厅里,正在举办一场名为《瓦伦丁-布洛涅:超越卡拉瓦乔》的临时展览。
这场展览,由大都会博物馆和罗浮宫博物馆联合举办,数个亿万富豪创立的基金会鼎力支持,其中包括美国赫斯特家族的威廉-鲁道夫-赫斯特基金会,墨西哥阿朗戈家族的普拉西多-阿郎戈基金会,以及私募巨头弗兰克-e-理察森的个人基金会。瓦伦丁-布洛涅被认为是卡拉瓦乔最伟大的法国追隨者,在卡拉瓦乔去世后的几年里,他成为了新自然主义绘画最具独创性的主角之一。瓦伦丁现存於世的画作约60幅,而目前在这里展出的,就有45幅。
“安托万告诉我,大都会博物馆向我们呈交的租赁提案里,有一个克里姆特艺术展的策划。”
牵著赵宥真在展厅里漫步,韩易轻声说道。
“目前大都会博物馆藏有克里姆特的作品十三幅,加上我的那幅,就是十四幅。大都会说,如果我们愿意將画作出借给他们,那么他们將联合维也纳的美景宫美术馆,或者阿尔贝提纳博物馆,共同在纽约举办一场为期三个月的克里姆特艺术展,以《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二號》为主角。”
“那个时候,当人们走进这间展厅,第一个映入他们眼帘的,会是一面宽大的白墙,和我们的那幅画。”
“就是这面墙了。”
韩易在正对入口的那面主墙前站定。它比展厅內的其他墙面更为宽阔、平整,仿佛一块巨大的、未经雕琢的画布,正静默地等待著某件杰作的降临。
“想像一下,把瓦伦丁的油画给搬开,再把我们的克里姆特放上去。”
“i can see it。”
赵宥真充分发挥想像力,將那几幅瓦伦丁-布洛涅的油画搬开,在脑海里製造了一片空无。
而这片空无,正迫切地渴望著被填满,被那幅名为《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二號》的、闪耀著黄金光芒的旷世杰作所填满。这片极致的简约,仿佛就是为了反衬克里姆特那极致繁复与华美的笔触而存在的。
“想像一下,”宥真喃喃自语,目光仿佛已经穿透了白色的墙面,看到了那幅传世名画未来悬掛於此的景象,“金色的阿黛尔,在这片光里……会多么耀眼。”
“是啊。”
韩易情不自禁地露出了一个笑容,那笑容里蕴含著跃然於纸面上的强烈自信,与无法言说的成就感。
“等它真正悬掛在这里的那一天,你將会是那个为它揭……”
“不要。”
一声清脆短促的拒绝之后,赵宥真向韩易的方向跨了一步,將炽热无匹的情意印在了后者的唇上。
“谢谢你为我做的这一切,易。”
“谢谢你为了我,把这幅画带到大都会来。”
“我不知道我上辈子究竟做对了什么,这辈子才能遇到一个像你这样的男人。”
赵宥真轻抚著韩易的脸颊,呢喃的声音与迷离的眼神里,都无比明显地闪耀著爱恋的光华。
“但这份好意,现在的我,还不够强大,更消化不了。”
“易……”
“大都会博物馆的那个董事席位,你应该交给其他人来坐。”
“为了你,也为了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