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皇家套房
第557章 皇家套房
作为英国首都最著名的奢华居所,丽兹不仅是伦敦的地標,更是一座闪耀夺目的酒店业灯塔,辐射全球。
与碎片大厦的香格里拉,或者汉诺瓦广场的文华东方不同,消费者一掷千金,前来丽兹登记入住,为的不是体验二十一世纪最领先的接待理念。恰恰相反,来到这里的每个人,追求的都是那份原汁原味的英伦贵族风尚。
他们想坐的,是查理-卓別林和玛丽莲-梦露坐过的沙发。他们想看的,是圣雄甘地接待阿迦-汗时使用的圆桌。他们想吃的,是邱吉尔在玛丽-安托瓦內特宴会厅为戴高乐和艾森豪设下的宴席。因此,伦敦丽兹酒店不需要有任何变化,也不能有任何变化。侍应生的丽兹蓝制服,路易十六餐厅的招牌菜式,乃至玛丽-安托瓦內特宴会厅仿凡尔赛宫的內饰,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变更。
变,就是藐视祖宗之法。变,就是破坏歷史风情。
在英国这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代又一代住客用脚投票,硬是让丽兹酒店110年来,只敢做修復,不敢做革新。
这其中,也包括丽兹酒店的房型设计。
作为代表一座城市的顶级酒店,伦敦丽兹酒店竟然没有一间面积至少两百平米以上的总统套房,甚至连超过一百平米的大使套房都没有,这一点令包括韩易在內的许多人都感到惊讶。但如果你考虑到它的建成时间,那便不会觉得这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伦敦丽兹酒店的建成时间是1906年,彼时,压根就没有总统套房这一概念。
总统套房成为奢华酒店业的热门话题,还要等到伍德罗-威尔逊宣誓就任第28届美国总统。
这位出生在维吉尼亚农场里,没有半点皇室血脉的苏格兰裔。这个成长於內战和重建时期的美国南方,全家都支持邦联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却对居住標准有著极为苛刻的要求。
1913年起,每次离开华盛顿进行政治访问时,都会坚持要求他下榻的酒店房间符合相应准则。比如,酒店若是在北半球,套房必须朝南。若是在南半球,套房必须朝北。必须拥有与主臥紧密相连的“套间內浴室”——这种配置,在伍德罗-威尔逊生活的时代並不常见——还得有步入式衣帽间、正式的会议室或者至少带大会议桌的餐厅、设施齐全的独立书房,和其他大大小小几十样奢侈配置。
作为欧式古典酒店的代表,伦敦丽兹酒店自然不会迁就大洋彼岸的总统,为他在理应作为享乐度假目的地的酒店里增设这些现代化的办公设施。
没错,对於伦敦丽兹酒店最常服侍的贵族与皇室来说,出门住酒店还要办公,就是一种骇人听闻的现代化思潮。
在奢华住宿体验方面,这些富了好几代,甚至好几十代的究极老钱,有他们自己的一套理论。
而这,就是皇家套房。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皇家套房的概念诞生於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的美好年代。这个时代的標誌性特徵是贵族阶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跨国旅行,即所谓的壮游,the grand tour。当国王、女王、王子和公爵们离开自己的宫殿前往伦敦、巴黎、维也纳或罗马时,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住宿地点,而是一个能够维持其宫廷生活方式、符合其尊贵身份的临时行宫。
像伦敦的萨沃伊酒店、克拉里奇酒店和丽兹酒店,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一需求。它们建造的皇家套房並非简单的一个房间,而是一整套相互连接的公寓式空间。它完全模擬一座贵族府邸或宫殿的侧翼,便於容纳皇室成员本人、隨行的侍从、秘书甚至贴身保鏢。
换句话说,贵族出行时租住的皇家套房,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一个酒店房间,而是许多个,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分区。这就导致古典酒店在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贵族旅游开始退潮,中產阶级和非贵族富裕阶级成为旅游业消费主力后,陷入了一个比较尷尬的境地。这些新一代的富人没有前呼后拥的扈从,不会一次性把一整条酒店走廊包下来充当自己的临时行宫。而这个时候,皇家套房设计理念的弊端就凸显出来了。
最大的缺点就是,由大贵族和皇室成员本人使用的主臥,面积远逊於自成一体的总统套房。
因此,伦敦丽兹酒店有111间普通客房,25间套房。面积最大的房型,也仅有80平米。
是的,伦敦丽兹酒店,蜚声世界的皇家套房,位於始建於18世纪,与酒店相连的威廉-肯特故居內。这间富丽堂皇的私人套房,曾是英国第三任首相佩勒姆勋爵的私人住宅,设有带真金箔的豪华客厅、適合举办私人晚宴的典雅餐厅以及精美独特的椭圆形臥室,还带了一间书房、两间更衣室和豪华的大理石浴室。
听上去配套异常丰富,可核心痛点——还是只有80平米。
这就是有足够现金可供挥霍的韩易,最终没有选择体验这间皇家套房的核心原因。毕竟这间皇家套房坐落在酒店二层,直面绿园,论视野还不如他订的这间转角套房。
哦对了,这间转角套房,总面积不多不少,也是80平米。
房型没有清晰的层级划分,以至於最尊贵的旗舰房型卖不起价格。皇家套房3485英镑起,豪华套房3370英镑起,彼此之间相差不到一百英镑,也算是这种老牌古典酒店的一大特色了。
“如您所见,这间套房最主要的亮点,就是它独特的双向景观。从这边的客厅,您可以俯瞰皮卡迪利大街充满活力的景象,能真切地感受到伦敦的都市脉搏。”
冬日的阳光透过高大的落地窗洒入室內,为房间里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光晕。客厅的面积並不算夸张,但高挑的天板和精巧的布局,却巧妙地营造出了一种毫不侷促的开阔感。
墙壁上覆盖著淡奶油色的手绘丝绸墙纸,上面点缀著精致的玫瑰环图案。房间的正中央,一盏华丽的水晶吊灯从天板垂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地面铺著厚实柔软的羊毛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
所有的家具都遵循著经典的路易十六风格设计完成,一张铺著天鹅绒软垫的弧形沙发,几把精致的圈椅,角落里还摆放著一张小巧的桃心木写字檯。
房间的焦点是一座白色大理石打造的装饰性壁炉,壁炉上方悬掛著一面巨大的镀金边框镜子,將窗外的街景与室內的奢华倒映其中,虚实交错,延展了空间的深度。空气中瀰漫著淡淡的鲜芬芳,来自於壁炉台上一瓶插著新鲜白玫瑰的水晶瓶。儘管窗外就是伦敦最繁忙的街道之一,但厚实的双层玻璃將城市的喧囂隔绝在外,只留下一种如同背景音般的城市脉动,反而更凸显出室內的寧静与尊贵。
“然后,请您跟我往这边走……臥室则提供了更为寧静的视野,窗外就是广阔的绿园。这里非常安寧,能在一间套房里同时拥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是相当难得的。”
臥室的色调转向更为柔和静謐的玫瑰粉与象牙白。墙壁同样覆盖著丝绸,但纹换成了更为细腻的古典卷草纹。一张宽大的四柱床占据了房间的中心,床头板是精雕细琢的木质框架,包裹著柔软的织物。床上铺著洁白如雪,熨烫得一丝不苟的高支埃及床品,饱满的羽绒被枕看上去就令人產生陷入其中安然酣睡的渴望。
对於舟车劳顿的韩易来说,诱惑力不可谓不大。
床的对面,是另一座稍小一些的大理石壁炉,为空间增添了对称的美感与温暖的气息。房间的转角处,正对著绿园的那扇窗户下,摆放著一张优雅的贵妃榻,是午后小憩或静静阅读的绝佳角落。阳光从这扇窗户透进来,光线比客厅那边要柔和得多,滤去了大都会的锐利稜角,只剩下自然的恬静温润。
站在这里,窗外不再是川流不息的红色双层巴士和行色匆匆的路人,而是一片广阔无垠的绿色。皇家绿园的百年古树枝繁叶茂,形成一片天然的屏障,將城市的喧囂彻底阻挡在外。视线越过草坪,甚至能隱约望见远处白金汉宫的一角。这里听不到任何车马声,唯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偶尔夹杂著几声清脆的鸟鸣。
“您的行李马上就会送到,如果您需要的话,丽兹酒店还为您提供行李的开箱整理服务。关於是否需要这项服务,您的助理说,您將在现场做出决定。”
“需要。”
韩易想了想,最终给出了肯定的答覆。虽然让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他整理行李感觉有点怪怪的,但从来没有体验过的韩易,很想尝试一下这种据说只有古典奢华型酒店才会提供的服务。
行李开箱整理服务的根源,自然也是源於19世纪兴起的贵族壮游风尚。在那个时代,乘坐蒸汽轮船和火车的长途旅行是上流社会的標誌。他们出行时携带的並非是今天的一两只行李箱,而是由多达十几件甚至几十件巨大旅行硬箱所组成的移动衣橱。
养尊处优的贵族们当然不会亲自动手处理这些行李。这项工作由他们隨行的贴身男僕与贴身女僕全权负责。当主人抵达酒店或庄园后,僕人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打开所有旅行箱,將长途旅行中褶皱的衣物取出进行蒸汽熨烫,然后分门別类地掛入衣橱,迭进抽屉,將珠宝放入保险箱,將盥洗用品和香水摆放在梳妆檯上。整个过程悄无声息且一丝不苟,確保主人在踏入臥室的那一刻,一切都已井然有序,仿佛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
隨著时代变迁,即便是富裕阶层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带著庞大的僕从团队出行。为了延续这种无缝、尊贵的体验,那些顶级的古典奢华酒店便將这项本属於私人僕从的职责,內化为了酒店自身的服务標准,由训练有素的酒店管家率领服务团队来执行。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蔚蓝海岸的传奇酒店,被称为南法第一旅居圣地的昂蒂布伊甸角罗克酒店。作为几个世纪以来王室、巨星和亿万富豪的隱世天堂,伊甸角罗克代表著欧陆最极致的老派奢华。在那里,帮客人开箱整理行李不再是一项附加服务,而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
而伦敦的丽兹酒店虽然也奉行古典主义服务理念,但远没有伊甸角罗克那样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把每位住客都当作十九世纪的贵族来对待。还是那句话,在丽兹,一切標准流程之外的服务,都需要用真金白银来购买。不过幸好,这项行李开箱整理的服务,已经包含在了360英镑每天的私人管家费用里面。
“我会先洗个澡,然后马上出门办点事情。如果可以的话,请在我离开后安排开箱整理服务。”
“没问题,韩先生,我会立刻吩咐下去。我將快速介绍剩下的部分,以便您有足够的时间恢復精神……迷你吧里的所有饮品都是完全免费的,並且我们会每日为您补全,酒精类饮料除外。浴室在这边,採用义大利卡拉拉大理石铺设,並为您准备了全套的asprey洗漱用品。为了您的舒適,地板是带有地暖的。作为套房宾客,您在入住期间还享有每天两件衣物的免费熨烫服务,您看什么时候方便,隨时通知我即可。”
“灯光和室內温度的控制器在门边这里,操作起来非常直接。但如果您需要任何协助,请隨时打电话给我。”
“那么,我就先不打扰您,让您安顿下来了。最后请问一下,现在有什么需要我立刻为您准备的吗?比如在您的长途旅行之后,来一杯提神的咖啡或者茶?”
“如果可以的话,请用外带杯帮我装一杯热的摩洛哥薄荷茶,我在路上喝。”
“当然,非常乐意。”
“谢谢你,伊恩。”
“应该感谢您才对,韩先生。我这就回大厅帮您做好一切安排,请您先好好休息一下。”
伊恩躬身告退,並轻手轻脚地为他带上了套房的门,將整个寧静的空间彻底留给了韩易。
没过两分钟,门铃轻响,一位身著丽兹蓝制服的门童推著行李车,將韩易的一大一小两只rimowa行李箱送了进来。他动作麻利地將大箱子安放在臥室的行李架上,小箱子则置於衣帽间的矮凳上,隨后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看著静静躺在行李架上的行李箱,又回头望了望身后那张仿佛在散发著魔力般吸引力的大床,韩易长长地嘆了口气。他多想就这么一头栽倒进去,拉上厚重的窗帘,睡个昏天黑地。但没办法,他必须得先去做完他已经答应下来的事情。他的性格就是如此,只要有任务在身,便无法彻底鬆懈,一定要將目標达成之后,才能真正地放鬆下来享受休息。
於是,疲惫地揉了揉眼眶后,韩易转身走进那间完全由卡拉拉大理石铺就的浴室。他只了五分钟,便完成了一次疾风骤雨般的战斗澡,连带著把头髮也冲洗了一遍,算是洗去了部分旅途中的风尘与疲乏。
隨后,吹乾头髮的韩易走到行李架前,打开那只大行李箱,换了一身在他自己看来,与这座城市更为適配的行头。brunello cucinelli的浅灰色高领羊绒衫、kiton的炭灰色法兰绒长裤、john lobb的深棕色切尔西靴,最后再披上一件loro piana的海军蓝双排扣羊绒大衣,便能完美地融入伦敦的冬日里。
还不赖。
韩易看著镜中的自己,满意地点了点头。成为亿万富豪之后,韩易逐渐告別了之前喜欢尼尔-巴雷特和亚歷山大-麦昆的潮人审美,开始逐步向低调的静奢老钱风靠拢。就像他刚开始对古典主义风格的宅邸完全不感冒,但在买下帕萨拉夸庄园之后,却对这类建筑越来越感兴趣了,是一个道理。
金钱会由內而外,彻底改变一个人。
会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好,也会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坏。
衣品算是好的那一面,坏的那一面嘛……
可能就是二十四小时之前,还抱著女友你儂我儂依依惜別。而二十四小时之后,就闪现到了大洋彼岸,帮另一个女友跑腿办事了。
没错,让韩易没办法留在套房里呼呼大睡的缘由,正是一份来自芭芭拉-帕文的委託。
(本章完)
作为英国首都最著名的奢华居所,丽兹不仅是伦敦的地標,更是一座闪耀夺目的酒店业灯塔,辐射全球。
与碎片大厦的香格里拉,或者汉诺瓦广场的文华东方不同,消费者一掷千金,前来丽兹登记入住,为的不是体验二十一世纪最领先的接待理念。恰恰相反,来到这里的每个人,追求的都是那份原汁原味的英伦贵族风尚。
他们想坐的,是查理-卓別林和玛丽莲-梦露坐过的沙发。他们想看的,是圣雄甘地接待阿迦-汗时使用的圆桌。他们想吃的,是邱吉尔在玛丽-安托瓦內特宴会厅为戴高乐和艾森豪设下的宴席。因此,伦敦丽兹酒店不需要有任何变化,也不能有任何变化。侍应生的丽兹蓝制服,路易十六餐厅的招牌菜式,乃至玛丽-安托瓦內特宴会厅仿凡尔赛宫的內饰,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变更。
变,就是藐视祖宗之法。变,就是破坏歷史风情。
在英国这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代又一代住客用脚投票,硬是让丽兹酒店110年来,只敢做修復,不敢做革新。
这其中,也包括丽兹酒店的房型设计。
作为代表一座城市的顶级酒店,伦敦丽兹酒店竟然没有一间面积至少两百平米以上的总统套房,甚至连超过一百平米的大使套房都没有,这一点令包括韩易在內的许多人都感到惊讶。但如果你考虑到它的建成时间,那便不会觉得这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伦敦丽兹酒店的建成时间是1906年,彼时,压根就没有总统套房这一概念。
总统套房成为奢华酒店业的热门话题,还要等到伍德罗-威尔逊宣誓就任第28届美国总统。
这位出生在维吉尼亚农场里,没有半点皇室血脉的苏格兰裔。这个成长於內战和重建时期的美国南方,全家都支持邦联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却对居住標准有著极为苛刻的要求。
1913年起,每次离开华盛顿进行政治访问时,都会坚持要求他下榻的酒店房间符合相应准则。比如,酒店若是在北半球,套房必须朝南。若是在南半球,套房必须朝北。必须拥有与主臥紧密相连的“套间內浴室”——这种配置,在伍德罗-威尔逊生活的时代並不常见——还得有步入式衣帽间、正式的会议室或者至少带大会议桌的餐厅、设施齐全的独立书房,和其他大大小小几十样奢侈配置。
作为欧式古典酒店的代表,伦敦丽兹酒店自然不会迁就大洋彼岸的总统,为他在理应作为享乐度假目的地的酒店里增设这些现代化的办公设施。
没错,对於伦敦丽兹酒店最常服侍的贵族与皇室来说,出门住酒店还要办公,就是一种骇人听闻的现代化思潮。
在奢华住宿体验方面,这些富了好几代,甚至好几十代的究极老钱,有他们自己的一套理论。
而这,就是皇家套房。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皇家套房的概念诞生於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的美好年代。这个时代的標誌性特徵是贵族阶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跨国旅行,即所谓的壮游,the grand tour。当国王、女王、王子和公爵们离开自己的宫殿前往伦敦、巴黎、维也纳或罗马时,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住宿地点,而是一个能够维持其宫廷生活方式、符合其尊贵身份的临时行宫。
像伦敦的萨沃伊酒店、克拉里奇酒店和丽兹酒店,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一需求。它们建造的皇家套房並非简单的一个房间,而是一整套相互连接的公寓式空间。它完全模擬一座贵族府邸或宫殿的侧翼,便於容纳皇室成员本人、隨行的侍从、秘书甚至贴身保鏢。
换句话说,贵族出行时租住的皇家套房,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一个酒店房间,而是许多个,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分区。这就导致古典酒店在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贵族旅游开始退潮,中產阶级和非贵族富裕阶级成为旅游业消费主力后,陷入了一个比较尷尬的境地。这些新一代的富人没有前呼后拥的扈从,不会一次性把一整条酒店走廊包下来充当自己的临时行宫。而这个时候,皇家套房设计理念的弊端就凸显出来了。
最大的缺点就是,由大贵族和皇室成员本人使用的主臥,面积远逊於自成一体的总统套房。
因此,伦敦丽兹酒店有111间普通客房,25间套房。面积最大的房型,也仅有80平米。
是的,伦敦丽兹酒店,蜚声世界的皇家套房,位於始建於18世纪,与酒店相连的威廉-肯特故居內。这间富丽堂皇的私人套房,曾是英国第三任首相佩勒姆勋爵的私人住宅,设有带真金箔的豪华客厅、適合举办私人晚宴的典雅餐厅以及精美独特的椭圆形臥室,还带了一间书房、两间更衣室和豪华的大理石浴室。
听上去配套异常丰富,可核心痛点——还是只有80平米。
这就是有足够现金可供挥霍的韩易,最终没有选择体验这间皇家套房的核心原因。毕竟这间皇家套房坐落在酒店二层,直面绿园,论视野还不如他订的这间转角套房。
哦对了,这间转角套房,总面积不多不少,也是80平米。
房型没有清晰的层级划分,以至於最尊贵的旗舰房型卖不起价格。皇家套房3485英镑起,豪华套房3370英镑起,彼此之间相差不到一百英镑,也算是这种老牌古典酒店的一大特色了。
“如您所见,这间套房最主要的亮点,就是它独特的双向景观。从这边的客厅,您可以俯瞰皮卡迪利大街充满活力的景象,能真切地感受到伦敦的都市脉搏。”
冬日的阳光透过高大的落地窗洒入室內,为房间里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光晕。客厅的面积並不算夸张,但高挑的天板和精巧的布局,却巧妙地营造出了一种毫不侷促的开阔感。
墙壁上覆盖著淡奶油色的手绘丝绸墙纸,上面点缀著精致的玫瑰环图案。房间的正中央,一盏华丽的水晶吊灯从天板垂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地面铺著厚实柔软的羊毛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
所有的家具都遵循著经典的路易十六风格设计完成,一张铺著天鹅绒软垫的弧形沙发,几把精致的圈椅,角落里还摆放著一张小巧的桃心木写字檯。
房间的焦点是一座白色大理石打造的装饰性壁炉,壁炉上方悬掛著一面巨大的镀金边框镜子,將窗外的街景与室內的奢华倒映其中,虚实交错,延展了空间的深度。空气中瀰漫著淡淡的鲜芬芳,来自於壁炉台上一瓶插著新鲜白玫瑰的水晶瓶。儘管窗外就是伦敦最繁忙的街道之一,但厚实的双层玻璃將城市的喧囂隔绝在外,只留下一种如同背景音般的城市脉动,反而更凸显出室內的寧静与尊贵。
“然后,请您跟我往这边走……臥室则提供了更为寧静的视野,窗外就是广阔的绿园。这里非常安寧,能在一间套房里同时拥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是相当难得的。”
臥室的色调转向更为柔和静謐的玫瑰粉与象牙白。墙壁同样覆盖著丝绸,但纹换成了更为细腻的古典卷草纹。一张宽大的四柱床占据了房间的中心,床头板是精雕细琢的木质框架,包裹著柔软的织物。床上铺著洁白如雪,熨烫得一丝不苟的高支埃及床品,饱满的羽绒被枕看上去就令人產生陷入其中安然酣睡的渴望。
对於舟车劳顿的韩易来说,诱惑力不可谓不大。
床的对面,是另一座稍小一些的大理石壁炉,为空间增添了对称的美感与温暖的气息。房间的转角处,正对著绿园的那扇窗户下,摆放著一张优雅的贵妃榻,是午后小憩或静静阅读的绝佳角落。阳光从这扇窗户透进来,光线比客厅那边要柔和得多,滤去了大都会的锐利稜角,只剩下自然的恬静温润。
站在这里,窗外不再是川流不息的红色双层巴士和行色匆匆的路人,而是一片广阔无垠的绿色。皇家绿园的百年古树枝繁叶茂,形成一片天然的屏障,將城市的喧囂彻底阻挡在外。视线越过草坪,甚至能隱约望见远处白金汉宫的一角。这里听不到任何车马声,唯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偶尔夹杂著几声清脆的鸟鸣。
“您的行李马上就会送到,如果您需要的话,丽兹酒店还为您提供行李的开箱整理服务。关於是否需要这项服务,您的助理说,您將在现场做出决定。”
“需要。”
韩易想了想,最终给出了肯定的答覆。虽然让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他整理行李感觉有点怪怪的,但从来没有体验过的韩易,很想尝试一下这种据说只有古典奢华型酒店才会提供的服务。
行李开箱整理服务的根源,自然也是源於19世纪兴起的贵族壮游风尚。在那个时代,乘坐蒸汽轮船和火车的长途旅行是上流社会的標誌。他们出行时携带的並非是今天的一两只行李箱,而是由多达十几件甚至几十件巨大旅行硬箱所组成的移动衣橱。
养尊处优的贵族们当然不会亲自动手处理这些行李。这项工作由他们隨行的贴身男僕与贴身女僕全权负责。当主人抵达酒店或庄园后,僕人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打开所有旅行箱,將长途旅行中褶皱的衣物取出进行蒸汽熨烫,然后分门別类地掛入衣橱,迭进抽屉,將珠宝放入保险箱,將盥洗用品和香水摆放在梳妆檯上。整个过程悄无声息且一丝不苟,確保主人在踏入臥室的那一刻,一切都已井然有序,仿佛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
隨著时代变迁,即便是富裕阶层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带著庞大的僕从团队出行。为了延续这种无缝、尊贵的体验,那些顶级的古典奢华酒店便將这项本属於私人僕从的职责,內化为了酒店自身的服务標准,由训练有素的酒店管家率领服务团队来执行。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蔚蓝海岸的传奇酒店,被称为南法第一旅居圣地的昂蒂布伊甸角罗克酒店。作为几个世纪以来王室、巨星和亿万富豪的隱世天堂,伊甸角罗克代表著欧陆最极致的老派奢华。在那里,帮客人开箱整理行李不再是一项附加服务,而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
而伦敦的丽兹酒店虽然也奉行古典主义服务理念,但远没有伊甸角罗克那样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把每位住客都当作十九世纪的贵族来对待。还是那句话,在丽兹,一切標准流程之外的服务,都需要用真金白银来购买。不过幸好,这项行李开箱整理的服务,已经包含在了360英镑每天的私人管家费用里面。
“我会先洗个澡,然后马上出门办点事情。如果可以的话,请在我离开后安排开箱整理服务。”
“没问题,韩先生,我会立刻吩咐下去。我將快速介绍剩下的部分,以便您有足够的时间恢復精神……迷你吧里的所有饮品都是完全免费的,並且我们会每日为您补全,酒精类饮料除外。浴室在这边,採用义大利卡拉拉大理石铺设,並为您准备了全套的asprey洗漱用品。为了您的舒適,地板是带有地暖的。作为套房宾客,您在入住期间还享有每天两件衣物的免费熨烫服务,您看什么时候方便,隨时通知我即可。”
“灯光和室內温度的控制器在门边这里,操作起来非常直接。但如果您需要任何协助,请隨时打电话给我。”
“那么,我就先不打扰您,让您安顿下来了。最后请问一下,现在有什么需要我立刻为您准备的吗?比如在您的长途旅行之后,来一杯提神的咖啡或者茶?”
“如果可以的话,请用外带杯帮我装一杯热的摩洛哥薄荷茶,我在路上喝。”
“当然,非常乐意。”
“谢谢你,伊恩。”
“应该感谢您才对,韩先生。我这就回大厅帮您做好一切安排,请您先好好休息一下。”
伊恩躬身告退,並轻手轻脚地为他带上了套房的门,將整个寧静的空间彻底留给了韩易。
没过两分钟,门铃轻响,一位身著丽兹蓝制服的门童推著行李车,將韩易的一大一小两只rimowa行李箱送了进来。他动作麻利地將大箱子安放在臥室的行李架上,小箱子则置於衣帽间的矮凳上,隨后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看著静静躺在行李架上的行李箱,又回头望了望身后那张仿佛在散发著魔力般吸引力的大床,韩易长长地嘆了口气。他多想就这么一头栽倒进去,拉上厚重的窗帘,睡个昏天黑地。但没办法,他必须得先去做完他已经答应下来的事情。他的性格就是如此,只要有任务在身,便无法彻底鬆懈,一定要將目標达成之后,才能真正地放鬆下来享受休息。
於是,疲惫地揉了揉眼眶后,韩易转身走进那间完全由卡拉拉大理石铺就的浴室。他只了五分钟,便完成了一次疾风骤雨般的战斗澡,连带著把头髮也冲洗了一遍,算是洗去了部分旅途中的风尘与疲乏。
隨后,吹乾头髮的韩易走到行李架前,打开那只大行李箱,换了一身在他自己看来,与这座城市更为適配的行头。brunello cucinelli的浅灰色高领羊绒衫、kiton的炭灰色法兰绒长裤、john lobb的深棕色切尔西靴,最后再披上一件loro piana的海军蓝双排扣羊绒大衣,便能完美地融入伦敦的冬日里。
还不赖。
韩易看著镜中的自己,满意地点了点头。成为亿万富豪之后,韩易逐渐告別了之前喜欢尼尔-巴雷特和亚歷山大-麦昆的潮人审美,开始逐步向低调的静奢老钱风靠拢。就像他刚开始对古典主义风格的宅邸完全不感冒,但在买下帕萨拉夸庄园之后,却对这类建筑越来越感兴趣了,是一个道理。
金钱会由內而外,彻底改变一个人。
会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好,也会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坏。
衣品算是好的那一面,坏的那一面嘛……
可能就是二十四小时之前,还抱著女友你儂我儂依依惜別。而二十四小时之后,就闪现到了大洋彼岸,帮另一个女友跑腿办事了。
没错,让韩易没办法留在套房里呼呼大睡的缘由,正是一份来自芭芭拉-帕文的委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