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才是真正的主力?
    京城禁军是大景朝廷最后的核心精锐,虽然人数不算最多,但装备相对最精良,忠诚度也最高。
    经过一番紧张的討论和权衡,景帝最终选定了由京城禁军统领伍怀安率领左右龙武军共计一万五千人马,即刻点兵,准备粮草輜重,最迟明日一早必须开拔,驰援益州。
    伍怀安將军慨然领命,神色凝重。
    谁都知道,面对那拥有恐怖“妖器”的苍州王军队,此行凶多吉少,但国难当头,唯有拼死一搏。
    今日第二次朝会在一片压抑和焦虑的气氛中结束。景帝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看著眾臣退去的背影,心中那股不安却越来越强烈。
    他总觉得,事情似乎哪里不对,苍州王赵樽用兵诡譎,那妖器更是无法以常理度之……益州,真的能守住吗?
    伍怀安的一万五千禁军,真的能挡住那势如破竹的反贼兵锋吗?
    他甩了甩头,强迫自己不去想最坏的结果。如今,他只能將希望寄托在伍怀安將军和益州守军身上了。
    然而,景帝和满朝文武都完全料错了。
    他们还在为益州的存亡焦头烂额、紧急调兵遣將之时,却不知益州此刻已然易主!
    苍州王赵樽身边有穿越而来的韩蕾辅助,用兵之奇、速度之快,远超他们的想像。
    况且,赵樽根本没有按照常理出牌。
    他命肖正飞领兵攻克青、益两州之前,已带著拥有现代武器的五百府兵过京城家门而不入,直接去了东面的冀州,支援东关战场。
    景帝完全不知道,他最大的心腹之患,正以他无法理解的速度和方式,已经快要到了另一个同样致命的战场。
    ……我是求票票的分割线……
    冀州军营,旌旗在暮色中低垂,仿佛也感受到了沉重的气氛。
    大九率领著疲惫的新军队伍返回冀州大营,向留守的冀州驻军求助。马蹄踏起阵阵尘土,士兵们的鎧甲上还残留著征途的风霜。
    军营大门前,冀州主將杨少杰刚好用过晚膳在军营门口散步,见到一支身穿大景制式鎧甲的军队行来,立刻命身后的亲兵戒备。
    亲兵应声回了军营里。片刻后,接到命令的將士们披上战甲,手持武器,守在军营门口。
    不待大九的新军靠近,杨少杰大声喝问:“站住。你们是何人?为何到我冀州大营?”
    为避免发生误会,大九立刻抬手喝停了队伍,独自策马上前。
    大九翻身下马,从怀里拿出景帝的圣旨呈给杨少杰。
    看完圣旨上內容,杨少杰神色缓和下来。“既是陛下命你等支援东关,本將立刻命人准备饭食,將士们饱餐一顿后再赶路不迟。”
    大九摇了摇头,脸上的疲惫更深了。“不,杨將军,我们是已从东关回来了。”
    “已经回来了?”杨少杰眉头微皱,似乎没有完全理解大九的话。
    大九深吸一口气,声音沉重:“东关已落入东明帝国之手。李建勇老元帅带去的十五万援军……恐怕也已凶多吉少。”
    周围顿时一片寂静,只听得见火把燃烧的噼啪声。
    杨少杰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猛地抓住大九的手臂:“你说什么?那我冀州军那五万弟兄呢?”
    他的声音颤抖著,手指几乎要陷进大九的手臂。
    大九沉默片刻,缓缓道:“我们抵达东关外围时,发现东明帝国早已设下埋伏。城內城外都是敌军,就等著援军自投罗网。我们无力回天,只能退回冀州,与將军共商对策。”
    “五万弟兄啊!”杨少杰猛地一拍旁边的树干,震得树叶沙沙的响,“那可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兵!”
    他胸口剧烈起伏,眼中布满血丝,愤怒与悲痛交织在脸上。
    就在这时,那个空降到大九身边的副將邱振宇上前一步:“杨將军,请冷静。东明帝国来势汹汹,东关十万守军加上十五万援军都全军覆没,此刻我们更不能自乱阵脚。”
    在返回冀州的路上,邱振宇目睹了沿途百姓们的恐慌,也深思了当前的局势,两日前主战的热血渐渐被冷静所取代。
    杨少杰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復著情绪。
    作为一军主將,他明白邱振宇说得在理。
    “走,我们进大营商量。”说著,他抬步走向军营,並示意亲兵安顿大九带来的新军。
    中军大帐里,杨少杰高坐主位,看向大九。
    “东关既已破,下一战必是直取冀州。现在冀州兵马被抽调后,只剩两万驻军,加上你们的一万新军,总共不过三万人。”杨少杰的手指指向掛在墙上的地图上,“而东明帝国,就算经过几次大战,至少也还有二十万大军。我们是迎上去,还是据城死守?”
    眾人面色凝重,目光都聚焦在那张军事地图上。
    “我们可以据城死守,等待朝廷援军。”一位参將提议道。
    杨少杰摇头:“冀州城防不如东关坚固,粮草也只能维持两个月。若是被围困,恐怕支撑不到援军到来。”
    “或许可以沿途设伏,利用地形削弱敌军。”另一位將领指著地图上的几处峡谷。
    邱振宇嘆了口气:“东明帝国刚刚大胜,必定士气高涨,戒备森严。加上他们兵力远超我们,小股伏兵恐怕难以奏效。”
    大九沉思片刻后道:“或许可以组织游击,骚扰敌军补给线。”
    杨少杰再次摇头:“东明帝国行军向来携带充足粮草,且三十万大军的后勤队伍,也不是我们小股部队能够撼动的。”
    帐內陷入长时间的沉默,只有油灯偶尔爆出灯的轻微噼啪声。
    每个人都明白眼前的绝境:正面迎战无异於以卵击石,固守待援恐怕希望渺茫,而出奇制胜又谈何容易?
    杨少杰的目光从一个个將领脸上扫过,看到的都是凝重与无奈。他最终长嘆一声:“今日暂且到此,各位先回去休息,明日再议。容本將好好想想。”
    眾人刚要退出军帐,外面忽传来士兵急促的稟报声。
    “报——苍州王赵樽求见!”
    一听苍州王赵樽的大名,帐內眾人纷纷一愣。
    大九与几位大字队的兄弟对视一眼,眼中难以抑制地闪过激动与惊喜,但那光芒也仅仅只是一闪而逝。
    王爷来了!他们几个就有主心骨了。
    然而,杨少杰与大九的副將邱振宇却是眉头紧锁,面露疑惑。
    赵樽谋反之事早已传遍各军,如今已是朝廷钦点的反王。
    此刻,他突然现身冀州大营,意欲何为?难道是苍州铁骑已兵临城下?
    杨少杰急步上前,沉声问那报信的士兵:“他带了多少人马?”
    “回將军,看去仅……仅约几百轻骑。”
    “才几百?”杨少杰一怔,与眾人交换了一个困惑的眼神。
    仅带几百人,那绝非是攻打军营的阵仗。
    他心下稍安,却又疑竇丛生,挥手道:“请他们进来。”
    略一沉吟,他又道:“中军帐狭小,容不下这许多人。诸位,隨我一同出迎。”
    帐外已夜色如墨,夜风卷著战旗猎猎作响。火把的光晕在风中摇曳,映出一行由远及近的身影。
    只见苍州王赵樽一马当先,身著银甲,外罩一件玄色绣祥云纹披风,步履沉稳。
    他龙行虎步,即便风尘僕僕也难掩其通身的凛然贵气与久经沙场的威压。
    他身后五百府兵肃然列队,同样身著玄甲,披风如墨,唯有甲叶在行动间发出冰冷而规律的轻响,一股百战精锐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令人心凛。
    双方见礼,气氛客气却疏离。
    杨少杰拱手问道:“王爷突然驾临我冀州军营,不知有何贵干?”
    赵樽目光扫过杨少杰,亦掠过他身后神色各异的眾人,在大九等人身上略有停顿。
    他隨即淡然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本王听闻东关危急,城破兵败,特率兵驰援。”
    “驰援?”杨少杰闻言更是愕然。
    东关陷落不过十数日,消息传至西北苍州,路途何止千里,再快马加鞭赶来冀州……这速度简直匪夷所思。
    难道,赵樽这反贼在朝廷里还埋伏了奸细?
    他忍不住追问:“王爷远在苍州,如何能如此迅捷得知东关战况?”
    赵樽哪会说是因为对讲机的传讯,他神色不变,早已备好了说辞。
    “早在东明帝国陈兵三十万於关外之时,本王便知事態紧急,已命麾下整军支援,並星夜兼程而来。”
    听闻此言,杨少杰心下稍缓。
    只要这位“反王”不是来攻打冀州的,一切都好说。
    况且,若赵樽真是来援,哪怕只带了几百人,苍州王善战之名天下皆知,总是一份助力。
    他按下心中疑虑,转而问道:“原来如此。王爷高义。却不知……此次驰援,苍州大军现已至何处?”
    他下意识地望向营外黑暗处,期待能看到更多的兵马。
    赵樽抬手,隨意地指向身后那五百静立如松的玄甲府兵,语气平淡无波:“本王的五百援军,尽在此处。”
    “什么?”
    “就……就这么五百人?!”
    杨少杰与邱振宇几乎同时失声,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与荒谬之感,只觉得这位王爷莫不是在消遣他们?
    以五百人驰援面对东明帝国三十万大军的东关残局,无异於杯水车薪,甚至可笑。
    大九和大字队的兄弟们紧绷的脸上终於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彼此交换著心照不宣的眼神。
    大十六更是用只有身边兄弟能听到的声音,带著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底气低吼道:“不管怎么说,王爷带著援军来了!咱还怕个球!”
    一旁不明就里的冀州將领们闻言,忍不住纷纷暗自翻了个白眼,只觉得这些人莫非是失心疯了,或是被这苍州王灌了迷魂汤?
    五百人,能抵何事?
    夜色中,火把噼啪作响,两拨人马心態迥异,气氛一时变得微妙而复杂起来。
    杨少杰想了想,还是做了个请的姿势。“王爷请入帐议事吧!”
    赵樽頷首,走进大帐,其他人紧跟其后。
    刚才那位千夫长扫了一眼那五百名留在帐外肃立如松的府兵,嘴角不受控制地抽动了两下。
    他压低声音,近乎自言自语地嘟囔道:“我们有三万人马,在这儿商议了这么久,都不敢贸然进攻。如今王爷只带了五百人来,就敢动手?这……这又不是天兵天將。”
    这话恰巧说出了在场眾多將士的心声,帐中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议论声。
    然而,赵樽带来的五百府兵和大九等人却被这话逗得低笑起来。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嘴角掛著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听到了什么荒唐的玩笑。
    赵樽本人也只是勾唇淡淡一笑,並未言语。
    大九大步上前,轻轻拍了拍千夫长的肩膀,笑:“王爷既然只带五百精锐驰援东关,自然有他的道理。咱们这些粗人,好生听著便是。”
    赵樽不再多言,从容走到椅子前坐下,玄色披风在身后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
    他將话题引回正轨,看向杨少杰问道:“杨將军,不知你们眼下可有夺回东关城的良策?”
    杨少杰长嘆一声,愁容满面:“本將与大九將军已商议多时,暂时未有万全之策。”
    他抬头望向赵樽,眼中带著期盼,“不知王爷可有高见?”
    赵樽微微頷首,语气谦和却自带威严:“本王来时略作思忖,虽非什么高明之计,倒可一试。”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帐中顿时鸦雀无声。
    赵樽接著说道:“今夜好生休整,明日出发。届时……”赵樽的目光扫过眾人,“你们三万在箭矢射程外叫阵,吸引东明军主力注意。本王亲率五百府兵从侧翼突袭。”
    闻言,帐中眾人一片愕然。
    眾將面面相覷,有人忍不住失声惊呼:“王爷的意思是,您的五百府兵才是真正的主力?”
    赵樽微微点头,大手在玄色披风內轻轻抚摸著那支从隱藏在后的m16,唇角依然掛著一抹若有似无的淡笑。
    “想必大家早已听说过,本王麾下皆是精锐,”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本王虽只带来五百人,却能敌上万军队。”
    赵樽的话音一落,大帐內顿时响起一阵倒抽凉气的声音。
    感谢梦里寻她的打赏,感谢各位的票票!爱你们!

章节目录

锁情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追风总会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追风总会疯并收藏锁情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