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采购一番的王青松看着每个店铺都拿着算盘在那里计算。
    心里在那里沉思着。
    计算器?
    这玩意他好像买过几个。
    五块钱一个。
    这玩意应该能在这里卖吧?
    现在他看到什么,第一反应就是在这里能不能卖的掉。
    这种高科技的,怎么着也得卖个二十块钱吧!
    不过他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这玩意要是卖给别的国家万一被抄袭过去了怎么办?
    甩开思绪,就没有去想这个。
    等一会回去了查一下呗。
    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
    提着一堆东西离开商场,找个地方将买的东西给塞进了空间里。
    来回跑了好几趟,买了不少的东西。
    来到火车站这里,询问了一下火车票,得知明天早上才有车子。
    之所以没让李思辰陪着买票,主要是因为不想让人知道他回内地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港岛的很多重要的服务型行业,都会一点国语,这是也来了以后才知道的。
    就像律师一样。
    可惜,今天的票都卖光了。
    这个车子自然是直通内地的车,一天就两班车。
    其他的车倒是有。
    直达罗湖的半个小时以后发车。
    (现在的罗湖站有两个,隔江相望,一边是罗湖站,也就是现在的深圳站,一边叫香港罗湖火车站。)
    买了一张票在那里安静的等着。
    坐在大厅里,王青松捏了捏眉心。
    脑子里却是一直想到之前算盘的事情,也就是计算器的事情。
    上次他偷听的时候,就听到了,109功勋机。
    那是计算机。
    自己现在的是计算器。
    虽然不一样,但是也有通用的地方啊!
    想到这,他将车票收起来,走出了火车站的大厅。
    来到外面,找个黑暗的角落,悄悄离开了原地。
    再次回到四九城这边。
    还是之前离开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附近。
    现在是晚上九点多。
    出了黑暗的角落,找个地方开始搜索起来计算器。
    不看不知道,一看他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1972年惠普推出第一款掌上科学计算器hp-35。
    正是这款产品,把惠普公司带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如果说没有当时的hp-35,就没有今天的惠普公司,所以说它是人类史上最牛的计算器一点也不为过。
    重要是的价格。
    395美元一台。
    靠!
    这么贵?
    看来他之前的定价还是太低太低了。
    而且赚的还是美元。
    5块钱换395美元。
    79倍。
    还卖个屁的猪肉啊。
    继续看下去。
    当年,惠普预计售出1万台便能收回成本,但市场对hp-35的需求却超出了惠普的预期,仅第一年就售出了超过10万台。
    10万台?
    4千万?
    七十年代,一年4千万美金。
    这还是第一年,后面岂不是得过亿了?
    想想都吓人。
    就这一台小小的计算机?
    5块钱一台的计算机?
    当然了,批发市场里也有贵的,质量更好的。
    ()
    卖这个?
    可是怎么卖?
    刚刚查了一下,里面有电路板、存储器之类的。
    现在好像还没有。
    卖给外国人他不甘心,万一被抄袭了怎么办?
    卖给内地?
    怎么卖?
    这都是问题!
    杜明海他们的公司肯定扛不住这个。
    抓耳挠腮,在那里琢磨了一会。
    看着还没关门的批发市场,直接走了进去。
    管他的。
    先买了再说了。
    在里面找了一圈,很快找到批发计算器的地方。
    这玩意用量大,自然不会没货。
    价格高低都买了几十个。
    最贵的要二十多一款。
    但是最低的5块钱一个的计算机,直接来一万个。
    2.99元一个。
    合计三万左右。
    给了钱,让人装货。
    随后他想到一个问题。
    395美元,现在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3.04,而人民币兑港元的汇率是2.42。
    拿着计算器算了一下。
    2905.936元。
    看到这个数字。
    王青松一脸的古怪。
    接近一千倍?
    拿着手机看了看,除了盒子上有生产厂家,其他地方都没有标志。
    也就一个china他能看的懂。
    想到这里,他拍了几个照片过去,直接发给了周颖。
    “这上面的英文帮我翻译一下。”
    发完信息,他在那里等着。
    没一会周颖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喂,你又在干嘛呢?”
    “这你就别管了,帮我翻译一下,这上面都写了什么。”
    “哦,你等一下啊!我看看!”
    周颖说完,等了一会这才说道:“哦,那个autopoeroff,是自动关机的意思,deli是牌子,……这个型号。
    electronialcutor是电子计算机的意思,madeinchina的意思是中国制造。”
    见对方不说话了,王青松问道:“没了吗?”
    反正他是没听明白对方说的是哪个。
    但是听出来了。
    除了一个中国制造,其他的都没有标志。
    这不是更好嘛!
    “没了啊!就这些!”
    “哦,好的,谢谢了啊!先挂了。”
    说完,将电话给挂了。
    ……
    周颖看着手机,嘀咕了一句;“一天到晚神秘兮兮的。”
    没有去管,而是继续在那里打印昨天没打印完的图纸。
    嘴里还在那里嘀咕着:“昨天那么着急,今天又不急了。”
    ……
    王青松挂了电话,将计算器给收了起来。
    里面都是没有电池的。
    不过他在港岛那边看到过这种小电池。
    (老美的aaa级电池等于内地的7号电池,50年代就有了,主要应用在相机上。)
    就算没电池,这玩意只要有光就能用。
    太阳能?
    没明白。
    也没有再去管了。
    现在的实力肯定仿制不出来,但是可以给内地一个参考啊!
    东西弄好,重新回到了港岛这边。
    此时距离发车时间()
    已经只有十来分钟了。
    王青松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离开。
    这东西不是短期能研究和生产的,先送一点给内地研究一段时间。
    等过段时间自己再拿出来卖。
    只不过这东西这么大的利润,而且关系重大,就算是在港岛卖,那也得和内地的人合作才行。
    便宜不能让外国人占了啊!
    上车。
    跟着人群坐上了去罗湖的车子。
    40公里的路,中间要停靠几站,一个半小时以后才算是达到地方。
    跟着人群下了车子,来到了罗湖站这边。
    不出境自然不用检查。
    出了车站,来到一条宽阔的马路。
    虽然是晚上,但是这里还是十分的热闹。
    卡车、马车、三轮、挑担子的……
    街道上非常的人在那里匆忙的忙碌着。
    四周的路边还睡着不少的难民。
    沿着街道走了一圈,没一会就来到了罗湖桥。
    一条通往内地的大桥,中间是火车轨道,两边是过境通道。
    不少的人进进出出。
    只是在进去地方有人看守着检查、登记,中间和对面同样也有几道关卡。
    王青松看了看登记的地方。
    只要自己拿着身份证,领一份《回乡书》填写好以后就能过去了。
    这样自己就不用麻烦从河里过去了。
    摇摇头,离开了过境关口,沿着江的位置向着东面走去。
    火车站附近是被围墙围住的,只有一个大门,但是大门还是被紧锁,而且有两个扛着枪的人在看守着。
    这个难不倒他。
    找个角落,悄悄借着周颖那边为来到了墙的另外一边。
    翻过墙。
    这边是黑漆漆的荒地。
    沿着荒地向着岸边走去。
    又是铁丝网,而且不远处还有人在那里巡逻。
    悄悄将之前在古董店买的东西把八卦镜能量充足了。
    这这才悄悄离开。
    ……
    半个小时以后,王青松已经来到了对面火车站附近藏了起来。
    换下湿漉漉的衣服。
    看着四周草丛里到处都是人。
    刚刚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发信了,这里可以说到处都是人。
    这些都是找准时机冲过去的人。
    四十米左右的河道,拦住了这些南下的人。
    摇摇头。
    看着有人过来检查火车的人。
    这些人看不到这么多的人藏在那里吗?
    看的到。
    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睛而已。
    没办法,过来的人太多太多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可以说是人满为患也不为过。
    甚至很多人都是大摇大摆的躺在火车站附近席地而睡。
    看着检查的人在那里给火车车厢上安装铅封,知道这车子应该没多久就要出发了。
    至于目的地。
    除了广市没有别的地方。
    就算是去别的地方,那也要过广市转道。
    想到这里,他直接就进了货车车厢。
    进来以后,拿出手电筒在里面扫描了一圈。
    机器?
    车厢里有着不少的木头箱子,透过木头箱子个别的还能看到里面黝黑的金属光泽。
    应该是机器。
    只是他不清楚,这些是什么设备。
    毕竟()
    设备那么多种类呢!
    没有去管这些,找个地方坐了下来。
    “咦!”
    就在他要收起来灯的时候,木头箱子上贴着的一张报关单引起了他的注意。
    可惜是英文的,看不懂。
    里面也就一个bjiing能看到明白是四九城。
    他的目光主要是旁边的一张条子,上面有编号,
    王青松看着编号,在那里嘀咕着:“也是去四九城的?要不坐这辆车算了?”
    随后摇了摇头。
    这车子是货运车子,从这里去了广市以后,还要装货卸货,等到四九城估计都要十来天的时间了。
    除非是直达,中间不停站的那种。
    没有去管。
    拿出一床被子,找个舒服点的地方躺在了上面,等着车子出发。
    这一等就是两个小时。
    此时已经是十一点左右了。
    等车子出发,他这才安心的睡了过去。
    还行,就是有点闷热。
    ……
    中间醒了又睡,睡了又醒。
    迷迷糊糊中,车子停下来了,但是王青松没醒。
    “这两节车厢是去京城的,检查一下铅封。”
    “沈倩?”
    王青松听到声音猛的睁开了眼睛。
    爬起来,踩着箱子来到车厢上面的通风口,透过通风口能听到底下有人。
    不过看不见人,只能看到手电筒光亮。
    “小沈啊!这趟算是完成任务了,剩下的接货你就不用去了,赶快交接一下,回家吧!”
    说话的是个中年人。
    接着又传来了沈倩的声音:“刘组长,我不用回去。”
    “行了,这是命令!楚书记走的时候就已经家都已经交代了,这次回来,你的任务就完成了。”
    见他这么说,沈倩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外面传来了嘀嘀咕咕的说话声音。
    王青松看着人检查了东西离开以后,想了想,没着急离开。
    看着火车厢里的一堆东西。
    想了一下,将之前打印出来的各种机床图纸一股脑的放在了车厢里。
    又把计算器各个型号都放了十几个。
    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几句话。
    弄好了以后,感觉外面没什么动静了,这才悄悄离开。
    这里面的设备到京城才会打开。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这个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悄悄离开火车站,向着外面潜伏而去。
    出来以后悄悄向着外面赶去。
    ……
    沈倩坐着车子来到了一处洋房,和送行的人打了个招呼,便直接进去了。
    敲了敲房门,没一会一个中年男人开的房门。
    看着对方沈倩不好意思的说道:“李叔。还没睡觉呢!不好意思啊,半夜打扰你了。”
    “没事,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等处理好了就睡觉了。”
    对方说完,笑了笑:“赶快进来,这次去港岛怎么样啊?”
    “嗯,还好,反正我过去也是跟着后面学东西,都是楚书记他们在那里忙着。”
    沈倩进来以后,说道:“我爸爸又没睡觉吧!都几点了还不睡。”
    哪里是李秘书有事情要处理。
    明明是自己的父亲有事情要处理,对方哪里敢睡觉。
    李秘书见状笑了笑:“这广交会还有几天就要结束了,领导现在忙的很!”
    ()
    进来以后,沈倩看着他笑道:“李叔,您别管我了,您忙您的,我去看看爸。”
    说完,向着楼上走去。
    来到一间房门轻轻敲了敲。
    “进来!”
    里面传来了中期十足的声音。
    沈倩见状推开了房门,就看到老头子拿着钢笔还在那里低头写写画画。
    头也不抬。
    见没有报告的声音,老头抬起头来。
    看到女儿,他露出了笑容:“回来了啊!”
    “嗯,回来了!”
    沈倩走过来,看着桌子上的东西埋怨道;“这都几点了,还不睡觉,明天你还要不要干活了,难道你想明天偷偷睡?”
    现在都凌晨五点了。
    “胡说什么呢!昨晚睡了一会,刚刚起来呢!”
    沈父瞪了他一眼,放下了手中的钢笔说道:“广交会要结束了,事情比较忙,今天的事情不处理了,明天越积越多。当日事,当日毕。”
    随后对着她问道:“这次过去,没乱发言吧?”
    “哎哟喂,我哪敢啊!全程我都不说话,就事后了,我才问一下的。”
    沈倩搂着他的脖子,笑道:“对了,爸,楚叔叔怎么突然回来了,出什么事情了吗?”
    “嗯,出了点事情!不过这事情不能告诉你!”
    见他这么说,沈倩噘着嘴。
    知道老头的性子,能说的肯定跟他说了,不能说的,怎么缠着都没用。
    “行吧,我去洗个澡,浑身黏糊糊的,你一会早点睡啊!”
    说完,就要离开。
    “叮铃铃~”
    思绪间,桌子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老头接了电话,随后眉头皱了起来。
    “好,我知道了,赶快送过来!这事情记得保密。”
    说完,挂了电话,对着沈倩说道:“你先别洗了,你们运送的那批货出问题了。”
    “什么?怎么可能啊!东西在罗湖站我们都检查过的,中间车子没停站,怎么可能出问题?什么问题?”
    沈倩一阵的着急。
    沈父皱着眉头说道:“你们的车厢抓到几个上错车偷渡的人,为了防止出问题,他们开箱检查了车厢,你们的车厢里多了东西!”
    “多了东西?什么东西?”
    “到了你就知道了,说是什么图纸!”
    说完,拿起手上的钢笔在那里写着,一边说道:“你去洗吧!估计他们还有半个小时左右,你洗快点,我也赶快赶掉一些东西。”
    沈倩见状眉头皱着。
    现在她哪里还有心情洗澡啊。
    下了楼在那里等着。
    此时外面已经微微发亮。
    又等了半个小时以后,门口停着一辆车子。
    带头的正是刘组长。
    而沈父估计是听到动静,也下了楼。
    “小刘,怎么回事?”
    “首长,我们也不清楚,打开以后这些东西就在车里放着了,之前我们都是检查过的。”
    刘组长解释了一下。
    示意了一下旁边的两人将东西抬进来。
    几箱东西。
    “首长,您小心点,这东西没装订。”
    对方拿着一摞图纸递给了对方。
    沈父接过东西翻看了一下。
    他毕竟是工业部门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这个图纸的问题了。
    翻看了一下,拿起其他的看了看。
    沉思了一下,对着旁边的人说道:“打个电话,()
    让北一机床和沈一机床的人现在就过来。”
    李秘书闻言赶忙离开去打电话去了。
    等人走了,刘主任将一个计算器拿给了他:“领导,你看看,这东西!”
    老头好奇的接了过去。
    打量了一下问道:“这是什么?”
    “不知道!我没干乱动。说着是什么计算器。”
    顺便将纸递给了他。
    老头接过东西看着纸条上的内容,眉头皱了一下。
    将纸条放下。
    拿着计算机按了一下,可是没反应。
    一连按了好几个键,才算是按到了开关键。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0的标志。
    “计算器?”
    再看看上面的加减乘除符号。
    思索了一下,按了一个1+1再按等于号。
    出现一个2
    看到这个,对方眼睛一亮。
    仿佛摸到了敲门一样,在那里计算着。
    没一会,李秘书打完了电话回来了:“领导,通知下去了。”
    老沈点了点头,对着他说道:“把你的算盘拿过来,我说几个数字,你算一下,看看对不对。”
    李秘书见状看了看他手上的东西,点了点头。
    进了屋里,拿出一个算盘出来。
    随后好奇的问道:“首长,这是机械计算器?”
    现在不是没有计算器。
    只不过不长这样。
    “不知道,你试试!6*23等于多少?”
    老头一边说,一边自己按了起来,按好以后在那里等着。
    而旁边的李秘书则是在那里啪嗒啪嗒的计算着。
    “领导,138~”
    老头看了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1324*246”
    李秘书在那里打着,一边小声的念叨着:"二一添作五,六二三余二,八三下加六……"
    过了一会,他收起了算盘说道:“325704”
    打完了以后,看着对方。
    沈老头见状深吸了口气,闭上眼睛。
    想到了什么说道:“一会机床厂的人看完以后,将这些东西空运回京城。东西带着去开会。”
    说完带着东西离开了。
    其他人见状纷纷上车离开。
    沈倩也是茫然的跟在了后面。

章节目录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小鱼吃大鱼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鱼吃大鱼儿并收藏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