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毫无吸引力”
    江主任专门到仓库看货,见那蘑菇长得确实好,连说三声好,扭头去找公社书记。
    两人在办公室聊了很久。
    当晚,丰收大队送来的蘑菇,登上去往海城的列车。
    话说回来。
    顾远山和大海拿到厚厚的一摞大团结,走路都轻飘飘的,两人长这么大,身上连五十块都没装过,突然揣着好几百的钱满大街跑,紧张的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摆。
    “远山,我胳膊没劲儿,包还是你拿着吧。”大海把装钱的破布包往顾远山怀里塞。
    顾远山也慌啊。
    整个人都僵住了。
    “你个老六……”他嘴皮子都在哆嗦,下意识把布包塞进怀里,狠狠搂住。
    他又慌又着急地瞪着大海,“我胳膊有劲儿吗?你这坑货!”
    将烫手山芋“丢”出去,大海可算能呼吸了,还能笑出来。
    “有啊,你这不是搂的很紧吗,走吧,我跟着你。”
    顾远山没再废话,大阔步朝前,走的比来时都快。
    好在一路无事。
    两人顺利回到村口。
    远远望见村里人的身影,顾远山摸着怀里的布包,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脸上露出灿烂的笑。
    “好多人啊!”大海说,“都在等咱俩吧,嘿嘿嘿,他们肯定想不到卖出多少钱……”
    顾远山神经神经了一路,累到没力气说话,只顾往村里走。
    他现在只一个念头,把怀里的“炸弹”交出去。
    得了大人叮嘱,乖乖等在村口的孩子们看见顾远山和大海,嘴里发出尖叫。
    “回来啦!远山叔和大海叔回来啦!!”
    “大队长,卖蘑菇的回来了——!”
    像一场接力赛,大嗓门儿此起彼伏。
    传遍全村。
    听见声音的社员匆匆跑出来。
    然后围住顾远山和大海两人。
    想问什么又不知道从哪里问起,盯着他俩,眼神火热。
    最后还是大队长开口了。
    他一巴掌拍向儿子肩膀。
    “哑巴了?说话啊!啥情况?卖出去了?”
    卖出去是肯定的,俩小子扛着空担,带去的竹筐都没了。
    大海龇牙咧嘴,揉着被亲爹拍打的地方,咧开嘴笑,“卖出去了!爹你要不猜猜一斤卖出多少钱?”
    大队长又想挥巴掌了。
    “我猜你个头!”他不耐烦地说,“卖了多少,少卖关子!”
    大海见他爹随时要发火,没敢作死,语速很快的大声道:“供销社的采购员打眼一瞧,就说咱们的蘑菇是一等,开出一斤七毛的高价,我和远山带去的统共卖了二百九十五块……四毛!”
    闻言,大队长不自觉张大嘴,下巴一直往下坠。
    大海见他爹嘴越张越大,赶忙替大队长扶住下巴。
    “爹,您慢点,下巴快磕地了。”
    大队长似才回神,一把扣住儿子的胳膊,眼睛比什么时候都亮。
    “你刚说啥?一斤七毛?你没诓我吧?!”
    问话的声音一声赛过一声。
    嚎得其他人理智回笼。
    抓着顾远山和大海的衣服,你一句我一句的问。
    “远山,大海说的是真是假啊,咱们种的蘑菇真卖出去了?咋会,蘑菇比鸡蛋都贵?!”
    “大海,你没胡咧咧吧?”有年长的大爷盯着大海,出声警告,“你要是胡说八道,别怪我替你爹教训你。”
    他是大队长的本家长辈,说替大队长教训儿子,并不过分。
    大海扶住大爷的胳膊,神情变得认真。
    “没胡咧咧。”大爷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他适当加大音量,“是真的,卖出的钱都在远山怀里呢,话能骗人,钱不能啊。”
    老人干涩的嘴唇哆嗦着。
    这时,顾远山找到机会,掏出怀里装钱的破布包。
    他将其交到大队长手里,说道:“大队长,钱在这里。”
    大队长接过,转头递给大队会计,让他数数。
    不是不信任去办事的社员,是按规矩办事。
    大队会计走到边上,在大队干部的眼皮子底下数完钱,确确实实是那个数。
    没错。
    他冲大队长点头。
    此时,几个大队干部才有了点真实的感觉。
    真……赚钱了啊!
    “好!好啊!”大队长激动得脸通红。
    朝社员们说:“种蘑菇!扩大种植!!”
    社员们都看见了大团结,那些钱有他们一份呢,不知道能分多少,但是不管分多少都是赚的呀。
    往年哪有这么一笔收入!?
    听远山爹说,菇房的蘑菇能收一冬天呢。
    大家伙在心里算了笔账……
    不得了,真不得了!!
    “种,我们种!”
    “我家也种!!”
    社员们很兴奋。
    顾父却在皱眉,有些忧虑地说:“牛粪不够。”
    丰收大队现在用的,都是问隔壁大队借的。
    要是知道他们大队靠种蘑菇挣到钱,钱还没少挣,隔壁大队肯定会舍不得那点牛粪。
    这么一来,咋堆肥啊。
    顾父用猪粪试过,没牛粪好使,实在不行。
    大队长也想到这些问题,面上的喜色淡了些。
    “这确实是个问题。”他道,“先这样,明早我去找书记说明情况,看看咋办。”
    他野心很大,盯上了农场的牛粪。
    这得公社使力。
    他一个小小的大队长可办不到,眼下只能寄希望于公社。
    就在这时,公社派下来个人来丰收大队。
    青年随便找了个小孩带路,径自找到大队长。
    看见大队乱糟糟,社员们都围在一块,喜气洋洋的,像是过年,他面露不解。
    一张张淳朴脸上的笑很感染人,青年跟着扬起嘴来。
    “叶大队长,书记找你。”他冲大海他爹喊。
    叶大队长神色茫然。
    不是才见过?!
    想起他也要跟书记汇报牛粪的事,没多耽搁,回屋拿上手电筒,一蹬自行车直奔县里。
    天很冷,叶大队长的心却很热乎。
    临到县里,他各种猜测,难免惴惴。
    来到书记办公室。
    才坐下,书记开口就把他炸晕乎了。
    他说的是……接下来,全公社对蘑菇种植工作的安排。
    叶大队长呆住。
    啥?
    他没听错吧?!
    “……在全公社种植蘑菇?”叶大队长扬声,声音充满震惊,脑袋都是懵的。
    公社书记颔首,“这是我们讨论的结果。”
    “咱们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什么物资都缺,菇类种植技术属于稀缺类,咱们既然研究出这技术……不能浪费,我们的计划是把咱们这里打造成全国的蘑菇种植基地,要是搞的好,往外头送都有可能。”
    “你们大队是第一个搞出来的,到时候办厂会优先选择丰收大队。还有,既然要全公社大面积种植,那么防疫站得先建起来,也是放在你们大队。”
    技术是丰收大队社员的,该给他们的优待,公社肯定不吝啬。
    不能让人心寒不是。
    叶大队长眼睛越来越亮。
    “我们听领导的。”他声音铿锵有力。
    书记被逗笑了,“啥叫听领导的,咱们是民主社会,啥叫民主,民主是听老百姓的声音。遇到啥问题,你们都可以提。”
    “你们大队长都不吱声,让下面的人民怎么办?”
    他自诩不是苛刻的领导,也还算亲民吧,下面这些个大队长瞧见他跟老鼠见了猫似的,让他很无奈。
    叶大队长这几次和书记打交道,对他的印象有所改观。
    对于刚发现的困难,他没再如以前一样憋着自己解决,直接道:“还真遇到了问题。”
    公社书记看过去,“你说。”
    “您也知道,种植蘑菇得堆肥,堆肥用的是牛粪,我们大队用的牛粪是借隔壁几个大队的,这要是以后全公社都去种蘑菇,这牛粪也不见的够分呐。”
    公社书记:“这问题我们想过,也进行了讨论,我们打算跟农场谈谈,牛粪绝对够,这你放心!”
    叶大队长最担心这个,领导一下子给解决了,他现在干劲十足。
    回到村里,马上开始安排工作。
    大冷的天,丰收大队的人满心火热,风风火火的种起蘑菇。
    知青点。
    知青们围着火炉,谈论着大队种蘑菇的事。
    文怀远率先开口:“咱们要学着种吗?”
    宋谦撩起眼皮,慢悠悠地看好友一眼,保持沉默。
    他不想种。
    一来他不缺钱,二来懒的费心,有这时间,他宁愿多看两页书。
    颜鲤微笑,露出白白的牙齿,模样甜美。
    “我想试……”
    她才表态,话忽然被孟小莹截断,“试什么试,听说种蘑菇得堆肥,知道用啥堆肥不?用的牛屎!我可提前说了啊,不准弄的满院子都是牛屎味,不然我跟你没完!”
    颜鲤手握成拳,只想给孟小莹一拳。
    好悬想到自家处境不好,不想惹事,于是忍下,没再说话。
    爱种不种,大不了她去找关知青和苏知青。
    文怀远看着孟小莹刻薄的嘴脸,登时没了说话欲。
    困倦地打了个哈欠,不紧不慢地离开。
    孟小莹还想和宋谦搭话,青年倦怠的目光掠过她的脸,停留都不曾停留,离开了暖和的灶房。
    冷风飒飒,吹得他衣衫鼓鼓,勾勒出轮廓清晰腰线。
    孟小莹眼睛都直了。
    注意到还有别的女知青,用眼睛剜她们,长相秀美的颜鲤得了最多的白眼。
    颜鲤:“……”
    有病?
    知青点的男人不是她喜欢的菜,她喜欢硬汉,弱鸡在她这里……毫无吸引力,微笑:)
    ……
    颜鲤是个行动派,当天便去找搬出去住的……苏知青和关知青。
    对于她的到来,两位女知青颇感到诧异。
    自从她们搬出来,明显和村里人更亲近,和知青点的知青都是面子情。
    知晓颜鲤的来意,苏依和关知青对视一眼。
    苏依面露犹豫。
    她是乐意的,哪怕看在颜知青和她处境相似、同病相临的份儿上,也乐意。
    同是天涯沦落人,本该相互帮助。
    关知青和苏依合住这么久,早已处成朋友,对方想什么,她能猜到一二。
    于是道:“我没意见,苏知青你呢?”
    苏依黑眸发亮,“我也没意见。”
    她看向颜鲤,“颜知青,我们三个一起种。”
    “我和关知青打算再建一间屋子,专门用来种蘑菇。”苏依说着她们接下来的安排。
    颜鲤也是个说话直接的,“我把盖房的钱给你们吧,一家多少?”
    盖菇房不了多少钱,苏依和关知青盘算过,报来个数,“两块吧,多退少补,行吗?”
    颜鲤掏钱给她,说道:“我信你们。”
    这话让人开心,苏依笑歪在桌前,“就像我们相信林同志。”
    颜鲤神色疑惑,“是生下双胞胎和龙凤胎的林同志吗?”
    “对,就是她。”苏依眼睛亮亮的。
    她和林昭相处过几次,对她印象很好。
    颜鲤眸光遗憾,“可惜我来的晚,不曾认识她。”
    天热时,林昭不喜出门,天冷后,她又带着四个崽去县里住,后面来的知青见过她的很少。
    关知青道:“这有什么,林同志又不是不回来了。等供销社放假,快过年那会,她会回村过年,到时候就见到了。”
    苏依看向她,“你咋知道这么清楚?”
    “林同志知会我的啊。”关知青微笑。
    事实上,是她问的,林同志只是处于礼貌,告知了她。
    苏依表情简直无法形容。
    好比三人同行,其他两人突然有了秘密,第三人啥也不知道。
    ……
    大队的热闹事,林昭还不知道。
    周末,她带着四个崽回家,发现村里气氛和往年相比大相径庭。
    一股子热火朝天的味道。
    她感觉很纳闷儿。
    直到,闻到冲天的臭味。
    聿宝用戴手套的手捂住鼻子,“好臭,好臭,村里咋突然变得这么臭!!”
    元宝几人跑过来,听到这话,吸吸冻出的鼻涕,叽叽喳喳回答着他的问题。
    “大家在堆肥,堆肥是会臭哒!”元宝声音欢快,小鼻子冻得通红,却像察觉不到冷,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显然,村里有个赚钱的营生,他很开心。
    铁牛说:“臭点就臭点吧,能挣钱就好!我爹卖完蘑菇回来,走路都带风,可高兴呢。我娘说今年过年给我做新衣,买水果。”
    小朋友们说着话,林昭推开院门,招呼崽崽们进院子,外头冷她担心孩子们感冒。
    院子热闹起来。
    顾澜从灶房走出来,说道:“三婶,我烧了热水,热水壶是满的,家里的被褥昨天刚晒过,床单也是干净的……”
    三房搬到县里,村里的房由老宅照看,顾母几个时不时来打扫打扫卫生,晒晒被褥什么的。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年代亲妈重生,为炮灰儿女撑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南飞一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飞一客并收藏年代亲妈重生,为炮灰儿女撑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