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含金量很高”
    顾母认识字但不算多,连猜带蒙的念,竟也没突兀之处。
    听的社员慷慨激昂,热血沸腾。
    原来,他们种蘑菇是这么伟大的事啊!
    一双双眼睛格外的亮,众人激动得脸都红了。
    都与有荣焉地挺起胸膛。
    “这报纸谁都能瞧见吧?”李老婆子扒住顾母的胳膊,兴奋地问。
    “……是吧。”顾母不确定,对着数双火热的眼,她又底气十足地说:“肯定的啊,听说每个厂都订报纸,这叫那啥学习新政策……”
    她也说不明白,含含糊糊的。
    围观的人却觉得远山娘懂得真多。
    不明觉厉地看着她。
    “这样啊。”
    有人便一脸喜色,“这样说,全省的人都知道咱丰收大队了?”
    听见这话,其他人下意识整理自个儿的补丁袄子。
    下意识将肩背挺得笔直。
    ——他们大队出名了哩!!
    “远山娘,你家老三媳妇儿是这个……”李老婆子竖大拇指,眼里流露出羡慕。
    顾母神清气爽,被她气出的心塞在此时化解。
    这时广播响了起来。
    是熟悉的声音。
    李老婆子撞了下老姐妹的肩膀,“轻舟的声音?是他的声音吧?”
    她语气满是不解,“轻舟咋跑广播室去了??”
    自从丰收大队通上电,“巨资”装了喇叭,平时通知什么事,都不用拎着铜锣满村跑,招呼大家到晒谷场去了。
    当然,顶级大事还是得去晒谷场,当面说。
    “……喂喂,能听见不?”播音员又变成了大队长,他操着那带着浓浓乡音的调子,“接下来咱村儿的轻舟,啊老顾家的文化人顾轻舟,给大家朗读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很特殊啊,很特殊。”
    “为嘛子特殊呢,因为是咱大队的同志写的,大家伙没听错啊,咱大队……上报纸啦!!”
    说着说着,他忍不住乐出来。
    觉得这时候笑不好,大队长憋住,继续道:“这是全公社的好事,也是咱大队的好事。轻舟,你来。”
    接着,是拉凳子的声音。
    顾轻舟坐下,郑重地双手撑开报纸,字正腔圆的念起来。
    “轻舟娘,你家轻舟那啥……普通话说的真好。”大榕树下,有大娘没忍住说。
    她才出声,数双不赞同的眼神看过去。
    说话之人噤声,肃然听广播。
    广播的声音很大,村里不管在干什么的人都走家门,竖起耳朵听广播,在得知发生了什么事后,都一副喜气洋洋的表情。
    有小孩见爹娘心情不错,试探着要吃,没想到真得到一颗,给小孩高兴得原地蹦哒,拿着去找小伙伴玩了。
    这么一来,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知道了,双胞胎的娘写的文章上报纸的事。
    小朋友逮住双胞胎一顿夸,夸得聿宝珩宝晕晕乎乎。
    没办法,小朋友们太会夸啦。
    夸他们自己,他俩也不至于这样,可是,他们夸的是妈妈呀。
    聿宝一扬手,“我妈妈给我们带了足球,我们可以去晒谷场玩儿,谁去?”
    “我去,我去。”
    “我也去。”大壮端着饭碗,赶紧扒拉完最后一口,“聿宝珩宝,我去放碗,你们等等啊。”
    看到聿宝点头后,拔腿往自家冲。
    其他吃饭的小朋友见状,也赶紧吃完饭,生怕被丢下。
    珩宝难得细心一回,“哥,妈妈说刚吃饱不能跑跑跳跳。”
    聿宝先给弟弟个赞赏的眼神,才说:“过一会再玩儿。”
    “嗯嗯。”珩宝自无不可。
    兄弟俩到自家门口,几个知青刚走。
    “你俩咋又回来了,不是出去玩儿吗?”林昭正想回屋取东西,看见双胞胎回来,脚步顿住,看着他俩。
    “拿足球。”珩宝声音轻快。
    林昭笑话他,“不是舍不得拿出去吗?”
    之前说让拿出去玩,愣是不乐意,怕弄脏、怕弄坏……
    聿宝没好意思说是因为,他们听小朋友夸自己,觉得高兴,所以才想和小朋友们一块玩。
    他眼神闪烁几下,随便找个理由,“元宝他们是我们的好朋友,我和珩宝愿意和他们一起玩儿。”
    林昭没再说什么,“去吧,估摸着时间,别玩儿的忘记吃饭,打算给你们做小酥肉。”
    没有小朋友能拒绝油炸食物,双胞胎也不例外。
    他俩吃过林昭做的小酥肉,没少惦记,可是妈妈不给他们做。
    此时听到有小酥肉吃,聿宝和珩宝都不想出去了。
    “聿宝,珩宝……”
    小朋友在门口发出召唤。
    “来了来了。”聿宝嘴上说着,双腿却像被胶水粘在原地,一动不动。
    珩宝也是,不仅不动,还眼巴巴地看着林昭。
    林昭面露无奈,“看我干啥,玩儿去,我保证,等你们回来,一定能吃到小酥肉。”
    得到这句保证,两个崽顿时笑成。
    “妈妈最好了~!”小哥俩欢呼一声,冲上来抱了下林昭,拿上足球奔向小朋友。
    林昭无奈摇头,回屋取了东西,又回到灶房,给两个馋嘴崽做小酥肉。
    她也想吃了。
    -
    丰收大队热热闹闹,供销社也不遑多让。
    因着林昭上报纸的那篇稿子,江主任莫名其妙得到上级领导的夸赞。
    说他教导有方。
    说他们供销社是整个公社第一个上报纸的单位,哪怕是大厂的宣传部都没上过。
    说供销社真长脸。
    ……
    江主任的上级领导是个严肃正派的性子,从来都不苟言笑,赏罚分明,与此同时没人能从他那张脸看出他的心思。
    这是第一次,他流露出喜怒。
    给江主任震得一愣一愣。
    他都想退出去,看看是不是走错办公室了。
    确实没走错。
    他也确实挨夸奖了!
    江主任忧心忡忡地来,笑容满面地走。
    满腔喜悦无处发泄。
    他来到县政府大楼,找到杨筠之。
    杨筠之看到江主任,下意识抬起手腕看时间。
    ——没错,是上班时间。
    “大哥?”
    才喊出声,肩膀挨了一“巴掌”。
    “你不错。”
    给他送了个人才,没坑他这个大舅哥!
    江主任眼神赞赏,冲妹夫笑了笑,复又离开。
    “??!”
    杨筠之看到大舅哥那个笑,冷不丁打了个寒颤。
    笑这么诡异干什么?!
    他满脸懵逼,趁吃饭,拐弯抹角地问自己老婆,大舅哥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他媳妇儿江慧巧确实知道。
    “我哥高兴。”
    “你还不知道吧,你战友的妻子,那位林同志写的文章登上报纸了!因为这事,我哥得了领导的夸奖。”
    一听这话,杨筠之懂了。
    大舅哥的上级领导是他敬佩的人,那人严肃板正,公事公办,极少表露情绪。
    能得这么个人的夸,不怪大舅哥笑成那样。
    而且。
    听说大舅哥写了申请书,希望加盖供销社,往上垒,盖二楼,扩大供销社的规模。
    他野心很大,想把供销社搞成大规模的国营商店,卖自行车、收音机、手表这类稀罕货。
    这次大舅哥在上级领导跟前大出风头,申请成功的概率大了好几成。
    难怪笑得吓人。
    关乎前途命运,再笑灿点都不奇怪。
    江慧巧察觉丈夫刚刚的表情有点怪,不解地问:“怎么了?我哥去找你了?”
    杨筠之没瞒她,把大舅哥找自己的事说了。
    他表达能力出彩,简单的事被他讲的绘声绘色。
    江慧巧没忍住笑出声,“哈哈哈……”
    她乐得栽倒进杨筠之的怀里,“能想到,大哥这样一面,我好些年没见了。”
    笑了会,江慧巧揩掉眼角笑出的泪,继续道:“你信不信,大哥现在很懊恼、很后悔,还很郁闷?”
    她拍拍丈夫的肩膀,“我建议你接下来一个月,别在大哥面前转悠,我怕他恼羞成怒……”
    整治你。
    杨筠之表情僵硬。
    “……”他招谁了?
    “马上过年了,我逃不开。”他干巴巴地说,眼神期待地看着媳妇儿。
    就差明说,媳妇儿救我!
    江慧巧捧住他的脸,“……放心,我护你。”
    “媳妇儿,我可靠你了。”
    事实也是如此,江主任激动的心情平复后,后知后觉感到郁闷。
    呔。
    他在妹夫跟前的威严,还剩几分?
    供销社里。
    李芬几个售货员也喜气洋洋,谈论的全是……林昭的文章登上报纸的事。
    “……真不巧,昭昭放假了,也不知道她晓不晓得这事。”李芬又高兴又喜悦的叹声道。
    她当然高兴。
    林昭是她弟妹的亲表妹,算来算去,也是他们李家人啊。
    王菊也皱起眉头,“怎么办?”
    李芬摆摆手,“没事,她早晚会知道。昭昭亲舅舅是大厂的老技术员,他们天天看报纸,学各种精神,她舅舅知道,她两个表弟也会知道,以那俩对他姐的心,咋能忍住!”
    也是。王菊点了点头,把这事抛到脑后。
    又看了遍那篇文章。
    “……昭昭姐闪闪发光啊。”她小声道,眼眸闪过敬佩。
    李芬点着头,“谁说不是呢,你看她文文静静的,浑身都是书卷气,会写文章也不奇怪,你说是不是?”
    新来的售货员面面相觑。
    文静=会写文章?
    不尽然吧。
    她们初中毕业,也文静,她们咋上不了报纸?!
    想到自个儿上报纸,家里人围住自己转,各种溢美之词扑面而来,姑娘们不由弯起眼笑。
    “你说……”有个姑娘率先开口,“我要是向林同志讨教,她会教我投稿的技巧吗?”
    生完孩子,回来上班没多久的女同志面露迟疑,思索着这个可能,不那么确信地说:“……应,应该会,我看林同志不是个小气的人,大家平时有事找她,她都很乐意帮忙。”
    “对对对。”最先说话的姑娘说,“我刚上班的那天没来得及吃早饭,差点晕倒,林同志给我一颗,我才缓过来,她人真的挺好的。”
    见人也三分笑。
    但就是,她气质独特,再加上过分漂亮了些,总给人一种距离感。
    唉,她还怪想和林同志说话的,可是她紧张。
    年底供销社忙不过来,又进来个年轻姑娘。
    休产假的齐同志也回来上班了。
    她说:“你想讨教直接问,别怕,她要是不方便说就算了呗。”
    “……我紧张。”年轻姑娘脸皮薄,总觉得不好意思。
    齐同志看她一眼,“有啥不好意思的,有话直接说啊,我看林同志也是个直爽的性子,她好像不喜欢人拐弯磨角。”
    “啊?这样吗?那我见到她直接说?”
    齐同志:“可以,不过怕是得等过完年了。”
    年轻姑娘也知道,她略感可惜的叹气。
    接连几天见不到那张赏心悦目的脸,真让人浑身难受啊,她干活都没劲儿啦。
    这姑娘不是个纠结的性子,马上又打起精神,“没事,我先自己写,等过完年再请教林同志!”
    齐同志甩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两人的对话被李芬和王菊听进耳朵。
    李芬看向王菊,好奇问:“你投不投?”
    王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我不了,我不喜欢写作文!”她音量都抬高了不少。
    可见决心。
    李芬笑着说:“不喜欢就不写,你中专毕业,已经很替你爸妈争光了,不差上报这一项。”
    怎么不差呢?
    这年头,上报纸的含金量很高的。
    宋舅舅便得到了实在的好处。
    知道他亲外甥女写的文章登上报纸,食堂打饭的大娘给他打的菜都比其他人高出一截。
    “宋工,恭喜啊,你外甥女是这个!”大娘用拎勺的手点赞。
    宋舅舅今天出了大风头——
    开会时,厂长询问他,他的外甥女是不是供销社的林昭同志,他说是,厂长向他表达恭喜,在他还不明所以的时候,厂长放出炮弹,竟说昭昭的文章登上报纸了,还是省报,各个大厂都订阅的大报纸。
    这话一出,办公室几十号人都羡慕忌妒恨的看着他。
    那眼神,真让人神清气爽啊。
    “谢谢啊,小孩子闹着玩儿呢,也是运气好。”宋舅舅谦虚几句。
    和他关系不错的技术员打趣:“你要是笑的不那么灿烂,我差点信了。”
    话说完,不客气地捞走他盘里的一块肉。
    他受了老宋一路的“折磨”,吃他一块肉不过分吧(-i_-`)
    宋舅舅瞥他一眼,心情好到懒的计较。
    哼着难听的歌找地方坐下,寻思给昭昭送个啥,庆祝她文章登报。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年代亲妈重生,为炮灰儿女撑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南飞一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飞一客并收藏年代亲妈重生,为炮灰儿女撑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