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武侠江湖
第181章 武侠江湖
晚上7点20分,暑气未散的铜锣湾华灯初上。
顾俊辉挽着杨柳,带着田甜、林老师、小何及两名保镖,穿过熙攘的人流,来到嘉禾海运戏院门前。
戏院外巨大的海报墙十分醒目,霓虹灯光将大理石外墙照得明亮。
田甜仰头看着戏院气派的装潢,忍不住惊叹:“这影院好气派!跟咱们国内的完全不一样。”
林老师也感慨道:“是啊,国内的影院大多是国营的。
也就大城市的影院会分几个小厅,小县城、地级市里,基本都是一个大礼堂似的大厅,哪有这样同时放好几部片子的阵仗。”
顾俊辉听着两人的对话,在心里暗自盘算。
明年辉远传媒参与院线建设,会配合国家即将推行的院线制度改革。
在核心地段拿地自建城市综合体,将电影院与商超结合,打造出全新的娱乐消费模式。
一行人走到售票窗口前,被眼前琳琅满目的海报吸引。
小何指着《黄飞鸿之西域雄狮》的海报,咋舌道:“嚯!关之琳演的十三姨,这扮相可真漂亮!”
杨柳细看,轻笑道。
“香港媒体总爱争论90年代谁最美,有人捧李嘉欣,也有人力挺关之琳,各有各的美法。”
她转头看向顾俊辉,“你觉得呢?”
顾俊辉哈哈一笑,揽住杨柳的腰:“我又没见过她们真人,不好比较。
不过在我心里,你最漂亮。”
杨柳妩媚地白了他一眼:“这可是你说的,我回头告诉若琳去。”
两人亲昵的互动,惹得田甜和小何捂嘴娇笑。
这时,林老师凑近海报疑惑道:“奇怪,《黄飞鸿之西域雄狮》不是永盛出品的吗?怎么也在嘉禾院线放?”
她指了指一旁成龙主演的《一个好人》,“这部才是嘉禾自家的片子。”
顾俊辉解释:“永盛和嘉禾有合作,嘉禾投资了部分永盛的电影。
作为回报,永盛借助嘉禾在海外的发行渠道。”
林老师:“难怪,嘉禾到底是老牌,邵氏现在都没什么新片子了,影响力大不如前。”
田甜接过话头:“邵氏虽不拍电影了,但手里握着不少自建院线,光是物业租金就赚得盆满钵满。
反倒是嘉禾,旗下影院大多是租的场地,每年光租金就是一大笔开支,利润被分走不少。”
顾俊辉听着,心中思量。
邵逸夫早年布局影院物业,如今随着香港楼市飙升,资产早已翻了数倍。
反观嘉禾,虽风光一时,却因缺乏重资产支撑,难免受制。
在未来2007年,内地橙天娱乐以仅仅2亿的价格就收购了嘉禾影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其物业资产薄弱。
想到这些,顾俊辉目光变得锐利。
若明年成功收购嘉禾影业,不仅要保住其电影制作与发行的优势,更要趁着地产低迷期大举购入物业,打造属于辉远的院线。
无论是推倒重建现代化影城,还是改造升级现有场地,这些物业都将成为辉远传媒在影视行业开疆拓土的重要根基。
随着经济复苏,其价值也必将水涨船高……
顾俊辉的目光移向旁边的《一个好人》电影海报。
海报上,成龙身着干练的白色厨师服,一只手高高扬起,手里攥着一根细长的意面,脸上带着标志性的自信笑容。
一旁的李婷宜满脸惊恐,正被几个面露凶光、身着黑色西装的彪形大汉拉扯着,背景是混乱的商场,货架倾倒,商品散落一地。
想着此时的成龙,应该正在非洲拍摄那部充满异域风情的《我是谁》。
在当下的香港影坛除了周星驰,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堪称“三巨头”。
而明年,这三位巨星都将陆续踏上闯荡好莱坞的征程。
香港电影市场早已不复往日辉煌。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下,台湾、日本资本纷纷撤资。
再加上好莱坞大片的强势冲击,无论是台湾、日、韩、东南亚市场,还是香港本土,票房都受到了极大影响。
以成龙为例,一部电影的片酬高达三四千万港币,换算成美元也有五六百万之多。
仅凭亚洲市场的票房,常常难以收回成本。
但在好莱坞,一部影片动辄几千万美元的制作费用,这样的片酬也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顾俊辉的思绪回到了辉远传媒的规划上。
按照计划,明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需要李连杰的加盟,周星驰也将在《少林足球》中大放异彩。
至于1999年计划拍摄的《卧虎藏龙》,是沿用原版的周润发,还是做出新的调整,还需再做考量。
若是明年成功收购了嘉禾,定会为成龙量身打造一系列作品。
助力其在2000年前后凭借《尖峰时刻》系列电影,在好莱坞站稳脚跟,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不仅如此,顾俊辉还计划在1999年左右进军好莱坞。
即便无法收购如华纳、迪士尼这样的七大电影公司,也要将一些有潜力的二线电影公司纳入麾下。
为辉远传媒的国际化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正思索间,田甜和小何已经买好了电影票。
一行人走进影院,穿过光影交错的走廊,朝着放映厅走去。
顾俊辉望着排列整齐的皮质座椅,暗红丝绒面料在壁灯映照下泛着低调光泽。
扫过满座的观众席,想起香港这座仅有600多万人口的城市,年票房在91到93年时竟达十亿多港币。
高峰期,平均每人每年进影院十次以上。
这个观影频次,在内地几乎难以想象。
现在内地,盗版光碟横行大街小巷,国营影院陈旧的设施与单一的排片,让许多人更愿意守着电视机消磨时间。
即便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走进影院看电影,也仍是奢侈的文化消费。
可明年《泰坦尼克号》登陆内地市场,一举斩获3.6亿人民币票房。
这个数字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所有人:只要能遏制盗版、推进院线改革,再以优质大片吸引观众,内地电影市场的潜力将远超想象。
不是观众不爱看电影,是缺少好的环境与作品!
灯光渐暗,银幕亮起《黄飞鸿之西域雄狮》的片头。
顾俊辉却无心观影,思绪早已飘向更远的蓝图。
电影票房从来不是他的终极目标,真正的价值在于构建完整的娱乐生态。
从多厅影院与商超综合体的联动,到影视基地的全产业链开发,再到动漫、玩具等周边产品的衍生收益。
当辉远传媒的娱乐帝国成型,其辐射力将远超文化领域。
“未来涉足房产、汽车、电子产品……”
他的目光穿透黑暗,似看见了辉远的logo出现在城市地标建筑、家用轿车与智能手机上。
那时,电影与娱乐产业积累的庞大受众与品牌影响力,将成为实业发展最有力的舆论后盾。
这盘大棋,远比表面的票房数字更加深远。
……
放映厅内光影摇曳,《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剧情开始了。
顾俊辉却仍陷在思绪里。
身旁的杨柳轻撞了撞他,“在想什么呢?看个电影都不专心。”说着,将盛满爆米的纸桶塞进他手里。
顾俊辉回过神,捻起一颗裹着焦的爆米,喂到杨柳唇边。
看着她眯起眼睛咬下,才低声道:“刚走神了。”
这时,银幕上放映着李连杰凌空跃起的身影。
“俊辉,你觉得这电影怎么样?打斗够精彩吗?
是不是顺便考察一下李连杰,为明年《英雄》大片做准备?”
顾俊辉:“也算是吧!34岁的李连杰,身手和状态都在巅峰。
不过,我还是偏爱他在《中南海保镖》《新精武门》里的角色,现代扮相更能突显锋芒。”
(日后李连杰闯荡好莱坞,虽有高光时刻,但也接过不少配角,甚至形象不够正面的角色。
若想让成龙、李连杰这些功夫巨星真正接过李小龙的旗帜,在国际站稳脚跟,形象塑造至关重要。)
“要把他们推向世界,剧本得攥在自己手里。”他喃喃自语。
杨柳疑惑看着。
顾俊辉只是摇头轻笑,其心里已盘算开了。
未来收购好莱坞电影公司,必须组建专业团队打磨剧本,量身定制既能展现东方功夫魅力,又符合国际审美的角色。
甚至,还得涉足媒体行业,收购欧美主流报纸,掌控舆论话语权。
让这些功夫巨星的形象始终以最正面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顾俊辉将心思收回,陪杨柳看起电影。
当关之琳饰演的十三姨身着洋装惊艳出场时,厅内响起零星的低语。
“这扮相可真靓!”前排年轻情侣赞叹道。
顾俊辉也觉得这个扮相确实很惊艳,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
杨柳感受到身旁人细微的神态变化,调侃道:“看得这么入神,要不要把关之琳签到辉远传媒?
“……”
顾俊辉想到90年代香港影坛的绝代风华。
王祖贤远赴加拿大,灵气四溢的聂小倩成了永恒回忆;林青霞早已息影嫁人,东方不败的飒爽只能在旧胶片里重温;钟楚红退隐幕后,再难见到她在《秋天的童话》里的明媚笑容。
如今荧幕上活跃的关之琳、李嘉欣、邱淑贞,也在时光里悄然老去。
就连稍年轻些的黎姿、蔡少芬、杨彩妮……
虽仍有作品问世,却难再现港片黄金时代的全民影响力。
而到2000年后,香港影坛人才更是断层了。
后来的港片,男星阵容更是多年未变,刘德华、任达华、刘青云、张家辉、甄子丹、古天乐……
他们的面孔反复出现在大银幕上。
就是内地也要到2012年,《泰囧》的横空出世,才真正迎来市场的爆发期。
生活水平提高,院线扩张、互联网购票普及,彻底改写了行业格局。
“时代要变了!”
现在辉远传媒的崛起,必将加速院线改革、重塑影视生态。
从防盗版方面到海外并购,从文化输出到舆论阵地争夺,每一步都将打破原有轨迹。
顾俊辉脑中想到犹太资本掌控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厂、遍布全球的媒体集团。
这些庞然大物虽强大,但并非不可渗透。
与其正面碰撞,不如以资本为矛、文化为盾,将对手的资源化为己用。
……
8月的中下旬,东南亚金融风暴的破坏力如海啸般席卷各国。
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的股市周跌幅接连突破10%。
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更是在一周内暴跌15%,货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幅度超过20%。
雅加达街头,商场货架被抢购一空,政府不得不出动军队维持秩序,苏哈托政权的统治根基在物价飞涨与社会动荡中摇摇欲坠。
这场危机也迅速向东亚传导了。
首尔综指跌破600点心理关口,三星股价大幅下挫。
东京日经指数失守19000点,丰田,本田等汽车巨头市值缩水近两成。
台北加权指数在9000点附近剧烈震荡,政府的外汇储备在快速消耗。
香港恒生指数虽在14500点一线拉锯,但成交额连续十日突破200亿港元。
各地的外资机构抛售指令如雪片般涌入交易系统。
相对顾俊辉而言,市场的剧烈波动恰是收割的良机。
辉远金融20倍杠杆布局的东南亚股指期货合约,随着指数暴跌持续盈利。
由于前期布局完备,账户资金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8月25日,星期一的上午9点半。
顾俊辉的奔驰s600防弹版停在香港鲗鱼涌华兰路的明报大厦前。
这座12层的写字楼外墙悬挂着“明报”二字的霓虹招牌,楼下报刊亭正堆放着当日的《明报》。
头版头条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东亚,香港如何自保?》。
此时,在明报大厦顶楼的一间办公室里。
檀木书架与宣纸镇纸交织出儒雅气息,油墨香混着普洱茶的醇厚在空气中流转。
金庸身着藏青唐装,正端坐在红木办公桌前,金丝眼镜下的目光深邃如潭。
自将《明报》日常管理权移交后,持有48%股权的他鲜少过问琐碎事务。
可案头那份文件却让他反复翻阅——扉页印着“辉远传媒”四个烫金大字。
起初听闻内地新冒头的传媒公司求见,只当又是一个觊觎武侠ip改编权的逐利者。
直到秘书补充说这家去年12月才成立的公司,不仅在唱片市场创下销量神话、还与琼瑶进行了影视剧合作。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辉远传媒和横店影视集团签下了12年投资270亿的合同。
且项目建设已如火如荼展开。
270亿,这在1997年的华语传媒界堪称天文数字!
金庸想起老朋友邵逸夫,邵氏纵横影视圈数十载,无论是老邵氏影城还是新建的将军澳片场,也未曾听闻如此大手笔。
更何况,那还是在尚称不上发达的内地。
“金老,辉远传媒的顾先生已到楼下。”内线电话的提示音打断其思绪。
金庸起身,望向落地窗外被金融风暴阴云笼罩的维港。
在股市震荡、资本外逃的当口,这个年轻人却带着惊人野心叩响明报大门。
倒叫人不得不生出几分好奇……
当雕木门缓缓推开,顾俊辉一眼便望见端坐在茶案后的金庸。
这位传奇文人身着藏青唐装,虽已七十三岁高龄,腰背却挺得笔直,目光如深潭般沉静。
举手投足间皆是历经岁月沉淀的儒雅气度。
“金老,久仰了。”顾俊辉快步上前。
金庸起身相迎:“顾先生的魄力,倒是让查某想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
他笑着指了指对面的座椅,“只是这270亿的宏图……”
这笑意里,藏着几分审视。
顾俊辉落座时,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书法作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墨宝苍劲有力。
心中一动,说道:“年少时在租书店借来您的作品,常常通宵达旦。
羡慕书中令狐冲于天地间潇洒不羁的自在,佩服乔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顶天立地,向往张无忌以仁心兼济天下。
不过最觉得有趣的,还是韦小宝在朝堂与江湖间周旋的机灵劲儿。
尤其是他美人环绕,当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这话让办公室里响起一阵轻笑,田甜和秘书掩着嘴弯了眉眼,金庸也扶着紫砂壶笑出声。
“想不到顾先生对我的书如此熟悉。”
“何止熟悉,您的书是伴我长大的。”顾俊辉神色诚恳的说道。
“初中高中时,您的书有些精彩段落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像张无忌在光明顶斗六大派那段……”
“那看来你读的肯定不是正版。”金庸调侃着摇头,“80、90年代的内地,盗版书可不少。”
“金老,正是这些‘来路’,才让武侠走进了千家万户。
如今想来,全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您笔下的江湖。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影响力。”
金庸听着顾俊辉对书中人物如数家珍,望着年轻人眉眼间的热忱,不禁暗自点头。
他手指轻叩茶案,笑意未减。
“顾先生对江湖如此钟情,此番来,想必不只是谈书吧?”
顾俊辉目光诚挚地看向金庸。
“金老,辉远传媒想拿下您十四部小说在内地的版权,包括影视改编、游戏、动漫以及未来网络衍生等全方位的开发授权,期限为20年。”
期限20年!顾俊辉这话一出,金老的秘书急忙说道。
“顾先生,这实在难以达成。金老的作品在台湾、香港授权,一般都是五年,最长也未超过十年……”
金庸原本对顾俊辉印象颇好,可此刻听到这要求,心想这年轻人胃口真不小啊!
14部作品打包倒也罢了,竟还要20年的全品类授权。
但见对方眼神清澈笃定,神情沉稳,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秘书的质疑而慌乱。
就轻点桌子,示意顾俊辉继续说。
(本章完)
晚上7点20分,暑气未散的铜锣湾华灯初上。
顾俊辉挽着杨柳,带着田甜、林老师、小何及两名保镖,穿过熙攘的人流,来到嘉禾海运戏院门前。
戏院外巨大的海报墙十分醒目,霓虹灯光将大理石外墙照得明亮。
田甜仰头看着戏院气派的装潢,忍不住惊叹:“这影院好气派!跟咱们国内的完全不一样。”
林老师也感慨道:“是啊,国内的影院大多是国营的。
也就大城市的影院会分几个小厅,小县城、地级市里,基本都是一个大礼堂似的大厅,哪有这样同时放好几部片子的阵仗。”
顾俊辉听着两人的对话,在心里暗自盘算。
明年辉远传媒参与院线建设,会配合国家即将推行的院线制度改革。
在核心地段拿地自建城市综合体,将电影院与商超结合,打造出全新的娱乐消费模式。
一行人走到售票窗口前,被眼前琳琅满目的海报吸引。
小何指着《黄飞鸿之西域雄狮》的海报,咋舌道:“嚯!关之琳演的十三姨,这扮相可真漂亮!”
杨柳细看,轻笑道。
“香港媒体总爱争论90年代谁最美,有人捧李嘉欣,也有人力挺关之琳,各有各的美法。”
她转头看向顾俊辉,“你觉得呢?”
顾俊辉哈哈一笑,揽住杨柳的腰:“我又没见过她们真人,不好比较。
不过在我心里,你最漂亮。”
杨柳妩媚地白了他一眼:“这可是你说的,我回头告诉若琳去。”
两人亲昵的互动,惹得田甜和小何捂嘴娇笑。
这时,林老师凑近海报疑惑道:“奇怪,《黄飞鸿之西域雄狮》不是永盛出品的吗?怎么也在嘉禾院线放?”
她指了指一旁成龙主演的《一个好人》,“这部才是嘉禾自家的片子。”
顾俊辉解释:“永盛和嘉禾有合作,嘉禾投资了部分永盛的电影。
作为回报,永盛借助嘉禾在海外的发行渠道。”
林老师:“难怪,嘉禾到底是老牌,邵氏现在都没什么新片子了,影响力大不如前。”
田甜接过话头:“邵氏虽不拍电影了,但手里握着不少自建院线,光是物业租金就赚得盆满钵满。
反倒是嘉禾,旗下影院大多是租的场地,每年光租金就是一大笔开支,利润被分走不少。”
顾俊辉听着,心中思量。
邵逸夫早年布局影院物业,如今随着香港楼市飙升,资产早已翻了数倍。
反观嘉禾,虽风光一时,却因缺乏重资产支撑,难免受制。
在未来2007年,内地橙天娱乐以仅仅2亿的价格就收购了嘉禾影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其物业资产薄弱。
想到这些,顾俊辉目光变得锐利。
若明年成功收购嘉禾影业,不仅要保住其电影制作与发行的优势,更要趁着地产低迷期大举购入物业,打造属于辉远的院线。
无论是推倒重建现代化影城,还是改造升级现有场地,这些物业都将成为辉远传媒在影视行业开疆拓土的重要根基。
随着经济复苏,其价值也必将水涨船高……
顾俊辉的目光移向旁边的《一个好人》电影海报。
海报上,成龙身着干练的白色厨师服,一只手高高扬起,手里攥着一根细长的意面,脸上带着标志性的自信笑容。
一旁的李婷宜满脸惊恐,正被几个面露凶光、身着黑色西装的彪形大汉拉扯着,背景是混乱的商场,货架倾倒,商品散落一地。
想着此时的成龙,应该正在非洲拍摄那部充满异域风情的《我是谁》。
在当下的香港影坛除了周星驰,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堪称“三巨头”。
而明年,这三位巨星都将陆续踏上闯荡好莱坞的征程。
香港电影市场早已不复往日辉煌。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下,台湾、日本资本纷纷撤资。
再加上好莱坞大片的强势冲击,无论是台湾、日、韩、东南亚市场,还是香港本土,票房都受到了极大影响。
以成龙为例,一部电影的片酬高达三四千万港币,换算成美元也有五六百万之多。
仅凭亚洲市场的票房,常常难以收回成本。
但在好莱坞,一部影片动辄几千万美元的制作费用,这样的片酬也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顾俊辉的思绪回到了辉远传媒的规划上。
按照计划,明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需要李连杰的加盟,周星驰也将在《少林足球》中大放异彩。
至于1999年计划拍摄的《卧虎藏龙》,是沿用原版的周润发,还是做出新的调整,还需再做考量。
若是明年成功收购了嘉禾,定会为成龙量身打造一系列作品。
助力其在2000年前后凭借《尖峰时刻》系列电影,在好莱坞站稳脚跟,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不仅如此,顾俊辉还计划在1999年左右进军好莱坞。
即便无法收购如华纳、迪士尼这样的七大电影公司,也要将一些有潜力的二线电影公司纳入麾下。
为辉远传媒的国际化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正思索间,田甜和小何已经买好了电影票。
一行人走进影院,穿过光影交错的走廊,朝着放映厅走去。
顾俊辉望着排列整齐的皮质座椅,暗红丝绒面料在壁灯映照下泛着低调光泽。
扫过满座的观众席,想起香港这座仅有600多万人口的城市,年票房在91到93年时竟达十亿多港币。
高峰期,平均每人每年进影院十次以上。
这个观影频次,在内地几乎难以想象。
现在内地,盗版光碟横行大街小巷,国营影院陈旧的设施与单一的排片,让许多人更愿意守着电视机消磨时间。
即便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走进影院看电影,也仍是奢侈的文化消费。
可明年《泰坦尼克号》登陆内地市场,一举斩获3.6亿人民币票房。
这个数字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所有人:只要能遏制盗版、推进院线改革,再以优质大片吸引观众,内地电影市场的潜力将远超想象。
不是观众不爱看电影,是缺少好的环境与作品!
灯光渐暗,银幕亮起《黄飞鸿之西域雄狮》的片头。
顾俊辉却无心观影,思绪早已飘向更远的蓝图。
电影票房从来不是他的终极目标,真正的价值在于构建完整的娱乐生态。
从多厅影院与商超综合体的联动,到影视基地的全产业链开发,再到动漫、玩具等周边产品的衍生收益。
当辉远传媒的娱乐帝国成型,其辐射力将远超文化领域。
“未来涉足房产、汽车、电子产品……”
他的目光穿透黑暗,似看见了辉远的logo出现在城市地标建筑、家用轿车与智能手机上。
那时,电影与娱乐产业积累的庞大受众与品牌影响力,将成为实业发展最有力的舆论后盾。
这盘大棋,远比表面的票房数字更加深远。
……
放映厅内光影摇曳,《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剧情开始了。
顾俊辉却仍陷在思绪里。
身旁的杨柳轻撞了撞他,“在想什么呢?看个电影都不专心。”说着,将盛满爆米的纸桶塞进他手里。
顾俊辉回过神,捻起一颗裹着焦的爆米,喂到杨柳唇边。
看着她眯起眼睛咬下,才低声道:“刚走神了。”
这时,银幕上放映着李连杰凌空跃起的身影。
“俊辉,你觉得这电影怎么样?打斗够精彩吗?
是不是顺便考察一下李连杰,为明年《英雄》大片做准备?”
顾俊辉:“也算是吧!34岁的李连杰,身手和状态都在巅峰。
不过,我还是偏爱他在《中南海保镖》《新精武门》里的角色,现代扮相更能突显锋芒。”
(日后李连杰闯荡好莱坞,虽有高光时刻,但也接过不少配角,甚至形象不够正面的角色。
若想让成龙、李连杰这些功夫巨星真正接过李小龙的旗帜,在国际站稳脚跟,形象塑造至关重要。)
“要把他们推向世界,剧本得攥在自己手里。”他喃喃自语。
杨柳疑惑看着。
顾俊辉只是摇头轻笑,其心里已盘算开了。
未来收购好莱坞电影公司,必须组建专业团队打磨剧本,量身定制既能展现东方功夫魅力,又符合国际审美的角色。
甚至,还得涉足媒体行业,收购欧美主流报纸,掌控舆论话语权。
让这些功夫巨星的形象始终以最正面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顾俊辉将心思收回,陪杨柳看起电影。
当关之琳饰演的十三姨身着洋装惊艳出场时,厅内响起零星的低语。
“这扮相可真靓!”前排年轻情侣赞叹道。
顾俊辉也觉得这个扮相确实很惊艳,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
杨柳感受到身旁人细微的神态变化,调侃道:“看得这么入神,要不要把关之琳签到辉远传媒?
“……”
顾俊辉想到90年代香港影坛的绝代风华。
王祖贤远赴加拿大,灵气四溢的聂小倩成了永恒回忆;林青霞早已息影嫁人,东方不败的飒爽只能在旧胶片里重温;钟楚红退隐幕后,再难见到她在《秋天的童话》里的明媚笑容。
如今荧幕上活跃的关之琳、李嘉欣、邱淑贞,也在时光里悄然老去。
就连稍年轻些的黎姿、蔡少芬、杨彩妮……
虽仍有作品问世,却难再现港片黄金时代的全民影响力。
而到2000年后,香港影坛人才更是断层了。
后来的港片,男星阵容更是多年未变,刘德华、任达华、刘青云、张家辉、甄子丹、古天乐……
他们的面孔反复出现在大银幕上。
就是内地也要到2012年,《泰囧》的横空出世,才真正迎来市场的爆发期。
生活水平提高,院线扩张、互联网购票普及,彻底改写了行业格局。
“时代要变了!”
现在辉远传媒的崛起,必将加速院线改革、重塑影视生态。
从防盗版方面到海外并购,从文化输出到舆论阵地争夺,每一步都将打破原有轨迹。
顾俊辉脑中想到犹太资本掌控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厂、遍布全球的媒体集团。
这些庞然大物虽强大,但并非不可渗透。
与其正面碰撞,不如以资本为矛、文化为盾,将对手的资源化为己用。
……
8月的中下旬,东南亚金融风暴的破坏力如海啸般席卷各国。
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的股市周跌幅接连突破10%。
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更是在一周内暴跌15%,货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幅度超过20%。
雅加达街头,商场货架被抢购一空,政府不得不出动军队维持秩序,苏哈托政权的统治根基在物价飞涨与社会动荡中摇摇欲坠。
这场危机也迅速向东亚传导了。
首尔综指跌破600点心理关口,三星股价大幅下挫。
东京日经指数失守19000点,丰田,本田等汽车巨头市值缩水近两成。
台北加权指数在9000点附近剧烈震荡,政府的外汇储备在快速消耗。
香港恒生指数虽在14500点一线拉锯,但成交额连续十日突破200亿港元。
各地的外资机构抛售指令如雪片般涌入交易系统。
相对顾俊辉而言,市场的剧烈波动恰是收割的良机。
辉远金融20倍杠杆布局的东南亚股指期货合约,随着指数暴跌持续盈利。
由于前期布局完备,账户资金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8月25日,星期一的上午9点半。
顾俊辉的奔驰s600防弹版停在香港鲗鱼涌华兰路的明报大厦前。
这座12层的写字楼外墙悬挂着“明报”二字的霓虹招牌,楼下报刊亭正堆放着当日的《明报》。
头版头条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东亚,香港如何自保?》。
此时,在明报大厦顶楼的一间办公室里。
檀木书架与宣纸镇纸交织出儒雅气息,油墨香混着普洱茶的醇厚在空气中流转。
金庸身着藏青唐装,正端坐在红木办公桌前,金丝眼镜下的目光深邃如潭。
自将《明报》日常管理权移交后,持有48%股权的他鲜少过问琐碎事务。
可案头那份文件却让他反复翻阅——扉页印着“辉远传媒”四个烫金大字。
起初听闻内地新冒头的传媒公司求见,只当又是一个觊觎武侠ip改编权的逐利者。
直到秘书补充说这家去年12月才成立的公司,不仅在唱片市场创下销量神话、还与琼瑶进行了影视剧合作。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辉远传媒和横店影视集团签下了12年投资270亿的合同。
且项目建设已如火如荼展开。
270亿,这在1997年的华语传媒界堪称天文数字!
金庸想起老朋友邵逸夫,邵氏纵横影视圈数十载,无论是老邵氏影城还是新建的将军澳片场,也未曾听闻如此大手笔。
更何况,那还是在尚称不上发达的内地。
“金老,辉远传媒的顾先生已到楼下。”内线电话的提示音打断其思绪。
金庸起身,望向落地窗外被金融风暴阴云笼罩的维港。
在股市震荡、资本外逃的当口,这个年轻人却带着惊人野心叩响明报大门。
倒叫人不得不生出几分好奇……
当雕木门缓缓推开,顾俊辉一眼便望见端坐在茶案后的金庸。
这位传奇文人身着藏青唐装,虽已七十三岁高龄,腰背却挺得笔直,目光如深潭般沉静。
举手投足间皆是历经岁月沉淀的儒雅气度。
“金老,久仰了。”顾俊辉快步上前。
金庸起身相迎:“顾先生的魄力,倒是让查某想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
他笑着指了指对面的座椅,“只是这270亿的宏图……”
这笑意里,藏着几分审视。
顾俊辉落座时,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书法作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墨宝苍劲有力。
心中一动,说道:“年少时在租书店借来您的作品,常常通宵达旦。
羡慕书中令狐冲于天地间潇洒不羁的自在,佩服乔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顶天立地,向往张无忌以仁心兼济天下。
不过最觉得有趣的,还是韦小宝在朝堂与江湖间周旋的机灵劲儿。
尤其是他美人环绕,当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这话让办公室里响起一阵轻笑,田甜和秘书掩着嘴弯了眉眼,金庸也扶着紫砂壶笑出声。
“想不到顾先生对我的书如此熟悉。”
“何止熟悉,您的书是伴我长大的。”顾俊辉神色诚恳的说道。
“初中高中时,您的书有些精彩段落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像张无忌在光明顶斗六大派那段……”
“那看来你读的肯定不是正版。”金庸调侃着摇头,“80、90年代的内地,盗版书可不少。”
“金老,正是这些‘来路’,才让武侠走进了千家万户。
如今想来,全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您笔下的江湖。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影响力。”
金庸听着顾俊辉对书中人物如数家珍,望着年轻人眉眼间的热忱,不禁暗自点头。
他手指轻叩茶案,笑意未减。
“顾先生对江湖如此钟情,此番来,想必不只是谈书吧?”
顾俊辉目光诚挚地看向金庸。
“金老,辉远传媒想拿下您十四部小说在内地的版权,包括影视改编、游戏、动漫以及未来网络衍生等全方位的开发授权,期限为20年。”
期限20年!顾俊辉这话一出,金老的秘书急忙说道。
“顾先生,这实在难以达成。金老的作品在台湾、香港授权,一般都是五年,最长也未超过十年……”
金庸原本对顾俊辉印象颇好,可此刻听到这要求,心想这年轻人胃口真不小啊!
14部作品打包倒也罢了,竟还要20年的全品类授权。
但见对方眼神清澈笃定,神情沉稳,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秘书的质疑而慌乱。
就轻点桌子,示意顾俊辉继续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