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无线和亚视一起收购又何妨?
    傍晚6点20分,金庸站在半岛酒店“云轩”包厢的落地窗前,望着暮色中的维多利亚港。
    对岸中银大厦的轮廓在渐暗的天色里若隐若现,海风轻轻拂动窗帘,却难以抚平他心中的波澜。
    《明报》大篇幅报道辉远传媒以1亿港元收购他14部小说版权,以及270亿投资横店影视基地后,在市场上掀起了波澜。
    如今,东南亚金融危机肆虐,香港股市一片惨淡,股票平均下跌10%- 20%。
    企业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们人心惶惶,整个金融市场被阴霾所笼罩。
    可就在这一片低迷之中,《明报》股价却逆势大涨20%。
    这一异常的股价波动,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也引来无数的质疑声。
    竞争对手们冷言冷语,暗示金庸的个人版权交易和《明报》并无实质性关联,《明报》却借此大做文章,背后或许存在资本操控。
    也有人赞叹金大侠手段高明,单是《明报》市值的增长,就早已远超1亿港元的版权收入。
    金庸正沉浸于纷扰的思绪时。
    顾俊辉乘坐的黑色奔驰s600防弹车驶入半岛酒店的环形车道,停在了汉白玉台阶前。
    这座矗立于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的半岛酒店,自1928年落成便成为香港的地标建筑。
    其以哥特式尖顶与米白色外墙闻名,坐拥维多利亚港的绝美景观,素有“远东贵妇”之称。
    酒店楼高21层,自开业以来便是政要名流的汇聚之地。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途径香港时曾下榻于此。
    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港时也选择在此入住,中英谈判期间多位首脑的身影频繁穿梭于此。
    作为香港顶级社交场,邵逸夫、霍英东、李嘉诚等商界巨擘皆是这里的常客。
    他们常在此品茶论商,于茶香氤氲中谋划商界风云……
    顾俊辉踏入酒店旋转门的瞬间,便被挑高穹顶下的璀璨水晶吊灯吸引。
    意大利大理石地面倒映着来往宾客的身影,空气中浮动着若有似无的高级香氛,波斯地毯与廊柱间陈列的艺术珍品诉说着百年底蕴。
    长廊里往来宾客举止优雅,举手投足间尽显名流风范,衬托出这座酒店沉淀的奢华与厚重。
    在侍者的引领下。
    顾俊辉推开“云轩”包厢的雕木门,茶香混着檀香扑面而来。
    金庸身着藏青色唐装,正站在落地窗前眺望维港夜景。
    “金老,实在抱歉,让您久等了。”
    金庸转过身:“顾先生言重了,咱们约的6点半,此刻才6点20分,倒是蔡澜和黄霑那两个老伙计,每次都踩着点来。”
    “金老,您唤我俊辉就好,顾先生听着生分。”
    金庸爽朗大笑,目光落在顾俊辉年轻坚毅的面庞上。
    “好!好个俊辉,看着你这般意气风发,倒让我想起年轻创业时模样……
    快请坐,尝尝这刚沏的普洱。”
    一旁的侍者捧着青瓷茶盏上前,沸水注入时,茶香四溢。
    侍者斟完茶悄然退去,顾俊辉端起青瓷茶盏,望向对面的金庸。
    老人虽已七十有余,藏青色唐装下的身形依然挺拔,金丝眼镜后的目光矍铄。
    “金老,上周一见就觉您气色极佳,今日更显矍铄。”
    金庸笑着摇头。
    “这几日旁人见我,都说我越发意气风发。《明报》股价逆势上扬,成了众人口中的‘一枝独秀’。
    说起来,还要托俊辉你的福。
    不过那篇报道会不会有些过头了?”
    顾俊辉爽朗笑道:“金老多虑了!辉远传媒本就以香港为跳板进军海外,这波报道来得正是时候。
    港城民众提前认识了我们,相当于省了千万广告费。”
    金庸轻叹一声:“能得你体谅就好。在资本市场闯荡,有时候身不由己……”
    “确实,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有时候也身不由己,特别在不是完全控股的时候……
    但这次的报道,着实让我们辉远传媒的知名度在香港一下子就打开了。
    像周星驰下周就要带队到京城来,和我们谈《少林足球》这部电影的合作事项。”
    “少林足球?”金庸微皱眉道,“和尚踢球?
    这.”话未说完,他忽而想起92年周星驰主演的《鹿鼎记》。
    那部对原著大胆改编却意外成功的影片,反倒将他笔下的角色推向了更广阔的观众群。
    顾俊辉解释道,“想着以功夫元素融入足球竞技,既有喜剧张力,又有视觉冲击。”
    金庸神色转为认真:“只是这题材少林乃佛门重地,如此演绎,恐对其声誉有影响。”
    “金老一语中的!确实是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后续我们要与少林寺沟通协调。
    您考量细致!
    待辉远传媒在香港扎根时,我想聘请金老担任公司顾问,常为我们把把关。”
    金庸看着顾俊辉期盼的眼神,“哈哈!俊辉如此信任,我定当尽力。
    把蔡澜、倪匡、黄霑也都拉来,咱几个老家伙凑一起,保准能为你造出不小的声势。
    到时,你的传媒王国在香港顺风顺水,我们也能跟着沾沾光!”
    “……”
    在金庸和顾俊辉谈论时,蔡澜与黄霑还堵在赶往半岛酒店的路上。
    此时加连威老道上车流如织,密麻的车灯在暮色中连成闪烁的光带,车辆如蜗牛般挪动。
    蔡澜看着停滞不前的车流,忍不住埋怨:“霑哥,本来说提前一点出门,你看这都快六点半了,铁定迟到。”
    黄霑靠在椅背上。
    “多大点事?老金又不会怪罪。要不是你非拉着我,我才懒得凑这热闹。”
    他撇了撇嘴,“无线买小说版权,只挑《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这种大热的,一部才给几十万港币。
    14部小说里,又有几部是这样的经典?
    就算全打包,1000万港币顶天了。即使把年限拉长,撑死也不要3000万。
    现在冒出个一个亿的天价,《明报》股价还跟着大涨,这里面指不定有什么资本运作的猫腻。”
    “别瞎揣测老金!我专门问过,辉远传媒那一个亿是实打实买的20年版权。
    金庸做事向来谨慎,没把握的事绝不会做。”
    黄霑嗤笑一声:“还有那270亿投资横店的消息。横店那地方,能和京城、上海比?
    就现在内地的情况你还不了解,哪怕是首富,恐怕连27亿都没有。
    更别说270亿了!”
    “霑哥,金庸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
    他既然愿意牵线搭桥,说明对方实力不容小觑,咱们还是别小瞧了。”
    黄霑哈哈一笑:“怎么会小瞧?不过是理性分析罢了。一个亿版权费、270亿投横店,搁谁听着不觉得悬
    既然老金说是条‘过江龙’,那咱们今晚就会会这从大陆来的猛龙。”
    ……
    晚上7点,“云轩”包厢内水晶吊灯璀璨。
    当侍者打开罗曼尼康帝的木匣,馥郁果香瞬间漫溢。
    “好家伙!这可是酒中宝石。”蔡澜盯着瓶身上的酒标,“年份是比顾先生的年纪都大。”
    顾俊辉接过醒酒器:“1961年的罗曼尼康帝,能与三位前辈共饮,才不算暴殄天物。”
    琥珀色的酒液在水晶杯中流转,映得满桌鲍参翅肚都黯然失色。
    金庸端起描金骨瓷杯,黄霑举杯碰向其杯沿,戏谑道。
    “老金难得破戒!往常这时候,你早该回去休息了吧?”
    蔡澜也跟着打趣:“上次去老金家,见他连肉都不吃,整日吃素,今天居然为顾先生破了酒戒!”
    金庸笑骂着:“都多少年的老黄历了!不过俊辉今日这般心意.”
    他望向顾俊辉,眼中满是欣赏,“这年轻人,着实让我惊喜。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如今港城子弟少有的气势、远见,还有家国情怀。”
    黄霑饶说道:“能得老金这般夸奖?顾先生年纪轻轻,倒是勾起我们的好奇心了。”
    “蔡叔、霑叔叫我俊辉就好。”顾俊辉放下酒杯。
    “香港是辉远传媒的桥头堡,未来我们要在此深耕。辉远不只是做生意,更要将华语文化——音乐、电影、电视,推向海外。
    这里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自由港,正是我们踏出国门之地。”
    蔡澜和黄霑对视一眼,前者抚掌笑道。
    “口气不小!不过文化出海,可不是嘴上说说。既要人脉、实力打底,更得抓准时机。
    你打算怎样把这盘棋下活?”
    顾俊辉:“自然不会盲目出海。打算先以香港为根基,在娱乐传媒与金融领域双线布局,让二者相辅相成。
    娱乐传媒这块,报纸、周刊等平面媒体是基础。
    香港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尽管港片影响力有所下滑,但电影行业依旧大有可为。
    至于电视台,作为面向大众的核心渠道,更是重中之重。
    辉远要打造的,是媒体、影视、电视三位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至于金融方面,香港是自由港,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能浪费。
    辉远也要在金融领域扎根,布局银行等相关产业。”
    黄霑和蔡澜对视一眼,眼中皆是震惊。
    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谈吐间的沉稳与野心,远超他们想象。
    蔡澜直言不讳:“俊辉,你这布局虽好,可所需资金堪称天文数字。
    要是不入流的报纸、电影公司,个几百万、几千万或许能拿下。
    但电视台呢?
    无线市值几十亿,亚视也价值不菲。
    如果是新创电视台,牌照难拿;收购老牌电视台,成本更是惊人。
    还有银行?”
    黄霑跟着摇头:“香港四大家族纵横商界多年,都没谁敢说把传媒、金融彻底整合。
    你这计划,野心是够大,可实现起来”他话没说完,但疑虑显而易见。
    两人心中思量:若顾俊辉真能达成这些目标,那绝对是条真正的“过江龙”。
    别说是香港的二代、三代,就算是老一辈的商界巨擘,日后恐怕都难与他一争高下。
    可如此宏伟的蓝图,真能变成现实吗?
    金庸看着两位老友眼中的震惊与疑惑,心中不禁有些自得。
    想之前自己听到顾俊辉的计划时,比他们还要震撼得多。
    但经过接触,越来越觉得顾俊辉绝非纸上谈兵,这些看似宏大的构想极有可能实现。
    他暗自想着,若能将《明报》托付给顾俊辉,再拉拢这些老友在人脉上助他一臂之力。
    无论是传媒布局还是文化传播,都能更上一层楼。
    况且,心怀家国情怀的他,本就希望有人能将华语文化推向世界。
    而顾俊辉,或许就是那个能成大事的人。
    顾俊辉接着说道:“虽然难度极大,绝非一蹴而就,但正如霑叔刚才说的,在香港立足发展,要有人脉,要有实力,还要有时机。
    而现在时机正好!
    东南亚金融危机现在正在肆虐,已经影响到了东亚地区。
    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又是国际金融中心,肯定难以避免受到这场风暴的冲击。
    在这个风暴之中,许多有价值的资产,股价和市值都会大幅下挫,那正好是进行收购的时机。”
    “当然,”顾俊辉目光诚恳地看向金庸、蔡澜和黄霑。
    “人脉这一块,还得靠金老、蔡叔、霑叔多多帮衬。
    有你们相助,辉远传媒在香港才能走得更稳。”
    黄霑这时盯着顾俊辉,问道:“俊辉,报纸上报道你们公司要在横店十二年投资270亿。
    真有这么大的手笔?”
    蔡澜也满脸疑惑:“辉远传媒去年才在京城成立,这么庞大的投资计划,资金从何而来?
    就算背后有资本支持,也得有足够的底气才敢下这么大的注吧?”
    顾俊辉:“计划属实。今年首期资金已全部到位并投入建设中。
    至于资金来源……”他顿了顿。
    “不过是在股市方面,抓住了些机会,小有斩获。”
    此言一出,几人这才想起,如今正值金融危机,股市动荡不安。
    顾俊辉能在此时机于金融市场有所作为,这份胆识和手段,着实让人震惊。
    蔡澜眼睛一转,好奇地问道。
    “俊辉,听你说了这么多布局,心里肯定早有目标了吧?打算先从哪块下手?
    报纸?电影公司?还是电视台?”
    顾俊辉轻抿一口罗曼尼康帝,悠然道:“当下在香港有影响力的报纸,东方日报、苹果日报、《明报》都各有千秋。
    不过要论文化底蕴与读者根基,《明报》当属翘楚。”
    听到说《明报》,黄霑立刻起哄,胳膊撞了撞金庸。
    “老金啊,听见没?俊辉这是看中你的‘心头肉’了!不如趁早退隐江湖,享享清福,把《明报》交给年轻人折腾!”
    金庸爽朗大笑:“就怕我这份小报,入不了俊辉法眼!
    他要打造传媒帝国,连无线都在计划里,哪里还会盯着《明报》呢?”
    “无线电视台?!”蔡澜和黄霑同时惊呼出声。
    要知道,当下无线市值几十亿,股权分散,背后还有邵逸夫坐镇。
    邵氏电影虽然歇业,但邵逸夫在电视行业的根基深厚,绝不会轻易放弃无线电视台。
    若要收购无线,必然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龙争虎斗。
    黄霑一脸严肃地问:“俊辉,无线可不是块好啃的骨头,邵老爷子绝不会轻易松口。
    就算在股价下跌时入局,想拿下大股东的地位,那也得海量资金。”
    顾俊辉:“没关系!只要邵老爷子愿意割让股份,我们按市场价,甚至可以溢价收购。
    要是他不愿意,在股市上也有其它办法。
    若能顺利收购自然最好,要是不行,亚视也是不错的选择。”
    蔡澜:“可无论是无线还是亚视,所需资金都堪称天文数字,你准备得如何?”
    顾俊辉缓缓竖起一根手指。
    蔡澜试探着问:“一亿美元?”
    见顾俊辉摇头,他心里顿时没了底。
    一旁的黄霑急得直搓手,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难不成……是十亿美金?”
    “100亿港币!”
    顾俊辉口中的100亿港币,如同一枚重磅炸弹,让包厢内瞬间沉静。
    蔡澜瞪大了眼睛,手中的酒杯差点滑落;黄霑张着嘴,半天合不拢。
    就连见惯风浪的金庸,也忍不住扶了扶眼镜,满是震惊。
    要知道,他苦心经营《明报》多年,市值也不过区区十几亿。
    而顾俊辉轻飘飘一句话,便是十倍的资金。
    还未等三人缓过神,顾俊辉又加重语气:“当然,这只是前期投入。电影公司、报纸这些,我不会只盯着一家。
    等股价大幅下挫时,优质资产显现,如有需要,再加100亿也无妨!
    要是政策允许,把亚视和无线一起拿下也没关系!”
    顾俊辉先前说的100亿已经让蔡澜非常震惊,现在又来个“再加100亿也无妨”。
    此刻,其心里的震撼根本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想几年前,他创办的大路电影公司,为筹几百万资金四处奔波,拍摄时精打细算。
    当票房过千万,全公司都觉得像干成了件大事一样……
    黄霑则站起了身,快步走到顾俊辉身边,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竖起大拇指道。
    “好小子!就冲你这份魄力,以后我们几个老家伙,都跟着你混了!
    要是缺写稿的、填词的,尽管开口,我在你手底下讨活!”
    顾俊辉也站起身,眼中满是豪情,握住黄霑的手重重一摇。
    “既然霑叔这么说,到时候可别推辞哦,我一直惦记着你们当年在亚视打造的《今夜不设防》栏目。
    即便在深夜播出,收视率依旧居高不下,多少经典名场面都出自那个节目。
    等我拿下电视台,一定要把这个节目重新打造!”
    他顿了顿,“到时候把张国荣、成龙、梅艳芳、林青霞、周润发都请回来。
    再邀上张曼玉、钟楚红、关之琳,李嘉欣这些影坛佳人。
    让这个节目重现昔日荣光,甚至比从前更火!”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文娱大佬竟是金融巨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三个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个娃并收藏文娱大佬竟是金融巨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