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海外战略计划大恬恬(求月票)
第342章 海外战略计划&大恬恬(求月票)
燕京饭店。
沈良飞往澳洲之前,专门请老师们聚了聚。
话题聊着,聊着,就转到了他的博士论文上。
“小良,你的论文准备好了没?”
老穆日常催促道。
“我们还等着喝你的毕业酒呢。”
“快了,快了。”
提起论文,沈良再次祭出缓兵之计。
“等拍完《魔盗团》,差不多就能定稿。”
沈良原计划是08年开拍《魔盗团》,提前半年开拍,就是为了毕业论文。
博士论文和本科答辩完全不是一回事,本科毕业随便糊弄糊弄就行,硕士也能混一混。
博士毕业,那不行。
他可不想日后被网友们翻出来。
踏马的,翟天林那小子不知道害惨了多少人,沈良一个重生者,都换了个时空,还是没能逃脱他的毒害。
“你这个3d电影什么时候开机?”
这时,老何开口道。
“第一次拍,有头绪吗?”
“还行。”
沈良顺嘴谦虚了一下,如果不谦虚的话,那就是,在场的,不在场的国内摄影师、导演,没有人比他更懂3d。
好歹混过3d组。
“就是成本比较贵。”
“多贵?”
一听沈良都说贵,在场的老师们不由好奇道。
“设备贵、后期贵。”
后世3d电影大行其道,租一套3d摄影机都得几百万美刀,现在3d电影拍摄处于起步阶段,自然更贵。
一台专门改装的hdc-f950 3d摄影机,日租金5000美刀/天,而一整套需要16台机器,一天租金就是8万美金。
以一百天拍摄周期为例,摄影机的租金就要800万美金。
然后是詹姆斯·卡梅隆和他的合作伙伴,好莱坞技术大师文森特·佩斯开发的配套摄影系统。
再算上器材,一套3d摄影机+摄影系统的使用成本是10万刀一天。
长租的话虽然有优惠,但并不多。
后期制作也很贵,因为3d系统的后期是单独的一套系统,这玩意一套是50万美元,几十套,那就是几千万美金。
虽说软件购置费用不是剧组掏。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特效公司不踏马把成本转接到用户身上?
负责《魔盗团》的后期特效公司也全是大牌。
维塔数码和工业光魔负责大部分cgi制作,巨人工作室承担动作捕捉,中影华龙特效专门组织了一个百人小组,一部分人负责场景搭建,另一部分人是跟着偷师。
1.2亿美金中的大半是用在特效开支。
拍摄资金其实只有5-6000万美金。
就这,还没算沈良的个人收入。
1000万美金+15%的票房分成,这是他的导演片酬。
沈良只象征性拿了100万美金的酬劳,剩下的900万都被他折算进了投资。
听完沈良的介绍,在场的老师们心有戚戚。
贵!
真踏马贵!
也就好莱坞能玩得转。
国内想玩,根本玩不起,人家一部电影投资都快赶上国内半年的票房产出,怎么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已是华灯初上,沈良把老师们一个个送走。
没有什么第二场。
总不能带老师们去天上人间吧?
那不合适。
咳咳。
虽然很多老师可能都去过,但别人带和学生带,那是两回事。
送走老师们,沈良没回家,而是转道去了微博总部。
这个月,微博启动第一轮融资。
最初的1000万美金快要烧完了。
微博账面上只剩下200多万美金,这点钱只够一个多月的运营开支。
不够继续烧。
尤其是微博准备走出国门的当下。
趁着推特还在默默发育,沈良要把微博带出海,主要是日韩两国。
日本那边,微光会和软银共同成立一家子公司。
日本子公司软银占股51%,日常运营由微博负责,软银不干涉日常运营。
韩国那边的子公司是微光和cj集团共同成立,和日本一样,韩国分部的大股东是cj集团。
软银、cj集团提供渠道、资源、资金,微光提供资金、技术。
让日资、韩资担任大股东,主要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日韩两国没有相关规定,但微博如果在两国做大,竞争对手指定会用中资背景做文章。
微博没法照搬推特进军日韩的套路,毕竟推特背后是美资,是人家的爸爸。
沈良也不贪,哪怕未来融资后,日韩分部的股份被稀释,他也无所谓,能守住2-30%的股份,那就够了。
再多,难免会被带节奏。
相应的,微博a轮融资也多了一个投资方,cj集团被纳入a轮融资的名单之中。
这次的合作方不再是李美敬负责的cj娱乐,而是cj集团本部。
涉及到舆论,仅凭cj娱乐,兜不住微博的盘子。
因为微博一旦进入韩国,它将会面临一个强劲的对手。
naver!
一家由三星控股的搜索引擎+门户+博客网站。
如果放在国内,naver就是百度+藤讯+新琅的聚合体,即便是谷歌在韩国,也干不过它。
为什么干不过?
当然是因为naver背后站着三星。
有cj集团的参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cj集团的第一代会长李孟熙好歹是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喆的长子。
虽然是废太子,本人也离开三星集团的框架,但打断骨头连着筋,cj和三星有一种独特的默契。
部分领域存在竞争,双方也会互撕,但他们两家不会撕破脸。
点到为止。
微博韩国分部,最后能不能成功,沈良看不明白,如果失败,估计是被naver并购的命。
“沈总,这边请。”
来到总部,窦婉茹把沈良引进了一间小会议室,今天这场会,只有他和微博三巨头。
“沈总。”
“沈总。”
“坐,别搞那么正式。”
看到陈桐和汪高飞一副正儿八经的样子,沈良摆了摆手。
“太正式了,我还不习惯。”
寒暄几句,陈桐将一份文件推到沈良面前,在他看文件时,陈桐跟着解释道。
“沈总,目前,a轮融资的资方一共有六家,分别是高盛、华登国际、阿狸、软银、摩根大通和cj集团。”
“此次融资开放20%的股权。”
“经过多轮协商,六家资方都认可4亿美金的估值。”
“此次计划融资8000万美金,领投的是阿狸、软银、cj集团,三家各投资1500万美金。”
“高盛、华登国际、摩根大通各1166.67万美金。”
“a轮之后,阿狸、软银、cj集团分别持股3.75%,另外三家分别持股2.91%。”
“这8000万美金,一半将会用于海外开发,剩下的4000万美金,用于国内市场开发。”
“b轮融资预计年底,或者明年年初进行。”
“嗯。”
沈良微微点头,跟最初定下的份额比,a轮融资多开放了5%的份额。
多开放5%,除了换来4亿美金的估值,还有开拓日韩市场的扶持。
高盛、摩根大通在日韩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至于股份被稀释的问题,沈良不是很担心,有ab股的大框架,投资方翻不了天。
“框架没问题。”
半晌,沈良放下文件。
“通知资方吧,后天签约。”
“好,我这就联系。”
赶在飞往澳洲之前,沈良要把这件事落定。
除了这件事之外,第二天,他还去见了两个人。
星汉灿烂的负责人陆征,以及张垭东。
“沈良,介绍一下,这位是陆征陆总,景恬的经纪人。”
“沈导,您好。”
“你好。”
落座后,看着对面这位戴着眼镜,一副斯斯文文的中年男子,沈良的神态很放松。
如果不是顾忌几年后,他都不想来。
都怪张垭东!
塔喵的。
非得出面牵头,不来都不合适。
张垭东跟陆征混在一块,那是因为老张去年给大甜甜做了一张ep。
同名主打歌《你是谁》的mv还是由宁皓拍摄。
没办法。
谁让人家给的太多了。
两百万拍一首mv,正还着房贷的宁皓,根本拒绝不了。
当然,他接之前报备过。
年初,《你是谁》荣获首届‘华夏文艺榜内地音乐mv奖’,大甜甜本人也拿到内地音乐女歌手奖季军。
首届,很重要。
这个文艺榜只办了这一届,主办方是央妈。
承办方是星汉灿烂。
如果不是冠军、亚军的咖位太大,大甜甜估摸着就不是季军了。
约莫半个小时左右,陆征就走了。
今天的见面也没有聊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是认识一下。
“老张,你制作费没少收吧?”
等他走了,沈良瞥了一眼张垭东。
“我是那种人吗?”
张垭东胸脯拍的震天响。
“再多的钱,那也买不走我这高贵的灵魂,还有,你要是不答应,我怎么可能跟他说。”
说着,张垭东也有几分好奇。
“说实话,你答应,我还挺意外的,这姑娘到底是什么来头?”
“没来头,普通家庭。”
“呵呵。”
张垭东皮笑肉不笑,普通家庭,这话他要是信了,他就是蠢逼。
“不说这个了。”
沈良话锋一转:“那首《燕京欢迎你》的录制,回头你上点心,先把器乐部分录了。”
倒计时一百天虽然还早,但赶早不赶晚,早点把方案定下,年底就能协调档期。
“放心,早有计划。”
张垭东呵呵一笑。
“乐手都是国内最好的一批人,设备、棚,全顶级,十月底指定录好伴奏。”
(本章完)
燕京饭店。
沈良飞往澳洲之前,专门请老师们聚了聚。
话题聊着,聊着,就转到了他的博士论文上。
“小良,你的论文准备好了没?”
老穆日常催促道。
“我们还等着喝你的毕业酒呢。”
“快了,快了。”
提起论文,沈良再次祭出缓兵之计。
“等拍完《魔盗团》,差不多就能定稿。”
沈良原计划是08年开拍《魔盗团》,提前半年开拍,就是为了毕业论文。
博士论文和本科答辩完全不是一回事,本科毕业随便糊弄糊弄就行,硕士也能混一混。
博士毕业,那不行。
他可不想日后被网友们翻出来。
踏马的,翟天林那小子不知道害惨了多少人,沈良一个重生者,都换了个时空,还是没能逃脱他的毒害。
“你这个3d电影什么时候开机?”
这时,老何开口道。
“第一次拍,有头绪吗?”
“还行。”
沈良顺嘴谦虚了一下,如果不谦虚的话,那就是,在场的,不在场的国内摄影师、导演,没有人比他更懂3d。
好歹混过3d组。
“就是成本比较贵。”
“多贵?”
一听沈良都说贵,在场的老师们不由好奇道。
“设备贵、后期贵。”
后世3d电影大行其道,租一套3d摄影机都得几百万美刀,现在3d电影拍摄处于起步阶段,自然更贵。
一台专门改装的hdc-f950 3d摄影机,日租金5000美刀/天,而一整套需要16台机器,一天租金就是8万美金。
以一百天拍摄周期为例,摄影机的租金就要800万美金。
然后是詹姆斯·卡梅隆和他的合作伙伴,好莱坞技术大师文森特·佩斯开发的配套摄影系统。
再算上器材,一套3d摄影机+摄影系统的使用成本是10万刀一天。
长租的话虽然有优惠,但并不多。
后期制作也很贵,因为3d系统的后期是单独的一套系统,这玩意一套是50万美元,几十套,那就是几千万美金。
虽说软件购置费用不是剧组掏。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特效公司不踏马把成本转接到用户身上?
负责《魔盗团》的后期特效公司也全是大牌。
维塔数码和工业光魔负责大部分cgi制作,巨人工作室承担动作捕捉,中影华龙特效专门组织了一个百人小组,一部分人负责场景搭建,另一部分人是跟着偷师。
1.2亿美金中的大半是用在特效开支。
拍摄资金其实只有5-6000万美金。
就这,还没算沈良的个人收入。
1000万美金+15%的票房分成,这是他的导演片酬。
沈良只象征性拿了100万美金的酬劳,剩下的900万都被他折算进了投资。
听完沈良的介绍,在场的老师们心有戚戚。
贵!
真踏马贵!
也就好莱坞能玩得转。
国内想玩,根本玩不起,人家一部电影投资都快赶上国内半年的票房产出,怎么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已是华灯初上,沈良把老师们一个个送走。
没有什么第二场。
总不能带老师们去天上人间吧?
那不合适。
咳咳。
虽然很多老师可能都去过,但别人带和学生带,那是两回事。
送走老师们,沈良没回家,而是转道去了微博总部。
这个月,微博启动第一轮融资。
最初的1000万美金快要烧完了。
微博账面上只剩下200多万美金,这点钱只够一个多月的运营开支。
不够继续烧。
尤其是微博准备走出国门的当下。
趁着推特还在默默发育,沈良要把微博带出海,主要是日韩两国。
日本那边,微光会和软银共同成立一家子公司。
日本子公司软银占股51%,日常运营由微博负责,软银不干涉日常运营。
韩国那边的子公司是微光和cj集团共同成立,和日本一样,韩国分部的大股东是cj集团。
软银、cj集团提供渠道、资源、资金,微光提供资金、技术。
让日资、韩资担任大股东,主要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日韩两国没有相关规定,但微博如果在两国做大,竞争对手指定会用中资背景做文章。
微博没法照搬推特进军日韩的套路,毕竟推特背后是美资,是人家的爸爸。
沈良也不贪,哪怕未来融资后,日韩分部的股份被稀释,他也无所谓,能守住2-30%的股份,那就够了。
再多,难免会被带节奏。
相应的,微博a轮融资也多了一个投资方,cj集团被纳入a轮融资的名单之中。
这次的合作方不再是李美敬负责的cj娱乐,而是cj集团本部。
涉及到舆论,仅凭cj娱乐,兜不住微博的盘子。
因为微博一旦进入韩国,它将会面临一个强劲的对手。
naver!
一家由三星控股的搜索引擎+门户+博客网站。
如果放在国内,naver就是百度+藤讯+新琅的聚合体,即便是谷歌在韩国,也干不过它。
为什么干不过?
当然是因为naver背后站着三星。
有cj集团的参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cj集团的第一代会长李孟熙好歹是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喆的长子。
虽然是废太子,本人也离开三星集团的框架,但打断骨头连着筋,cj和三星有一种独特的默契。
部分领域存在竞争,双方也会互撕,但他们两家不会撕破脸。
点到为止。
微博韩国分部,最后能不能成功,沈良看不明白,如果失败,估计是被naver并购的命。
“沈总,这边请。”
来到总部,窦婉茹把沈良引进了一间小会议室,今天这场会,只有他和微博三巨头。
“沈总。”
“沈总。”
“坐,别搞那么正式。”
看到陈桐和汪高飞一副正儿八经的样子,沈良摆了摆手。
“太正式了,我还不习惯。”
寒暄几句,陈桐将一份文件推到沈良面前,在他看文件时,陈桐跟着解释道。
“沈总,目前,a轮融资的资方一共有六家,分别是高盛、华登国际、阿狸、软银、摩根大通和cj集团。”
“此次融资开放20%的股权。”
“经过多轮协商,六家资方都认可4亿美金的估值。”
“此次计划融资8000万美金,领投的是阿狸、软银、cj集团,三家各投资1500万美金。”
“高盛、华登国际、摩根大通各1166.67万美金。”
“a轮之后,阿狸、软银、cj集团分别持股3.75%,另外三家分别持股2.91%。”
“这8000万美金,一半将会用于海外开发,剩下的4000万美金,用于国内市场开发。”
“b轮融资预计年底,或者明年年初进行。”
“嗯。”
沈良微微点头,跟最初定下的份额比,a轮融资多开放了5%的份额。
多开放5%,除了换来4亿美金的估值,还有开拓日韩市场的扶持。
高盛、摩根大通在日韩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至于股份被稀释的问题,沈良不是很担心,有ab股的大框架,投资方翻不了天。
“框架没问题。”
半晌,沈良放下文件。
“通知资方吧,后天签约。”
“好,我这就联系。”
赶在飞往澳洲之前,沈良要把这件事落定。
除了这件事之外,第二天,他还去见了两个人。
星汉灿烂的负责人陆征,以及张垭东。
“沈良,介绍一下,这位是陆征陆总,景恬的经纪人。”
“沈导,您好。”
“你好。”
落座后,看着对面这位戴着眼镜,一副斯斯文文的中年男子,沈良的神态很放松。
如果不是顾忌几年后,他都不想来。
都怪张垭东!
塔喵的。
非得出面牵头,不来都不合适。
张垭东跟陆征混在一块,那是因为老张去年给大甜甜做了一张ep。
同名主打歌《你是谁》的mv还是由宁皓拍摄。
没办法。
谁让人家给的太多了。
两百万拍一首mv,正还着房贷的宁皓,根本拒绝不了。
当然,他接之前报备过。
年初,《你是谁》荣获首届‘华夏文艺榜内地音乐mv奖’,大甜甜本人也拿到内地音乐女歌手奖季军。
首届,很重要。
这个文艺榜只办了这一届,主办方是央妈。
承办方是星汉灿烂。
如果不是冠军、亚军的咖位太大,大甜甜估摸着就不是季军了。
约莫半个小时左右,陆征就走了。
今天的见面也没有聊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是认识一下。
“老张,你制作费没少收吧?”
等他走了,沈良瞥了一眼张垭东。
“我是那种人吗?”
张垭东胸脯拍的震天响。
“再多的钱,那也买不走我这高贵的灵魂,还有,你要是不答应,我怎么可能跟他说。”
说着,张垭东也有几分好奇。
“说实话,你答应,我还挺意外的,这姑娘到底是什么来头?”
“没来头,普通家庭。”
“呵呵。”
张垭东皮笑肉不笑,普通家庭,这话他要是信了,他就是蠢逼。
“不说这个了。”
沈良话锋一转:“那首《燕京欢迎你》的录制,回头你上点心,先把器乐部分录了。”
倒计时一百天虽然还早,但赶早不赶晚,早点把方案定下,年底就能协调档期。
“放心,早有计划。”
张垭东呵呵一笑。
“乐手都是国内最好的一批人,设备、棚,全顶级,十月底指定录好伴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