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好评如潮
    午门。
    “祭旗!”
    巨大的银幕上,刀斧手高高扬起鬼头刀,手起刀落!
    孔融,死!
    接着,蒋干捧着祭表大声朗诵,读完一篇,焚毁一篇祭文,从轩辕黄帝到汉朝列祖列宗,再到风雨雷电、四季五谷之神等等,都在祭祀之列。
    当然。
    烧、读的画面不可能一直持续,给了十几秒钟的镜头,画面就跳转到了勇士舞。
    鼓点渐强。
    蒋干(何兵)读祭表的声音成了背景音。
    赤膊的精壮武士,脸上涂着油彩,手持短刀,跟着鼓乐声起舞。
    舞蹈的镜头同样不多,虽然当时拍了好几天,但露面的镜头只有二三十秒。
    紧接着,画面跳转到身穿重甲的亲卫那边。
    望着《赤壁》的镜头调度,张一谋不由微微点头。
    远景、中景、近景,层次分明。
    火堆、祭案、主祭、勇士、重甲亲卫、帅旗,从远到近,过渡的非常丝滑。
    色彩、构图也很出色。
    尤其是勇士舞的那一段,配上音乐,一种古老、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可以肯定这段配乐是出自赵季坪之手。
    风格太浓烈!
    最后,张一谋没有从画面里看到多少吕乐、张离的影子。
    构图和《小偷家族》、《寄生虫》、《时间游戏》等电影,一脉相承。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两个都被沈良说服了,不然的话,镜头表现不可能这么‘干净’。
    另一边。
    凯子哥不着痕迹地朝着沈良的方向看了一眼。
    老谋子看出来的东西,他也看出来了。
    不提剧情,就开头这两三分钟的调度功底,跟沈良之前几部电影比,又有进步。
    想着,凯子哥看了一眼周围。
    虽然他的电影去过大会堂,但真让他选,他宁愿选故宫,毕竟这是紫禁城!
    ‘唉。’
    念及至此,陈恺歌心中一叹。
    像这样的庆典,绝对是绝版货,不可能再办第二次。
    嘶!
    汗血宝马出镜的那一刻,不论是不是爱马的人,都被那匹高大健美,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的阿哈尔捷金马给惊艳了。
    菊宝甲、金盔、汗血宝马、金槊,一个字形容,美!
    看着银幕上的自己,江文咧嘴一笑。
    帅!
    真踏马帅!
    用沈良的话是怎么说来着,在时髦度这一块,国内导演无人能出其右。
    拍的真好看。
    比《无极》那什么菊宝甲好看多了。
    《无极》里的妆造,一股小日子味,还是《赤壁》更出色,有我大汉雄风,美!
    另一边。
    冯钢炮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神态十分专注。
    嗡!
    嗡!
    嗡!
    鼓号齐鸣!
    现场的阵列音响要比电影院的什么杜比环绕音效更加震撼。
    被这战鼓、号角声一震,冯钢炮一个激灵。
    靠!
    全关注剧情、画面、妆造,忘了注意构图、灯光、色彩、运镜。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冯钢炮心底却有些泄气。
    《赤壁》拍的比《夜宴》要好。
    就这几分钟而言,音乐、摄影、妆造,全方位的落后。
    他就不明白。
    《夜宴》的服装设计也是叶锦添,武术指导也是袁家班,摄影也是张离,就是配乐不一样,《夜宴》的配乐是谭盾。
    《赤壁》的配乐是三宝+赵季坪。
    都是差不多的配置,为什么《夜宴》拍不出这个效果?
    是摄影、武指、服装、配乐不上心?
    出工不出力?
    不至于。
    《夜宴》的服化道差吗?
    不差!
    差的话,怎么能拿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
    音乐不好听?
    怎么可能!
    金马奖最佳原创音乐提名是假的吗?
    摄影也不差,同样有金马提名。
    问题出在哪?
    半晌,冯钢炮重新将目光投向银幕,此时,剧情已经来到曹操行军途中与下属开会。
    江文起身从兵架上提起一支闪着寒光的兵槊,而后,他一边抚槊,一边神色凝重道。
    “此槊随我征伐二十余载,它与诸位一般,皆是身经百战,大小战事,不计其数。”
    “然!”
    “然!史书传世,所载不过两战!”
    “一战曰官渡!”
    “那一战,破袁绍,定河北,已得天下之半!”
    “另一战,便是此次——荡平四海,一统天下之战!”
    “诸位,功名富贵,身家性命,传世爵禄,尽在此战。”
    “汝等当如何为之?”
    话音刚落,汪劲松饰演的贾诩,当即离席,单膝顿首。
    “敢为丞相效死!”
    旋即,曹仁、于禁、徐晃、许诸等等武将、谋士,全部俯身下跪。
    “敢为丞相效死!”
    “敢为丞相效死!”
    “好!”
    曹操哈哈一笑,转身猛地将槊投向身后的牛皮地图。
    嗡!
    寒槊直插荆州之上。
    槊杆震颤不已,曹操斩钉截铁道。
    “得荆州者,得天下!”
    大笑过后,曹操抬手。
    “来人,上酒!上美酒!”
    稳了!
    看到这一段,老穆、老何默默对视一眼。
    这直冲银幕的霸气,拍的好!
    史书所载,不过两战,瞅瞅这写的,霸气侧漏!
    一个自信枭雄的形象,跃出银幕。
    这是立!
    不论前面这段把曹操拍的多霸气,多威严,多强大,赤壁之战中,曹操终归是一个‘反派’。
    反派的形象立起来,才有那种压迫感。
    如此强大的曹军,东吴该如何应对?
    随后。
    交战的画面快速闪过。
    割据荆州的刘表家族,不战而降,如狼似虎的曹军,一路碾压,新野、樊城、襄阳,一战而下!
    咚!
    咚!
    咚!
    画面一转,曹军依旧压迫感十足,但将士的脸上、甲胄上、战马上,乃至那辆奢华的驷车都蒙上层层尘土。
    镜头往前。
    亲卫之外的军队表现更加不堪。
    毒毒的日头之下,汗水与尘土交错。
    倏地。
    一个军卒从马身上栽了下来,当场口吐白沫,身旁的两位士兵连忙下马,把倒下的士兵抬到路边,随后解开水囊,一人掐人中,一人灌水。
    等倒地的士兵清醒,两个人又抬着他往后走,送去搭着棚子的板车上。
    放眼望去,板车连成串。
    到处都是中暑的士兵。
    看到这里,一些比较敏锐的人已经猜到曹军为什么会败。
    急!
    太急了!
    北方士兵可受不了南方的夏天,别说是三国时期,便是抗战、解放战争期间,很多北方籍贯的士兵来到南方都会水土不服。
    然而。
    前方曹仁求见曹操,还没来得及说话,曹操就问起了刘备的动向。
    得知刘备正在向长坂坡奔逃,曹操当即下令。
    继续追!
    急行军!
    满脸大汗,酷热难耐的曹仁数度欲言又止,最后却是躬身而去。
    他本来是想请命,让士兵休息休息,结果弄巧成拙。
    画面再跳。
    刘备逃跑的画面并入主线。
    曹操那边虽然是人困马乏,但士卒落马,迅速有人将其抬到路边施救、送医,由此可见,军纪依旧严明。
    反观刘备这边,大猫小猫三两只。
    剧情进行到这里,一些观众也回过味来。
    被预告片骗了!
    预告片里,曹军哪有人困马乏,分明是虎贲之军,到了正片,那个片段确实有。
    但在更前面。
    刘备逃跑的画面很短,跟预告片比,多了一些随行百姓的身影。
    宗室、贩夫走卒、牛马猪样,形形色色的画面,共同汇聚成了一副兵败图。
    大量百姓跟随也从侧面体现了刘备的仁德。
    然后。
    顺着刘备看向远处的目光,画面跳去了东吴。
    第二排的位置,徐老怪摸了摸下巴,从开场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分钟。
    虽然没有大规模交战的场面,但节奏很紧凑。
    详略得当。
    最重要的是,拍的不枯燥。
    曹、孙、刘三方并线。
    一者穷追,一者猛逃,一者忧心、紧张。
    银幕中,曹操的马车忽然停车。
    “为何停驾?”
    但,无人回答。
    侍儿的扮演者林之灵连忙打开竹帘,曹操气呼呼的下车,怒视前方、左右。
    视线所及,到处都是或坐,或躺的军卒。
    跟几分钟前的画面比,眼下的曹军哪还有半分‘军纪严明’的样子。
    再往前,一匹肛肠脱出的军马躺在路上,几名光着膀子,精疲力尽的士兵一拖,没拖动。
    再拖,还是不动,古铜色的皮肤上满是汗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油光。
    “曹仁!”
    曹操怒视着眼前的场景,大喊。
    “传征南将军曹仁!”
    “丞相。”
    话音刚落,身穿重甲的曹仁踉踉跄跄的跑了过来。
    “曹仁,身为先锋……”
    砰!
    烈日的酷烤下,曹仁一个趔趄倒地,他索性也不起来,顺势跪伏。
    “丞相,末将有误军之罪,请丞相治罪!”
    此刻,曹仁声音嘶哑,大汗淋漓的脸上沾满尘土,明晃晃的铠甲也变得灰扑扑的。
    咚!
    这时,身后传来一道身体砸地的闷响,曹操转头一看,是夏侯恩从马上栽了下来。
    目光扫过亲卫们,一个个全是大汗淋漓,摇摇晃晃。
    见状,曹操心软了,几步走到曹仁面前,亲自将他扶起。
    “子孝,并非我不爱惜你们,只是……”
    “刘备如果走脱,他必定会勾结孙权,一旦孙刘合力,则江东难图,后患无穷。”
    “你我弟兄,恐将抱憾终身。”
    曹操叹息一声,最终还是没有继续行军。
    还怎么行?
    连亲卫都一个个摇摇欲坠,再追下去,都不用交战,曹军内部就要乱了。
    随着曹操宣布‘脱甲下鞍,就地休息’,现场欢呼雷动。
    别人休息,曹操却把曹仁叫到近前。
    “挑选五千精骑,准备大饼大蒜,一个时辰后听令。”
    吩咐完曹仁,曹操也坐到侍儿铺的毯子上,临睡前,他嘱咐侍儿一个时辰后把他叫醒。
    末了,他还补充一句,时间一到必须要叫醒,否则便是贻误军机,是死罪。
    ‘这么快就要领盒饭了?’
    听到曹操末了的那句话,路钏若有所思。
    从开篇至今,片子里几乎没有废镜头,废话,按照这风格,这句话不可能是无的放矢。
    果然。
    东吴的片段结束,曹操这边的五千精骑已经装备整齐,蓄势待发。
    全身重甲的曹仁示意侍儿叫醒曹操。
    侍儿张张嘴没叫出声。
    她想让曹操多睡一会,过去这些天,丞相几乎没怎么睡过好觉。
    等曹操听到动静醒来,得知侍儿没叫醒自己,他抽出宝剑,一剑刺下,亲手杀了侍儿。
    就在前不久,曹操还跟侍儿说,打完这场仗,让她侍奉自己到老,到死。
    那时多温情,这时就多残酷。
    临出征前,曹操又下令,把侍儿列入阵亡名册。
    阵亡,不仅有抚恤,还把她贻误军机的罪责,一笔勾销。
    随后。
    五千精骑日夜追赶,很快就追上了刘备。
    在强大的骑军面前,最后数万百姓和少得可怜的刘军就像是地里的麦子,一茬一茬的被收割。
    毫无抵抗之力。
    一阵混乱之后,身处后方的赵云当机立断,让亲卫护着刘备、主母先走,而他去寻阿斗。
    等他找到阿斗,本人和随行的二十名亲卫也落入曹军的包围之中。
    背着阿斗的赵云,别无选择。
    只能杀!
    杀出一条血路!
    杀他个七进七出!
    这一段整整有近三分钟的镜头。
    看着银幕中的自己,聂元有点发愣。
    白马银枪,一人一骑,带着二十余亲卫,来回杀了几轮,硬生生撕开包围圈。
    这是他吗?
    这真的是他吗?
    拍的太帅了。
    虽然这段戏是他出演的,为此也准备了小半年,但演戏的人,很难知道成片。
    哪怕他是演员本人,看到这一段也是热血沸腾。
    他都如此。
    午门、端门、中山公园的数万名影迷更别说了,三国迷、影迷、粉丝,一个个看的激动不已。
    如果不是现场太安静,他们肯定要叫出声。
    帅啊!
    帅!
    这踏马才是赵子龙!
    一段激昂的打斗之后,紧随其后便是张飞单人独骑威慑曹军的名场面。
    连续两个小高潮把观众勾的不要不要。
    照例。
    高潮之后要缓一缓,下一个高潮便是过江说盟,诸葛亮舌战群儒。
    只见东吴重臣齐聚一堂,诸葛亮却是孤身一人。
    “吴侯。”
    一番唇枪舌剑,应付完主和派的刁难,诸葛亮微微一礼,从容而言。
    “亮与都督所见略同。”
    “曹军看似强盛,却已犯下兵家大忌。”
    “其一,曹军主力皆来自北方,长于陆战,不习水战,都督麾下将士,生于江左,长在水乡,熟稔水性,善于舟船。”
    “以彼之短,攻我之长,此其必败一也!”
    “其二,荆州水军新降,与曹军貌合神离,双方必生嫌隙,不足为恃。”
    “此其必败二也!”
    “其三,时近隆冬,曹军千里远征,草料不接,骑军不足为惧。”
    “此其必败三也!”
    “其四,曹操自中原远道而来,师乏兵疲,如强攻之末。”
    “此为四败!”
    “其五,曹军号称八十万大军,开赴赤壁人马不过四五十万,用于舟船作战的水军,不过十万,而孙刘两家水军不下四五万人。”
    说着,诸葛亮突然提高声音。
    “以吴侯之英明,公瑾之将才,孙刘联军,同心同德,将士效命,当以一当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如此,曹操焉能不败!!”
    “先生之言,确是曹操所犯的兵家大忌。”
    话音刚落,张昭走出人群对着诸葛亮微微一礼。
    “然,所谓的联军,所犯的兵家大忌又何止四十条?”
    “先生为何不言?”
    “诸位。”
    主战派周瑜上前一步,抱拳揖礼四方。
    “不论是战,是降,公瑾深信,诸公皆是为公为民,然,道理万千,却只有一句话!”
    “吾等生于长江,大军压境,已是退无可退,只有战,只有胜,才能不做那刀下鱼肉,才能保身家性命、妻儿老小!”
    “此战,实为生存之战,尊严之战!”
    “非兵道之战!”
    说着,周瑜又向孙权深深一揖。
    “请主公最后定夺!”
    在场的人都将视线投在孙权身上,看着满堂重臣,孙权缓缓起身,然后忽然拔剑。
    一柄阔剑挥向桌案。
    铮!
    桌案一角,应声而断。
    “今后,谁在敢言投降,当同此桌!”
    言罢,孙权拂袖而去,留下满厅惊悚无语的臣子。
    午门广场。
    周明此时目不转睛,视线牢牢锁定在前方的大银幕上,现在他哪还有半点漫不经心。
    这电影,拍的真不错。
    像他这种平时不看电影的人都能看得进去,还有点小热血。
    曹操掷槊,孙权拔剑,赵云长坂坡游龙,张飞大智若愚,计断当阳桥,虽然不是完全照搬《三国演义》。
    但逻辑上是自恰的。
    再之后,便是孙刘联姻,诸葛亮搬回救兵,孙刘联军逆江而上,及时支援刘备。
    小规模交战,一破曹军。
    但。
    曹仁所率精骑拍马赶到。
    看着那宛如实拍的画面,所有观影的人都被震到了。
    咆哮之声,直冲云霄!
    遮天蔽日的骑兵,横压而来。
    这……
    这真不是实拍?
    这边,观影还未结束,那边,赶在第一批首映的影迷已经走出电影院。
    全国院线开画的时间要比紫禁城现场更早一些。
    毕竟现场还有各种表演,临近八点才进入首映阶段,而外界是七点半,全国同步上线。
    第一批观影的影迷走出影院之际,议论声不绝于耳。
    “卧槽,这片子拍的太牛逼了,赵云七进七出那段看得我头皮发麻,帅炸了!”
    “肤浅,肤浅,就知道看赵云,我觉得曹操更帅,掷槊那段,霸气十足!”
    “哈哈,帅是帅,不过,我打赌,沈良一定是曹操的粉丝,这一版的曹操太吉尔帅了,魅力十足!”
    “屁!哪里有魅力,志玲姐姐那么美,一剑就刺死了,前面喊人小甜甜,后面一剑刺死,渣男!”
    “电影最后那段骑兵冲锋的画面,太叼了,震撼我一整年!”
    “……”
    随着影迷们三三两两的走出影厅,一些人还想去买票二刷,但哪里还有票?
    不仅当天的票没了,后面两天的票都全部售罄。
    第三天、第四天的票,也只有一些‘垃圾’时间,比如早上、上午、半夜之类场次。
    没法二刷,那就回家!
    那些心潮澎湃的影迷现在只想做一件事。
    交流!
    交流!
    还踏马是交流!
    再不找人倾诉倾诉,就要爆炸了!
    王杰就是要爆炸的一员,回到家里,他立刻打开电脑,一个网页点开天涯,一个点开微博。
    果然。
    微博加载完成,入目可见的热搜都跟赤壁有关。
    #赤壁之战#
    #江文霸气侧漏#
    #赤壁之战下集#
    #长坂坡战神#
    #王霏产后复出#
    #贾斯汀·汀布莱克#
    #紫禁城庆典#
    #……#
    再转看天涯,赤壁之战的贴子已经冒出一大堆。
    【看完《赤壁·上》的首映场次回来!炸裂!炸裂!必须开贴讨论!】
    王杰瞄了一眼发贴时间,五分钟前发的帖子,点击已经破两千,回帖超过200+。
    点开。
    【沙发】
    【……】
    【从首映场刚回来,看的imax场,骑兵冲锋的画面简直绝了,马蹄声震得座椅发抖,比《指环王》还带感】
    【我踏马吹爆!这踏马就是我想象中的史诗战争片,牛逼!沈良牛逼!不解释!】
    【我只想问下集!下集什么时候来!】
    【快去看微博,《赤壁》官方宣布下集定档2月7号,大年初一全国同步上线!】
    【沈导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力,拍女人有一首,新人童莉娅拍的真美】
    【是吧,那段舞蹈戏真绝了,眼神明明没有什么魅意,却非常的勾人】
    【一般吧,我是舞蹈生,她那段戏的水平也就中等偏上,跟那些拿奖的大佬没法比】
    【……】
    此刻,天涯、贴吧、微博、豆瓣、猫扑等等,随处可见赤壁、庆典相关的讨论。
    ……
    紫禁城·午门。
    放映结束的那一刻,现场掌声如雷。
    啪!
    啪!
    啪!
    也不知道是谁最先带头站了起来,如潮的掌声中,现场的观影人士,一个个都站了起来。
    响!
    响!
    掌声持续了好几分钟,直到沈良带领主创团队登台致谢时,下方还是传出零零散散的掌声。
    一番常规的答谢,掌声再次响起。
    听着耳畔连绵不绝的掌声,沈良脸上满是灿笑。
    好不好?
    掌声已经告诉他了!
    就目前来看,《赤壁》上集,大获成功!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华娱2001:叫我导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朝天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朝天乐并收藏华娱2001:叫我导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