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忠王出世,袁术豪华的左膀右臂,对
书房内,李昭并不准备再留最后一次的抽取机会了,直接继续道:“系统,再使用一次抽奖机会!”
虚拟大转盘再次转动,流光在三个区域间飞速游走,最终稳稳停在【李姓历史名臣名将英魂】之上。
李昭眉峰微挑,这已是连续第三次抽到英魂,看来系统这次是铁了心要为他补齐武将短板啊。
“叮!恭喜宿主获得【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英魂传承】,提醒宿主,该英魂可自己使用,也可给其他李氏子弟使用,若给他人使用,对方会死忠宿主!”
提示音落下,屏幕上浮现出一道身着太平天国战袍的身影——面容刚毅,眼神中带着几分沉稳与果决。
“竟然是太平天国的李秀成,今天运气如此之好!”李昭看到最后一次抽取,再次中了一个大奖,颇为惊喜。
历史上,李秀成可谓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支柱,虽出身草莽,却深谙兵事,尤其擅长绝境破局。
历史上,天京被围,李秀成率孤军驰援,大小数百战未尝大败,更能在颓势中重整部众,硬生生为天国续了数年气运。其“善抚士卒,能得人心”的特质,与如今李氏需要稳固各方势力的需求不谋而合。
“这李秀成该如何安排……”李昭指尖在案几上轻叩,目光落在舆图上,李秀成也是一个可以坐镇一方大将,放在晋阳倒是有些浪费了,毕竟,晋阳有他李昭在,只需要一个将领便足以。
最终,李昭目光放在了袁术的兖州地界,沉吟道:
“这位太平天国后期的支柱,最擅于在颓势中稳住阵脚,更精于协调各部、收拢人心,天京被围,其仅凭数千残部便能展转驰援,甚至反败为胜,这份“乱世缝补”的本事,恰好能与李靖的“开疆破局”形成互补。”
“李晏虽勇,但是若袁术不支持,就会独木难支,在袁术麾下还需一臂助,这李秀成倒是显得正好。李靖善攻,李秀成善守,李靖长于奇谋,李秀成精于统筹——若让二人在袁术帐下形成配合,既能让袁术的势力膨胀得“恰到好处”,又能确保局势始终在李氏掌控之中。”
李昭心中有了思量,倒也不迟疑,对系统下令道:
“在袁术麾下,寻李晏的同族兄弟,年纪二十上下,性子沉稳、擅长协调者,植入李秀成英魂。”
【叮!检测到李晏三弟李诚,现年十八岁,性情内敛,善观风色,与李秀成英魂契合度最高。】
“李诚?”李昭想起方才系统提及的李晏的身世,李丰、李晏、李诚若是三兄弟皆在袁术麾下,这般亲族羁绊,正好方便二人暗中呼应。
“系统,为李诚植入李秀成英魂!”
【叮!李姓子弟李诚已获得忠王李秀成英魂传承,一个月内将继承李秀成的体质、武艺、战场经验、政治能力、谋略能力。并潜意识中对宿主死忠,不会背叛。】
李昭看着舆图上的兖州,眼眸充斥着一抹期待的笑意,如今袁术麾下已经被他插入了两个亲信,继承李靖英魂的李晏可如利刃破阵,而继承李秀成英魂的李诚可如似韧线缠局,这对兄弟在袁术帐下一文一武、一攻一守,既能将那“伪帝”的戏码演得沸沸扬扬,又能在关键时刻收放自如。
“如此一来,袁术这颗棋子,才算真正活了。待这兄弟二人在兖州站稳脚跟,天下人对汉室的敬畏,怕是要被搅得连渣都不剩了。”
夜幕下,武睿侯书房内的烛火摇曳,映着舆图上密密麻麻的地名,仿佛已能看见不久后的中原大地上,那场由李氏暗中操盘的乱世风暴。
当然,不论是继承李靖英魂的李晏,还是继承李秀成英魂的李诚,李昭都会授意他们,不能不择手段的对治下横征暴敛、屠戮城池、掳掠百姓,要管理约束好麾下的军纪。
甚至两人都要尽量对袁术进行行为上的一定的劝谏、约束。
若是一般人,袁术自然不会理会。
但是若南征北战立下不世之功的李晏,以及擅长内政谋略的李诚二人共同对袁术劝谏、约束,应该能够起一定作用。
毕竟,两人未来将是袁术的左膀右臂!
这已经是李昭为百姓能做的事情了。
“苦了百姓啊……”
李昭轻轻叹了口气,这一步步棋走下去,天下只会更乱,流民会更多,饿殍会遍野。
可他别无选择。
就像那溃烂的伤口,若不狠狠剜掉腐肉,只会一点点蔓延全身。他李昭现在做的,就是在剜肉,哪怕鲜血淋漓,也要为将来的新生,腾出一块干净的地方。
“李氏想要的天下,不是踩着百姓的尸骨建立的。”李昭对着烛火,像是在起誓,喃喃道:
“待尘埃落定,本侯必轻徭薄赋,兴修水利,让天下人都能吃饱穿暖,不再受这战乱之苦。”
……
翌日清晨,晋阳城内的薄雾尚未散尽。
太皇太后血诏与武睿侯李昭将亲率大军讨董的消息,已如惊雷般炸响在晋阳城中掀起了巨大的哗然声。
晋阳城门口的兵甲碰撞声、战马嘶鸣声此起彼伏,往日里车水马龙的街道,此刻已被调动的兵马占去大半。
百姓们、贩夫走卒们围在街角交头接耳,既有对董卓的切齿痛恨,也有对李昭出兵平灭国贼的期待。
“听说了吗?武睿侯昨夜就下令,开始备粮了,大车一辆接一辆往城南军营运送呢!”
“那是自然,太皇太后血诏都出来了,可想汉室该如何艰难了,骠骑大将军忠心汉室,更是先帝驸马,又岂能坐视?”
“就是不知此番南下,要打多久,粮价、雪盐价格会怎么涨……”
“唉,这才安稳了两年,又开始打仗了,什么时候才能和平啊!”
……
晋阳城中百姓们议论纷纷,有痛骂国贼董卓的,有悲戚汉室被欺凌者,也有担忧战争再起对他们造成影响的。
整个晋阳城,笼罩在一股战争的风雨欲来的氛围中。
武睿侯府后院同样充斥着低沉的氛围,就连调皮的小李婵、小李麟、小李磐等珍惜起即将出征的李昭在家中的时间。
……
武睿侯府偏厅。
李昭坐在主位。
面前站着丁原与一个身形格外挺拔,散发着强悍气势的青年,正是丁原义子,吕布。
吕布眉宇间本带着几分桀骜不驯,但是,再面对李昭,却是有些坐立不安。
之前,因为侯成调戏刚死了丈夫的杜夫人孤儿寡母,他为侯成说话,惹怒了李昭。
后面,尽管他吕布在丁原这个义父麾下多有功勋,虽然李昭仍然不吝啬封赐,也没有怎么被李昭待见,更没有进入李氏的核心圈层,甚至与高顺地位相比,吕布都远远不如。
吕布并不知道李昭再见他,为了什么事情?
难道是因为要进攻董卓了,要用兵了,李昭要重用他了?
吕布心中有些惊喜、期待与忐忑。
李昭目光在吕布身上停顿片刻,这员猛将的勇武毋庸置疑,可那反复无常的性子,留在身边终究是隐患,而放出去,反倒能成为一把利刃。
昨天,李昭把袁术身边的人,安排的很明白,但是对于王允,倒是不知道该如何安排了。
李昭最终还是想到了吕布!
“建阳!”
主位上,李昭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道:
“洛阳局势并不稳定,董卓为国贼,但是兵马遍布司隶、关中各处,并不容易进攻。但是,朝堂之上却还有忠臣在暗中谋划,司徒王允大人便是其中之一,此人素有忠名,却苦于身边缺少能征善战之将,难以与董卓抗衡。”
丁原心头一动,试探着问道:“那主公的意思是……”
“本侯有意让吕布前往洛阳,辅佐王司徒。”李昭倒也不迟疑,看向吕布,语气平淡说道:
“吕布之前与本侯有一些冲撞,并有一身勇武,因此,本侯希望吕布能够借着这个冲撞,假意背叛本侯前往洛阳,投在王允麾下,如此,定不会让那董卓识破。吕布若能助王允除去董卓,便是大功一件,届时论功行赏,你吕布的名字,必将传遍天下。”
李昭说出召见丁原、吕布来的目的。
大厅内,吕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燃起兴奋的光芒。
他吕布素来不甘人下,丁原麾下虽受李昭重用,却终究是居于李昭之下,而李昭又对他不假颜色,若能他能够入洛阳辅佐三公级别的王允,甚至有机会亲手诛杀董卓,那才是扬名立万的捷径,定会被太皇太后重用,便是瞬间吕布心动了。
丁原却是心猛地一跳,忙有些委屈道:“主公,奉先乃末将义子,左膀右臂,若他离去……”
李昭抬手打断丁原,道:“并州有李猛镇守,鞠义、高顺在外,足以支撑。况且,王允大人是汉室忠臣,奉先去相助,亦是汝义子,亦是为了大汉,立下功劳,当有你一份,何乐而不为?”
丁原闻言,倒是也明白李昭说的有一定道理,而且明白李昭这打定了主意是要将吕布“送”出去。丁原虽不舍吕布的勇武,却更不敢违逆李昭的意思。
当下,丁原躬身应道:
“末将明白了!如此,便让奉先前往洛阳,助王司徒除贼!”
吕布见丁原应下,也上前一步,拱手道:
“末将定不辜负侯爷安排,定为侯爷诛杀董卓,为大汉除此大害!”
吕布说的这话时颇为激动,眼中满是对功勋的渴望,并没察觉李昭嘴角那抹一闪而过的深意。
李昭点头,看着其道:“好,如此,汝收拾东西,今日便动身。记住,见到王允后,当以他号令为先,切不可擅自行事。”
“末将遵命!”吕布抱拳郑重道。
不久丁原、吕布便离开了,李昭则是随后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王允的,让其接纳吕布,另外一封信则是给冯芳的,命冯芳保护好皇后何莲,若是情急之时,可以秘密把皇后带出洛阳,以免他进攻董卓,董卓狗急跳墙。其次,便是让冯芳注意搜寻一个倾城佳人,可能是貂蝉。
因为他李昭的横空出世,洛阳乃至整个大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就连李昭都不知道貂蝉在哪里,还会不会出现在皇宫,还会不会出现在洛阳。
但是,貂蝉绝对会有一次抽取系统奖励的机会,单此一点,李昭便不会放弃。
【努力码字中,求持续追读!】
(本章完)
虚拟大转盘再次转动,流光在三个区域间飞速游走,最终稳稳停在【李姓历史名臣名将英魂】之上。
李昭眉峰微挑,这已是连续第三次抽到英魂,看来系统这次是铁了心要为他补齐武将短板啊。
“叮!恭喜宿主获得【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英魂传承】,提醒宿主,该英魂可自己使用,也可给其他李氏子弟使用,若给他人使用,对方会死忠宿主!”
提示音落下,屏幕上浮现出一道身着太平天国战袍的身影——面容刚毅,眼神中带着几分沉稳与果决。
“竟然是太平天国的李秀成,今天运气如此之好!”李昭看到最后一次抽取,再次中了一个大奖,颇为惊喜。
历史上,李秀成可谓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支柱,虽出身草莽,却深谙兵事,尤其擅长绝境破局。
历史上,天京被围,李秀成率孤军驰援,大小数百战未尝大败,更能在颓势中重整部众,硬生生为天国续了数年气运。其“善抚士卒,能得人心”的特质,与如今李氏需要稳固各方势力的需求不谋而合。
“这李秀成该如何安排……”李昭指尖在案几上轻叩,目光落在舆图上,李秀成也是一个可以坐镇一方大将,放在晋阳倒是有些浪费了,毕竟,晋阳有他李昭在,只需要一个将领便足以。
最终,李昭目光放在了袁术的兖州地界,沉吟道:
“这位太平天国后期的支柱,最擅于在颓势中稳住阵脚,更精于协调各部、收拢人心,天京被围,其仅凭数千残部便能展转驰援,甚至反败为胜,这份“乱世缝补”的本事,恰好能与李靖的“开疆破局”形成互补。”
“李晏虽勇,但是若袁术不支持,就会独木难支,在袁术麾下还需一臂助,这李秀成倒是显得正好。李靖善攻,李秀成善守,李靖长于奇谋,李秀成精于统筹——若让二人在袁术帐下形成配合,既能让袁术的势力膨胀得“恰到好处”,又能确保局势始终在李氏掌控之中。”
李昭心中有了思量,倒也不迟疑,对系统下令道:
“在袁术麾下,寻李晏的同族兄弟,年纪二十上下,性子沉稳、擅长协调者,植入李秀成英魂。”
【叮!检测到李晏三弟李诚,现年十八岁,性情内敛,善观风色,与李秀成英魂契合度最高。】
“李诚?”李昭想起方才系统提及的李晏的身世,李丰、李晏、李诚若是三兄弟皆在袁术麾下,这般亲族羁绊,正好方便二人暗中呼应。
“系统,为李诚植入李秀成英魂!”
【叮!李姓子弟李诚已获得忠王李秀成英魂传承,一个月内将继承李秀成的体质、武艺、战场经验、政治能力、谋略能力。并潜意识中对宿主死忠,不会背叛。】
李昭看着舆图上的兖州,眼眸充斥着一抹期待的笑意,如今袁术麾下已经被他插入了两个亲信,继承李靖英魂的李晏可如利刃破阵,而继承李秀成英魂的李诚可如似韧线缠局,这对兄弟在袁术帐下一文一武、一攻一守,既能将那“伪帝”的戏码演得沸沸扬扬,又能在关键时刻收放自如。
“如此一来,袁术这颗棋子,才算真正活了。待这兄弟二人在兖州站稳脚跟,天下人对汉室的敬畏,怕是要被搅得连渣都不剩了。”
夜幕下,武睿侯书房内的烛火摇曳,映着舆图上密密麻麻的地名,仿佛已能看见不久后的中原大地上,那场由李氏暗中操盘的乱世风暴。
当然,不论是继承李靖英魂的李晏,还是继承李秀成英魂的李诚,李昭都会授意他们,不能不择手段的对治下横征暴敛、屠戮城池、掳掠百姓,要管理约束好麾下的军纪。
甚至两人都要尽量对袁术进行行为上的一定的劝谏、约束。
若是一般人,袁术自然不会理会。
但是若南征北战立下不世之功的李晏,以及擅长内政谋略的李诚二人共同对袁术劝谏、约束,应该能够起一定作用。
毕竟,两人未来将是袁术的左膀右臂!
这已经是李昭为百姓能做的事情了。
“苦了百姓啊……”
李昭轻轻叹了口气,这一步步棋走下去,天下只会更乱,流民会更多,饿殍会遍野。
可他别无选择。
就像那溃烂的伤口,若不狠狠剜掉腐肉,只会一点点蔓延全身。他李昭现在做的,就是在剜肉,哪怕鲜血淋漓,也要为将来的新生,腾出一块干净的地方。
“李氏想要的天下,不是踩着百姓的尸骨建立的。”李昭对着烛火,像是在起誓,喃喃道:
“待尘埃落定,本侯必轻徭薄赋,兴修水利,让天下人都能吃饱穿暖,不再受这战乱之苦。”
……
翌日清晨,晋阳城内的薄雾尚未散尽。
太皇太后血诏与武睿侯李昭将亲率大军讨董的消息,已如惊雷般炸响在晋阳城中掀起了巨大的哗然声。
晋阳城门口的兵甲碰撞声、战马嘶鸣声此起彼伏,往日里车水马龙的街道,此刻已被调动的兵马占去大半。
百姓们、贩夫走卒们围在街角交头接耳,既有对董卓的切齿痛恨,也有对李昭出兵平灭国贼的期待。
“听说了吗?武睿侯昨夜就下令,开始备粮了,大车一辆接一辆往城南军营运送呢!”
“那是自然,太皇太后血诏都出来了,可想汉室该如何艰难了,骠骑大将军忠心汉室,更是先帝驸马,又岂能坐视?”
“就是不知此番南下,要打多久,粮价、雪盐价格会怎么涨……”
“唉,这才安稳了两年,又开始打仗了,什么时候才能和平啊!”
……
晋阳城中百姓们议论纷纷,有痛骂国贼董卓的,有悲戚汉室被欺凌者,也有担忧战争再起对他们造成影响的。
整个晋阳城,笼罩在一股战争的风雨欲来的氛围中。
武睿侯府后院同样充斥着低沉的氛围,就连调皮的小李婵、小李麟、小李磐等珍惜起即将出征的李昭在家中的时间。
……
武睿侯府偏厅。
李昭坐在主位。
面前站着丁原与一个身形格外挺拔,散发着强悍气势的青年,正是丁原义子,吕布。
吕布眉宇间本带着几分桀骜不驯,但是,再面对李昭,却是有些坐立不安。
之前,因为侯成调戏刚死了丈夫的杜夫人孤儿寡母,他为侯成说话,惹怒了李昭。
后面,尽管他吕布在丁原这个义父麾下多有功勋,虽然李昭仍然不吝啬封赐,也没有怎么被李昭待见,更没有进入李氏的核心圈层,甚至与高顺地位相比,吕布都远远不如。
吕布并不知道李昭再见他,为了什么事情?
难道是因为要进攻董卓了,要用兵了,李昭要重用他了?
吕布心中有些惊喜、期待与忐忑。
李昭目光在吕布身上停顿片刻,这员猛将的勇武毋庸置疑,可那反复无常的性子,留在身边终究是隐患,而放出去,反倒能成为一把利刃。
昨天,李昭把袁术身边的人,安排的很明白,但是对于王允,倒是不知道该如何安排了。
李昭最终还是想到了吕布!
“建阳!”
主位上,李昭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道:
“洛阳局势并不稳定,董卓为国贼,但是兵马遍布司隶、关中各处,并不容易进攻。但是,朝堂之上却还有忠臣在暗中谋划,司徒王允大人便是其中之一,此人素有忠名,却苦于身边缺少能征善战之将,难以与董卓抗衡。”
丁原心头一动,试探着问道:“那主公的意思是……”
“本侯有意让吕布前往洛阳,辅佐王司徒。”李昭倒也不迟疑,看向吕布,语气平淡说道:
“吕布之前与本侯有一些冲撞,并有一身勇武,因此,本侯希望吕布能够借着这个冲撞,假意背叛本侯前往洛阳,投在王允麾下,如此,定不会让那董卓识破。吕布若能助王允除去董卓,便是大功一件,届时论功行赏,你吕布的名字,必将传遍天下。”
李昭说出召见丁原、吕布来的目的。
大厅内,吕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燃起兴奋的光芒。
他吕布素来不甘人下,丁原麾下虽受李昭重用,却终究是居于李昭之下,而李昭又对他不假颜色,若能他能够入洛阳辅佐三公级别的王允,甚至有机会亲手诛杀董卓,那才是扬名立万的捷径,定会被太皇太后重用,便是瞬间吕布心动了。
丁原却是心猛地一跳,忙有些委屈道:“主公,奉先乃末将义子,左膀右臂,若他离去……”
李昭抬手打断丁原,道:“并州有李猛镇守,鞠义、高顺在外,足以支撑。况且,王允大人是汉室忠臣,奉先去相助,亦是汝义子,亦是为了大汉,立下功劳,当有你一份,何乐而不为?”
丁原闻言,倒是也明白李昭说的有一定道理,而且明白李昭这打定了主意是要将吕布“送”出去。丁原虽不舍吕布的勇武,却更不敢违逆李昭的意思。
当下,丁原躬身应道:
“末将明白了!如此,便让奉先前往洛阳,助王司徒除贼!”
吕布见丁原应下,也上前一步,拱手道:
“末将定不辜负侯爷安排,定为侯爷诛杀董卓,为大汉除此大害!”
吕布说的这话时颇为激动,眼中满是对功勋的渴望,并没察觉李昭嘴角那抹一闪而过的深意。
李昭点头,看着其道:“好,如此,汝收拾东西,今日便动身。记住,见到王允后,当以他号令为先,切不可擅自行事。”
“末将遵命!”吕布抱拳郑重道。
不久丁原、吕布便离开了,李昭则是随后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王允的,让其接纳吕布,另外一封信则是给冯芳的,命冯芳保护好皇后何莲,若是情急之时,可以秘密把皇后带出洛阳,以免他进攻董卓,董卓狗急跳墙。其次,便是让冯芳注意搜寻一个倾城佳人,可能是貂蝉。
因为他李昭的横空出世,洛阳乃至整个大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就连李昭都不知道貂蝉在哪里,还会不会出现在皇宫,还会不会出现在洛阳。
但是,貂蝉绝对会有一次抽取系统奖励的机会,单此一点,李昭便不会放弃。
【努力码字中,求持续追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