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武德九年的最后一天(下)
    “见过二位相公,殿中监。”
    温禾虽慢了半拍,却也立刻跟上李道宗的动作,一同躬身行礼。
    他看著宇文士及身上的紫袍玉带,心中暗自思忖。
    这是升官了?
    殿中监虽不算中枢要职,却掌管宫廷礼仪器物,离天子极近,可见圣眷正浓。
    不过他记得,好像过不了多久,宇文士及就会因病外放为蒲州刺史。
    这个“因病”,总感觉是找的藉口。
    应该是为了別的原因。
    说罢,二人不约而同地退到一旁,给三位老臣让出通路。
    封德彝睨了温禾一眼,淡淡点了点头,隨即只对李道宗拱手道:“任城王有礼了。”话音未落,便迈著四方步朝大殿深处走去。
    他刚走没几步,周围便围上来不少官员,纷纷拱手行礼,恭维之声此起彼伏。
    温禾朝著他看了一眼。
    这老傢伙,好像活不了多久了。
    宇文士及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恶,却转瞬即逝,周围人竟无一人察觉。
    “温县子这段时日怎的都未去东宫授课?”
    萧瑀上前一步,语气亲和得像多日未见的好友,主动与温禾攀谈起来。
    “近日琐事繁忙,倒是疏忽了。”
    温禾连忙回话。
    “不过太子殿下的功课並未落下,请萧公放心。”
    萧瑀身为太子少傅,过问李承乾的课业本是分內之事。
    如今李承乾年纪尚幼,东宫之中除了温禾,还未正式设立其他学士,故而萧瑀对温禾格外留意。
    “嘉颖需勉力啊。”
    萧瑀压低声音,语气郑重了几分。
    “老夫听闻,这几日已有朝臣上书,要为太子举荐学士了。”
    “可是孔颖达、于志寧等人?”温禾笑问道,语气平静无波。
    萧瑀闻言大吃一惊,捋著鬍鬚的手猛地一顿,隨即又很快释然。
    定是陛下暗中告知了温禾,否则这少年怎会知晓得如此清楚?
    想通此节,他点了点头:“你既知晓他们,想必也知道陛下已婉拒了,不过……陛下似乎有意让虞世南入东宫。”
    这点温禾倒不意外。
    李世民既已知晓李承乾未来的轨跡,自然不会再让孔颖达、于志寧入东宫。
    就连魏徵,怕是也难有机会靠近太子。
    至於虞世南……
    温禾在心中细细琢磨。
    此人天性沉静,执著好学,早年便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与李世民君臣相知多年,可谓知根知底。
    歷史上记载载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虽容貌看似怯懦、弱不胜衣,性情却极为刚烈,敢於直言进諫,向来深得李世民敬重。
    这般既有资歷声望,又兼具刚柔的人物入东宫,既能堵住朝臣之口,又不至於让年少的李承乾感到压迫,確实是妥帖的安排。
    只是……不知此人是否好相处?
    “虞世南颇有才学,且为人通达,不似孔颖达那般古板。”
    宇文士及在一旁接口道,显然对虞世南颇为了解。
    “想来陛下也是不愿太子被过多约束。”
    萧瑀失笑道:“说起来,此人还是陛下让殿中监举荐的呢。”
    宇文士及闻言,坦然一笑:“虞公之才,朝野皆知,举荐贤才本就是分內之事,倒是温县子,你与太子相处日久,若虞公真入东宫,你二人可得好好配合才是。”
    温禾拱手道:“若能得虞公指点,是晚辈之幸,自当尽心配合。”
    他心里清楚,萧瑀特意提醒此事,既是示好,也是提醒。
    东宫之事敏感,容不得半点马虎。
    而宇文士及的话,则更像长辈的提点,透著几分善意。
    “多谢萧公、宇文公。”
    温禾真心的谢过,二人微笑的点了点头,便朝著太极殿內走去。
    “这两人是示好?”等宇文士及与萧瑀走远,李道宗才捻著鬍子,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就我这身份,还不至於让两位重臣特意示好。”
    温禾笑著摆手,心里却明镜似的。
    刚才萧瑀的提醒与宇文士及的提点,分明带著结交的意味。
    李道宗轻嗤一声:“你懂什么?萧氏和宇文氏这两家,年轻一代就出了几个靠门荫混到六品的,连个能撑起门户的都没有,这两个老傢伙能不著急吗?”
    他顿了顿,瞥了眼远处萧瑀的背影。
    “尤其是萧家,全靠萧瑀硬撑著,才没彻底败落,不找个有潜力的后辈搭线,日后可就没人能撑的起来了。”
    这话倒是不假。
    想当年萧氏在隋朝何等风光,还出了一位母仪天下的萧皇后,如今却要靠萧瑀在朝堂苦撑,確实唏嘘。
    温禾想起那位远在东突厥、还在攛掇女婿以“大隋”名义谋事的萧皇后,不由得暗自摇头。
    后世有野史,据说李二和她还有一段緋闻。
    但想来应该是不可能的。
    萧皇后都多大年纪了,李二不至於那么饥渴吧。
    “二位怎站在此处?”
    正说著,房玄龄与杜如晦並肩走来,两人皆是一身紫袍,步履沉稳。
    温禾连忙躬身行礼,房、杜二人则先给李道宗行了礼。
    这拜来拜去的规矩,著实累人。
    “里面闷热,本王和小娃娃在这吹吹风。”
    李道宗大大咧咧地说道。
    房玄龄与杜如晦早习惯了他这混不吝的性子,淡然一笑后,房玄龄看了眼四周,压低声音问道:“不知高阳县子此前所说之事,进展如何了?”
    “启稟房相,等倭国使团离开,便可播撒鱼饵了。”
    温禾也压低声音回了一句。
    房玄龄捻著鬍子,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甚好甚好。”
    几人又寒暄了几句,房、杜二人便转身朝殿內走去。
    他们刚走,李道宗便凑过来,拍了拍温禾的肩膀:“这房玄龄看著温和,肚子里的弯弯绕比谁都多,小娃娃你日后离他远些,別被他卖了还帮著数钱。”
    “我看你也不是什么好人。”
    温禾挑眉,故意转移话题。
    “我的小马驹和地契呢?这都多少天了?”
    李道宗一噎,摸著鼻子訕訕道:“明日,明日一定送到你府上!”
    “我信你才怪。”
    温禾翻了个白眼,刚转过身,却迎面撞上一个人。
    他那白眼还没来得及收回,在对方眼里,便成了赤裸裸的挑衅。
    “哼!”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不满地瞪了过来。
    这少年如此目光看自己是何意思?
    冲儿那件事,某还没和他算帐呢!
    『这人怕不是有病?』
    温禾在心里嘀咕,自己压根没招惹他。
    长孙无忌用力甩了甩袖子,將不满写在脸上,从二人面前昂首阔步走过,连个眼神都懒得再给。
    “他这是耍什么脾气?”
    李道宗也是一脸莫名其妙。
    温禾撇了撇嘴:“鬼知道。”
    “嘉颖啊。”
    话音刚落,又有几位熟人走了过来。
    温禾连忙收敛起情绪,老老实实地上前行礼。
    来的是李靖、阎立德,还有大理寺卿刘德威与民部尚书竇静。
    这几位竟结伴而来,倒是稀奇。
    “我等刚在尚书省处理完公务,便一同过来了。”
    李靖仿佛看穿了他的疑惑,淡淡解释了一句
    温禾訕訕一笑,与几人寒暄起来。
    他们见殿內人多,也没立刻进去,就在廊下聊了起来。
    不多时,有內侍前来唱喏,说时辰已到。
    眾人便跟著各自的內侍,前往指定的位置。
    一群人中,数温禾的位置最近。
    几乎没走几步就到了。
    就在大殿靠后的角落,虽不算最末,却也离主位远得很。
    他刚坐下,身旁便传来一声轻笑:“温县子倒是来得早。”
    温禾转头一看,竟是段志玄。
    他今日也穿著一件明光鎧,看样式比起李道宗那件要差一些,可好似也是新款。
    “见过段將军。”温禾拱手笑道。
    二人各自见了礼后,便相继落座。
    “多日未见,县子好像高了一些。”段志玄好奇的打量了一番。
    温禾闻言,不禁一喜,確认的问道:“真的吗?”
    他也觉得自己好像长高了不少。
    他和段志玄確实很长时间没见了,自从会州之战后,后者便一直在军中。
    而温禾这段时间连朝议都没来,不是在家里,就是在百骑。
    被段志玄这么一说,温禾被迫来参加宴会的鬱闷瞬间消散了,难得主动的和段志玄攀谈了起来。
    不久后。
    太极殿外,骤然响起一阵鼓乐。
    隨后又传来一阵浑厚的喇叭声。
    门外,一眾宫女提著灯笼迈著小碎步进入大殿之中。
    与此同时。
    只听一声高亢的声音响起。
    “太上皇圣驾至!”
    一时间,大殿內所有人不约而同的起身作揖。
    不少人垂头下去的那一刻,脸上赫然露出了诧异。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今日太上皇竟然会驾临。
    但在前面位置的那些位相公、尚书等重臣,没有一点意外。
    这就说明,太上皇出席今日宴会,必定是陛下许可的。
    “皇帝陛下,皇后殿下,至!”
    “眾臣恭迎!”
    隨著高月那高亢的声音落下。
    太极殿內赫然响起一阵山呼声。
    “臣等恭迎太上皇陛下万安、皇帝陛下圣安、皇后殿下安。”
    “圣躬安。”
    时隔半年之久。
    李渊的声音再一次在这太极殿中响起。
    只是这声音中,带著几分的沧桑和疲惫。
    温禾此刻低著头,看不见李渊是什么表情。
    不过想来,面对这样的场景,他应该很怀念吧。
    只是再过不到四个时辰,武德九年的最后一天便结束了。
    而迎来的,將是歷史上大唐最为荣耀的时代。
    贞观!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沉默的脑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沉默的脑袋并收藏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