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意气风发之约(三更求月票)
    波涛汹涌,道人腾龙。
    只是两个字,就仿佛代表著天地伟力一般,李辅国的面色稍稍有些凝滯了,李亨性情多疑,涉及到【泰山】之力,哪怕是近臣李辅国也不会说。
    虽然不说,但是却要让李辅国完成任务。
    这样的性情,自小就生得极丑,被母亲放弃,送去当宦官的李辅国反倒是能贴心地完善,看著那蛟龙波涛汹涌,李辅国眼底的惊惧之下,也有冷意。
    瞥了一眼那边的高適。
    在没有名將率领的情况下,只是单纯的士兵精锐和玄官,是难以在水面上完成討伐水神的职责的,但是,这道人乘龙来,逼停了太上皇的船,已经算是绝对的挑衅。
    这种情况下,高適,你会不会出手?
    驱虎吞狼。
    周衍道人,就让我来看看,你到底是什么想法,就以我来当做棋子,来引你入局。
    他毕竟不只是单纯阿諛之辈。
    但是局势的变化却往往和阴谋之辈不同,那少年道人盘膝坐在龙首之上,目光却丝毫没有往这边看,仿佛暗杀的三名梅內卫,就像是石头打落水面,泛起涟漪而已。
    少年道人伸出手,目光看向李隆基。
    “三郎,走得这样快。”
    “却也不和贫道道个別。”
    裹挟大势,恢弘出场,却又举重若轻,没有以李亨必然知道的府君身份,来去和一个小小的阉人对峙,甚至於不放在眼底。
    既表露了自身的实力,却又不会破格,比起有类忍气吞声的不动声色,这样的手段举重若轻,已不再是最初的那个少年游侠。
    李隆基颇欣赏,於是放声大笑,指著那在这个时候,还要在口头上占自己便宜的道人,道:“哈哈哈,难得你来相送,我这里的早就准备好了。”
    他抬手指了指旁边,桌子上放著一壶酒,两个青玉杯。
    他早就推断出了周衍的选择和反击。
    即便是导致了安史之乱,他仍旧是勘破一切,觉得一切都在手中的,大唐神灵一般的君王;而却偏是这样的倨傲和从容不迫,才导致了一切的灾难產生。
    周衍伸出手,流风驾驭,周衍用御风的方式把一杯酒牵引到自己的手中,周围有风化作障壁,遮掩了他们两个人,李隆基拿起酒盏,笑骂道:“你这道士,来得倒是囂张跋扈。”
    周衍道:“李辅国派了三个杀手。”
    李隆基道:“你没有当场对他出手,倒是长进了。”
    周衍道:“我就一个八品境,这船上藏著不少士兵,就算是藉助敖老的手段,最后怕也是两败俱伤,反倒是露了怯,况且,对面儿真正的又不是这死太监。”
    李隆基大笑,伸出手指著周衍指了指。
    “你小子。”
    “鬼精鬼精的。”
    “是我那好儿子啊,你对李辅国这一枚棋子出手,就好像破了格,他是知道你是泰山府君的,但是他的性子,终究有些软弱多疑,不確定你根基的情况下,不会大动干戈。”
    “这临走了,多少教你一教。”
    “我说你不是泰山府君,是不要让你失去自我,但是这天下局势,你要切记切记,涉及泰山,山神,仙神品的事情,不要忘记泰山府君之格,坠了格的话,则万物可欺。”
    “非仙神的事情,则要记住,定诸心神,做你这游侠儿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也不过只是一心而已。”
    周衍看著眼前老者,倒是难得客气一声,道:
    “受教了。”
    李三郎大笑。
    拈著酒盏,又道:“不过嘛,我那儿子的性子我也知道,就算是你隨著李辅国回去,他也不会把你怎么样,他首先是个皇帝,然后才是修行者。”
    “上三品仙神之路太过於虚无縹緲,国运加持的四品,已经能够算是当世的所向无敌,他在心底当然还会渴求突破,但是也会將你稳住。”
    “大概率会在宗室女子中,选择和你年岁相仿的。”
    “然后和你联姻。”
    周衍道:“我可没兴趣娶公主之类为妻。”
    李隆基深深看著他,微笑道:“算了,算啦,我李家女儿天姿国色,各个性情非凡,你这般性子的,怕是两个人得要打起来。”
    道士冷笑嘲笑:“激將法?有个卵用!”
    李隆基得意洋洋:“是你未见我李家女儿。”
    周衍打量著他,嘴角勾起,然后道:“你和杨贵妃若是有女儿的话,我可以勉为其难考虑一下。”
    李隆基的笑容凝固。
    周衍的嘴就和周衍的性子一样,从来没惯著他。
    一老一少又对视著,如果不是外面还有李辅国这个共同的对方棋子在,怕是当场开始互殴,李隆基握著拳头,气呼呼道:“算了,算了,你小子往后不要后悔。”
    周衍小小竖起中指,道:“后悔的话老子是狗。”
    李隆基骂骂咧咧:“反正,你的身份往后多有不適的,去楼观道,就改头换面,做个道人,好歹以后行走天下方便些。”
    李隆基顿了顿,道:
    “另外,兵家法脉虽然好,但不要过於追求。”
    周衍看著李隆基。
    李隆基斟酌著,拈著杯盏,道:“七大法脉,每一条法脉的目標,都直指上三品的仙神之境界,但是就连餐霞楼的胡紫阳,也只是困在四品,军神,佛门高僧皆如此。”
    “当年秦皇收天下法脉典籍,融会贯通,登临飞升。”
    “留下了七座法脉。”
    “秦皇融会贯通了七座石碑才踏出那一步,单纯一条法脉,如何能做到那么所向无敌呢,况且,现在这个时代的七大法脉,都是歷代前辈,推陈出新而成。”
    “这当然大有好处,让我人族玄官的道路越发清晰。”
    “但是,这也让法脉本身掺杂了太多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修此法脉,前面走得快,但是想要超越前人的难度也大。”
    李隆基这一次是真的在指点,周衍道:“有何见教?”
    李隆基道:“两条路。”
    “第一,去看看这七大法脉石碑的原典,既要学这歷代宗师整合的法脉剖析,在这之后,也要观这原典,两相印证,才有可能走出那一步,踏足上三品。”
    “第二,寻找秦皇七大石碑之前的法脉宝物。”
    周衍沉思,李隆基伸出手,宽大却又有了许多皱纹的手掌握住,在少年道人的头顶轻轻锤了一下,洒脱笑道:
    “你不惧怕我,不被泰山府君的名號拘住,岂能够被【秦皇】这两个字,被那七大法脉拘束住?!”
    “什么是仙神品?”
    “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解释,歷代宗师为了这个境界,写出了多少的典籍?那李太白心境洒脱无上,却又困顿於五品境,可知为何?”
    周衍看著眼前的大唐圣人。
    李隆基拈著酒盏,道:“我曾走到过世上顶峰,也曾经坠下深崖,所以对这仙神二字,倒是有个想法,小道士,你若是有兴趣,可愿意听听我的见解?”
    周衍注视著眼前的老者,拱手道:“请。”
    李隆基洒脱大笑数声,道:
    “所谓仙神品,不过三个字。”
    “曰——无拘束!”
    “皇帝是最难打踏出那一步的,李太白天生狂傲,却又因为年少的经歷,执著於官位,朝廷官场里那些规矩,和他的秉性彼此根本不协调,怎么可能真正表里如一,无拘无束?”
    “就这三个字,拘住多少人来。”
    周衍注视著眼前的老者,道:“周衍,谨受教。”
    李隆基注视著周衍,轻声笑道:
    “你,想要回到你的时代吗?”
    !!!
    少年道人瞳孔剧烈收缩。
    流风转移,这声音就只是周衍和李隆基两个人能听到,这老迈的君王道:“我能看到你身上並无来处,不在此人道气运之中,但是却並不排斥。”
    “若非来自於过去,便是来自所谓未来之来。”
    “你对朕,毫无这个时代之人该有的敬畏,那看来,並非我大唐子民。”
    周衍瞳孔剧烈收缩,忽然就懂得了妖精山灵的跟脚被人道破的时候,心中是何等的汹涌,背后汗毛都要炸开来了,死死盯著眼前这皇帝。
    李隆基袖袍翻卷,垂眸道:
    “无来处之来,无去处之去。”
    “朕,也想要来看看,你这个【没有来处】的人,得了【泰山府君】的位格,能走到个什么位置,就当做,是朕最后给这天下的一股力。”
    “你的身份,朕会带入坟墓之中。”
    “周衍,这方世界,这天下万民,由你去看看吧。”
    周衍看著眼前这行將就木,却意气风发的老者,无论气魄,眼力,还是凌厉之气息,都足以称为周衍来到此世见到的第一人之人。
    难以想像啊。
    即便是从巔峰滑落下来,再度觉醒的时候,仍旧秉持有如此的气魄,这样的人,在其最为意气风发,少年飞扬的少年时代,该是如何的锋芒毕露,如何让眾人追隨。
    他也曾经是一整个时代的核心,曾经是无数故事的主角。
    如今,他老了。
    周衍道:“那么,你要去何处?”
    李隆基伸出手掌,按在周衍的肩膀上,两个人,一个看著繁华的人世间,看著长安城,看著那蝇营狗苟,另一个看著千山万水,看著楼观终南,看著那妖怪仙神。
    李隆基微笑道:“朕说了,朕还有最后的一战。”
    “李亨是我的儿子,但是却以百姓为代价,让异族出兵,最后的最后,即便是此身已经衰老,但是,道士,我至少可以保证,我们两个人在同一年死去的可能性。”
    “就让朕,最后再终结一次天下之敌。”
    “到时候,你来长安城。”
    “取走那一枚泰山的道果。”
    周衍道:“我可未必想要去见到你。”
    李隆基笑:“我有灵丹妙药,琼华玉露,诸多灵果灵药,你不要吃?”
    周衍嘴角扯了扯:“不吃。”
    李隆基放声大笑:“不,不,你一定会去见朕,不信的话,咱们可以打个赌,另外,朕还给你留下了一个礼物,想要和你交换一物。”
    李隆基拍了拍手。
    流风散去,让高力士取东西来。
    拿出一个大概有手臂那么长的匣子,递给周衍。
    要交换周衍身上,雷海青的琴弦,李隆基道:“他是我的故人,我先要將他的琴弦上灵性,和他的尸首埋葬在一起,就请你答应我的要求。”
    周衍问过了雷海青,將这琴弦递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將匣子扔给周衍,道:
    “里面是一把剑,给你当做防身。”
    周衍重新回到涇河龙君的头顶,看著那水波腾云,李隆基负手而立,鬢髮飞扬,低声吟唱诗句:
    “剑阁横云峻,鑾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縈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这蛟龙远远去了,气势汹涌无比,这个时候才有人询问,此龙是何物,李隆基看著那远去少年道人,拈著酒盏,走到了人生结局的君王,仍旧促狭,微笑道:
    “此龙,乃我当年养在兴庆池中,今来送我。”
    高力士无奈长嘆息。
    圣人啊,您的嘴巴怎么比年少时候还轻佻了?还去撩拨那道长,远远看到龙首上少年道人转身,伸出一根手指,骂骂咧咧的。
    李隆基似乎得意极了,放声大笑起来。
    少年意气,中年得意,老来失意,皆付一笑中。
    【上行至嘉陵江,乘舟將渡,见龙翼舟而进。侍臣咸睹之。上……顾谓左右曰:“此吾兴庆池中龙也。”命以酒沃酹,上亲自祝之。龙乃自水中振鬣而去。】
    ————《宣室志》·唐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真君驾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阎ZK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阎ZK并收藏真君驾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