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输贏,那就更没意思了。』明古平静道。
其它兄妹三人看向明古,略有所思。
『三弟这是何意?』明仑问道。
『大哥、二哥別误会,我只是真的不想赌。
而且这常玉、徐到,都是我大乾难得的人才,即便是分出了胜负,也只是一时的罢了,未来还很长。
我们不应当为此事而赌,也以免伤了他们的和气。』明古认真道。
『老三、你呀还是这么容易较真,罢了、那就不赌。』明昆爽朗的笑道。
『三弟说的有道理,是不该拿此事一赌,將事情扩大,伤了这两位人才的心意。』明仑也点了下头,隨后又打趣的笑道:
『大哥说的也对,三弟你从小就最容易较真,到了如今还是这样。』
『让大哥、二哥见笑了。』明古頷首道。
其实他知道这个问题,但他没想过改。
较真没什么不好。
何况老大、老二,又有哪个是不较真的?
只不过是双方较真面对的事物不同罢了。
话题转过,又说到了人才方面。
这次是文道。
对於明古兄弟几人来说,能被他们看重的人才,通常也只有兵道和文道。
至於单纯的武道天才,並不多被他们太看重。
因为再天才又能如何?
能比得过有大乾支持的他们兄弟几人吗?
即便將来到了王者境,也仅仅如此罢了。
除非对方武道天赋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甚至有希望单靠自己,就达到王者境巔峰、乃至神境的可能。
可这样的天赋,反正他们从没有听过。
『说起文道人才,这几十年、大乾也的確是比以往更多。』明昆语气有些高兴道:『儒、道、法、墨四家,都出现了不少的人才。
还有一些文士,听闻精通多家。』
文道是感悟天地,修神。
在诸子百家出现前,人族能走上文道的人,少之又少。
诸子百家,可谓是人族文道的一次大跳跃。
彻底打开了人族文道发展的大门。
而儒、道、法、墨这四个学派,正是诸子百家中,最厉害的四个学派。
严格来说,兵道也是诸子百家的一个学派,不过兵道主要不是修神,又比较特殊,就通常被单独称呼。
『大哥说的精通多家,可是指丞相家的那位?』明仑开口道。
『嗯。』明昆点头,神色中流露著毫不掩饰的讚赏之色,『刘书温如今不过三十来岁,却精通儒、道,听说还精通纵横。
修为已经达到进士高等层次,我很看好他、將来成为丞相那样的大贤。』
文道不同於武道,是有自己的一套力量名称的。
初入为童生,对应武道的炼体境。
之后为学者,对应武道的换血境。
隨后是进士,对应武道的千山境。
再之后是大学士,对应武道的十海境。
第五境称为大贤,对应武道的王者境。
第六境则是半圣、亚圣之称,对应武道的神境。
其等级之森严,比之武道丝毫不弱。
如今整个大乾,也只有丞相这一位大贤,可想而知、明昆对这位刘书温的看好。
『刘书温的確算是天纵之才,又有丞相在背后支撑,我也看好他,將来能成就大贤之境。
不过我还看重另一人,能成就大贤之境。』明仑颇有自信道。
『哪位?』明霞好奇道。
『四十多年前成就进士,如今已担任一郡郡守的李百长。』明仑笑道。
大乾共八州,州之下是郡,郡之下是府,府之下是县。
郡守乃是正三品,能担任这等职位的,必然达到了进士接近巔峰的层次。
明昆、明古神色並不意外,显然知道这个人。
这个李百长也算是大乾数十年来,最出色的文道人才了。
今年七十多岁,进士巔峰层次。
如果是武道,七十多岁达到千山境巔峰,其实对大乾来说,只能算是天才,不能说多么耀眼。
但文道就不同了。
这个岁数、境界,再加上李百长的家世,的確非常出色。
『这位李百长没有出色的家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確实不易。
而且这些年,他的进境是越来越快,颇有些大器晚成的意思。』明昆点头讚赏道,也表示了认同之意。
这个李百长,有成就大贤的潜力。
接下来,兄妹几人又说了一些其他的文道人才,明古也开口了几句,没有什么隱瞒的。
皆是坦坦荡荡、抱著期待的语气。
原因很简单,兄弟几人的太子之爭,不是麾下势力的爭夺,不是谁支持的人多,谁就是太子。
只有自身的实力,才是他们唯一的决胜法宝。
顶多也就是交好朝中更多的人,获取更多的资源,从而增强实力。
但先不说刘书温这样的人,即便是李百长这样的人,他们也没想著將其收入麾下。
没太大必要,更会引起多方不满。
对这些人,兄弟几人皆是抱著他们越强越好的期待心態。
这样一来,自己成为皇帝后,就是自己得力的臣子了。
这也是兄弟几人都最关注年轻一辈,反而对年长一辈、不怎么在意的原因了。
等他们成长起来,开始爭夺太子之位时,这朝中高层必定换了许多。
等太子登基时,更只会寥寥无几,甚至可能一个不剩。
关注没多大用。
交好,那些老狐狸也不会支持他们更多的资源。
说来说去,太子之爭,靠的还是他们自己。
其它的,在大乾两千多年来的规矩、默契下,不切实际。
閒聊中,常玉、徐到也分出了胜负。
常玉越发疯狂的攻势,让徐到后退了几步,算是分出了一线高下。
常玉贏了,脸色却是没多少高兴,更多的是不尽兴。
徐到输了,也没有什么沮丧不甘,很是平静,如同他的气质,沉稳如山。
作为大哥的明昆站出来,笑著说了几句,缓和下气氛。
二人下场,一场场比武继续进行著。
勛贵年轻一辈中最出色的,另外几人中的汤鼎臣、邓愈德也下场了。
结果是不分胜负。
还有一位冯国,却是因军务,没有前来。
(第一章,谢谢支持。)
······
其它兄妹三人看向明古,略有所思。
『三弟这是何意?』明仑问道。
『大哥、二哥別误会,我只是真的不想赌。
而且这常玉、徐到,都是我大乾难得的人才,即便是分出了胜负,也只是一时的罢了,未来还很长。
我们不应当为此事而赌,也以免伤了他们的和气。』明古认真道。
『老三、你呀还是这么容易较真,罢了、那就不赌。』明昆爽朗的笑道。
『三弟说的有道理,是不该拿此事一赌,將事情扩大,伤了这两位人才的心意。』明仑也点了下头,隨后又打趣的笑道:
『大哥说的也对,三弟你从小就最容易较真,到了如今还是这样。』
『让大哥、二哥见笑了。』明古頷首道。
其实他知道这个问题,但他没想过改。
较真没什么不好。
何况老大、老二,又有哪个是不较真的?
只不过是双方较真面对的事物不同罢了。
话题转过,又说到了人才方面。
这次是文道。
对於明古兄弟几人来说,能被他们看重的人才,通常也只有兵道和文道。
至於单纯的武道天才,並不多被他们太看重。
因为再天才又能如何?
能比得过有大乾支持的他们兄弟几人吗?
即便將来到了王者境,也仅仅如此罢了。
除非对方武道天赋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甚至有希望单靠自己,就达到王者境巔峰、乃至神境的可能。
可这样的天赋,反正他们从没有听过。
『说起文道人才,这几十年、大乾也的確是比以往更多。』明昆语气有些高兴道:『儒、道、法、墨四家,都出现了不少的人才。
还有一些文士,听闻精通多家。』
文道是感悟天地,修神。
在诸子百家出现前,人族能走上文道的人,少之又少。
诸子百家,可谓是人族文道的一次大跳跃。
彻底打开了人族文道发展的大门。
而儒、道、法、墨这四个学派,正是诸子百家中,最厉害的四个学派。
严格来说,兵道也是诸子百家的一个学派,不过兵道主要不是修神,又比较特殊,就通常被单独称呼。
『大哥说的精通多家,可是指丞相家的那位?』明仑开口道。
『嗯。』明昆点头,神色中流露著毫不掩饰的讚赏之色,『刘书温如今不过三十来岁,却精通儒、道,听说还精通纵横。
修为已经达到进士高等层次,我很看好他、將来成为丞相那样的大贤。』
文道不同於武道,是有自己的一套力量名称的。
初入为童生,对应武道的炼体境。
之后为学者,对应武道的换血境。
隨后是进士,对应武道的千山境。
再之后是大学士,对应武道的十海境。
第五境称为大贤,对应武道的王者境。
第六境则是半圣、亚圣之称,对应武道的神境。
其等级之森严,比之武道丝毫不弱。
如今整个大乾,也只有丞相这一位大贤,可想而知、明昆对这位刘书温的看好。
『刘书温的確算是天纵之才,又有丞相在背后支撑,我也看好他,將来能成就大贤之境。
不过我还看重另一人,能成就大贤之境。』明仑颇有自信道。
『哪位?』明霞好奇道。
『四十多年前成就进士,如今已担任一郡郡守的李百长。』明仑笑道。
大乾共八州,州之下是郡,郡之下是府,府之下是县。
郡守乃是正三品,能担任这等职位的,必然达到了进士接近巔峰的层次。
明昆、明古神色並不意外,显然知道这个人。
这个李百长也算是大乾数十年来,最出色的文道人才了。
今年七十多岁,进士巔峰层次。
如果是武道,七十多岁达到千山境巔峰,其实对大乾来说,只能算是天才,不能说多么耀眼。
但文道就不同了。
这个岁数、境界,再加上李百长的家世,的確非常出色。
『这位李百长没有出色的家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確实不易。
而且这些年,他的进境是越来越快,颇有些大器晚成的意思。』明昆点头讚赏道,也表示了认同之意。
这个李百长,有成就大贤的潜力。
接下来,兄妹几人又说了一些其他的文道人才,明古也开口了几句,没有什么隱瞒的。
皆是坦坦荡荡、抱著期待的语气。
原因很简单,兄弟几人的太子之爭,不是麾下势力的爭夺,不是谁支持的人多,谁就是太子。
只有自身的实力,才是他们唯一的决胜法宝。
顶多也就是交好朝中更多的人,获取更多的资源,从而增强实力。
但先不说刘书温这样的人,即便是李百长这样的人,他们也没想著將其收入麾下。
没太大必要,更会引起多方不满。
对这些人,兄弟几人皆是抱著他们越强越好的期待心態。
这样一来,自己成为皇帝后,就是自己得力的臣子了。
这也是兄弟几人都最关注年轻一辈,反而对年长一辈、不怎么在意的原因了。
等他们成长起来,开始爭夺太子之位时,这朝中高层必定换了许多。
等太子登基时,更只会寥寥无几,甚至可能一个不剩。
关注没多大用。
交好,那些老狐狸也不会支持他们更多的资源。
说来说去,太子之爭,靠的还是他们自己。
其它的,在大乾两千多年来的规矩、默契下,不切实际。
閒聊中,常玉、徐到也分出了胜负。
常玉越发疯狂的攻势,让徐到后退了几步,算是分出了一线高下。
常玉贏了,脸色却是没多少高兴,更多的是不尽兴。
徐到输了,也没有什么沮丧不甘,很是平静,如同他的气质,沉稳如山。
作为大哥的明昆站出来,笑著说了几句,缓和下气氛。
二人下场,一场场比武继续进行著。
勛贵年轻一辈中最出色的,另外几人中的汤鼎臣、邓愈德也下场了。
结果是不分胜负。
还有一位冯国,却是因军务,没有前来。
(第一章,谢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