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嘴!”
    沈忠信气的双眼喷火。【,无错章节阅读】
    地窖里的银冬瓜,那是本家好多代人存下来的。
    沈家集多次遭灾,就连九年前的辽人轻骑突袭。
    都没挪动一个。
    你个败家玩意。
    居然学沈麟那个混帐?
    毁家紓国么?
    还轮不到我姓沈的。
    封丘京城,江南各地。
    家財百万的豪绅巨富,多了去了。
    谁他么犯傻?
    会把自己窖藏的银冬瓜搬出来?
    “走,去那臭小子家里坐一坐。”
    “你俩也去!”
    “都是带兵的人了,养气功夫要练练。”
    沈毅打马跟上,撇撇嘴很是不屑。
    老爹,你闭门读书这么多年。
    养气功夫也不咋的。
    银冬瓜三个字,我还没说出口呢。
    你就暴跳如雷,想吃人似的。
    哼哼,守財奴!
    便宜二伯上门,沈麟自然不敢怠慢。
    大家暗地里交手,来来回回好几趟。
    说不上谁吃亏谁占便宜。
    好歹都是姓沈的。
    桌子底下,可以玩儿圈踢。
    檯面上还得谈笑风生,仿佛跟没事人一般。
    “哎哟喂,二伯,您现在可是贵人事忙。”
    “还有空?来瀘水河村视察?”
    沈麟笑的见眉不见眼的,心里却暗骂不已。
    这大热天的跑来跑去的,你不嫌辛苦?
    咋没半道儿上中个暑,遭个风啥的?
    “哈哈哈,沈麟你小子,倒是会享福。”
    “杨成良走了,他留下的这大宅子,倒是便宜了你!”
    “背山面水,凉风习习。”
    “真是避暑的好去处呀!”
    沈麟恭敬地笑道。
    “哪里哪里?”
    “二伯要是喜欢,每年秋夏,都可以来小住几天嘛!”
    “反正隔得不远不是?”
    “来来来,屋里闷热,咱们就在凉亭坐坐好了。”
    “楚儿,快来快来,见过本家二伯。”
    “你们几个,上凉茶、凉瓜……”
    “对了,前些天,我发明的冰银耳羹呢?也端上来。”
    “让大家解解暑。”
    前院凉亭位於假山池塘之上。
    两棵大香樟树枝繁叶茂,绿荫如盖。
    阳光透过树叶洒落下来。
    星星点点,感觉不到一丝燥热。
    高大的围墙,可挡不住瀘水河的阵阵凉风。
    本家带来的护卫家丁,自然由梁自忠带到厢房长廊去安顿。
    自然少不得凉茶果子招待著。
    这点礼数,沈麟家不缺。
    柳楚儿带著几个年轻姑娘捧著冰镇水果。
    大坛冰凉的银耳莲子羹,也放在石桌上。
    然后,柳楚儿微微屈膝,道了个万福。
    “见过二伯!”
    “见过两位堂兄!”
    沈忠信一连慈祥地笑道。
    “起来起来,自家人嘛,甭客气!”
    “好一个端庄知理的媳妇儿。”
    “沈麟,你个臭小子,眼光不错。”
    “福气也不错,可得好好珍惜!”
    “楚儿啊,二伯初次登门,没带啥好礼物。”
    “这枚和田玉佩,隨我多年,送给你了!”
    长者赐,不敢辞。
    柳楚儿接过那枚看著挺值钱的玉佩。
    高高兴兴的下去了。
    当官的二伯,果然要大方些。
    那三伯沈忠儒来了好几次了。
    吃吃喝喝,毫不客气。
    不但啥礼物都不给,每次临走还甩脸子。
    亏得他生意做的那么大,一点礼仪都不懂。
    哼哼,下次再来。
    別怪我放赶山犬!
    沈麟这里的银耳莲子羹,可是独一份儿。
    这时代,哪有人种植银耳?
    就这么些,还是沈麟画出图样。
    让邙山村的妇孺,在山里採擷到的呢。
    “嘖嘖,好味道!”
    沈忠信大讚道。
    “一碗这个银耳……莲子羹下肚,浑身都凉爽透了哇!”
    “你小子,还藏著这种好东西?”
    “也不知道给二伯上贡一点点?”
    沈麟笑眯眯地道。
    “二伯喜欢就好。”
    “银耳是极为罕见的山珍,只生长在几种乾枯树木之上。”
    “它的功效,不下於灵芝、猴头菇。”
    “没说的,一会儿给二伯包一包干货。”
    “干银耳泡水,可能生发了。”
    “一把,就能燉这么一大罈子呢!”
    沈忠信看起来,对沈麟的恭谨,极其满意。
    两人聊些家常时政。
    一时间,其乐融融。
    旁边的沈毅可不客气。
    他一连喝了三大碗银耳羹,才恋恋不捨的打著饱嗝。
    停嘴了。
    反正,不吃白不吃。
    难道沈麟还敢投毒不成?
    他自己也喝得稀里哗啦的。
    不过,这一老一小。
    就是两只大小狐狸,搞得比亲生的父子还亲热。
    强烈鄙视你们。
    不行,老子还得再吃三大块凉瓜。
    先赚点利息再说!
    妈蛋,沈麟这小王八蛋。
    比咱们主脉本家还会享受。
    总有一天,我沈毅当家了。
    別的不说,这方面还得学学他。
    留著那些银冬瓜有个屁用啊?
    不能吃不能喝的?
    只听说过诗书传家万万年的。
    巨富传家?
    富不过三代,谁家不出几个败家子儿?
    嗯呢,以后就这么办!
    扯了两刻钟。
    沈忠信才说到正题。
    “沈麟呀,你瞒得住你三伯,可瞒不住我哟!”
    “今儿,咱们爷儿俩,打开天窗说亮话!”
    “你二伯呢,占了便宜,也绝不会让你吃亏。”
    “你口口声声说,不做铁器生意?就別糊弄老夫啦!”
    “有了大笔商税进项,你二伯不差钱。”
    “说吧,生铁啥价?精铁又价值几何?”
    沈麟当然知道老傢伙不差钱。
    你早说买不就完了?
    沈忠儒跑来不是要看水泥房,就是要研究一下织布机。
    还想挖我家的铁匠。
    我家哪有专门的铁匠?
    大伙儿都是身兼多职。
    他挖打铁的,不就是挖我的家丁建筑工么?
    谁能给他好脸子?
    “二伯,精铁我有,但是,量不大。”
    “您先別著急,听侄儿解释!”
    “您老博览群书,当知道铁矿石的优劣,才是决定精铁出品的关键。”
    “如今,沈家集也大炼钢铁了。其他县谁不在忙著备寇练兵?”
    “市面上,別说高品位矿石,普通铁矿石。”
    “都涨了两三文了,对吧?”
    这个確实属实。
    落阳山贼寇的声势太大了。
    不仅仅是澶州下面的几十个府县。
    大周北地,都早已风声鹤唳了。
    作为战略物资的粮食、盐铁,皮革牛筋等等。
    不涨价才怪呢?
    沈忠信很平静,抚须而笑。
    “这个老夫自然了解。”
    “二伯我呢!”
    “就关心你家的供货量。”
    “还有,价格!”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鹿鸣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鸣野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