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里的炭火温度不低。【google搜索】
    沈忠孝的脸色,渐渐变得红润起来。
    他手里的几封信,交给沈忠儒和宝贝女儿。
    隨便他们去看。
    反正,也没什么秘密可言。
    “唉,这次,多亏了我沈家的麒麟儿。”
    “连皇上都这么讚嘆!”
    “沈麟不但在瀘水铁城歼灭了两千偷袭辽军。”
    “还带兵救了安定城。”
    “安定虽说损失惨重。”
    “辽人的损失,却比咱们还要大。”
    “县城保住了,这是二十年未有的一场大捷!”
    沈忠儒看了半天,才若有所思的道。
    “老大,以我对沈麟的了解。”
    “那小子一贯喜欢藏著掖著。”
    “你看他卖给沈毅的铁甲、马鎧,都是战利品吧?”
    “居然有三千五百多套!”
    “辽人的兵器弓箭,甚至达到三万件。”
    “老天,我敢肯定,偷袭瀘水的辽军,绝对不只两千人。”
    “翻倍还差不多!”
    沈忠孝眼中闪烁著睿智的光芒。
    他仿佛能看到千里之外,老家所发生的一切。
    “当然不止!”
    (请记住.com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老三,这事儿,你知道就行了。”
    “沈麟不在乎战功,也没必要四处宣扬。”
    沈思思却是满眼佩服的小星星。
    太不可思议了。
    “爹,沈麟堂哥不是只有三千兵么?”
    这回沈忠儒却说了一句公道话。
    “可他是出了名的败家子儿啊。”
    “思思啊,你知道这大半年,那小子赚了多少钱么?”
    “几十万哟!”
    “这么多钱,你二伯都能养二万七八千乡兵、班军了。”
    “可沈麟呢,全在他那三千军队上去了。”
    “清一色的铁甲骑兵呢,重骑就有整整一千。”
    “不打胜仗,天理难容!”
    沈忠儒也算开了眼界的人了。
    杨成良的大帐里,还有军官穿皮甲呢。
    他当然不知道,那只是某些贼首的特殊癖好罢了。
    铁甲太重。
    贼寇再穷,一两千件铁甲还凑得出来。
    炼铁世家,黄家堡可不穷。
    沈忠孝难得地笑了笑。
    “陛下龙顏大悦。”
    “已经下旨表彰了。”
    “安定县升格为安定府,下辖安定、夹山、忠县、易县。”
    “提拔周元为首任知府。”
    “你二伯当了通判,李乘风为同知!”
    这倒是人尽其用。
    朝廷难得开明一次,没有乱插人。
    人家功劳在哪里摆著呢。
    一帮乡兵、班军就能硬抗上万辽人的进攻。
    你让一个正经八百的府去试一试?
    就算安定升格为府,也才四个县的小府。
    跟真定、大名、相州,这些符完全没法比。
    人家下面,最少的都有六七个县。
    沈思思不干了。
    “那最大的功臣,沈麟堂哥呢?”
    沈忠孝呵呵笑道。
    “他当然高升了。”
    “原来是个千户。”
    “现在晋级为西路游击,掛参將衔。”
    “沈毅是东路游击,一样掛了个参將。”
    “朝廷核准边境地区的游击,兵员五千,沈麟也不再归属澶州庄子才麾下。”
    大周的游击將军,是个很灵活的军职。
    太平地方,带兵一两千,比千户多不了几个。
    战乱和比较危险的地方。
    核准五千,就属於超配。
    朝廷是要发银子,给装备的。
    当然,你想多养一些也可以。
    自己掏钱。
    目前的大周军將,不吃空餉,不缺额就不错了。
    谁捨得多养兵?
    钱呢?
    偏偏沈家两个败家子,都是不差钱的主儿。
    沈毅已经扩军一万了。
    沈麟倒是想扩充。
    可他没有信得过的兵源,还在苦兮兮地培养孤儿呢。
    沈思思聪明绝顶。
    闻言之下,不由得大失所望。
    “沈麟堂哥亏了。”
    “他背靠北邙山,哪还有合適的土地屯垦养军?”
    “沈毅还能收收商税呢。”
    “唉,无解!”
    沈忠儒却笑道。
    “思思,你不了解那小子。”
    “他划拉钱粮,可是一把好手。”
    “你信不信?”
    “沈毅都得找上门去求他。”
    “什么叫无解?”
    “他解决的办法,多如牛毛!”
    沈忠孝今天进宫,难得碰上老皇帝心情好。
    沈家子弟给沈忠孝涨了脸面了嘛。
    不过,前些日子,老皇帝有意下放他去北地当一路总管。
    这回却只字不提了。
    皇权讲究平衡之道。
    你沈家已经有两个弃文从武的麒麟儿了。
    帐面兵力足足一万。
    在北地排名前几位的沈家,財雄势大。
    再养三五万兵,也不是不可能。
    老皇帝犹豫了。
    一路总管属於特设。
    比如河北西路。
    澶州的总督庄子才,各府的知府都得归总管所辖。
    只不过,河北西路还没有总管罢了。
    沈忠孝又不得不苦等了。
    千方百计被召回来,结果却高高掛起。
    原本有点出仕的苗头呢。
    自家二弟和两个侄子风头出大了。
    搞得他自己,还得继续当摆设。
    不得不说,很讽刺。
    不过,沈忠孝近距离观察了老皇帝。
    这位,金丹红丸服了不少,已经快油尽灯枯了。
    如果不出意料的话。
    沈忠信最终被放出去的机会很大。
    毕竟,大周朝,想他这样的干吏老臣不多了。
    没有他去前面顶著某一路。
    万一朝中生乱。
    外敌乘虚而入怎么办?
    歷朝歷代,中原王朝已经证实了无数回了。
    只要自己不乱,东南西北,那些宵小岂有坐大的机会?
    不被强大的中原王朝覆灭掉。
    就算手下留情了。
    可惜,现在的大周朝,最虚弱的时候快到了。
    乱象已现。
    如沈忠孝这种以家国为念的老臣子。
    心中的沉重,可想而知。
    还有些时间。
    咱老沈家的麒麟儿,快快成长吧!
    一家人正准备用晚餐的时候,老管家来报。
    “老爷,秦王驾到!”
    话音未落,一位器宇轩昂的年轻人就踏进大堂来。
    “不好意思哈,老大人!”
    “今儿,本王一听到安定大捷的好消息。”
    “就恨不得痛饮三百杯啊!”
    “喝酒嘛,得找知己不是?”
    “所以,本王就厚顏登门嘍!”
    “见过秦王!”
    沈思思和沈忠儒等人连忙大礼参拜。
    这位二皇子倒是平易近人,也不摆什么架子。
    始终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说了几句话,其他人都藉故离去。
    秦王突然语出惊人。
    “老大人,本王,欲请封太原府!”
    什么?
    沈忠孝霍然起身。
    封建外地?
    你……放弃了?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鹿鸣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鸣野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