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號。
    海军第三师回归铁城。
    他们这一次,时间安排的紧锣密鼓,顺便还跑了一趟台湾。
    主要是捎回的情报太重要。
    陈虎根本不敢在路上耽搁。
    果然,秦王杨念广在正月初一这天登基称帝。
    年號神佑。
    沈麟禁不住抱怨道。
    “特么的,又得换年號了?”
    “老杨家这哥儿三,怎么都喜欢別人帮忙?”
    “老大杨念博,號皇佑帝。”
    “结果在位不到一年,完犊子了。”
    “老四杨念厚看老祖宗一窝子皇帝都没啥用,乾脆號天佑帝。”
    “指望老天保佑?老天倒是没跟他为难。”
    “可自家二哥却跳出来了。”
    “嘖嘖,还是老二的奥援多些。江南、两淮半路,广南,四川,陕西都派使者去了?”
    “难怪杨念广要號神佑呢!”
    “他这是觉得,如有神助么?”
    一向冷麵不苟言笑的周元都忍不住直乐。
    他抚摸著一把略显白的长须笑道。
    “不止呢!”
    “我们的船队刚到雄州,江面上的辽军一跑。”
    “卢太白就带著一大堆人在码头候著了。”
    “就为两件事。”
    “第一、向大都督您道歉。说他以前狂妄了,不知天高地厚,做了些对不起您的事儿,他保证以后绝对不会了。”
    “第二、卢太白派出了庞大的使者团队,好几百人呢!”
    “贵重礼品也不少,一部分是送您的。”
    “主要还是想搭咱们的顺风船,去登州恭贺秦王登基。”
    “差点就挤不下了。”
    沈麟和白娘子对视一眼,均是默契的点点头。
    卢太白这是被打怕了。
    什么野心,都得有实力作支撑。
    他要不是凭著二十年的经营,据雄州而自守。
    单论財力、军力和本事,他还赶不上造反的杨成良呢!
    好歹,人家老杨独自顶著河东十几二十万辽军,都快三年了。
    打得尸山血海,愣是没有丟了隆德府城。
    至少,现在还没丟!
    他卢太白才扛了几个月?
    雄州的地势比隆德府还好,水路上时不时还有铁锋海军顺路帮一把。
    让老卢跟杨成良换一下,他扛得住么?
    “老周,你確定卢太白,是真心向杨念广称臣么?”
    “不会是压力太大?”
    “他不得不暂时雌伏,藉以换得我们的谅解,顺便找两个强大的外援?”
    周元抚须斟酌道。
    “我看不像!”
    “因为,带队出使的是卢太白唯一的儿子卢錚。”
    “而且,这小子主动留在登州听用了。”
    “他之前一直率领的,可是老卢麾下最强悍的一万银甲铁骑。”
    白娘子肯定地点点头。
    “確实,卢太白应该是放弃自立的幻想了。”
    “根据情报显示。”
    “卢錚一向比较低调,却驍勇善战,十四岁就领兵打仗了。”
    “今年也不过二十五岁。”
    “他这一走,等於老卢把最信任的一条臂膀借给秦王了。”
    “同时,也是以独子为人质,向秦王,呃不……向神佑帝表忠心呢!”
    沈麟突然变得有些反感起来。
    “什么神佑帝?”
    “我看他的霉运,未必就好转了。”
    “搞不好,坏就坏在这个名號上。”
    “本都督已经被破玩意皇佑、天佑、神佑搞烦了。”
    “以后,咱们內部就遵铁城歷。”
    “到了五月份,就是咱们开城第五个年头啦!”
    “乾脆,咱们图个吉利,提前些。现在就叫铁城五年正月!”
    你都用自己的纪年了?
    这根自立有啥区別?
    周元倒不反对沈麟有野心。
    以他的冷傲脾气,在登州大大小小足以吵过十几架。
    他也被神佑皇帝那帮文武,烦得不要不要的。
    “那就叫铁城五年!”
    “驴球子的,老夫在登州,天天都有什么名臣、大儒堵门。”
    “说大都督您拥兵自重,目无法纪。”
    “那……咱们就自重一把。”
    “反正,我们铁城治下,无论军机、民政,都比山东半岛强出十倍不止。”
    哟?
    在场的眾人都被逗笑了。
    看来,咱们的周知府兼铁城民政部周部长,没少受气啊!
    刚赶回来的唐州知府李乘风跟周元可是老同僚,老朋友了。
    他满是诧异地问道。
    “老周,你是不是太夸张了?”
    “咱们有三府一城,加落阳山四县。”
    “神佑帝占据山东半岛,也有登莱两府,和青州,密州大部。”
    “人口也相差无几,都三百多万的样子。”
    “兵力嘛,我们水陆大军六十四万,可能比他们多点。”
    周元嘿嘿笑道。
    “老伙计,你才想错了。”
    “神佑帝麾下来了不少江南,广南、四川的军队,还有台湾的五千铁骑。”
    “如今,总兵力已经不下六十万了,铁甲骑都有二十七八万。”
    “可是,装备好了,就代表战斗力强吗?”
    “你是没见到山东半岛乌烟瘴气的样子。”
    “只有沈毅、李广利处於半独立的状態,战力堪比辽军吧!”
    “不过,迫於压力,他们已经把治下的民政全部移交朝廷了。”
    “那个乱哦!”
    “沈老大人和沈毅、李广利找我诉过苦,他们三暂时都没有好办法!”
    “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又有几个真的有识之士?”
    陈虎赞同道。
    “周大人言之有理。”
    “我上岸呆了三天,不是要帮卿卿女王,呃,七夫人整训台湾军吗?”
    “確实如大人所说。”
    “登州以前由老大人做主,一切还算井井有条。”
    “现在?”
    “管事的,伸手的人多就乱套了。”
    “没有半年,怕是理不顺吶!”
    “军、政两方面,差我们十倍,真不夸张!”
    眾人这才信了。
    因为,大伙儿深有体会。
    铁城的制度都建立四年了。
    军政一直井然有序,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动。
    就算不断吸收安定府,唐州府,甚至澶州府入伙。
    也是一步步稳中求扩大,谨慎非常,而不是一口吃个大胖子。
    派往新附之地的主官,也几乎都是安定府久经考验的干才。
    隨同还有民政部各司的精兵强將一起去帮著搭架子,严格监督。
    怎么会乱?
    特別是扩军,沈麟再重视不过了。
    最早的铁锋军,新兵训练两三个月,就不得不走上战场。
    现在呢?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鹿鸣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鸣野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