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末的紫禁城內,朱墙黛瓦,白雪皑皑,显得格外静謐与庄重。
    可在这静謐的皇城下,武英殿內却传来阵阵怒不可遏的咆哮,震耳欲聋。
    “混帐!一群混帐!”
    “朕的几路勤王军,竟然全都譁变了?”
    崇禎猛地將奏摺扔到首辅韩爌(kuang)面前,气得不停地在殿內踱步:
    “先是山西勤王军,然后是陕西,最后是甘肃;竟然全都兵变了?!”
    “乱臣贼子!一帮乱臣贼子!”
    他猛地停下脚步,转身盯著韩爌,声音愈加凌厉:
    “西北边军常年欠餉,朕尚且能理解。”
    “但辽军呢,一年600万餉银的辽军,怎么也兵变了?!”
    首辅韩爌捡起奏摺,扫了一眼,隨即跪伏在地:
    “陛下息怒,国事败坏至此,皆是因臣无能所致,臣有罪!”
    眼见首辅韩爌一个劲儿的请罪,崇禎也不好发难;
    於是他又指了指韩爌身后的次辅成基命(字靖之),开口道:
    “靖之,你说说看,难道朕失德至此?以至於全天下都要反了?!”
    次辅成基命闻言向前迈了一步,开口道: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陛下息怒,这辽兵素来敬重袁崇焕,如今主帅下狱,一时惊惧下,难免行差踏错。”
    他歷经三朝,经验丰富,一听皇帝开口,便立刻意识到皇帝这是在找替罪羊。
    成基命深知,这位皇帝,是个缺乏担当的主。
    但他身为三朝元老,也不惯著崇禎,立马开口提醒皇帝:
    “前日锦衣卫捉拿袁督师之时,臣叩请陛下慎重处置,大敌当前,不可轻易换帅。”
    “如今辽军兵变已成事实,陛下应当先徵集民壮,以固城防。”
    成基命这话有三个意思:
    第一,当时抓袁崇焕的时候,我已经提醒过你要慎重了,这锅我不接。
    第二,这决策是皇帝你自己拿的,你自己一意孤行,怪不得別人。
    第三,现在不是找人背锅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召集民壮,巩固城防。
    成基命很无奈,他当初两次跪求崇禎慎重处理袁崇焕,结果崇禎一意孤行,非要把袁崇焕办了。
    行,你办就办了,为什么非要当著祖大寿的面把袁崇焕给办了?
    听当时在场的锦衣卫说,当时祖大寿被嚇得腿都软了,当天晚上就带著辽兵跑了。
    崇禎在成基命这儿吃了个软钉子,脸色愈发难看,今天他非得找人出了这口气不可。
    於是他把目光扫向一旁的首辅韩爌(字虞臣),语气森然:
    “虞臣,你来说说,现在该如何是好?”
    韩爌看著崇禎一脸阴沉的样子,连忙开口道:
    “陛下,成大人说的对,当务之急应当召集民壮,巩固城防。”
    “至於辽军兵变一事,孙尚书此时正在通州督军,可命其节制辽军。”
    韩爌也是个老谋深算的主,他根本不打算过问辽军的事,直接扔给了远在通州的兵部尚书孙承宗。
    辽军作为此次京师保卫战的主力,在广渠门和东虏血战多时,大胜而归,立下赫赫战功。
    可每次大战后,袁崇焕请求入城休整时,都被崇禎无情拒绝。
    哪怕是瓮城也不行,对此辽军可是早就心存怨念了。
    韩爌很无奈,平心而论,在城內休整和城外休整,的確有天壤之別。
    一堵城墙,不仅是防御的屏障,对於大战后的士兵来说更是一种心中的慰藉。
    如今事已至此,他也无能为力,韩爌暗暗嘆了口气,对著皇帝低头叩首:
    “国事败坏至此,臣万死难辞其咎,臣请辞。”
    崇禎看著跪倒在地的韩爌,和一旁老老神在的成基命胸口直发闷。
    这两人,一个首辅一个次辅,一个认罪以退为进,一个谦恭绵里藏针,让崇禎好不难受。
    他本想找个软柿子捏一捏,把责任推出去,结果这两人,可谓是滴水不漏。
    崇禎一脸不耐烦,摆了摆手,转移起话题:
    “行了,此事暂且不提,先讲讲辽军兵变怎么处理,东虏可是还在京畿肆虐!”
    韩爌听罢,心中不禁一阵腹誹:
    “你也知道东虏还在,大敌当前,有什么事就不能等打完仗再说吗?”
    “刚打了几场胜仗,因为几句流言蜚语就急著把主帅治罪,又如何能不兵变?”
    虽然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这话韩爌可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
    他虽然贵为首辅,但却因袁崇焕通敌一案而被牵连弹劾,不敢轻易开口直言。
    无奈之下,他只得微微转头,递了个眼神给身后的次辅成基命,暗示他出面。
    成基命看见首辅求助的眼神,沉思片刻,对著崇禎开口道:
    “陛下,大敌当前,这军队万万不能再生乱,臣请拨內帑以作军资。”
    “孙尚书正在通州督军,可命其节制辽军。”
    崇禎听完不置可否,冷哼一声:
    “內帑內帑,你们一天天净盯著內帑了!那收上来的税款都哪去了?”
    “是不是內帑不拨银子,你们就让下面的兵將去纵兵抢粮,祸害百姓!?”
    崇禎从桌案上抓起一封奏摺,猛地扔到成基命面前:
    “你们看看,这帮乱兵,都抢到駙马都尉头上了!”
    崇禎面色阴沉,语气冰冷;
    “据刘家所奏,一股乱兵洗劫了刘家庄上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刘家长辈藏在祠堂暗道,侥倖逃过一劫,等乱兵走后才敢现身。”
    崇禎顿了顿,紧接著道:
    “可乱兵刚走,马上又来了几千大军,为首的竟然是个叫江瀚的小旗;一番交涉后,刘家长辈这才得知延绥镇兵变的消息。”
    “千户李轩叛乱,总兵吴自勉死於乱军之中,小旗江瀚接过指挥权,击退李轩,將乱兵逐至刘家庄。”
    成基命听完眉头一皱,顿感不对,连忙反问道:
    “陛下,此事还有待验证,且不说兵变是如何发生的;区区一个小旗,是如何接过指挥权的?”
    “此事恐怕另有蹊蹺!”
    崇禎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一旁的王承恩:
    “大伴,可还有关於延绥镇大军的奏摺,一併拿过来。”
    王承恩思索片刻,摇了摇头,躬身道:
    “陛下,自刘家这封奏摺后,便再无延绥镇大军的消息了。”
    “不过据駙马都尉称,这个叫江瀚的小旗,仗著几千大军威逼利诱,从刘家抢了不少东西。”
    崇禎闻言冷哼一声:
    “简直是无法无天!区区一个小旗,仗著几千大军就敢强逼皇亲国戚?!”
    “要是让他再多领几万人,是不是要欺负到朕头上来?”
    崇禎心中暗暗发狠,我治不了首辅次辅,难道还治不了他一个小旗?!
    於是崇禎猛地一拍桌案,隨即朝著首辅韩爌下令道:
    “给我查!我就不信了,这几千大军,还能飞到天上去了不成?!”
    “著三边总督杨鹤及沿途各级官员,严查这个小旗江瀚的下落!”

章节目录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就爱啃鸡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就爱啃鸡翅并收藏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