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天色尚未完全大亮,精力充沛的朱元璋便在枕边人娇羞的嗔吟声中,毫不眷恋的离开了温柔乡。
    自从以谋反的罪名,先后处死了权倾朝野的胡惟庸及李善长,並废除丞相制度以来,他便將“相权“收回中枢。
    对於政务公文,事无巨细,必定亲自过问,且多年来如一日,从未有半点懈怠,勤勉程度纵使放眼歷史长河,也是首屈一指。
    “蓝玉和傅友德都到了吗?“
    简单的梳洗过后,朱元璋便扭头朝著身旁毕恭毕敬的总管太监朴仁猛隨口问道。
    古人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往常的时候,他对於此等言论不屑一顾;但自从无意间撞见曹爽和老四的谈话之后,他却是深有体会了。
    曹爽说,他来做,真香!
    “回皇爷的话,“匆匆从琳琅满目的菜餚中选了几样朱元璋平日里爱吃的小菜之后,眼圈有些发黑的朴太监便躬身回应道:“两位国公已然在宫门外等候多时了..“
    “哼,今日咱就带你去长长见识..“
    隨手拿起一张薄饼塞入嘴中之后,朱元璋便在朴仁猛有些惊喜的眼神中,含糊不清的嘟囔道。
    作为终日跟隨在朱元璋身旁的总管太监,朴仁猛早就从朱元璋口中得知,如今在南京锦衣卫詔狱的牢房中,似乎关押著一位“高人“。
    而且观瞧朱元璋在无意间展露出来的態度,似乎对那“高人“颇为推崇,令他心中好奇不已。
    须知,上一个被朱元璋如此推崇的,还是那自幼博览经史,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被其亲口称之为“吾之子房也“的刘基,刘伯温。
    难道说,这大明朝又出现了一位能掐会算的“活神仙“?
    想到这里,朴仁猛心中便不由得对朱元璋口中的“高人“多了几分兴趣。
    毕竟没有点真本事傍身,可忽悠不了微末出身,见多识广的朱元璋。
    ...
    ...
    “臣叩见陛下。“
    “吾皇圣躬金安。“
    宫门外,望著迎面而来的朱元璋,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蓝玉和傅友德赶忙跪倒在地,却不曾被朱元璋有些粗暴的拉起,並嫌弃道:“知道规矩吧?“
    此话一出,不仅傅友德不知所措,就连凉国公蓝玉也是面露茫然之色,今日不是去詔狱“探视“燕王朱棣吗,有什么规矩?
    “就是別说话!“
    见状,朱元璋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並郑重其事的叮嘱道。
    如若打草惊蛇,嚇到那曹爽,他岂不是白去了?
    “哦哦,明白,明白,微臣明白。“
    反应过来的凉国公蓝玉点头如捣蒜,模样很是滑稽,丝毫瞧不出昔日北征塞外,生擒北元偽帝次子的霸气。
    而这一幕落入朴仁猛的眼中,不由得让他对待会的行程,愈发期待。
    ...
    ...
    牢房中,刚刚於睡梦中醒来的曹爽有些慵懒的自稻草上起身,並从牢门处接过了早晨的餐食。
    “呦,还挺丰盛。“
    望著眼前香气扑鼻的餐食,曹爽忍不住揉了揉睡眼惺忪的双眼,朝著身旁早已醒来多时的燕王朱棣揶揄道:“我这算是沾了殿下的光了。“
    “先生玩笑了。“
    “区区吃食罢了,远不及先生对我大明做出贡献的万分之一。“
    “如若父皇知晓先生的经天纬地之才,必然会对先生委以重任!“
    微微摇了摇头之后,燕王朱棣便是郑重其事的朝著眼前的曹爽躬了躬身,態度很是诚恳。
    他虽然性子有些急切,不擅长算术之道,但昨日利用牢房中隨处可见的稻草,倒也大致推算出了大明的宗室情况,並且得到了一个令其瞠目结舌的结论。
    假若按照他父皇昔日定下的规矩,宗室秉承长子承袭愿爵,其余诸子降爵承袭的原则,只怕大明用不了两百年的时间,便会拥有数十万的宗室。
    而一想起供养数十万宗室所需要的俸禄,朱棣便忍不住头皮发麻。
    “区区吃食?殿下此言差矣。“
    本是一句在平常不过的玩笑话,但曹爽脸上淡然的神情却是一滯,转而满脸肃穆的朝著朱棣摇了摇头。
    “还请先生赐教。“
    一瞧曹爽的表情,燕王朱棣便是赶忙坐直了身子,脸上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今日他在这詔狱中的所见所闻,日后都是他在朱元璋面前“吹嘘“的资本。
    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曹爽接过餐食的时候,洪武大帝朱元璋已是率领著两位心腹武將,在朴仁猛的伺候下,行至一墙之隔的牢房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纵观歷朝歷代,国家兴衰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中或多或少,均是存在著粮食短缺或土地兼併严重的问题。“
    隨手拿起一张薄饼之后,曹爽便一脸严肃的低语道。
    闻听此话,一墙之隔的朱元璋等人均是默默頷首,其中由以朱元璋的感触最深,內心深处的痛苦回忆再度被唤醒。
    前元至正三年,他的家乡濠州遭遇世所罕见的大旱,次年春天又爆发了严重的瘟疫和蝗灾,导致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难以果腹。
    在飢饿面前,他的父亲,母亲和长兄在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先后去世,只留他和二哥一家苟延残喘。
    如若不是造物弄人,或许他朱元璋至今还在濠州老家,给地主当一辈子租户呢!
    “先生所言,朱棣受教了。“
    沉默少许之后,朱棣也是满脸严肃的回应道,心中对於曹爽的敬仰又强烈了几分。
    他虽然自打降生之日起,便没有饿过肚子,但领兵打仗这么多年,也知晓后勤輜重对於军队的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从来不是一句玩笑话。
    “其实,我希望朝廷解除海禁,大力开展海上贸易,除了希望能够藉此提高朝廷的岁收之外,也是希望能够藉此提高我大明的粮食產量,令我大明子民免受飢饿之苦..“
    此话一出,本沉浸在儿时痛苦回忆当中的洪武大帝朱元璋顿时一震,脸上也涌现了一抹不可思议之色。
    啥玩意,这海上贸易除了能够为大明提高收入之外,还能提高大明的粮食產量,甚至令大明子民再也不用遭受飢饿之苦?
    要知晓,纵观歷史长河,被史官们爭相追捧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王朝盛世,彼时的百姓们也不过勉强餬口罢了。
    而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生而平凡的百姓们常年面临著飢饿的困扰,一生所求不过是吃饱穿暖。
    但现在,曹爽却是声称,大明极有可能通过海上贸易的途径,解决这个困扰了歷朝歷代,千余年的难题?!
    饶是早就知晓曹爽能够带给自己巨大的惊喜,但朱元璋此时也不免呼吸急促,心神动摇。
    这年轻人,总能给他整出点新样!

章节目录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柯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