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入城仪式成了林十三的个人表演(五千章这章贼精彩一定要订)
    徐阶走出了裕王府。他的二儿子徐琨已经在王府大门前等候父亲多时了。
    徐琨殷勤的给父亲掀开轿帘。
    徐阶上轿,压低声音:“告诉下面那些人,不要再打白鹿的主意了。一群自作主张的蠢货。“
    此言一出,今夜北藏驛里的白鹿安全了,林十三的这一桩大富贵稳了。
    翌日清晨,林十三亲手给白鹿背上披上了一块紫锦。在道家中以紫为尊。白鹿是道仙,隆重的入城仪式自然要披紫。
    隨后眾人出发,护著白鹿从北藏驛前往安定门。
    辰时四刻,白鹿到达安定门前。
    锦衣卫的仪仗、太常寺的乐工、礼部的唱礼官、朝天观的蓝神仙及徒子徒孙们,一大群人先行来到安定门前。
    礼部右侍郎李春芳找到了林十三,仔细给他讲解了入城的种种繁琐礼仪。
    讲完之后,李春芳意味深长的说了句:“今日太清道德天尊不会上你的身吧?我们礼部只准备了迎白鹿的仪式。没准备迎天尊的仪式。“
    林十三尷尬的一笑:“啊,神仙哪能隔三差五上下官的身。“
    不多时,嘉靖皇帝的御攀缓缓而来。在京正七品以上文武官员、诸勛贵皇亲紧隨御而行。
    辰时六刻,御停。
    锦衣卫仪仗排列整齐。太常寺乐工奏响了大乐。朝天观的道士们准备好了斋科仪。
    礼部唱礼官高声道:“大明嘉靖大皇帝,凌霄上清统雷元阳妙飞元真君九天宏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三元证应玉虚总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迎白鹿上仙入城!”
    那个长达八十七个字的道家封號,是嘉靖帝分三次给自己加封的。
    礼部唱礼官不愧是二甲进士出身,记忆力惊人,肺量也大,一口气准確念出了冗长的封號。
    “轰!轰!轰!”锦衣卫南镇抚司的力士鸣响了礼炮,礼。
    嘉靖帝走下了御。不知是不是吃多了丹药,又或者他对修道太过执著。他的眼神之中透著一股癲狂的喜悦。
    修了这么多年的道,嘉靖帝的至高追求是成仙。而白鹿是修道之人成仙的必备工具、登天坐骑。他怎能不狂喜?
    吕芳想要在一旁扶嘉靖帝,却被嘉靖帝一把甩开。
    嘉靖帝没有穿皇帝的袞服,而是里三层外三层共套了六层道袍。
    嘉靖帝是个神奇的修道之人。大冬天只穿单层道袍,不避寒冷。秋老虎正盛的大热天,又裹得像个大粽子。
    他步履稳健,一步步走向白鹿。
    唱礼官高喊道:“引路官,引白鹿拜见飞元真君、忠孝帝君、万寿帝君。”
    这一回唱礼官终於用了简易封號,而非全称。高喊这么长的封號两遍,就算靠嗓子吃饭的梨园子弟也受不了。
    今日仪式担任引路官的是林十三。一路上跟白鹿朝夕相处的是他,引路官的差事不给他给谁?
    林十三用手扶著白鹿的背,缓缓走向嘉靖帝。
    嘉靖帝见到白鹿,欣喜若狂!他脸上的每一块肉似乎都在颤动。
    终於,白鹿来到了嘉靖帝面前。
    林十三跪倒:“臣,北镇抚司百户、永寿宫传俸官、白鹿上仙入京引路官林十三,叩见飞元真君、忠孝帝君、万寿帝君。万岁万岁万万岁。”
    意外发生了!
    白鹿扭过头,背对嘉靖帝,前蹄一弯,竟跪向了东南方向。
    眾官大惊失色!
    白鹿背对皇帝而跪,这是大不吉之兆啊!
    林十三的汗当时就下来了。走了九十九步,到最后这一步崴了脚?
    不能够啊!
    林十三急中生智,高喊一声:“白鹿上仙面东南即拜,一为祭东南抗倭殉国诸烈士!”
    “二为祈福三清,佑大明长治久安、国泰民安。”
    “三为告知上苍。大明嘉靖大皇帝敬天爱民,英明神武。皇帝成仙之日,白鹿上仙愿为坐骑。
    “嘉靖大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首辅严嵩第一个反应过来,林十三是在救场呢!严嵩立即跟著高呼:“嘉靖大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官员、勛贵们也齐声山呼万岁。
    不过一眾清流心中却暗骂林十三是个馋臣。满嘴胡说八道逢君之恶。
    说来也怪,白鹿跪完就起身,转蹄面对著嘉靖帝。
    嘉靖帝將手放在了白鹿头上。这一回白鹿是真给面子,不但没有躲,反而温顺的用脑袋蹭著嘉靖帝的手。
    正当林十三窃喜呢。白鹿又开始整么蛾子了。
    白鹿一昂头,甩开了嘉靖帝的手。
    林十三又开始出汗了。这说什么话圆场啊?
    正愁呢。只听得白鹿昂头长鸣:“呦呦!“
    林十三大喜,伏地叩首高呼:“呦呦鹿鸣,吉兆示以天地!我大明国富民强,国祚永昌於万万代也!”
    礼部的唱礼官傻眼了:锦衣卫这鹰犬嘴怎么这么好用?都把我的差事给抢跑了!
    鹿鸣在歷朝歷代都是吉兆。林十三这一嗓子,让嘉靖帝的脸再次因兴奋而抽搐。
    嘉靖帝道:“上仙,人间皇帝朱厚熄何德何能,竟劳你以仙家之尊,下凡示吉?“
    “刚才您面东南而拜,祭奠抗倭殉国诸烈士。上仙放心,朱厚熄定任贤用能,平定东南的人间之祸,救黎民百姓於水火。”
    嘉靖帝是个吝音的皇帝,把內帑银钱看得比什么都重。
    如今当著白鹿“上仙”的面,他尽显一个明君的慷慨与英明。嘉靖帝道:“吕芳,从內承运库拨银两百万两给浙直总督胡宗宪,作为抗倭专餉!”
    吕芳道:“老奴领旨。”
    正如胡宗宪之前所言:抗倭不差你林十三那五万五千两银子。你在皇上面前为抗倭多说几句好话,顶得上百万军餉。
    这下好,百万军餉翻了个儿就在此时,礼部右侍郎李春芳上前,手捧托盘。托盘中是一根黄绳连接著一个镶金的紫布脖套李春芳道:“请皇上给白鹿系套,牵白鹿入京。“
    林十三却道:“稟皇爷,白鹿乃是上仙,怎可以物束缚之?”
    李春芳的眉头皱成了八字,心中暗骂:白鹿是个不懂事的畜生。不用绳牵著它,它怎么老老实实的跟著皇上进安定门?
    没想到林十三又开始大胆的胡八扯:“稟皇上。臣途径宿迁时,遇一癲狂道人。那老道蓬头垢面,头顶长疮、光脚流脓。“
    “老道告知臣,白鹿上仙是聪慧之灵。可识昏君、庸君、圣君。“
    “若是圣君,白鹿將紧隨圣君而行。若是昏君、庸君,则会寸步不行。”
    此言一出,吕芳和巨宦们傻眼了,严嵩和严党高官们傻眼了,陆炳傻眼了,徐阶和徐党官员却是在窃喜。
    呵,林十三,你这是在找死!万一白鹿不跟皇上走..:::..献白鹿的胡宗宪完了,严党完了,
    你这个满嘴油腔滑调的弄臣也完了!
    吕芳恨不能將林十三的嘴撕烂:你个小王八蛋,事情已经万分顺利了,你为何要节外生枝?
    吕芳哪里晓得,林十三並非节外生枝,而是锦上添。
    林十三已是成竹在胸。他之前耍了一个小招,这个小招能让白鹿屁顛屁顛紧隨嘉靖帝而行。
    嘉靖帝收敛笑容,阴晴不定的问林十三:“你说的那老道是谁?”
    林十三答:“臣不知那老道身份。他只说自己姓张。”
    嘉靖帝然:“姓张?张真人?”
    自元中统年间至明嘉靖年间,两个朝廷只承认一个由凡入仙的道人。那便是张三丰张真人。
    太祖、成祖曾屡次遣使,寻请张真人而无果。
    嘉靖帝从林十三嘴里听到“姓张”二字,激动的龙目圆瞪。
    徐阶心中暗笑:姓林的那小子简直就是个满嘴油腔滑调的市井无赖。张真人都给搬了出来。
    呵,我倒要看看,白鹿要不跟著皇上走,你怎么收场。
    嘉靖帝一言不发。
    林十三提醒:“请皇上入安定门!白鹿必隨圣君入京。”
    嘉靖帝转过了身。
    其实嘉靖帝心中也有些志忑:这年轻的传奉官把话给说死了。白鹿若不跟朕走,朕可怎么下得来台啊!
    林十三却是信心满满:呵,我那个玩宠的招施了一路,入京前试过二十多次了,次次成功。
    要说玩宠,我是行家里手。
    这点小事儿要是都办不成。我就不是玩宠如神的十三爷了。
    嘉靖帝挪动步子,向前走了十步。
    白鹿竟步步紧跟!
    林十三高呼一声:“白鹿隨圣君进十步,国泰民安!”
    嘉靖帝再行十步,白鹿再跟十步。
    林十三高呼:“白鹿隨圣君再行十步,政通人和!“
    嘉靖帝又行十步,白鹿又跟十步。
    林十三高呼:“白鹿隨圣君又行十步,海清河晏!”
    嘉靖帝復行十步,白鹿復跟十步。
    林十三高呼:“白鹿隨圣君復行十步,民康物阜!“
    紧接著“天下太平”、“长治久安”、“人寿年丰”、“国富兵强”:.....一个个吉利词儿从林十三嗓子眼里吼了出来。
    旁边的礼部唱礼官都傻眼了:这位林传奉简直就是喜鹊成精啊!不来我们礼部当个郎中真是屈才了。
    终於,嘉靖帝走进了安定门中。白鹿也跟著走进了安定门。一眾官员紧隨其后。
    在白鹿进安定门的那一刻,林十三高呼到:“白鹿为使,日月为证。我大明嘉靖大皇帝,真乃贤君!明君!圣君!“
    “我大明圣君临朝,必开万世功业於万万年也!”
    今日內阁首辅严嵩几乎成了林十三的传声筒。他连忙跟著高呼:“万万年也!”
    百官齐声高呼:“万万年也!”
    嘉靖帝兴奋的浑身都在颤抖!再聪明的皇帝也架不住一群人在林十三的带领下轮番拍马屁。
    一瞬间,嘉靖帝竟真相信了白鹿降世是天意。是佑他这个圣君开拓功业,成仙飞升的使者。
    林十三见白鹿进了安定门,心怒放:嘿,都说我林十三善拍马屁。看来马和龙区別也不大。
    今日这龙屁拍的真是酣畅淋漓!
    把皇爷哄高兴了。我那世叔胡宗宪在东南抗倭的差事也就好办了。
    我这个严党、陆都督之间的传声筒,从此再无性命之虞!他们若要杀我,皇爷第一个不答应。
    林十三越想越美。却听的吕芳喊了一声:“有旨意,林十三上前。”
    林十三快步穿过一眾內阁阁老、部院大臣,来到嘉靖帝面前跪倒。
    嘉靖帝道:“林十三,你是个有功的。”
    林十三即首:“臣无功。功在东南抗倭的忠臣良將、英勇军民!”
    “是他们让上苍看到我大明在圣君带领下同仇敌气,击外敌而保社稷,护黎民而开太平!”
    “上苍这才降下白鹿祥瑞,以示吉兆!“
    “白鹿为证。古往今来之帝王,堪称『圣』者,唯汉之文、景,本朝太祖、成祖、今上也!”
    林十三读过几年书,没白读。
    嘉靖帝信道,崇尚黄老,提倡无为而治。一直以文、景自比。文、景自然是“圣”。
    至於说太祖、成祖是“圣”嘛......里面有个掌故。
    大礼仪事件时,嘉靖帝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依周礼,皇家太庙主殿只能供九位皇帝牌位。而开国之帝“万世不桃”,永存於宗庙。
    大明开国至今,已歷九帝(建文帝除外)。太庙主殿若排上嘉靖帝生父了,那嘉靖帝死后就不能入主殿。
    主殿位置,我爹要,我也要!
    为了空出两个名额,就得从“万世不桃”入手解决问题。
    故嘉靖帝改太宗朱棣庙號为“成祖”,与太祖同列“万世不桃”。二祖同占一个主殿名额。
    隨后他又將成祖之子仁宗移至偏殿。
    这样一来,我爹能进主殿,我也能。
    太祖、成祖既是“万世不桃”之君,自然也得列“圣”。
    故林十三说文、景、太祖、成祖和嘉靖帝是同列圣君。
    嘉靖帝听了这话,高兴的两眼放光:“居功而不自傲,真乃贤才、良才!待入城仪式结束后,
    赐林十三入永寿宫面君。”
    进了安定门,嘉靖帝上了御攀。本来礼部为白鹿准备了一驾仙。
    可白鹿竟不上仙攀,直接窜上了嘉靖帝的御。
    林十三又开始扯著嗓子拍马屁:
    :“仙家只与仙家同行!“
    嘉靖帝喜滋滋的。
    人的喜好就是弱点。
    这个原本聪明绝顶的皇帝,因自己的弱点已被林十三这个小小的近臣玩弄於股掌之中。
    皇帝当到这个份上,其实挺悲哀的。
    眾官跟著御一路隨行,进了永寿宫。
    礼部又安排仪式,命眾官叩拜白鹿上仙。朝天观的道士在蓝神仙的带领下开了敬天的斋科仪。
    各种繁琐仪式,一直折腾到了日暮才罢。
    林十三这趟差算十成十的办圆满了。今日的白鹿入城仪式,几乎成了他一个人的表演。
    他既在皇帝面前出了彩、卖了乖,哄得皇帝龙顏大悦。又在皇帝面前说了东南抗倭军民的好话。
    林十三跪在永寿宫大殿前,等候嘉靖帝的召见。
    本来他心中是狂喜。跪了半个时辰,狂喜变成了迷惑。
    悍將俞大猷、戚继光百战沙场,最终落得个戴罪看押的下场,要靠一头白鹿脱罪復职。
    將军百战不得功,悲哀白鹿却留名。
    这难道不可悲嘛。
    胡宗宪满腹韜略,有抗倭定东南的大志。却要先靠一只白羽弓尾鸽,再靠一头白鹿实现自己的志向。
    能臣不遂青云志,全靠鸽鹿展宏图。
    这难道不可笑嘛?
    这朝堂,这世道,真的是刚才我说喊的“太平盛世,圣君临朝”嘛?
    今日入城,皇帝迎接白鹿动用了规格最高的仪式。
    可这宏大的仪式,明明应该用在奖赏抗倭有功將土,迎接殉国忠烈遗骸上,
    那些为大明江山社稷,为东南百姓平安拋头颅洒热血的勇士,他们才是大明真正的祥瑞!而非一头得白驳风的病鹿。
    林十三第一次对眼前这座宏大的永寿宫,对这黑白顛倒的朝堂產生了怀疑。
    突然间,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林十三抬头一看,是自己的“舅舅”吕芳。
    吕芳笑道:“乖外甥,皇爷让你进殿去呢。“
    林十三正要起身往前走。吕芳却道:“你给我说句实话,今日在安定门前,白鹿为何对皇爷亦步亦趋?你耍了什么把戏?”
    林十三笑道:“舅舅,我在永定门外说的很清楚了。张姓道人说,白鹿能辨昏、庸、圣君。”
    “皇爷是盘古开天地以来的五圣君之一。白鹿自然亦步亦趋。”
    吕芳道:“別拿这话糊弄我。到底怎么回事?”
    林十三笑道:“舅舅,您就是问破大天,我也是这话。“
    吕芳頷首:“嗯,做事縝密,不留话柄。在宫里当差就得这样。“
    林十三的確耍了把戏。
    养宠玩宠,有“认饲”之说。就是宠物跟每日给他食的人最亲。
    林十三之前听西苑的內宦们说过,嘉靖帝从不穿皇帝冠服,十几年一直穿玄色道袍。
    內宦们又说,嘉靖帝在青纱帷帐內修道时,旁边一定要燃檀香。
    故林十三取了个巧。
    这一路上他给白鹿餵菜蔬时,皆穿玄袍。餵食前还要用檀香熏一熏自己。
    为的就是今日让白鹿与嘉靖帝亲近,討天子欢心。
    今日白鹿见到嘉靖帝身穿玄色道袍,身上一股子檀香味儿,还以为是来给它餵食的呢,
    白鹿跟著嘉靖帝走,並不是认可他“圣”。它只是想跟著他混一顿新鲜菜蔬吃吃,仅此而已。
    吕芳领著林十三踏入了永寿宫的门槛。
    吕芳感慨:“小子,多少两榜进士,在官场苦熬苦业几十年,到死都不一定有机会踏入这门槛。”
    “你小子是有大气运之人吶。”
    终於,吕芳领著林十三进得永寿宫大殿。
    林十三第一次跪倒在了青纱帐前。
    嘉靖帝竟掀开了青纱帷帐:“林十三,抬起头来!让朕看看西苑的贤才。”

章节目录

锦衣绣春入上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咱叫刘可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咱叫刘可乐并收藏锦衣绣春入上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