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財產
双喜公公的话音刚落,郑长平瞬间脸色煞白,整个人呆在了那里。
他眼睛直瞪瞪地盯著面前的双喜,他突然头晕目眩整个人晕了过去。
晕过去之前低声呢喃:“不……不可能,我可是她的亲生父亲。”
双喜缓缓直起腰再看像郑长平,眼底满是轻蔑之色。
两个皇家护卫上前一把將郑长平从地上拽了起来,郑长平想要挣扎,可用哪里挣扎得过皇家护卫的束缚?
双喜隨即抬眸看向了平阳侯府廊檐下的匾额。
“福禄富贵!”
“呵!”
双喜笑了出来:“来人!查抄平阳侯府,閒杂人等一律带走等候处置。”
瞬间平阳侯府內外陷入一片混乱,哭喊声,奔跑声,弃物砸落地上的声音。
堂堂皇商郑家此番彻底陷入了地狱般场景。
夜幕降临玉嬤嬤走进了玉华宫,脸上都带著万分的喜色,脚下的步子都轻快了不少。
她一直走进內殿,果然看到寧妃娘娘和纯贵妃娘娘坐在软榻上,手里在缝著什么?
经过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榕寧自己孩子所有需要的衣服鞋帽都是她亲手做的。
虽然缝得不怎么好看,却是最乾净的。
一边的纯贵妃根本不会女红,却也没閒著,帮榕寧小心翼翼分开那些缠著的彩线。
姐妹两个说说笑笑,这些日子简直是她们重新入宫以来最开心的时候。
榕寧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自己弟弟的这个消息是真的。
这些日子榕寧是双喜临门,可是她到现在都有个疑问,不晓得自家弟弟在两边谷口都已经封锁,谷底灌满了火油,居然还能逃出生天。
到底是谁帮他从那个地狱中逃脱出来,还能偷偷潜伏到崤关。
她正同纯贵妃拉家常的时候,玉嬤嬤走了进来,跪在了两位主子面前。
“寧主子,张瀟递进来的消息。”
玉嬤嬤从怀中拿出了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这是张瀟送进宫里头的东西,你瞧瞧。”
榕寧晓得张瀟已经见到了自家弟弟,她看向玉嬤嬤呈到自己眼前的信,心头顿时明白了,这是弟弟给她的家书。
已经许久没有见到自家弟弟了,如今光看著这信封上熟悉的字体,榕寧的心头就已经暖暖的,失而復得的感觉让她几乎想要流泪。
榕寧忙起身接过了玉嬤嬤捧著的信,隨后撕开信封却是从里面掉出来一块玉佩。
玉佩是用血玉雕刻而成,玉雕刻师傅很是巧妙地將上面浮著的黑色玉絮的玉虚雕刻成凸起的纹。
旁边还配了一个韜字,榕寧在看到这个玉佩的时候,顿时眼底微微发红竟是有些湿润。
那玉佩上面的字是北狄的文字,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弟弟究竟是被谁救的?
当初拓拔韜和她说过,一定会帮她救出她的弟弟,没想到他真的做到了。
她不晓得欠了那个人多少的人情,总觉得一辈子都还不起,背负著沉甸甸的还也还不了。
她的手紧紧抓紧了玉佩,身体因为极力压抑著的痛苦不禁微微发抖。
“寧儿……”纯贵妃扶住了她的肩头,隨即看向了榕寧手中的玉佩。
纯贵妃突然明白了什么,脑海里又回想起了之前在皇陵的时候,那个迅速掠过的男子的身影。
纯贵妃虽然和榕寧是无话不谈的姐妹,但是榕寧很少透露那个人的什么信息给她,所以她也很礼貌的不询问,只是紧紧地抱了抱怀中的榕寧。
榕寧收起了玉佩,打开了信封里的信。
果然是弟弟的来信,寥寥几句话便说清楚了弟弟当初在车旗城以北山谷中的那一场恶战。
並没有向外界传言的那样烧死了很多人,而是活下来將近三成的兵力。
他已经將这三成的兵力化整为零,潜伏在漠北高原。
所有人都认为仗打成这个样子,已经无脸再回到大齐。
他们一定要给被屠城的大齐老百姓,给天子一个交代。
等他们攻破西戎王庭之后,一定会凯旋。
关於这一路的生死搏杀,艰难险阻,弟弟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將当初萧家安插在他身边的几个叛徒的名字写在了信封后。
榕寧死死盯著这几个人,就是这几个人害死了沈家军。
这几个叛徒手头也有证据证明萧家勾结西戎残害忠良。
榕寧將这几个人记在心里,隨即將信封丟到了一边的炭盆里烧掉。
榕寧看向玉嬤嬤道:“劳烦玉嬤嬤將这几个人的名单交给城中芙蓉客栈,让他们仔细查一查。”
榕寧將刚才的名字写在了一张绢条上,递给了玉嬤嬤。
玉嬤嬤忙接在手里。
若是论这京城里的情报系统还是家人厉害,榕寧自然放心將这些交给钱家去查。
玉嬤嬤隨后看向了自家主子纯贵妃,脸上的表情稍稍有几分复杂缓缓道:“主子,侯爷昨天被送进了大理寺。”
“老奴也已经差人送了银子进去打点,大理寺的差官並没有对侯爷动刑,只是敲打了侯爷身边和世子爷身边的几个管事的。”
纯贵妃脸色微微发沉,缓缓点了点头。
对於自己的亲生父亲郑长平来说,不对亲生父亲动刑已经是她对郑长平最大的恩惠了。
她唇角勾起一抹嘲讽冷冷道:“我弟弟刚愎自用,出事是迟早的。”
“让人拉出去算后帐了吧?”
“至於我父亲,且看圣上怎么处置,郑家的財產怕是留不住了。”
榕寧道:“姐姐不必有太多的心理负担,皇上早就覬覦郑家家的財富。”
“所谓郑家跌倒,皇族吃饱,想要增加財富,萧泽也是,皇族也罢,都是虎视眈眈。”
“只可惜钱夫人经营了几十年的財富,如今却便宜了皇族。”
纯贵妃此时想起什么,突然笑了出来,轻轻抚上了榕寧的小腹低声道:“这不还有个皇族在你肚子里,若是这些財富以后兜兜转转到了你孩子的手中,本宫那是最开心的。”
“也不枉我母亲经营这几十年,只希望这个孩子若是个男孩子以后能继承大统,还大齐江山一片安寧,百姓安居乐业,也不枉费我这个乾娘对他的爱护。”
他眼睛直瞪瞪地盯著面前的双喜,他突然头晕目眩整个人晕了过去。
晕过去之前低声呢喃:“不……不可能,我可是她的亲生父亲。”
双喜缓缓直起腰再看像郑长平,眼底满是轻蔑之色。
两个皇家护卫上前一把將郑长平从地上拽了起来,郑长平想要挣扎,可用哪里挣扎得过皇家护卫的束缚?
双喜隨即抬眸看向了平阳侯府廊檐下的匾额。
“福禄富贵!”
“呵!”
双喜笑了出来:“来人!查抄平阳侯府,閒杂人等一律带走等候处置。”
瞬间平阳侯府內外陷入一片混乱,哭喊声,奔跑声,弃物砸落地上的声音。
堂堂皇商郑家此番彻底陷入了地狱般场景。
夜幕降临玉嬤嬤走进了玉华宫,脸上都带著万分的喜色,脚下的步子都轻快了不少。
她一直走进內殿,果然看到寧妃娘娘和纯贵妃娘娘坐在软榻上,手里在缝著什么?
经过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榕寧自己孩子所有需要的衣服鞋帽都是她亲手做的。
虽然缝得不怎么好看,却是最乾净的。
一边的纯贵妃根本不会女红,却也没閒著,帮榕寧小心翼翼分开那些缠著的彩线。
姐妹两个说说笑笑,这些日子简直是她们重新入宫以来最开心的时候。
榕寧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自己弟弟的这个消息是真的。
这些日子榕寧是双喜临门,可是她到现在都有个疑问,不晓得自家弟弟在两边谷口都已经封锁,谷底灌满了火油,居然还能逃出生天。
到底是谁帮他从那个地狱中逃脱出来,还能偷偷潜伏到崤关。
她正同纯贵妃拉家常的时候,玉嬤嬤走了进来,跪在了两位主子面前。
“寧主子,张瀟递进来的消息。”
玉嬤嬤从怀中拿出了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这是张瀟送进宫里头的东西,你瞧瞧。”
榕寧晓得张瀟已经见到了自家弟弟,她看向玉嬤嬤呈到自己眼前的信,心头顿时明白了,这是弟弟给她的家书。
已经许久没有见到自家弟弟了,如今光看著这信封上熟悉的字体,榕寧的心头就已经暖暖的,失而復得的感觉让她几乎想要流泪。
榕寧忙起身接过了玉嬤嬤捧著的信,隨后撕开信封却是从里面掉出来一块玉佩。
玉佩是用血玉雕刻而成,玉雕刻师傅很是巧妙地將上面浮著的黑色玉絮的玉虚雕刻成凸起的纹。
旁边还配了一个韜字,榕寧在看到这个玉佩的时候,顿时眼底微微发红竟是有些湿润。
那玉佩上面的字是北狄的文字,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弟弟究竟是被谁救的?
当初拓拔韜和她说过,一定会帮她救出她的弟弟,没想到他真的做到了。
她不晓得欠了那个人多少的人情,总觉得一辈子都还不起,背负著沉甸甸的还也还不了。
她的手紧紧抓紧了玉佩,身体因为极力压抑著的痛苦不禁微微发抖。
“寧儿……”纯贵妃扶住了她的肩头,隨即看向了榕寧手中的玉佩。
纯贵妃突然明白了什么,脑海里又回想起了之前在皇陵的时候,那个迅速掠过的男子的身影。
纯贵妃虽然和榕寧是无话不谈的姐妹,但是榕寧很少透露那个人的什么信息给她,所以她也很礼貌的不询问,只是紧紧地抱了抱怀中的榕寧。
榕寧收起了玉佩,打开了信封里的信。
果然是弟弟的来信,寥寥几句话便说清楚了弟弟当初在车旗城以北山谷中的那一场恶战。
並没有向外界传言的那样烧死了很多人,而是活下来將近三成的兵力。
他已经將这三成的兵力化整为零,潜伏在漠北高原。
所有人都认为仗打成这个样子,已经无脸再回到大齐。
他们一定要给被屠城的大齐老百姓,给天子一个交代。
等他们攻破西戎王庭之后,一定会凯旋。
关於这一路的生死搏杀,艰难险阻,弟弟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將当初萧家安插在他身边的几个叛徒的名字写在了信封后。
榕寧死死盯著这几个人,就是这几个人害死了沈家军。
这几个叛徒手头也有证据证明萧家勾结西戎残害忠良。
榕寧將这几个人记在心里,隨即將信封丟到了一边的炭盆里烧掉。
榕寧看向玉嬤嬤道:“劳烦玉嬤嬤將这几个人的名单交给城中芙蓉客栈,让他们仔细查一查。”
榕寧將刚才的名字写在了一张绢条上,递给了玉嬤嬤。
玉嬤嬤忙接在手里。
若是论这京城里的情报系统还是家人厉害,榕寧自然放心將这些交给钱家去查。
玉嬤嬤隨后看向了自家主子纯贵妃,脸上的表情稍稍有几分复杂缓缓道:“主子,侯爷昨天被送进了大理寺。”
“老奴也已经差人送了银子进去打点,大理寺的差官並没有对侯爷动刑,只是敲打了侯爷身边和世子爷身边的几个管事的。”
纯贵妃脸色微微发沉,缓缓点了点头。
对於自己的亲生父亲郑长平来说,不对亲生父亲动刑已经是她对郑长平最大的恩惠了。
她唇角勾起一抹嘲讽冷冷道:“我弟弟刚愎自用,出事是迟早的。”
“让人拉出去算后帐了吧?”
“至於我父亲,且看圣上怎么处置,郑家的財產怕是留不住了。”
榕寧道:“姐姐不必有太多的心理负担,皇上早就覬覦郑家家的財富。”
“所谓郑家跌倒,皇族吃饱,想要增加財富,萧泽也是,皇族也罢,都是虎视眈眈。”
“只可惜钱夫人经营了几十年的財富,如今却便宜了皇族。”
纯贵妃此时想起什么,突然笑了出来,轻轻抚上了榕寧的小腹低声道:“这不还有个皇族在你肚子里,若是这些財富以后兜兜转转到了你孩子的手中,本宫那是最开心的。”
“也不枉我母亲经营这几十年,只希望这个孩子若是个男孩子以后能继承大统,还大齐江山一片安寧,百姓安居乐业,也不枉费我这个乾娘对他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