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宫灯点燃
萧泽生辰宴上的这一出闹剧迅速在后宫蔓延开来,不仅仅是后宫即便是民间,关於这位小渔娘摇身一变成宠妃的故事也流传甚广。
其中与做前朝皇宫总管大太监的男主角,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分外的令人感慨。
即便是做了太监,也要护送心爱的女人登上高位。
民间越是如此传唱,萧泽的脸色越是铁青得厉害。
双喜小心翼翼陪著萧泽回到了养心殿。
这一路上,萧泽的气压简直低到了极点,一边的双喜恨不得整个人都趴在地上,甚至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也不要面对如此强大的压力。
他见识过萧泽手段的残忍,一旦被萧泽查出来他和熹嬪娘娘过去的那段往事,怕是会死得很惨。
他也不晓得到底是谁偷偷的將这事儿传的这么厉害。
所谓眾口鑠金,积毁销骨。
若是光在这宫里头传,他身为总管太监,有的是办法將这事儿压下去。
可现在是整个京城都在传,甚至这个故事都顺著江南的小曲儿传到了江南的勾栏瓦子。
双喜心头不禁恨出了血,到底是谁?
他思来想去,忽然就想到了玉华宫的那位。
这么狠辣的手段,暗戳戳地將他和翠喜鞭挞在世俗的眼光之中,这事儿除了那位寧贵妃寧主子能干得出来,还有谁能想到这么下作的法子?
不行,必须得將这事儿摆平了。
如今双喜心力俱疲,迈进养心殿的时候,一个不小心竟是被台阶绊了一下,扑通一声跪趴在了萧泽的面前。
萧泽缓缓抬眸,死死盯著面前的奴才。
他眼神明暗不定,他也知道光通过一个唱戏的就將跟隨了自己有些日子的双喜处死,反倒是欲盖弥彰,让別人更多的议论这事儿,委实不合適。
可是这事儿不处理,心头总觉得插了一根尖刺。
难不成这双喜真的和翠喜之间有什么重要的关係吗?
萧泽生性多疑,榕寧正是抓住了他的这个特徵。
但凡萧泽心中生出几分疑虑,他就会將这个疑虑无限地放大。
“怎么了?”萧泽稳稳看著面前的双喜。
双喜忙连连磕头又甩了自己两耳光道:“回皇上,奴才前些日子感染了风寒,今日当差这腿不太稳当,让皇上见笑了。”
“还请皇上恕罪,是奴才的错,奴才该死。”
萧泽淡淡笑了笑,摆了摆手:“起来吧,这些日子也辛苦你了。”
萧泽不说这话还好,如今萧泽越是笑著说这个话,双喜嚇得魂儿都要飞了。
別的人不晓得,他可是晓得的。
若是萧泽真的要收拾一个人,那之前对那个人就会表现的极好,让对方放鬆警惕。
之前收拾萧家的时候,皇上还亲自给了萧家那么多的封赏,给了萧皇贵妃那么大的恩宠,最后不还是说毒死就毒死,说灭族就灭族了。
如今明明自己刚才出了岔子,萧泽非但不责骂却还替他开脱。
他可是皇帝啊,双喜只觉得额头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来。
他不敢再多停留,缓缓起身退出了养心殿。
今日他不当值,早早回到了西四所。
一个小太监上前一步端来热水给双喜洗脚。
双喜突然抬腿,一脚將面前的小太监踹倒在地。
他起身扯住小太监的领口,死死盯著他。
那小太监嚇得魂飞魄散,不晓得双喜公公回来以后这是发的什么疯?
双喜咬牙道:“说!近些日子有谁在西四所打听咱家的事。”
小太监嚇得连连摆手:“回乾爹的话!没有人!真的没有!”
“养心殿之前当差的那些宫女和太监,都给他撤走了。”
“如今死的死,哑的哑,还有些运出宫丟到了乱坟岗。”
“內务府新换上来的这些人对乾爹的事是一个字都不晓得的,最近西四所安稳的很,乾爹,难道出了什么事?”
双喜的视线阴冷的宛若毒蛇吐出来的信子。
他隨即狠狠一推,將面前服侍他的小太监推倒在地。
温热的水洒了小太监一身,那小太监趴在地上连连磕头,大气都不敢出。
双喜看著烦闷至极:“滚出去!”
小太监忙退了出去。
双喜死死盯著婴儿手腕粗的灯烛,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按理说知道他和翠喜事儿的那些宫女和太监,他都处置了。
尤其是当初翠喜在养心殿侍寢的时候,那一夜近前伺候的人都被他杀了。
他甚至插手內务府调派了新一批人进了养心殿服侍,如今这些人对於那天晚上的事情根本不知情。
可为何还有人將他和翠西的事情说出来?
这就有点噁心了,感觉像是故意栽赃陷害似的。
可越是如此,皇上却信了,这找谁说理去。
双喜突然起身想到了什么?
如今他这里已经荒得不成样子,那翠喜那边万一被人查出什么端倪来,他照样得死。
不行,近些日子一定要和翠喜见上一面。
“来人!”双喜声音冷得像冰。
之前那个心腹太监忙疾步走了进来,双喜將绢条卷进了竹筒中,將竹筒交到那人的手中冷冷道:“將这消息传出去。”
小太监忙接过竹筒。
老规矩若有人发现可疑之处,就將这竹筒塞进嘴里吞下去。
他也不晓得这竹筒给谁,双喜公公一向谨慎,便是传个话都见不到对方人的。
小太监一路走了出来,来到了御园一侧的芭蕉林后。
正好有一株老树,树干都凹出洞来。
小太监左右看了看,没有人跟著便走到了洞口,將那书信塞了进去。
小太监塞进去以后,又用乾草將树洞填满。
他没急著回家,却是来到了御园的廊檐下。
廊檐下本来有三盏灯,此时亮了两盏,另一盏似乎是坏了。
不过在这个地方宫灯坏不坏也没有人察觉,毕竟御园这里很偏僻又是夜晚。
小太监小心翼翼將那第三盏灯想办法点亮又掛了上去。
小太监做完这些,忙匆匆朝著西四所走去,这些事儿他已经做了很多次了。
只是这些日子双喜公公似乎向外界传递消息的次数越来越少,也差不多有五六个月没做这事儿,如今倒有些生疏了。
小太监刚走后不久,突然从房檐上倒吊下来一个玄衣男子。
光看那轻功便是登峰造极,在这皇宫都能来去自如。
那人只是稍稍看了一眼远走的小太监,没有追上去,反倒是將刚才那小太监掛上去的灯熄灭了去。
隨即来到了之前小太监藏竹筒的树洞,將里面的东西小心翼翼,原封不动地掏了出来。
他没有带走竹筒,只是拨开了竹筒的蜂蜡,將里面的绢条取了出来。
他凝神快速记下又原封不动,將那绢条塞回竹筒中,甚至连蜂蜡都小心翼翼重新封好。
这才回到廊檐下,將熄灭的灯又重新点了,全程都是诡异异常,没有掀起丝毫的动静。
不多时两个打更的太监顺著长廊走过,其中的一个太监看了一眼那灯,脚下的步子顿时快了几分,朝著长春宫的方向走去。
其中与做前朝皇宫总管大太监的男主角,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分外的令人感慨。
即便是做了太监,也要护送心爱的女人登上高位。
民间越是如此传唱,萧泽的脸色越是铁青得厉害。
双喜小心翼翼陪著萧泽回到了养心殿。
这一路上,萧泽的气压简直低到了极点,一边的双喜恨不得整个人都趴在地上,甚至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也不要面对如此强大的压力。
他见识过萧泽手段的残忍,一旦被萧泽查出来他和熹嬪娘娘过去的那段往事,怕是会死得很惨。
他也不晓得到底是谁偷偷的將这事儿传的这么厉害。
所谓眾口鑠金,积毁销骨。
若是光在这宫里头传,他身为总管太监,有的是办法將这事儿压下去。
可现在是整个京城都在传,甚至这个故事都顺著江南的小曲儿传到了江南的勾栏瓦子。
双喜心头不禁恨出了血,到底是谁?
他思来想去,忽然就想到了玉华宫的那位。
这么狠辣的手段,暗戳戳地將他和翠喜鞭挞在世俗的眼光之中,这事儿除了那位寧贵妃寧主子能干得出来,还有谁能想到这么下作的法子?
不行,必须得將这事儿摆平了。
如今双喜心力俱疲,迈进养心殿的时候,一个不小心竟是被台阶绊了一下,扑通一声跪趴在了萧泽的面前。
萧泽缓缓抬眸,死死盯著面前的奴才。
他眼神明暗不定,他也知道光通过一个唱戏的就將跟隨了自己有些日子的双喜处死,反倒是欲盖弥彰,让別人更多的议论这事儿,委实不合適。
可是这事儿不处理,心头总觉得插了一根尖刺。
难不成这双喜真的和翠喜之间有什么重要的关係吗?
萧泽生性多疑,榕寧正是抓住了他的这个特徵。
但凡萧泽心中生出几分疑虑,他就会將这个疑虑无限地放大。
“怎么了?”萧泽稳稳看著面前的双喜。
双喜忙连连磕头又甩了自己两耳光道:“回皇上,奴才前些日子感染了风寒,今日当差这腿不太稳当,让皇上见笑了。”
“还请皇上恕罪,是奴才的错,奴才该死。”
萧泽淡淡笑了笑,摆了摆手:“起来吧,这些日子也辛苦你了。”
萧泽不说这话还好,如今萧泽越是笑著说这个话,双喜嚇得魂儿都要飞了。
別的人不晓得,他可是晓得的。
若是萧泽真的要收拾一个人,那之前对那个人就会表现的极好,让对方放鬆警惕。
之前收拾萧家的时候,皇上还亲自给了萧家那么多的封赏,给了萧皇贵妃那么大的恩宠,最后不还是说毒死就毒死,说灭族就灭族了。
如今明明自己刚才出了岔子,萧泽非但不责骂却还替他开脱。
他可是皇帝啊,双喜只觉得额头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来。
他不敢再多停留,缓缓起身退出了养心殿。
今日他不当值,早早回到了西四所。
一个小太监上前一步端来热水给双喜洗脚。
双喜突然抬腿,一脚將面前的小太监踹倒在地。
他起身扯住小太监的领口,死死盯著他。
那小太监嚇得魂飞魄散,不晓得双喜公公回来以后这是发的什么疯?
双喜咬牙道:“说!近些日子有谁在西四所打听咱家的事。”
小太监嚇得连连摆手:“回乾爹的话!没有人!真的没有!”
“养心殿之前当差的那些宫女和太监,都给他撤走了。”
“如今死的死,哑的哑,还有些运出宫丟到了乱坟岗。”
“內务府新换上来的这些人对乾爹的事是一个字都不晓得的,最近西四所安稳的很,乾爹,难道出了什么事?”
双喜的视线阴冷的宛若毒蛇吐出来的信子。
他隨即狠狠一推,將面前服侍他的小太监推倒在地。
温热的水洒了小太监一身,那小太监趴在地上连连磕头,大气都不敢出。
双喜看著烦闷至极:“滚出去!”
小太监忙退了出去。
双喜死死盯著婴儿手腕粗的灯烛,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按理说知道他和翠喜事儿的那些宫女和太监,他都处置了。
尤其是当初翠喜在养心殿侍寢的时候,那一夜近前伺候的人都被他杀了。
他甚至插手內务府调派了新一批人进了养心殿服侍,如今这些人对於那天晚上的事情根本不知情。
可为何还有人將他和翠西的事情说出来?
这就有点噁心了,感觉像是故意栽赃陷害似的。
可越是如此,皇上却信了,这找谁说理去。
双喜突然起身想到了什么?
如今他这里已经荒得不成样子,那翠喜那边万一被人查出什么端倪来,他照样得死。
不行,近些日子一定要和翠喜见上一面。
“来人!”双喜声音冷得像冰。
之前那个心腹太监忙疾步走了进来,双喜將绢条卷进了竹筒中,將竹筒交到那人的手中冷冷道:“將这消息传出去。”
小太监忙接过竹筒。
老规矩若有人发现可疑之处,就將这竹筒塞进嘴里吞下去。
他也不晓得这竹筒给谁,双喜公公一向谨慎,便是传个话都见不到对方人的。
小太监一路走了出来,来到了御园一侧的芭蕉林后。
正好有一株老树,树干都凹出洞来。
小太监左右看了看,没有人跟著便走到了洞口,將那书信塞了进去。
小太监塞进去以后,又用乾草將树洞填满。
他没急著回家,却是来到了御园的廊檐下。
廊檐下本来有三盏灯,此时亮了两盏,另一盏似乎是坏了。
不过在这个地方宫灯坏不坏也没有人察觉,毕竟御园这里很偏僻又是夜晚。
小太监小心翼翼將那第三盏灯想办法点亮又掛了上去。
小太监做完这些,忙匆匆朝著西四所走去,这些事儿他已经做了很多次了。
只是这些日子双喜公公似乎向外界传递消息的次数越来越少,也差不多有五六个月没做这事儿,如今倒有些生疏了。
小太监刚走后不久,突然从房檐上倒吊下来一个玄衣男子。
光看那轻功便是登峰造极,在这皇宫都能来去自如。
那人只是稍稍看了一眼远走的小太监,没有追上去,反倒是將刚才那小太监掛上去的灯熄灭了去。
隨即来到了之前小太监藏竹筒的树洞,將里面的东西小心翼翼,原封不动地掏了出来。
他没有带走竹筒,只是拨开了竹筒的蜂蜡,將里面的绢条取了出来。
他凝神快速记下又原封不动,將那绢条塞回竹筒中,甚至连蜂蜡都小心翼翼重新封好。
这才回到廊檐下,將熄灭的灯又重新点了,全程都是诡异异常,没有掀起丝毫的动静。
不多时两个打更的太监顺著长廊走过,其中的一个太监看了一眼那灯,脚下的步子顿时快了几分,朝著长春宫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