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厂长入职前, 叶薇身边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自然是张江明买车了。
    这年头车不鲜见,机械厂运输队就有三辆货车,厂里还停着一辆供领导们出行的吉普车。虽然这四辆车, 大院里绝大多数人都没机会坐, 但看多了就不觉得稀奇了。
    要说私家车, 八六年沪市就有了第一辆私家车。
    当初新闻刚见报, 大家确实挺激动,虽然谁也没见过那辆私家车,但就是怎么说呢, 可能有种荣誉感吧。
    因为那不仅是沪市的第一辆私家车, 更是全国的第一辆私家车。
    如今六年过去,沪市私家车早已多如牛毛, 碰上节假日, 市里某些路段还会堵车呢,大家早就对私家车见怪不怪了。
    但那些拥有私家车的人,离大院住户们都太远了, 他们也就平时出门能看到,生活中根本没有交集。
    张江明却不同。
    他可是在机械厂出生长大的,读书时候没见他成绩多好,工作后也没看出有多突出的能力。
    怎么突然,他就买车了?
    虽然,他买的是货车而非轿车。
    虽然, 这车是首都牌,而非外国货。
    但再怎么样,那也是四个轮子的私家车啊!
    这可是他们机械厂家属院的第一辆私家车!
    别说他们的机械厂,就算把周围几个国营厂都算上, 也没谁买得起私家车啊!
    于是,张江明开着新车回到家属院那天,全大院都沸腾了,从大院门口到张家楼下这一路,可以说是堵得水泄不通。
    好吧这有点夸张,因为大家给货车留了通行的宽度,但两边的人想挤进来近距离触摸大院第一辆货车,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正常情况下,伸手摸行驶中的车辆是非常危险的事,但这不是人多嘛,张江明又才刚拿到驾照,还是新手司机,根本不敢踩油门,车辆行驶速度堪比蜗牛。
    也因为这样,张江明精力全在方向盘、油门刹车和前路上,丝毫不敢分神回应路两边的人。
    副驾驶上坐着的林丽芳丝毫没有察觉到儿子的紧张,她正将胳膊搭在打开的车窗上,不停地冲外面的人挥手。
    人都有虚荣心,林丽芳是个俗人,自然不例外。
    年轻的时候,她跟人比工作,比丈夫,比家庭,到老了,就开始比儿女的工作和家庭了。
    林丽芳大儿子争气,八十年代初考上了大专,毕业后又分配到了机关单位,又经领导介绍,娶了个大学生老婆。
    这些年,林丽芳没少跟人炫耀大儿子。
    小儿子就炫耀得比较少了,又或者说没炫耀过,倒不是林丽芳偏心,实在是张江明不太出众。
    他长相当然是不差的,林丽芳年轻时不说是厂花,相貌在全场女职工中至少能排进前三。老张长得也不差,年轻时可以说得上相貌堂堂。
    张江明比他哥会长,个头也是家里最高的,有一米七七。
    这在沪市是很出众的身高了,上学时期做操排队,张江明从来都是站末尾。高中毕业进了机械厂,上千号职工,也找不出多少比他高的人。
    但除了长相和身高,其他方面,张江明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读书时他成绩倒数,工作后虽然没有偷懒耍滑,却也谈不上出挑。
    今年以前,林丽芳是真没有想过,小儿子能让她这么风光。
    回应车外热情的邻居们时,林丽芳想,她这个小儿子虽然哪哪都不出众,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优点的,比如他运气特别好。
    如果不是运气好,和叶薇交上了朋友,他哪会去囤什么认购证?又怎么能赚到这么多钱?
    没有钱,他怎么学驾照?怎么有胆子买车?又怎么会有今天的风光?
    突然,林丽芳看到了站在人群中的杨倩母亲。
    和日子越过越好的张家比起来,杨家近一年过得不怎么顺,而根本原因,是他们年初听李菊萍的怂恿低价卖掉了认购证。
    杨家好几个工人,如果年初愿意听杨倩的不卖认购证,一家子不说大富大贵,不愁吃喝是肯定的。
    但这世上没有如果。
    认购证价格刚涨起来的时候,杨家父母子女之间只是多了争吵,等价格涨到五千上万,他们开始互相怨恨。
    或者说,是杨倩的兄嫂怨恨她妈。
    虽然决定是他们一起做的,但找李菊萍卖认购证的是杨母,所以他们觉得责任主要在她。
    因为这种心理,这一年厂里发不出工资,但杨倩兄嫂谁都没有出去上班,而是不停地朝杨家父母伸手要钱。
    为了能满足他们的索取,杨倩父母不得不出去打零工,并打着把杨倩嫁出去换彩礼的主意,最近频繁给她安排相亲。
    但杨家夫妻只看钱不看人,相亲至今未果,杨家也争吵不断。
    而大院里和杨家一样的家庭不在少数,毕竟年初卖掉认购证的不少。
    此时此刻,他们都出来了,或羡慕,或悔恨地望着张江明开的这辆车。
    看着他们,林丽芳心中满是庆幸,还好张江明听了叶薇的话,在她和丈夫一致决定将认购证低价卖掉时,在家撒泼打滚表示反对。
    还好他们没有像杨家忽视杨倩一样,忽视张江明的撒泼打滚。
    否则就算张江明囤了一百份认购证,她和丈夫肯定也会因为错失十几万而后悔一辈子。
    ……
    第二件大事,则是第七百货一楼的服装店,终于开不下去要转租了!
    这个消息,是高鹏亲自打电话告诉叶薇的。
    因此,虽然叶薇收到消息赶到第七百货时,并没有在服装店门口看到贴出的招租广告,但她相信消息是真的。
    至于高鹏为什么会特意打电话告诉她这消息,就说来话长了。
    自从通过弹幕,得知她的第一家店(暂存疑)是开在第七百货的一楼,且叶薇来实地看过后,她就一直对一楼商铺念念不忘。
    好吧,其实她也没有那么死心眼,来第七百货看过后,这段时间她陆续去了不少商业街看过商铺。
    但一圈看下来,叶薇发现高度符合她设想的有,但基本都是商场一楼,而且数量很少,一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
    数量少就算了,其中大半还租给了金店或者知名品牌,未来一两年有概率出租的只有一间,而这间商铺位于外滩。
    外滩是什么地方?
    沪市中心的中心,那里的商铺租金,用一个字形容是贵,两个字形容是很贵,三个字形容是非常贵!
    贵就算了,排队等着租的人还特别多,那些人不说腰缠万贯,资产肯定比叶薇更多,关系也比她更硬。
    总之看了一圈后,叶薇终于明白她的第一家店为什么会开在第七百货了。
    这确实是当前的她最好的选择。
    然而,她不是第七百货的第一选择。
    虽然近年第七百货生意不好,二三楼的商铺并不好租,但它毕竟位于商业街的中心地段,一楼还是不缺客流的。
    她相信,只要第七百货放出一楼临街商铺招租的消息,会有很多人挥舞着钞票排队求租。
    跟他们比,她钱未必是最多的,关系也肯定是最不硬的,第七百货为什么要选择她?
    虽然从弹幕看,她最终还是租到了第七百货一楼商铺,但她不可能因为知道最终结果,就躺在家里等着馅饼从天而降。
    结果由过程决定,如果过程变了,结果会一层不变吗?
    叶薇不敢确定,所以她请照相师到夜市给她的摊位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将这些照片整理成册子,又去了一趟第七百货。
    高鹏还记得她,看到她便笑着问:“叶小姐今天上门,是改变主意了吗?”
    叶薇摇头,说她今天上门,是想跟高鹏详细说一下她的生意。
    高鹏听后有些纳闷:“生意?叶小姐上次不是说过吗?我记得你是在夜市卖童装和玩具?”
    “上次来找您时,我确实主要卖童装和玩具,但最近我增加了生意项目。”叶薇说着将带来的相册打开,指着一张蹦蹦床的照片说,“这是我新增加的项目。”
    高鹏看一眼照片。
    这张照片是叶薇刚支好摊子时拍的,当时天色已暗,路边亮起了灯,橘色灯光下,是一张长桌,若干玩具,两排铁架,若干衣服,以及一个蓝色为主的大型蹦蹦床组成的摊位。
    和商业街装修各有特色的商铺比起来,这个摊位实在简陋。
    所以高鹏看过后只不走心地客气道:“看起来还不错。”
    叶薇伸手翻开照片,指着左边那张说:“这是六点左右,夜市刚开张时拍的。”又指向左边那张照片,“这是七点左右拍的。”
    后面几张照片,都是不同时间段拍下的她摊位上的场景。
    看着看着,高鹏脸上表情有了变化,但在叶薇合上相册后,他只说道:“夜市客流确实不少。”
    叶薇没有反驳高鹏的话,笑着说道:“我的摊位是因为夜市客流量大而人多,还是因为我的项目受欢迎人多,高经理不妨自己去看一看。”
    见她这么自信,高鹏点头说:“好,有时间我会去夜市逛一逛。”
    “欢迎。”叶薇依旧微笑,丝毫没有打听他什么时候去的意思。
    高鹏知道原因,没有多此一举询问,只主动挑明道:“你今天过来,应该不是只为了让我看几张照片。”
    他都挑明了,叶薇也不绕弯子,说道:“虽然我和高经理您认识时间不长,但我能感受得出来,您是一个有抱负的人。”
    高鹏心想他们哪是认识时间不长,是之前总共就见过一次,但人都爱听好话,叶薇后半句话捧得他高兴,他就没出声纠正,好奇问道:“你觉得,我的抱负是什么?”

章节目录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流烟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流烟萝并收藏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