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一开始, 乐工歌姬舞姬们也按顺序进听泉殿献艺了。
大人们敬酒畅谈时,小公主要么专心用饭要么津津有味地欣赏歌舞, 除了跟旁边的三哥说话,并无插嘴君臣言谈之意。
三岁的小公主经常陪了半场宴席就提前退下了,九岁的小公主却能怡然自得地陪完整场。
宴席结束时,兴武帝已经喝了七分醉,灌酒灌得最勤的雍王、邓冲、樊钟三人更是喝得东倒西歪,或趴于桌面眯着眼睛继续吆喝,或朝后仰倒指着殿外飞流而下的清澈泉水念叨着“美酒美酒”,或看似端坐其实已经鼾声如雷。
兴武帝指着三人嫌了几句没出息,撑着桌子站正道:“好了,今日就喝到这里, 下次朕再跟你们喝。”
大臣们跟着起身。
庆阳也想起来,扶着桌子的手用了好大力气,一双腿却没了知觉般不听使唤, 旁边的秦仁比妹妹强, 成功站起来了, 却呲牙咧嘴的,唯恐谁看不出他腿酸难受。
兄妹俩接连吸引了众人的视线,兴武帝看看“稳坐不动”的女儿,突然大笑起来, 伸手示意严锡正看:“瞧瞧, 什么天资聪颖什么大毅力,这不还是一个九岁女娃吗,爬了一座山头就酸得站不起来了,哪有你说得那么惊世骇俗?”
秦炳第一个哄笑,别的大臣、年轻子弟有笑出声的, 没出声的面上也多了笑。
双腿不舒服还挨了一顿嘲笑的小公主气呼呼地瞪向父皇。
严锡正刚要开口,兴武帝醉醺醺地晃了一下,稳住后继续对着严锡正道:“朕赐麟儿自由行走前朝的腰牌时你们都在场,朕答应麟儿她可以用到十岁,朕又是父亲又是父皇的,总不能食言吧?等明年中秋后麟儿就不往前朝跑了,严相大可放心,至于爬爬山骑骑马,随便拎几个将门家的女孩出来都有这兴致,算不上多稀奇。”
这算是正面回应了严锡正席前的询问。
严锡正躬身行礼:“皇上英明。”
答复了大臣,兴武帝走到女儿面前,弯下腰道:“来,朕抱麟儿……”
还没说完就往旁边歪了一下,因为年长没喝太多的吕光祖一个箭步上前,扶住了帝王。
庆阳:“……”
似是看出了女儿眼中的关心与嫌弃,兴武帝笑笑,看向秦仁:“你,你算了,自己都站不稳,太子,你过来,你做大哥的抱妹妹回去。”
秦弘只是性情软弱,因为勤于练武,他七尺九的身形还是很健硕的,也没有喝多少酒,得了父皇的吩咐后立即走过来,轻轻松松抱起妹妹。
小公主因为腿上的酸麻也皱苦了一张脸。
秦弘左手竖抱着妹妹,右手从膝盖往下地帮妹妹捏腿:“没事,缓一会儿就好了。”
庆阳趴到大哥肩头,这样大哥能省些力气。
兴武帝带头朝别院外面走去,跨上骏马后慢慢地往东行。
秦弘先把妹妹举上马鞍,再翻身而上,从来没有与别人同乘过,秦弘适应了一下,才一手揽着妹妹的腰一手扯了扯缰绳。
大臣们都拥簇在兴武帝附近,三个皇子走在中间,年轻子弟们垫后。
毕竟是骑马,不可能挨得太近,秦炳还嫌大哥走得慢跟袁崇礼胡扯去了。
午后的阳光很是明亮,当周围的马蹄声没那么密集后,庆阳仰头。
秦弘低头,见妹妹乌黑清澈的眼睛里多了一丝不安,秦弘轻声道:“严相思虑过重,他的话妹妹不用放在心上。”
庆阳:“可我就是喜欢读圣贤书,喜欢去前朝看各处官员们理政,严相不喜欢我这样,大哥也不喜欢吗?”
秦弘:“没有,只要妹妹高兴,妹妹做什么大哥都喜欢。”
妹妹才九岁,聪慧好学是天性使然,去前朝纯粹是那里人多热闹,哪里就与干政扯上关系了,大姐私下收受官员贿赂再举荐给他才有干政之嫌,但一次两次的也不算什么大事,他亦能把握好分寸,绝不会将方济之类放在重要的职位上。
庆阳不知道大哥在想什么,她靠着大哥的胸口,小声说自己的想法:“二哥说你们读书练武是为了长大后为父皇办事,那我读好书练好剑,长大了也可以为父皇、大哥办事。我知道公主干政是什么意思,但那么多大臣天天为朝廷献计献策,好的计策采纳,不好的否决,既然如此,父皇、大哥可以用同样的办法筛选我的谏言,凭什么他们献策就不叫干政,我想为父皇、大哥分忧就成了干政?”
秦弘陷入了沉默。
后宫不得干政,是怕后宫女子扶植外戚侵分皇权,或是怕干政的女子无才无德祸乱江山,但后宫干政的根本还是帝王无能给了后宫可乘之机,倘若君主贤明,如妹妹所说能辨别后宫或公主宗亲的谏言,如辨别良臣奸臣,那又何乱之有?
“妹妹说得对,只要是正确的谏言,臣子与亲友都可以提出,所以你只管继续读书,无需理睬严相。”
秦弘安抚妹妹道。
每个皇帝与他的一干公主姐妹的情分也不一样,他只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姐姐偶尔糊涂却是一心一意为他着想,妹妹则是他看着长大的,现在还是孩子,如果妹妹大了后有野心有恶意,他再冷落妹妹也来得及,在那之前,他不可能因为严相的一句“先患虑患”就跟妹妹生疏了。
.
秦弘将妹妹送回行宫的宫殿,继续在这边坐了一阵,等御医来替妹妹检查过身子,确定只是普通的酸乏歇两天就好,秦弘才回了自己的宫殿,沐浴更衣。
吕温容关心道:“怎么样,父皇游兴如何?”
秦弘报喜不报忧:“全是跟着父皇出生入死的功臣,父皇今日很高兴。”
晾干头发,秦弘刚准备陪妻子躺会儿,父皇那边派了传话公公来,宣他过去。
秦弘匆匆换了一套外穿的锦袍出门了。
相比儿子的端重,坐在次间凉榻上的兴武帝就随便多了,只穿了一套沐浴后换上的蓝绫中衣,一个人往棋盘上摆黑色棋子。
看眼恭恭敬敬走进来的儿子,兴武帝朝棋盘对面扬扬下巴:“坐吧,咱们父子俩下两盘。”
秦弘自知没那么简单,垂眸敛目地坐了过去。
兴武帝随口问道:“麟儿那边御医去看过了?”
秦弘:“是,说是没有大碍,父皇不必担心。”
兴武帝幸灾乐祸地嗤了声:“小傻子,你三弟巴不得可以不去,她偏偏要凑热闹,这下好了,累垮了腿不说,还挨了严相一顿教训,得亏她还小听不出严相的指责到底有多重,换成你大姐,当场就得吓哭了。”
秦弘抬眸,见父皇只管盯着棋局,他掩饰紧张道:“严相那话确实危言耸听了,妹妹还是孩子心性,此时就妄议干政简直荒谬可笑。”
兴武帝手捏棋子,看着儿子问:“你当真这么想?还是也觉得朕太过偏爱你妹妹,不敢在朕面前说麟儿的不是?”
秦弘大骇,放下棋子跳到地上,赤着脚跪了下去:“父皇明鉴,儿臣是真的不信妹妹会有干政的野心,绝不是刻意逢迎父皇。”
兴武帝:“……起来,别动不动就跪,你我父子,闲聊几句至于这样?”
秦弘慌慌张张站起来,额头眼瞅着多了一层细汗。
兴武帝让儿子坐回去,哼道:“不怕你们怪朕偏心,朕确实最疼麟儿,谁让她最小呢,谁让你们小的时候朕忙着打天下没机会疼你们?但朕疼她归疼她,大事上还没糊涂,你才是朕亲自选出来的太子,你得撑起未来天子的架子来,对咱们家这两位公主该照顾就照顾,该严厉的时候也得严厉,免得真把她们惯坏了,将来一起拿捏你。”
秦弘默默听完,恭声道:“父皇放心,儿臣记住了。”
兴武帝:“君就是君,再亲的手足再有功的臣子,你都得把君王的威仪放在亲情与君臣私交的前头,让他们亲你又畏你,心里有畏,才不敢仗着私情拿捏你,你若能做到这点,朕对将来真就没有什么可放不下的了。”
秦弘下意识地低了头,惭愧片刻才道:“儿臣一定努力改正,争取早日让父皇满意。”
兴武帝:“嗯,专心下棋吧。”
.
儿子走后,兴武帝歇了一个短晌,醒来已是黄昏,夕阳灿烂,晚风清凉。
兴武帝换上一件常服,闲庭散步地来了小公主的宫殿。
庆阳也刚醒不久,因为腿酸犯懒躺在次间的榻上,丽妃搬了一张椅子过来,用银叉扎着瓜片喂女儿。
外面宫人在给皇上行礼了,丽妃赶紧放下东西出去迎接。
兴武帝握住她的手往里走,快进次间了再松开,跨过门槛一看,女儿背对他躺在榻上仿佛熟睡,然而旁边就摆着一盘最多只吃了一成的瓜片。
兴武帝笑了,直接坐到丽妃的椅子上,端起果盘道:“麟儿睡了啊,正好给朕吃。”
庆阳一听,立即转过来,想要抢走果盘。
兴武帝顺势将刚扎起来的瓜片递到女儿面前:“来,父皇喂你。”
庆阳还记得听泉殿里父皇的嘲笑,扭过头道:“我一个没什么稀奇的普通九岁女童,不敢劳烦父皇。”
不知内情的丽妃茫然地看着这父女俩。
兴武帝笑着哄道:“这叫示人以弱,免得别人把朕的麟儿当惊世骇俗的女童过于提防,难道你想他们天天跑到父皇面前说你的坏话?”
庆阳想了想,乖乖转过来吃父皇喂的瓜。
父女俩和好了,丽妃的心提了起来,惶恐问:“皇上,谁说麟儿坏话了?”
兴武帝抬手也喂她一片瓜:“没谁,朕跟麟儿都解决了,你只管安心避暑。”
大人们敬酒畅谈时,小公主要么专心用饭要么津津有味地欣赏歌舞, 除了跟旁边的三哥说话,并无插嘴君臣言谈之意。
三岁的小公主经常陪了半场宴席就提前退下了,九岁的小公主却能怡然自得地陪完整场。
宴席结束时,兴武帝已经喝了七分醉,灌酒灌得最勤的雍王、邓冲、樊钟三人更是喝得东倒西歪,或趴于桌面眯着眼睛继续吆喝,或朝后仰倒指着殿外飞流而下的清澈泉水念叨着“美酒美酒”,或看似端坐其实已经鼾声如雷。
兴武帝指着三人嫌了几句没出息,撑着桌子站正道:“好了,今日就喝到这里, 下次朕再跟你们喝。”
大臣们跟着起身。
庆阳也想起来,扶着桌子的手用了好大力气,一双腿却没了知觉般不听使唤, 旁边的秦仁比妹妹强, 成功站起来了, 却呲牙咧嘴的,唯恐谁看不出他腿酸难受。
兄妹俩接连吸引了众人的视线,兴武帝看看“稳坐不动”的女儿,突然大笑起来, 伸手示意严锡正看:“瞧瞧, 什么天资聪颖什么大毅力,这不还是一个九岁女娃吗,爬了一座山头就酸得站不起来了,哪有你说得那么惊世骇俗?”
秦炳第一个哄笑,别的大臣、年轻子弟有笑出声的, 没出声的面上也多了笑。
双腿不舒服还挨了一顿嘲笑的小公主气呼呼地瞪向父皇。
严锡正刚要开口,兴武帝醉醺醺地晃了一下,稳住后继续对着严锡正道:“朕赐麟儿自由行走前朝的腰牌时你们都在场,朕答应麟儿她可以用到十岁,朕又是父亲又是父皇的,总不能食言吧?等明年中秋后麟儿就不往前朝跑了,严相大可放心,至于爬爬山骑骑马,随便拎几个将门家的女孩出来都有这兴致,算不上多稀奇。”
这算是正面回应了严锡正席前的询问。
严锡正躬身行礼:“皇上英明。”
答复了大臣,兴武帝走到女儿面前,弯下腰道:“来,朕抱麟儿……”
还没说完就往旁边歪了一下,因为年长没喝太多的吕光祖一个箭步上前,扶住了帝王。
庆阳:“……”
似是看出了女儿眼中的关心与嫌弃,兴武帝笑笑,看向秦仁:“你,你算了,自己都站不稳,太子,你过来,你做大哥的抱妹妹回去。”
秦弘只是性情软弱,因为勤于练武,他七尺九的身形还是很健硕的,也没有喝多少酒,得了父皇的吩咐后立即走过来,轻轻松松抱起妹妹。
小公主因为腿上的酸麻也皱苦了一张脸。
秦弘左手竖抱着妹妹,右手从膝盖往下地帮妹妹捏腿:“没事,缓一会儿就好了。”
庆阳趴到大哥肩头,这样大哥能省些力气。
兴武帝带头朝别院外面走去,跨上骏马后慢慢地往东行。
秦弘先把妹妹举上马鞍,再翻身而上,从来没有与别人同乘过,秦弘适应了一下,才一手揽着妹妹的腰一手扯了扯缰绳。
大臣们都拥簇在兴武帝附近,三个皇子走在中间,年轻子弟们垫后。
毕竟是骑马,不可能挨得太近,秦炳还嫌大哥走得慢跟袁崇礼胡扯去了。
午后的阳光很是明亮,当周围的马蹄声没那么密集后,庆阳仰头。
秦弘低头,见妹妹乌黑清澈的眼睛里多了一丝不安,秦弘轻声道:“严相思虑过重,他的话妹妹不用放在心上。”
庆阳:“可我就是喜欢读圣贤书,喜欢去前朝看各处官员们理政,严相不喜欢我这样,大哥也不喜欢吗?”
秦弘:“没有,只要妹妹高兴,妹妹做什么大哥都喜欢。”
妹妹才九岁,聪慧好学是天性使然,去前朝纯粹是那里人多热闹,哪里就与干政扯上关系了,大姐私下收受官员贿赂再举荐给他才有干政之嫌,但一次两次的也不算什么大事,他亦能把握好分寸,绝不会将方济之类放在重要的职位上。
庆阳不知道大哥在想什么,她靠着大哥的胸口,小声说自己的想法:“二哥说你们读书练武是为了长大后为父皇办事,那我读好书练好剑,长大了也可以为父皇、大哥办事。我知道公主干政是什么意思,但那么多大臣天天为朝廷献计献策,好的计策采纳,不好的否决,既然如此,父皇、大哥可以用同样的办法筛选我的谏言,凭什么他们献策就不叫干政,我想为父皇、大哥分忧就成了干政?”
秦弘陷入了沉默。
后宫不得干政,是怕后宫女子扶植外戚侵分皇权,或是怕干政的女子无才无德祸乱江山,但后宫干政的根本还是帝王无能给了后宫可乘之机,倘若君主贤明,如妹妹所说能辨别后宫或公主宗亲的谏言,如辨别良臣奸臣,那又何乱之有?
“妹妹说得对,只要是正确的谏言,臣子与亲友都可以提出,所以你只管继续读书,无需理睬严相。”
秦弘安抚妹妹道。
每个皇帝与他的一干公主姐妹的情分也不一样,他只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姐姐偶尔糊涂却是一心一意为他着想,妹妹则是他看着长大的,现在还是孩子,如果妹妹大了后有野心有恶意,他再冷落妹妹也来得及,在那之前,他不可能因为严相的一句“先患虑患”就跟妹妹生疏了。
.
秦弘将妹妹送回行宫的宫殿,继续在这边坐了一阵,等御医来替妹妹检查过身子,确定只是普通的酸乏歇两天就好,秦弘才回了自己的宫殿,沐浴更衣。
吕温容关心道:“怎么样,父皇游兴如何?”
秦弘报喜不报忧:“全是跟着父皇出生入死的功臣,父皇今日很高兴。”
晾干头发,秦弘刚准备陪妻子躺会儿,父皇那边派了传话公公来,宣他过去。
秦弘匆匆换了一套外穿的锦袍出门了。
相比儿子的端重,坐在次间凉榻上的兴武帝就随便多了,只穿了一套沐浴后换上的蓝绫中衣,一个人往棋盘上摆黑色棋子。
看眼恭恭敬敬走进来的儿子,兴武帝朝棋盘对面扬扬下巴:“坐吧,咱们父子俩下两盘。”
秦弘自知没那么简单,垂眸敛目地坐了过去。
兴武帝随口问道:“麟儿那边御医去看过了?”
秦弘:“是,说是没有大碍,父皇不必担心。”
兴武帝幸灾乐祸地嗤了声:“小傻子,你三弟巴不得可以不去,她偏偏要凑热闹,这下好了,累垮了腿不说,还挨了严相一顿教训,得亏她还小听不出严相的指责到底有多重,换成你大姐,当场就得吓哭了。”
秦弘抬眸,见父皇只管盯着棋局,他掩饰紧张道:“严相那话确实危言耸听了,妹妹还是孩子心性,此时就妄议干政简直荒谬可笑。”
兴武帝手捏棋子,看着儿子问:“你当真这么想?还是也觉得朕太过偏爱你妹妹,不敢在朕面前说麟儿的不是?”
秦弘大骇,放下棋子跳到地上,赤着脚跪了下去:“父皇明鉴,儿臣是真的不信妹妹会有干政的野心,绝不是刻意逢迎父皇。”
兴武帝:“……起来,别动不动就跪,你我父子,闲聊几句至于这样?”
秦弘慌慌张张站起来,额头眼瞅着多了一层细汗。
兴武帝让儿子坐回去,哼道:“不怕你们怪朕偏心,朕确实最疼麟儿,谁让她最小呢,谁让你们小的时候朕忙着打天下没机会疼你们?但朕疼她归疼她,大事上还没糊涂,你才是朕亲自选出来的太子,你得撑起未来天子的架子来,对咱们家这两位公主该照顾就照顾,该严厉的时候也得严厉,免得真把她们惯坏了,将来一起拿捏你。”
秦弘默默听完,恭声道:“父皇放心,儿臣记住了。”
兴武帝:“君就是君,再亲的手足再有功的臣子,你都得把君王的威仪放在亲情与君臣私交的前头,让他们亲你又畏你,心里有畏,才不敢仗着私情拿捏你,你若能做到这点,朕对将来真就没有什么可放不下的了。”
秦弘下意识地低了头,惭愧片刻才道:“儿臣一定努力改正,争取早日让父皇满意。”
兴武帝:“嗯,专心下棋吧。”
.
儿子走后,兴武帝歇了一个短晌,醒来已是黄昏,夕阳灿烂,晚风清凉。
兴武帝换上一件常服,闲庭散步地来了小公主的宫殿。
庆阳也刚醒不久,因为腿酸犯懒躺在次间的榻上,丽妃搬了一张椅子过来,用银叉扎着瓜片喂女儿。
外面宫人在给皇上行礼了,丽妃赶紧放下东西出去迎接。
兴武帝握住她的手往里走,快进次间了再松开,跨过门槛一看,女儿背对他躺在榻上仿佛熟睡,然而旁边就摆着一盘最多只吃了一成的瓜片。
兴武帝笑了,直接坐到丽妃的椅子上,端起果盘道:“麟儿睡了啊,正好给朕吃。”
庆阳一听,立即转过来,想要抢走果盘。
兴武帝顺势将刚扎起来的瓜片递到女儿面前:“来,父皇喂你。”
庆阳还记得听泉殿里父皇的嘲笑,扭过头道:“我一个没什么稀奇的普通九岁女童,不敢劳烦父皇。”
不知内情的丽妃茫然地看着这父女俩。
兴武帝笑着哄道:“这叫示人以弱,免得别人把朕的麟儿当惊世骇俗的女童过于提防,难道你想他们天天跑到父皇面前说你的坏话?”
庆阳想了想,乖乖转过来吃父皇喂的瓜。
父女俩和好了,丽妃的心提了起来,惶恐问:“皇上,谁说麟儿坏话了?”
兴武帝抬手也喂她一片瓜:“没谁,朕跟麟儿都解决了,你只管安心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