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九月十日,巳时,第二次日讲前一个时辰。
朱由检今日破了个例,没有先处理那堆积如山的奏疏。
而是将翰林院递上来的册子一一囫囵看过。
基本上就是理学、心学、调和三个大类别,无甚出彩。
只有两本册子比较有意思,算是别出心裁。
朱由检将其中一本册子轻轻合上。
扉页上,写着三个字——齐心孝。
朱由指尖在封皮上点了点,抬起头看向高时明:“齐爱卿的身体可大好了?今日的日讲,他会来么?”
高时明躬身回道:“回陛下,王祚远已有回报,齐编修服药后发了两日大汗,风寒已然痊愈。只是……臣担心他身上或有疫气残留,恐有碍圣体,所以未曾允许他今日入宫。”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带着几分恳切:“陛下,人才虽难得,但龙体万金,终究是国之根本。”
这话无懈可击,是臣子最稳妥的忠心。
朱由检眉头微蹙,陷入了片刻的纠结。
他本已对齐心孝的去向有了安排,是故还是希望这位穷翰林先生,能够参与这场他筹划已久的盛大演出。
毕竟这大戏他可只会演这一次。
但高时明的担忧,也并非全无道理。
片刻后,他忽然展颜一笑,那纠结之色一扫而空。
“此事倒也不难。”
朱由检信手拿过纸笔,在白纸上迅速勾勒出几条简单的线条。
一个后世再寻常不过的图形,出现在了纸上。
他将纸递给高时明。
“你让针工局用上好的软布,内夹几层纱,照这个样子赶制一个出来,让他戴在口鼻耳之上就行。”
说罢,朱由检还抬手在自己脸前比划了一下。
高时明接过那张纸,看着上面那个奇怪的图样,大概明白了作用。
然而这东西能有用吗?能有多大用呢?
但皇帝的吩咐,他只能遵从。
高时明躬身领命,转身吩咐门外的小太监即刻去办。
但在他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
即便戴上这个古怪的东西,也必须把那个齐心孝安排在文华殿最不起眼的角落里,离陛下的龙椅越远越好。
……
处理完翰林院的文章后,朱由检又匆匆将各项奏疏批过。
其中还包括几份重重修改过后,才递到他面前的京师新政策论。
事项、数据、计划,各方面都做得扎扎实实。
“拟旨。”朱由检淡淡开口。
“升原中书舍人王肇对,为顺天府推官,加云南道御史衔,专管顺天府及宛县、大兴两县中吏员整顿一事。”
“升原户部主事李世祺,为顺天府通判,专管九门商税整顿一事。”
这是四个胜出者中的两个。
朱由检的目光转向另一侧侍立的东厂提督王体乾。
“这两件事,东厂要好好帮衬着。”
“京中胥吏的底细、平日里的贪赃方法、家产几何,好好查探仔细了,同步顺天府尹一份。”
朱由检顿了顿,又补充道:
“这些胥吏的玩法,你要和顺天府尹一起整理出来,也写成一篇经世公文,到时候呈上来给朕看看。”
王体乾心下一松,在乾清宫站了几天了,终于有他的活了。
有活,那就能活。
他直接下拜:“奴婢遵命!”
朱由检点了点头,手指又拿起剩下两份胜出的策论,沉吟片刻,终究还是摇了摇头。
“高伴伴,盗贼、赌博二事,往后的策论继续搜集,继续优化,但都先放放,不在京师新政一期里面进行。”
——京师新政一期。
高时明和王体乾都捕捉到了这个词汇,瞬间领悟到了什么,两人却都没有多问。
为何要搁置这两事?
朱由检心中自有答案。
并非是那两份关于盗贼和赌博的公文写得不好。
恰恰相反,是写得太好了。
好到让他这个穿越者,都感到了一股寒意。
经世公文的第二个作用,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它不仅仅是一个提高成功率的策划方案,更是一个无比真实、无比透彻的信息收集通道。
想要在这股新朝雅政的风潮里出人头地,就必须把案头功夫做得扎扎实实,将自己所知所查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皇帝面前。
先说盗贼一事吧。
那份关于京师盗贼的奏疏里,详尽地列出了贼人的各类来源。
游手好闲的恶少刁民,逃荒至此的流离难民,这都在意料之中。
难办,但不是不能办。
再难缠一些的,是那些混迹在游方僧侣中的盗贼。
这里面是各种合法或不合法的僧侣、道士。
合法的,就是买了五两银子一张度牒的。
不合法的,就是买不起度牒或者伪造度牒的。
可这些,都还不是最棘手的。
最头疼的盗贼来源,那就是京畿卫军了。
京畿周边,七十八卫所,三大营兵马。
本是拱卫京师的屏障,如今却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奏疏中写得隐晦,却也点明了——“入则为兵,出则为盗,甚至将领默许,以为常态。”
看起来是盗贼这件事,往深里看能牵扯到地方保甲、京营卫所、僧侣度牒政策等一堆烂事。
至于负责捕盗的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巡捕营,反而烂得普普通通,毫不出奇。
至于赌博一事,则更是糜烂。
盗贼之事,尚可说是稽查不利,法度松弛,但起码还有个基础秩序。
赌博,则干脆是上下默契,泛滥成灾。
从文臣勋贵,到贩夫走卒,再到边地军卒,无人不赌,无处不赌。
叶子戏、打马戏、游湖牌、合采牌、蹴鞠、斗鸡、蟋蟀等等,样繁多。
《大明律》规定,“凡赌博财物者,皆杖八十”,这法太严,已是空文。
修正后的《问刑条例》规定,“凡开设赌坊,枷号二月,凡参与赌博,枷号一月”,如今也是几近不行。
朱由检将奏疏轻轻合上,心中一声叹息。
然而他朱由检能怪谁呢?
这赌禁之弛,全他妈的是他的祖宗自己搞出来的。
好圣孙喜欢斗蟋蟀,朱寿大将军喜欢斗鸡、蹴鞠,万历宅男干脆自己发明豆叶戏。
说起来,嘉靖在这方面还好一点,因为要成仙,所以洁身自好不喜赌博。
服了,一群神仙祖宗。
朱由检摇了摇头,把自己从对原生家庭的吐槽中收了回来。
他掀起京师新政,真正的目的只有两个:攒班子,起风潮。
那什么趁着东林未到,抓紧做一番事业,只不过是说与这些阉党众人听的障眼法而已。
——堂堂大明皇帝,蹴鞠玩得,斗鸡玩得,真要保,还保不住几个臣子么?
哪里要靠什么事功来保住阉党众人!
历史上的崇祯国势一败再败,不照样也是生杀予夺,威风得很?
天启能扶魏忠贤,他自然也能扶高忠贤,王忠贤,只是他不屑于走这条效率极低的路而已。
所以,新政可以做得少,但必须做得稳,做得漂亮,做得关键!
一鞭子下去,就要见一道血痕,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这与打仗是一个道理,先积小胜,再图大胜。
如今的他,羽翼未丰,根基未稳,还远未到可以发起决战的时机。
至于什么时候羽翼丰满……
朱由检收敛心神,抬头问道:“孙师那边,进展如何了?”
高时明立刻回道:“回陛下,孙阁老一应事务,内阁与司礼监皆是即刻批复,兵部那边也极为配合。”
“人员、兵马的调令已加急发出,所需的靴、铁甲、兵器等也已起运。孙师昨日已离京,打算先在通州汇合兵马。”
朱由检点了点头,手指却在方才盗贼、赌博这两封奏疏上轻轻点了点。
对这个王朝末世的官员节操,他实在是信之不过。
他转头,目光如电,直视王体乾。
“让东厂的人给朕盯紧了!别的事情,朕可以暂时不管。”
“但若有人敢在孙师的军备、饷银上动手脚,不论是谁,直接拿下!拿下后,直接让三法司加急会审,一切从快、从严!”
“务必抓出几个典型来杀鸡儆猴!”
王体乾心中振奋!叩头领命:“奴婢遵旨!”
这活又更不一样了!
但王体乾还是有些可惜,这活抓了人还要交予三司处理,终究是不够直接。
但没事慢慢来就好,大明从来没有皇帝能禁得住东厂这样如臂指使的诱惑。
朱由检又在心中默默盘算片刻,确认眼下并无遗漏。
终于,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浑身的骨节发出一阵细微的脆响。
连日来的谋划与批阅,让他也感到了一丝疲惫。
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踏上战场的兴奋。
“行了,孙师在前方为朕做事,朕也不能闲着。”
“摆驾文华殿吧。”
——终于又到了老子的回合了!
(本章完)
九月十日,巳时,第二次日讲前一个时辰。
朱由检今日破了个例,没有先处理那堆积如山的奏疏。
而是将翰林院递上来的册子一一囫囵看过。
基本上就是理学、心学、调和三个大类别,无甚出彩。
只有两本册子比较有意思,算是别出心裁。
朱由检将其中一本册子轻轻合上。
扉页上,写着三个字——齐心孝。
朱由指尖在封皮上点了点,抬起头看向高时明:“齐爱卿的身体可大好了?今日的日讲,他会来么?”
高时明躬身回道:“回陛下,王祚远已有回报,齐编修服药后发了两日大汗,风寒已然痊愈。只是……臣担心他身上或有疫气残留,恐有碍圣体,所以未曾允许他今日入宫。”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带着几分恳切:“陛下,人才虽难得,但龙体万金,终究是国之根本。”
这话无懈可击,是臣子最稳妥的忠心。
朱由检眉头微蹙,陷入了片刻的纠结。
他本已对齐心孝的去向有了安排,是故还是希望这位穷翰林先生,能够参与这场他筹划已久的盛大演出。
毕竟这大戏他可只会演这一次。
但高时明的担忧,也并非全无道理。
片刻后,他忽然展颜一笑,那纠结之色一扫而空。
“此事倒也不难。”
朱由检信手拿过纸笔,在白纸上迅速勾勒出几条简单的线条。
一个后世再寻常不过的图形,出现在了纸上。
他将纸递给高时明。
“你让针工局用上好的软布,内夹几层纱,照这个样子赶制一个出来,让他戴在口鼻耳之上就行。”
说罢,朱由检还抬手在自己脸前比划了一下。
高时明接过那张纸,看着上面那个奇怪的图样,大概明白了作用。
然而这东西能有用吗?能有多大用呢?
但皇帝的吩咐,他只能遵从。
高时明躬身领命,转身吩咐门外的小太监即刻去办。
但在他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
即便戴上这个古怪的东西,也必须把那个齐心孝安排在文华殿最不起眼的角落里,离陛下的龙椅越远越好。
……
处理完翰林院的文章后,朱由检又匆匆将各项奏疏批过。
其中还包括几份重重修改过后,才递到他面前的京师新政策论。
事项、数据、计划,各方面都做得扎扎实实。
“拟旨。”朱由检淡淡开口。
“升原中书舍人王肇对,为顺天府推官,加云南道御史衔,专管顺天府及宛县、大兴两县中吏员整顿一事。”
“升原户部主事李世祺,为顺天府通判,专管九门商税整顿一事。”
这是四个胜出者中的两个。
朱由检的目光转向另一侧侍立的东厂提督王体乾。
“这两件事,东厂要好好帮衬着。”
“京中胥吏的底细、平日里的贪赃方法、家产几何,好好查探仔细了,同步顺天府尹一份。”
朱由检顿了顿,又补充道:
“这些胥吏的玩法,你要和顺天府尹一起整理出来,也写成一篇经世公文,到时候呈上来给朕看看。”
王体乾心下一松,在乾清宫站了几天了,终于有他的活了。
有活,那就能活。
他直接下拜:“奴婢遵命!”
朱由检点了点头,手指又拿起剩下两份胜出的策论,沉吟片刻,终究还是摇了摇头。
“高伴伴,盗贼、赌博二事,往后的策论继续搜集,继续优化,但都先放放,不在京师新政一期里面进行。”
——京师新政一期。
高时明和王体乾都捕捉到了这个词汇,瞬间领悟到了什么,两人却都没有多问。
为何要搁置这两事?
朱由检心中自有答案。
并非是那两份关于盗贼和赌博的公文写得不好。
恰恰相反,是写得太好了。
好到让他这个穿越者,都感到了一股寒意。
经世公文的第二个作用,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它不仅仅是一个提高成功率的策划方案,更是一个无比真实、无比透彻的信息收集通道。
想要在这股新朝雅政的风潮里出人头地,就必须把案头功夫做得扎扎实实,将自己所知所查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皇帝面前。
先说盗贼一事吧。
那份关于京师盗贼的奏疏里,详尽地列出了贼人的各类来源。
游手好闲的恶少刁民,逃荒至此的流离难民,这都在意料之中。
难办,但不是不能办。
再难缠一些的,是那些混迹在游方僧侣中的盗贼。
这里面是各种合法或不合法的僧侣、道士。
合法的,就是买了五两银子一张度牒的。
不合法的,就是买不起度牒或者伪造度牒的。
可这些,都还不是最棘手的。
最头疼的盗贼来源,那就是京畿卫军了。
京畿周边,七十八卫所,三大营兵马。
本是拱卫京师的屏障,如今却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奏疏中写得隐晦,却也点明了——“入则为兵,出则为盗,甚至将领默许,以为常态。”
看起来是盗贼这件事,往深里看能牵扯到地方保甲、京营卫所、僧侣度牒政策等一堆烂事。
至于负责捕盗的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巡捕营,反而烂得普普通通,毫不出奇。
至于赌博一事,则更是糜烂。
盗贼之事,尚可说是稽查不利,法度松弛,但起码还有个基础秩序。
赌博,则干脆是上下默契,泛滥成灾。
从文臣勋贵,到贩夫走卒,再到边地军卒,无人不赌,无处不赌。
叶子戏、打马戏、游湖牌、合采牌、蹴鞠、斗鸡、蟋蟀等等,样繁多。
《大明律》规定,“凡赌博财物者,皆杖八十”,这法太严,已是空文。
修正后的《问刑条例》规定,“凡开设赌坊,枷号二月,凡参与赌博,枷号一月”,如今也是几近不行。
朱由检将奏疏轻轻合上,心中一声叹息。
然而他朱由检能怪谁呢?
这赌禁之弛,全他妈的是他的祖宗自己搞出来的。
好圣孙喜欢斗蟋蟀,朱寿大将军喜欢斗鸡、蹴鞠,万历宅男干脆自己发明豆叶戏。
说起来,嘉靖在这方面还好一点,因为要成仙,所以洁身自好不喜赌博。
服了,一群神仙祖宗。
朱由检摇了摇头,把自己从对原生家庭的吐槽中收了回来。
他掀起京师新政,真正的目的只有两个:攒班子,起风潮。
那什么趁着东林未到,抓紧做一番事业,只不过是说与这些阉党众人听的障眼法而已。
——堂堂大明皇帝,蹴鞠玩得,斗鸡玩得,真要保,还保不住几个臣子么?
哪里要靠什么事功来保住阉党众人!
历史上的崇祯国势一败再败,不照样也是生杀予夺,威风得很?
天启能扶魏忠贤,他自然也能扶高忠贤,王忠贤,只是他不屑于走这条效率极低的路而已。
所以,新政可以做得少,但必须做得稳,做得漂亮,做得关键!
一鞭子下去,就要见一道血痕,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这与打仗是一个道理,先积小胜,再图大胜。
如今的他,羽翼未丰,根基未稳,还远未到可以发起决战的时机。
至于什么时候羽翼丰满……
朱由检收敛心神,抬头问道:“孙师那边,进展如何了?”
高时明立刻回道:“回陛下,孙阁老一应事务,内阁与司礼监皆是即刻批复,兵部那边也极为配合。”
“人员、兵马的调令已加急发出,所需的靴、铁甲、兵器等也已起运。孙师昨日已离京,打算先在通州汇合兵马。”
朱由检点了点头,手指却在方才盗贼、赌博这两封奏疏上轻轻点了点。
对这个王朝末世的官员节操,他实在是信之不过。
他转头,目光如电,直视王体乾。
“让东厂的人给朕盯紧了!别的事情,朕可以暂时不管。”
“但若有人敢在孙师的军备、饷银上动手脚,不论是谁,直接拿下!拿下后,直接让三法司加急会审,一切从快、从严!”
“务必抓出几个典型来杀鸡儆猴!”
王体乾心中振奋!叩头领命:“奴婢遵旨!”
这活又更不一样了!
但王体乾还是有些可惜,这活抓了人还要交予三司处理,终究是不够直接。
但没事慢慢来就好,大明从来没有皇帝能禁得住东厂这样如臂指使的诱惑。
朱由检又在心中默默盘算片刻,确认眼下并无遗漏。
终于,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浑身的骨节发出一阵细微的脆响。
连日来的谋划与批阅,让他也感到了一丝疲惫。
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踏上战场的兴奋。
“行了,孙师在前方为朕做事,朕也不能闲着。”
“摆驾文华殿吧。”
——终于又到了老子的回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