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舟车劳顿
陈阳与徐弘远一拍即合,当即就有僕役帮忙將陈阳的行李搬到车上。
东西看上去不多,只有桃木做的大工具匣,塞著几件换洗衣物的包袱,还有那根拆去了钢叶、外表只是熟铜棍的旋风铲。
工具匣是袁公在世时亲手做的,他老人家不仅倒斗是个好手,木匠手艺也是独到,有个諢名叫做“赛鲁班”。
这木匣共分为好几层,完全展开后可以变成小型的工具台,机括精巧、构造结实,那根看似纤细的熟铜棍,则要两人合力方好抬动。
僕役们亲自体验了行李的份量,看陈阳的眼神也就越发敬佩。
旁的不说,有这膀子力气至少能在军中混个百户,且不是糜烂不堪的卫所兵,是精锐禁军。
既不喝酒,宴席也就早早散了,徐弘远称自己与陈阳一见如故,为方便晚上继续攀谈,盛情邀请陈阳同榻而眠,实际不过是被嚇破了胆子,不敢离开陈阳身边。
陈阳心知肚明,他没有拒绝对方的请求,只嘱託那些僕役不要私自打开行李,否则自担后果。
嚇住了僕役后,陈阳便与徐弘远一齐上了新空出来的大车,隨便找了个地方將睡袋裹在身上。
他虽是山野散人,自有搬山道人的驱虫秘药,身上连半个虱子都未曾有过,今日还在溪涧里洗了个痛快澡,比这位国公之子都乾净。
若是蓬头垢面之人,也不可能被高看。
借著烛光,陈阳又翻起了书,只是没有看枯涩的葬法,而是查阅起了老独眼的笔记,当话本故事看。
他也没手机可玩,只有看书这么一个消遣。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徐弘远连日来受邪气侵扰,又是发热又是心悸,噩梦连连,早已疲乏得狠了,上车后入睡得比陈阳还快些,几乎是沾著枕头便昏睡过去。
侍女绿萝仔细地给这位公子盖好被子,又怕其受寒,再压上了一张厚实毛毡,对背朝著自己的陈阳深深一福,也自行去休息了。
一夜无话。
这觉睡得徐弘远浑身舒坦,他直到日上三竿方才醒来,多日未曾睡这么一个好觉,令他觉得自己仿佛重新活了过来。
“醒了?”
陈阳仍旧在看书,头也不回地道:“公子睡得可好?”
“好,好极了!”昨日的种种仿佛噩梦,如今终於梦醒,徐弘远毕恭毕敬地以师礼对待陈阳,“道长再造之恩,必不敢忘!”
陈阳点了点头,淡淡地道:“既然醒了,便儘快启程吧,我去金陵还有要事。”
徐弘远眼珠子一转,如今他灵台清明,脑子倒是比之前更好使了,为了笼络陈阳,便拍胸脯道:“我来为道长驾车!”
他记得昨日陈阳曾说过,午时晒晒太阳对驱散身上的邪气有好处,如今虽然没到午时,去车外晒晒多少也该有些用处。
徐弘远走出车厢略微洗漱后,挤到前头与车夫並排坐在一起,倒是险些將车夫嚇一跳,好说歹说才被安抚下来,而徐弘远则手上拿著根马鞭隨便晃晃,便当做是驾车了。
车队缓缓行走,两天后,来到彭泽渡口准备登船时,前来例行查验的军官只过来看了一眼,便面色大变,差事也不应付一下,赶紧地就放人通过。
手下的兵丁问他车中到底有何贵人,居然把他嚇成这个样子,军官只害怕地道:“我也不知是谁,但是国公之子亲自为他驾车!”
————
从彭泽出发,经湖口而入大江,借著东去的滚滚之势,速度果然迅捷。
陈阳坐著魏国公府的大船,一路好吃好喝,终於来到了应天府西北的浦口。
这些天里,徐弘远刻意在他面前忙前忙后,得了閒工夫就到甲板上晒太阳,在充分锻链后確实健壮不少。
船只靠岸后,立马有人赶往魏国公府寻人前来迎接,而徐弘远则拉著陈阳,怎么也不肯让他离开,苦苦哀求,拍著胸脯道:
“道长初来应天,便让我一尽地主之谊。我人微言轻,虽不能安排道长住到府上,但应天大小道观无数,只要道长看得上眼,儘管去借住,一应销都由我负责。”
陈阳倒是不想再与这国公之子有太多纠葛,他此来目的一是为了埋葬师父骨殖,二是为了探访那埋葬关羽身躯的无头林,不好与这官面上的人物扯上太多关係,只冷漠道:
“我生性喜静,不好繁华,还是就此別过吧。”
“別啊!”
徐弘远自知是个庶出的酒囊饭袋,继承爵位无望,现在仗著父亲的照看,还能做个浪荡公子逍遥几年。
等到兄长承袭爵位,他分家出去另过之后,怕是就没现在的好日子。
既然文不成武不就,修道,或许是条路子?
鬼门关上走了一遭,经歷了一回生死,珍藏又被大火焚毁后,他倒有了些觉悟。
虽然不知陈阳到底是哪一处的高人,也实在太过年轻,但有些真本事是肯定的,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国公府的庶子,哪里又有挑三拣四的资格?
偌大一府的荣华富贵现在是他老子爹的,未来是他大哥的,但唯独不会是他的。
眼见得陈阳就要离去,徐弘远心一横,竟咬牙道:“我有向道之心,若道长不弃,愿拜为师!”
绿萝在旁听到这话,掩著嘴直呼不可。
“嗯?”
徐弘远面相比陈阳还大几岁,如今突然拜师,並没能感动陈阳,反让他觉得莫名其妙。
我自己才刚出师,他怎么就上赶著来拜师了?
本来只想搭个船,没想到惹来了块甩不脱的狗屁膏药,有这么一位贵客在旁,必然放不开手脚。
虽说倒斗確实需要帮手,但堂堂国公之子,即便是庶出,又怎么可能跟著自己吃这碗饭?
他陈阳不是什么名门正派,是见不得人的旁门左道。
一旦走漏风声,魏国公的脸面何存?怕是要被朝廷派遣精骑,漫山遍野地追杀。
想到那个画面,陈阳摇了摇头,倒也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委婉地提醒:
“我这一门名不见经传,都是些道行微薄的乡野散人,风餐露宿,散漫惯了,你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必然不能承受。若真有向道之心,不妨拜入其他山门。龙虎山、茅山、阁皂山都是南方道门祖庭,你贵为国公之子,想来不会被拒於门外。”
不说龙虎山还好,听到龙虎山这三个字,徐弘远將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我能行,我可以,不就是风餐露宿么,没什么大不了的!”
为表决心,他立即把身上的锦袍脱下,结果反因为江上寒气太重,被冻得瑟瑟发抖。
就这样的体质,又能干些什么?
陈阳大步绕过徐弘远,拄著熟铜棍,背著桃木匣,自行下船离开。
围观眾人对他颇有敬畏,也不敢阻拦,主动让出道路。
东西看上去不多,只有桃木做的大工具匣,塞著几件换洗衣物的包袱,还有那根拆去了钢叶、外表只是熟铜棍的旋风铲。
工具匣是袁公在世时亲手做的,他老人家不仅倒斗是个好手,木匠手艺也是独到,有个諢名叫做“赛鲁班”。
这木匣共分为好几层,完全展开后可以变成小型的工具台,机括精巧、构造结实,那根看似纤细的熟铜棍,则要两人合力方好抬动。
僕役们亲自体验了行李的份量,看陈阳的眼神也就越发敬佩。
旁的不说,有这膀子力气至少能在军中混个百户,且不是糜烂不堪的卫所兵,是精锐禁军。
既不喝酒,宴席也就早早散了,徐弘远称自己与陈阳一见如故,为方便晚上继续攀谈,盛情邀请陈阳同榻而眠,实际不过是被嚇破了胆子,不敢离开陈阳身边。
陈阳心知肚明,他没有拒绝对方的请求,只嘱託那些僕役不要私自打开行李,否则自担后果。
嚇住了僕役后,陈阳便与徐弘远一齐上了新空出来的大车,隨便找了个地方將睡袋裹在身上。
他虽是山野散人,自有搬山道人的驱虫秘药,身上连半个虱子都未曾有过,今日还在溪涧里洗了个痛快澡,比这位国公之子都乾净。
若是蓬头垢面之人,也不可能被高看。
借著烛光,陈阳又翻起了书,只是没有看枯涩的葬法,而是查阅起了老独眼的笔记,当话本故事看。
他也没手机可玩,只有看书这么一个消遣。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徐弘远连日来受邪气侵扰,又是发热又是心悸,噩梦连连,早已疲乏得狠了,上车后入睡得比陈阳还快些,几乎是沾著枕头便昏睡过去。
侍女绿萝仔细地给这位公子盖好被子,又怕其受寒,再压上了一张厚实毛毡,对背朝著自己的陈阳深深一福,也自行去休息了。
一夜无话。
这觉睡得徐弘远浑身舒坦,他直到日上三竿方才醒来,多日未曾睡这么一个好觉,令他觉得自己仿佛重新活了过来。
“醒了?”
陈阳仍旧在看书,头也不回地道:“公子睡得可好?”
“好,好极了!”昨日的种种仿佛噩梦,如今终於梦醒,徐弘远毕恭毕敬地以师礼对待陈阳,“道长再造之恩,必不敢忘!”
陈阳点了点头,淡淡地道:“既然醒了,便儘快启程吧,我去金陵还有要事。”
徐弘远眼珠子一转,如今他灵台清明,脑子倒是比之前更好使了,为了笼络陈阳,便拍胸脯道:“我来为道长驾车!”
他记得昨日陈阳曾说过,午时晒晒太阳对驱散身上的邪气有好处,如今虽然没到午时,去车外晒晒多少也该有些用处。
徐弘远走出车厢略微洗漱后,挤到前头与车夫並排坐在一起,倒是险些將车夫嚇一跳,好说歹说才被安抚下来,而徐弘远则手上拿著根马鞭隨便晃晃,便当做是驾车了。
车队缓缓行走,两天后,来到彭泽渡口准备登船时,前来例行查验的军官只过来看了一眼,便面色大变,差事也不应付一下,赶紧地就放人通过。
手下的兵丁问他车中到底有何贵人,居然把他嚇成这个样子,军官只害怕地道:“我也不知是谁,但是国公之子亲自为他驾车!”
————
从彭泽出发,经湖口而入大江,借著东去的滚滚之势,速度果然迅捷。
陈阳坐著魏国公府的大船,一路好吃好喝,终於来到了应天府西北的浦口。
这些天里,徐弘远刻意在他面前忙前忙后,得了閒工夫就到甲板上晒太阳,在充分锻链后確实健壮不少。
船只靠岸后,立马有人赶往魏国公府寻人前来迎接,而徐弘远则拉著陈阳,怎么也不肯让他离开,苦苦哀求,拍著胸脯道:
“道长初来应天,便让我一尽地主之谊。我人微言轻,虽不能安排道长住到府上,但应天大小道观无数,只要道长看得上眼,儘管去借住,一应销都由我负责。”
陈阳倒是不想再与这国公之子有太多纠葛,他此来目的一是为了埋葬师父骨殖,二是为了探访那埋葬关羽身躯的无头林,不好与这官面上的人物扯上太多关係,只冷漠道:
“我生性喜静,不好繁华,还是就此別过吧。”
“別啊!”
徐弘远自知是个庶出的酒囊饭袋,继承爵位无望,现在仗著父亲的照看,还能做个浪荡公子逍遥几年。
等到兄长承袭爵位,他分家出去另过之后,怕是就没现在的好日子。
既然文不成武不就,修道,或许是条路子?
鬼门关上走了一遭,经歷了一回生死,珍藏又被大火焚毁后,他倒有了些觉悟。
虽然不知陈阳到底是哪一处的高人,也实在太过年轻,但有些真本事是肯定的,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国公府的庶子,哪里又有挑三拣四的资格?
偌大一府的荣华富贵现在是他老子爹的,未来是他大哥的,但唯独不会是他的。
眼见得陈阳就要离去,徐弘远心一横,竟咬牙道:“我有向道之心,若道长不弃,愿拜为师!”
绿萝在旁听到这话,掩著嘴直呼不可。
“嗯?”
徐弘远面相比陈阳还大几岁,如今突然拜师,並没能感动陈阳,反让他觉得莫名其妙。
我自己才刚出师,他怎么就上赶著来拜师了?
本来只想搭个船,没想到惹来了块甩不脱的狗屁膏药,有这么一位贵客在旁,必然放不开手脚。
虽说倒斗確实需要帮手,但堂堂国公之子,即便是庶出,又怎么可能跟著自己吃这碗饭?
他陈阳不是什么名门正派,是见不得人的旁门左道。
一旦走漏风声,魏国公的脸面何存?怕是要被朝廷派遣精骑,漫山遍野地追杀。
想到那个画面,陈阳摇了摇头,倒也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委婉地提醒:
“我这一门名不见经传,都是些道行微薄的乡野散人,风餐露宿,散漫惯了,你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必然不能承受。若真有向道之心,不妨拜入其他山门。龙虎山、茅山、阁皂山都是南方道门祖庭,你贵为国公之子,想来不会被拒於门外。”
不说龙虎山还好,听到龙虎山这三个字,徐弘远將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我能行,我可以,不就是风餐露宿么,没什么大不了的!”
为表决心,他立即把身上的锦袍脱下,结果反因为江上寒气太重,被冻得瑟瑟发抖。
就这样的体质,又能干些什么?
陈阳大步绕过徐弘远,拄著熟铜棍,背著桃木匣,自行下船离开。
围观眾人对他颇有敬畏,也不敢阻拦,主动让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