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话语权,林枫不知道为何就想起了头条系的看家之作——每日头条。
    每日头条现在还在专耕国內市场呢?
    所以林枫有没有可能抢个时间差,在海外搞个海外版的每日头条出来呢?
    林枫感觉还是有机会的。
    林枫当然知道在2014年初的丑国软体市场以多样化、成熟度高而著称。
    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新闻聚合与个性化內容分发等方面,已有facebook、twitter等几大巨头占据著重要的市场地位。
    此外,buzzfeed、huffpost等依靠社交流量崛起的新兴媒体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这些几乎是內容聚合类產品的典型代表。
    但林枫也不慌张,林枫知道市场上仍有头条的一席之地。
    不过竞爭激烈是肯定的。
    若想在这个竞爭激烈的市场立足,光是像早期头条那般靠著拥有海量信息狂轰乱炸还不够,还得有独特的竞爭优势,得抓住用户的“爽点”,而非单纯的跟风。
    丑国是很多新技术的发源地,也正因此,丑国的用户需求呈现出较为成熟的特徵。
    传统的聚类软体估计早就让他们厌倦了。
    用户更希望能快速、简洁地获取多维度的信息——不仅是传统新闻,还包括社交动態、娱乐八卦甚至是个人化的生活资讯。
    而信息流模式在此时还属於较新鲜的事物,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而头条类资讯的精准推送在丑国市场还属新兴之概念。
    加上林枫刚好有掌握舆论场的想法,这个时候当然就想到了头条。
    林枫相信前世头条的智能推荐算法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大展身手。
    林枫觉得搞个復刻版的每日头条是有搞头的。
    这样的软体在丑国市场有著特定的“新鲜感”。
    只要切入点够精准,很有可能撕开一条市场缝隙。
    而后迅速扩大影响。
    每日头条与传统的新闻聚合平台相比,其核心差异在於技术驱动的精准推荐。
    依靠算法推动信息流而非编辑筛选。
    这让內容呈现不再依赖於人工,而是依靠数据和用户偏好的捕捉,实现高度个性化的信息流。
    这一算法可以动態调整內容推荐,从而將信息的“黏性”推至极致。
    如果成功將这套系统“移植”至美国,並且进行本地化优化,他有信心能吸引丑国用户的注意力。
    这不仅会带来一定的流量,更可能成为他掌握话语权涉及新闻圈的绝佳机会。
    作为一个前世it从业人员,对於头条的盈利模式林枫还是清楚的。
    每日头条的核心盈利模式高度依赖信息流gg。
    通过对用户行为、內容偏好进行精確分析,每日头条可以实现gg的精准投放。
    这也正是其算法的重要作用之一。
    gg主不仅能在每日头条投放gg,还能针对性地將gg推送给潜在用户,最大限度地提高了gg转化率。
    而头条系统每天捕捉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不断优化gg推送的精確度。
    正因如此,其gg投放策略实现了较高的投放效果和点击率。
    从而让头条在gg领域获得了优於传统新闻客户端的收入。
    至於內容分发的核心算法,前世每日头条的技术团队经过长时间的数据积累,构建了高效的信息流推荐系统。
    基於用户的点击、瀏览、停留时间、分享和评论等多维度数据,系统能迅速“摸清”用户偏好,將內容按个性化需求动態推送。
    这种信息分发的方式改变了以往单向的內容传播路径,让每个用户接收到的內容都更贴近其兴趣,极大增强了用户的使用黏性。
    林枫知道,如果把这套算法带入丑国市场,在保证推荐机制准確性的基础上,只要能抓住当地用户习惯,很可能创造出良好的用户体验,积累到足够的用户基数后,gg收益自然水到渠成。
    当然,能实现这方面的收益是好事,不过林枫倒也没那么看重头条带来的收益。
    林枫头一次不完全因为钱而做事情,林枫比较看重的是话语权。
    最近遭遇告诉他,话语权在当今信息化的世界中已经成为一把隱形的利剑。
    头条所带来的价值未必比得上游戏市场,但它能为他提供一个持续发声的窗口。
    而且,藉助算法的控制,他可以间接影响部分人群的信息获取方式。
    也许他的內容不会主导全丑国的舆论方向,但他可以通过算法在部分人群中形成稳定的影响力。
    再者,媒体的力量不只体现在新闻传播上,更重要的是引导社会舆论、塑造公眾认知的能力。
    拥有一个稳定的信息渠道,等於在关键时刻手握一张“王牌”。
    如果日后他在其他领域需要藉助舆论支持,这个平台的力量会让他在市场和资本的博弈中多一层保障。
    这个发声窗口的价值远高於短期的gg收入,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他的商业布局和未来发展的安全性。
    综合来看,林枫確认,每日头条的海外版值得投入精力。
    丑国市场的用户对高度个性化的信息获取需求不断提升,这种新兴需求是每日头条进入的理想契机。
    算法技术的优越性不仅有机会带来足够流量,也可能通过gg盈利带来长远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每日头条一旦立稳,便是林枫手中的一张话语权筹码。
    或许每日头条在美国未必能一夜暴富,但林枫並不急功近利。
    他要的並非是一家单纯的媒体公司,而是一个能在全球市场中开闢话语空间的流量入口——他坚信,只要把笔桿子稳稳握在手里,他就不会有被一些无良媒体翻云覆雨之间举手倾覆的风险。
    想法是好的,关键是执行,既然从老教授那里得知了算法能申请专利。
    那么林枫也大可以对他想搞的这个头条的核心算法申请一些专利。
    而只要相关算法能搞到专利,后续的软体开发其实並不复杂。
    或者可以理解像头条这样的软体,其app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真正决定其核心竞爭的还得是算法。

章节目录

重启后我成了罗马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云山雾罩的云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云山雾罩的云雾并收藏重启后我成了罗马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