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果的未来是继续追求贾伯斯式的道路,还是完全转向库克式的稳健?
    莱文森知道,选择贾伯斯式的道路意味著风险。
    它需要巨大的投入,也意味著公司可能在短期內遭遇更多失败。
    但这种道路的回报可能是顛覆性的成功,甚至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那种的成功。
    而选择库克式的道路,则是確保苹果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保持现有的增长和盈利模式。
    这种模式要稳得多。
    但慢慢地萍果將更多的变成一个商业化的公司。
    而不是一个伟大的公司。
    两种模式都不十全十美,但这是苹果必须做出的抉择。
    而这次选择也將是整个行业的分水岭。
    莱文森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轻轻叩击著会议桌的边缘。
    他已经没心情再去看快捷指令的交接仪式了。
    他目光扫过会议室內的每一张脸,这些熟悉的面孔此刻显得既陌生又透著几分不可捉摸的情绪。
    討论的焦点似乎已经偏离了原本的轨道,或者更准確地说,被他不经意间给推向了另一个层次。
    向左还是向右?
    这个问题很重要,关乎苹果未来发展方向。
    其实对於小公司来说,什么方向倒是没那么重要。
    只要活著就足够了。
    但对萍果这种巨无霸,却不得不仔细思考。
    以如今萍果的体量,內部长期两种声音很容易造成萍果的割裂。
    这种分崩离析所导致的后果將是灾难性的。
    而一旦做出了选择,就几乎不可能调头。
    莱文森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思绪翻涌。
    不经意间他又想起了他的老搭档,贾伯斯。
    不可否认,贾伯斯是个伟大的人,贾伯斯留下的遗產有很多,萍果就是贾伯斯最大的遗產。
    贾伯斯的革新和偏执同样是他留下来的遗產。
    革新与偏执是一把双刃剑。
    以至於贾伯斯的影子像是笼罩在苹果上的一层无形幕布,既辉煌也沉重。
    “他是天才,但同时也是魔鬼。”
    即便內心深处很怀念贾伯斯,但莱文森在心中也不得不如此默默感嘆。
    贾伯斯的偏执,是苹果崛起的根本动力。
    从最初的mac,到ipod,再到改变世界的iphone,他总是能凭藉直觉和疯狂的坚持,扭转所有的质疑和困境。
    然而,他的偏执並非没有代价。
    莱文森想起了那些年会议室里的激烈爭吵,贾伯斯几乎不容忍任何异见,哪怕是最忠诚的团队成员。他会將一切不符合他期待的產品砸得粉碎,他会对团队成员的失误毫不留情地嘲讽。
    而这些偏执,最终造就了苹果的辉煌,也让內部关係变得极其脆弱。
    “活著的贾伯斯是个天才,但他也让每个人筋疲力尽。”
    儘管莱文森不愿承认,但这是个无法否认的事实。
    贾伯斯死后,苹果经歷了一个短暂的適应期。
    库克接棒,用他標誌性的稳健风格,將苹果变成了一台更加高效的机器:
    ——供应链更强,財务数据更好看,股票市值更是直逼天际。
    但也正因为如此,苹果的创新锐气似乎被削减了。
    贾伯斯是刃,而库克是盾。
    问题是,萍果现在是更需要刃还是盾?
    莱文森不得不承认,从最近几年库克的表现来看,库克是贾伯斯最好的接班人。
    他不像贾伯斯那样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但他有能力將苹果的庞大体系梳理得井井有条。
    他尊重团队,尊重数据,更尊重市场规律。
    在库克的领导下,苹果从未停止盈利,也从未停止增长。
    但增长的另一面,是创新的疲態。
    “我们不再做出能惊艷世界的產品了。”
    莱文森心里一阵苦涩。
    他也明白,这並非完全是库克的错。
    贾伯斯的时代,是开疆拓土的时代,智慧型手机行业几乎是从零开始。
    而现在,整个行业已经走向成熟,留给苹果的“顛覆机会”少之又少。
    这时候,团队的稳定性、財务的稳健性,比个別天才的灵感更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库克的模式能持续至今。”莱文森沉思著,“他的苹果,也许没有贾伯斯那样令人激动,或许不能让消费者更动心,但却让投资者更放心。”
    莱文森知道他似乎已经不经意间做出了选择了。
    毕竟本质上他也属於投资者中的一员。
    他还不能背叛他的阶级。
    而且也很难背叛。
    毕竟他虽然是董事长,但董事会並不是他一言而决。
    显然相比於贾伯斯的癲狂和偏激,库克的思路更迎合投资者。
    想到这里,莱文森终於还是下定决心,他抬起头,看向会议桌另一端的库克,目光深邃且意味深长般地说道:“蒂姆,苹果的未来就交到你的手里了,稳健的商业策略很好。
    但不要忘了,我们在保留稳健的同时,也不要丟掉冒险的基因。”
    似乎是怕库克以为自己这样的观点是在和稀泥,莱文森又额外补充道:“如果稳健和冒险出现了衝突,以稳健为主。”
    不得不说,莱文森这话跳跃有点大。
    场上眾人也都有点意外,不过很快也都恍然。
    这现在这样的分歧跟林枫本人已经没多大关係了。
    儘管最开始是围绕著林枫展开的討论。
    但现在这样的分歧,与其说是对於林枫这个人要不要加入萍果高层的分歧。
    不如说是萍果未来路线选择以及究竟走什么样道路的分歧。
    而如果以这个视角来看,莱文森的话虽然跳跃有点大。
    但实际也实属正常了。
    而从莱文森的此番表態来看,以前莱文森还在贾伯斯模式和库克模式之间纠结。
    现在却是完全倒向库克模式了?
    而此时作为当事人的库克是什么心情呢。
    库克的心情很复杂。
    说实话,作为一个商业领袖,他確实是希望萍果能够早日进入到属於他自己的时代。
    进入到库克时代而不是像外界说的那般“后贾伯斯时代”。
    但当真的跟贾伯斯时代挥手作別,而且这一天比库克想像的还要提前一些。
    库克同样是有些不舍。
    其实,库克的內心也同阿特·莱文森一样有著纠结与矛盾。
    毕竟不光莱文森和贾伯斯是老朋友。
    库克跟贾伯斯同样是老搭档。
    不过眼下也不是优柔寡断的时候,作为一个成熟的商业精英,库克终於还是下定了决心:
    “阿特,我明白你的意思,在过去这几年,我常常在想,我们到底该如何走向未来。
    萍果这家公司太特別了,它的基因是冒险和创新,但它现在的规模和责任却让我们必须更加稳重。
    这样的矛盾,註定让我们每一步都格外纠结。
    阿特,谢谢你最终能站在我这边,至於你说的不要忘了冒险。
    我会做到的,今后萍果的风格可能会更加稳健,但我可以承诺一件事——我们不会忘记贾伯斯的初心。”
    贾伯斯的初心?
    莱文森听到这句话时,心中一阵触动。
    不过很快就平復了下来。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贾伯斯的初心究竟是什么?
    是对完美的极致追求,是对技术的狂热信仰,还是对改变世界的执念?
    这些都很伟大,但伟大的东西也往往沉重。
    贾伯斯的初心,也可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这个初心成就了苹果,但它是否能持续成就苹果?
    这些都是未知数,因此库克的话莱文森也並没有太过於放在心上。
    一场这样的萍果高层的会面,很快就结束了。
    不过由此產生的影响却没有结束。
    很快在莱文森这位董事长的默许下,库克即將开始萍果史上规模最大的分工调整。
    萍果即將迎来剧变。

章节目录

重启后我成了罗马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云山雾罩的云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云山雾罩的云雾并收藏重启后我成了罗马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