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玉环工程听证会
    特事局基地,地下三层,月球工程研究所,
    原本的地下三层面积已经颇为巨大,但比较整个月球研究工程来说,还是太小!
    是以已经开始全面动工,向侧边地下继续挖进,扩建地下三层。
    研究所会议室。
    孟未竟刚从1號战国世界回来,就被特別邀请,来参加大型粒子对撞机的,起步工程听证会。
    早上还在思考两千年前古老的战国世界统一,下午,就跑到现代听证月球大型粒子对撞机?
    这可比朝游北海暮苍梧更夸张,有一种在巨大的时间尺度上,来回乱窜的极致美感。
    与会的还有经济部、工程部、资源部的各位同事,还有总局的特派监督员。
    不过,说是粒子对撞机的起步工程,实则暂时跟粒子对撞机没有半毛钱关係!
    一张核心ppt上,最醒目的,是一条环绕月球赤道的,银光闪闪的太阳能电池板腰带!
    “经过专家团的初步验证规划,在修建粒子对撞机之前,需先解决能源问题!
    “月球表层无大气,如果能够沿著月球赤道修建一条宽数公里的太阳能电池板,就能全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地进行发电!
    “足以供给月球基建工程,乃至地球所需要的全部工业能源消耗!”
    王轻点击了一下ppt,跳转到下一页,是好几项计划名。
    “环月球太阳能电池板,这个构想其实早在过去,就有不少国家和组织提起过。
    “譬如早期日本清水建设的『月环计划”,以及我国欧阳院士提出的,以3d列印月壤,构造太阳能电池板,自动机器人进行铺设,再以远距离雷射传输回地球的计划方案。
    “应该说,原本这些计划都是只存在於幻想,仅仅月球材料运输一项,所需要消耗的能源数量,就已经是无法解决的天文数字。
    “但如今,有了孟顾问的传送门,这一最大的制约条件,已然不復存在!”
    再次点击ppt,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图。
    “目前我们的初步计划方案是,在地球建立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太阳能电池板生產工厂!
    “然后从工厂端对端,建立一条直达月球赤道的铺设工程线,开发专门的自动化工程机器,直接来往地球和月球,进行太阳能电池板的铺设!”
    (请记住.com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屏幕再点,下一张ppt上,则是月球赤道环,环上標註了一个个小红点。
    月球每年平均要遭受100次陨石衝击。
    “所以我们计划將月球赤道分成一万多个点位,平均1公里一个点位,
    “一个工厂生產线,对应一至多个点位,一次性同时铺设10-100个点位,每个点位附近的太阳能电池板,併线至一道总线,直接通过传送门,连到地球!”
    在月球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无疑是具有巨大的能源价值!
    原本最大的技术难题,一个是如何把材料送上去,另一个,是如何把能源输送回来!
    但现在,有了传送门之后,这两个最大的技术难题,直接没了!
    一个传送门,从月球输电到地球,就跟从供电所输电到小区一样方便,甚至还更近!
    ppt画面定格在最后一张,中央四个大字:玉环计划。
    孟未竟只是稍微一想,就是头皮发麻,心跳加速!
    如果说,月球粒子对撞机计划提出时,他虽然觉得心潮澎湃,但本能还是在想,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材料、工程、人员等等各方面都成问题但这个玉环计划就完全不一样了!
    以孟未竟自己简单来回思考了几遍,居然没发现什么不可完成的技术难题!
    是真的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
    而一旦这条环带的太阳能电池板真正建成,对目前人类的工业能力来说,几乎就相当於无限的能源!
    无限的能源,又將进一步推进整个社会的技术进化,生產力进化,社会制度进化相当於一脚油门踩下去,大大加快了人类文明的前进速度!
    简直感觉科幻照进了现实!
    “这才是,传送门能力的,真正的正確打开方式啊!”
    强行对人类的技术力拔苗助长,然后用助长的这部分,反过来反哺技术本身,达成真正的革命进步!
    王轻等待眾人冷静下来,方才道:“如果玉环计划实行,各位都是技术、资金、工程等各方面的参与方,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提提自己的看法。”
    这也是听证会召开的核心目的。
    经济部的沈万举了举手:“王博士,我开的电动车,在极寒条件下,电池效能都会大大降低,
    “月球地表昼夜温差这么巨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光伏电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能?”
    一直听著的丁盛铭举了举手:“这个我来回答吧。”
    他站起来,推了推眼镜:“玉环计划先期铺设的百公里左右太阳能带,会先採用三结砷化家电池。
    “这是目前太空电池材料中最成熟的,已经大规模应用在地球同步卫星、月球、火星等探测计划上。
    “中期,则会大规模应用钙鈦矿-晶硅叠层电池,铺设环带的主体部分。
    “这种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在实验室的模擬月面环境测试中,在-180摄氏度到120摄氏度的温差之间,转化效率仍能保持28%。
    “使用柔性衬底与耐温封装技术,足以满足10年以上期限的月球使用。”
    工程部有人举手道:“钙鈦矿-晶硅叠层电池我了解过。但它还只存在於实验室阶段,稳定性和大规模製备工艺技术,应该还不成熟。”
    丁盛铭点点头:“我们已经跟南大和隆机绿能,联合组建了大型技术攻克实验室。
    “稳定性能方面,採用nasa的金刚石涂层玻璃技术路线,在光伏板表层增加防辐射层,並辅以静电除尘,降低太空高能辐射、月尘对材料的损伤。
    “大规模製备工艺,我们会採取真空蒸镀技术路线。
    “这是目前製备高性能钙鈦矿-晶硅叠层材料的良好技术路线,但受限於成本高昂,无法做到大规模投產。
    “但现在,我们有了大规模降低成本的办法!”
    他看了一眼孟未竟。
    “真空舱室的修建成本,因为孟顾问的能力,足以大大降低!
    —一只用一道门!
    “相当於几乎没有成本。
    “同时,只要先期gaas百公里舖设完成,能源成本也將大大降低!
    “我们专门计算过未来的综合成本,认为完全可以接受。”
    懂行的人开始缓缓点头。
    孟未竟只能是悄悄凑在边上一个科学院的同事边上问了一句,才知道,gaas指的就是那个什么三结砷化鎵,专业的人一聊起来,外人真是话都听不懂了。

章节目录

传送门通历史,我上报国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林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跖并收藏传送门通历史,我上报国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