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算帐
第127章 算帐
陈光明把缝纫机拉回来,已经是傍晚。
在接到货之后,他们是一路走小路回来的。
“总算是回来了。”
余平和余安全都鬆了口气。
现在又不得不说一句,真想要一辆拖拉机啊。
如果有拖拉机,哪里还需要费这么大劲。
家里人都在等著三人。
见到三个人安全回来,齐齐鬆了口气。
“阿弥陀佛,总算回来了。”
“快点进屋歇歇,缝纫机让你爹和大哥搬就行。”
陈母心疼道。
林雨溪也来到陈光明边上,递了毛巾过去。
“没事,別担心。”陈光明笑道。
见陈父和大哥已经去搬东西了,他就先回了屋。
刚进院子,他就见到一个打扮有些土气的少女。
愣了一下,他反应过来这肯定就是他的那位表姐。
陈母马上过来介绍。
这位表姐看上去是个的性子。
陈光明也笑著叫了声表姐。
张婷连忙也叫了声表弟。
隨后,余平和余安也进来了,三个人都很高兴。
“表姐,你早就该过来了。”
“这段时间,跟著表哥,我们都赚了很多钱了。”
余平连忙道。
张婷听了不好意思的点头。
如果不是姑姑传消息过去,她肯定不会想著到山的外面来,娘在家里那边都快给她讲下一门亲事了。
不过正是过年的时候听了不少余平和余安说陈光明多出息的话,在得到消息后,还是让她先別急著嫁人。
“表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管说。”陈光明道。
张婷连忙又是道谢。
陈光明就没在管,带著林雨溪进了门。
晚饭。
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
张婷看著满桌子的菜,都惊呆了。
虽然经常提余平和余安提起过,但她还是很难想像真的有人家里能顿顿吃肉,这都比她过年都吃的好了。
“阿婷,多吃点,看你瘦成什么样了。”
陈母心疼道。
除了她嫁出了山坳。
两个姐姐都是嫁到附近的村子。
山里面的日子能有多好过,全都穷的很。
其实在几个月前,她家里也穷,如果不是陈光明带著一家人赚了钱,她们现在肯定也还住在破房子里。
等吃完晚饭。
陈母带著张婷去了老宅。
老宅这里的房间很多,刚好给姐弟三个住。
等明天,陈母就会教张婷和大儿媳一起做衣服,
不过,现在会市快要开始了。
为了赶工,肯定要先找两个熟练工帮著做衣服。
第二天。
陈光明继续带著盟兄弟去乡里摆摊。
而这一天,乡里也贴出了租零临时摊位证的消息。
所有的摊位都已经被划出来编號了。
就如大家预料的一样。
很多好地方都没有在名单上。
陈光明周围的摊位更是抢手,都被订出去了。
几人只能在原本的位置周围租。
而在第二天后,陆陆续续又有不少商户来摆摊,
很多人都是见到陈光明生意火爆后起了心思,有时候跟风的力量確实强大,陈光明被当成了成功的典型。
而对陈光明来说也是好事。
他周围越热闹,到时候能卖出的货数量就越多。
乡里的领导见了都很满意。
这一次乡里重开会市,初步已经成功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
很快就来到了会市前一天。
这几天,所有子们都在加班加点的做衣服。
陈光明就提早一天把衣服分了。
陈父和陈光年也准备好了所有的灯,用板车拉到集市上去,就在陈光明的摊位边上卖。
陈光明这里的衣服白天肯定就卖完了。
而灯肯定要等晚上才是最好卖的时候。
陈母也没有再做衣服,而是从前一天晚上就起来製作起了红山药糕,村里其他人也都做了不少。
会市上的吃食是最受欢迎的。
今天的红山药糕完全就不愁卖。
会市当天。
所有人早上五点就起床了。
他们到的时候,很多商贩已经把摊位支起来了。
同时街上已经掛起来灯。
等到晚上的时候,还会有游灯的习俗活动。
既然是恢復百年元宵会市,习俗自然也要提起来。
天井样乡里的村民早等这一刻很久了。
当时传出要重开会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了做了灯,等著一起灯游街,並且祈福。
祈求文运昌隆,科举高中。
祈求农耕丰收,六畜兴旺。
祈求家族平安,驱邪纳福。
虽然天才刚亮,乡里面就已经非常热闹。
很多十里八乡甚至是隔壁乡镇的人,也全都向著乡里匯聚过来,来参加这场重开的百年元宵会市。
“这人也太多了吧。”
“是啊,大清早就这么多人了,晚上还得了。”
“来来来,开工了,开工了。”
商贩们不断高兴议论著,摩拳擦掌要大干一场。
陈光明这边也开始吆喝了。
他的这个位置確实算是全场最好的。
到时候灯游街的起点就在他这附近。
陈父在知道后兴奋的不行,一直夸陈光明厉害。
陈大哥和陈大嫂也兴奋了。
这个位置可是卖灯的最佳位置。
他们一开始还发愁如果灯卖不出去怎么办。
现在是完全没有这个担心了。
陈光明这边率先开张了,人群一下子涌了过来。
“好多人。”
“大家慢一点,一个个来。”
陈光明不断提醒著。
就算他们现在四个人在卖,竟然都卖不过来。
另一边,陈母那边的红山药糕也开张了。
现在正是早上,很多来赶集市的都还来不及吃早饭,见红山药糕卖的不贵,一个个都选择了购买。
“这也太热闹了。”
“光年,你看著这些灯,我去帮忙。”
陈父见了,连忙去陈光明这边帮忙著一起卖。
陈大嫂则去了陈母那边。
这一忙起来,午饭竟然都顾不上吃。
人真的太多了。
而且这些人购买的欲望都非常高。
毕竟现在还处於物资短缺的时候,而会市上几乎什么东西都有卖,很多人都打算把缺的东西都买齐了。
等到了下午的时候。
陈光明这边的衣服就要见底了。
他趁著空閒的时候,还回去取了今天做的衣服,
林晓、陈明勇和耗子三个摆摊的位置虽然也不错,但还是没有他那个位置卖的快,衣服还剩下不少。
陈光明就把所有衣服都拿回去自己卖了。
而在天完全黑下来前,所有的衣服都成功卖完了。
“竟然真的卖完了。”
“这也太变態了,买的人也太多了。”
“不奇怪,毕竟会市都关了多少年了———
大家兴奋的议论纷纷。
现在东西都卖完了,他们也能鬆口气了。
另一边,陈母还在卖红山药糕。
陈父都已经抽空回去了两趟,但还有不少人买。
而隨著天黑下来。
街上的灯也不断亮起。
陈光年这边的灯生意也好了起来。
虽然天井十里八乡很多人会做灯,但现在会市上也有很多外面来的人,手里还缺一个祈福的灯。
因此见到灯游街起点有人买,自然都会买。
灯生意好到不行。
陈光明见了连忙过去帮忙。
不管灯还是红山药糕,他靠著摊位能抽一成。
这时候自然也要上去帮忙。
“媳妇,你也挑一盏。”
陈光明对身旁的林雨溪道。
等会灯游街开始后,他会带著林雨溪一起游街。
林雨溪看了看,挑了一盏金元宝灯。
真是个小財迷。
陈光明则挑了盏兔子灯,他只想一家人平安喜乐。
等到夜里。
灯游街开始了。
陈光明牵著林雨溪的手,一起匯入人群中。
这场灯游街进行了很久。
等到了终点后,村民们才各自心满意足的散开。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提著灯。
从天上看上去,就像是一条条游龙游向四方。
陈光明和林雨溪回到家,其他人都还没有回来。
张婷今天留在家里看家。
不过她在家里也做了不少红山药糕。
等算帐的时候,她也能拿到一笔钱。
虽然只有十来块,但张婷已经非常非常满足。
这对於以前的她来说,都是好几个月的收入了。
但是现在,她竟然一天就赚到了,想想都感觉在做梦,她是第一次真实感受到余平和余安说的赚钱速度。
“表弟、弟妹,要不要煮点面给你们。”
张婷主动道。
“那就多谢表姐了。”
“油汤多做一些吧,大家很快也会回来。”
陈光明笑道。
两人一起回了屋,全都鬆了口气。
陈光明把衣服脱下来,他的衣服里面缝了好几个钱袋子,这时全部都取了下来,钱倒出来堆成一座小山。
“这么多钱?”林雨溪都惊呆了。
这里面肯定有个上千块了,甚至都不止。
“先收起来,等会我们再一起算。”陈光明道。
这么多钱,光数都要很久时间。
先把钱都收好,夫妻两个先去吃了碗面。
今天一天都急急忙忙的,中午只迟点点乾粮充飢,又一大圈游街下来,两人都要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吃了碗面,两人才感觉活过来。
没多久,一家人也全都回来了,每个人脸上都带著兴奋的笑容,只是今天一天,全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他们甚至感觉,以前一年都没今天赚的多。
“大家先吃麵。”张婷招呼道。
“好好好。”
陈母笑的合不拢嘴。
等全部人都吃完了,大家都各自回屋了。
陈光明和林雨溪也回屋继续算帐去了。
在算帐之前,陈光明已经估算了下今天赚到的钱。
本身他们带了价值三百的衣服和价值三百的纽扣。
这里面仅仅是出货赚的差价,就接近两百块。
他和林雨溪还能再分一百多,总共赚了三百块。
这还不算出货给陈明勇等人赚的钱,
再加上说好的灯和红山药糕抽成。
只是估计一下,赚的钱都已经超过五百块。
“臥天,一天就赚了这么多?”
就算钱已经堆在面前,林雨溪还是满脸不可置信。
“確实不错。”
陈光明也满意的点点头。
从开始去乡里卖衣服到现在,赚了一千多了。
现在他手头的资產已经稳稳超过四千块。
林雨溪还在认真数钱。
数钱数到手抽筋,真的是太幸福了。
等把钱都数好后。
林雨溪在纸上算出出货的货钱,先收进空钱箱了。
然后赚的钱分开摆好了。
这么算下来,每个人能分到104.5元。
对於余平和余安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等到第二天。
两兄弟拿到钱,全都满脸震惊。
自己一天竟然真的赚了这么多?
太不可思议了!
加上前几天赚的,两个人刚好凑个二百五!
两人当即就决定今天回去一趟,把钱先带回去。
他们已经能想像到,家里人知道后的震惊表情了。
“嗯,回去好好休两天。”
“等缓一缓,我们还要继续去其他集市卖货。”
陈光明笑道。
两人都非常认真的应下,一起离开了。
张婷则留了下来。
这两天,陈母会教她学做衣服,
“么儿,这两份钱是给你的抽成。”
陈母特意包了两个大红包。
灯和红山药糕赚的钱分一成给么儿是说好的。
如果不是么儿提早计划好,还租下了那么好一个位置,特別是灯位置,这钱不可能赚的这么容易。
陈光明这钱应该收。
“行。”
陈光明笑著接过红包递给媳妇。
亲兄弟明算帐,他一直都把钱算的很清楚。
“下次还有机会,一定要记得答谢兄弟。”
陈光年笑道。
陈光明笑著頜首。
没一会儿,陈明勇和林晓一帮人也过来了。
这段时间,每个人都赚了接近一百块。
“果然跟著光明是对的。”
“几天就能赚上百元,我娘都被惊呆了。”
林晓得意洋洋道。
不止是他娘,黄玲玲知道时也惊呆了。
虽然村里最近几天都在说陈光明带著一帮盟兄弟在乡里摆摊又赚钱了,但村里人都不知道赚了多少。
这么多人,每个人能赚上百。
如果村里人知道的话,一个个肯定都要炸开锅!
想到对象的震惊表情,林晓嘴角都要咧到耳后了。
他感觉自己离抱得美人归不远了。
“光明,我们接下去怎么做?”耗子询问道。
其他人也都纷纷把目光看过去,期待下一个商机。
陈光明把缝纫机拉回来,已经是傍晚。
在接到货之后,他们是一路走小路回来的。
“总算是回来了。”
余平和余安全都鬆了口气。
现在又不得不说一句,真想要一辆拖拉机啊。
如果有拖拉机,哪里还需要费这么大劲。
家里人都在等著三人。
见到三个人安全回来,齐齐鬆了口气。
“阿弥陀佛,总算回来了。”
“快点进屋歇歇,缝纫机让你爹和大哥搬就行。”
陈母心疼道。
林雨溪也来到陈光明边上,递了毛巾过去。
“没事,別担心。”陈光明笑道。
见陈父和大哥已经去搬东西了,他就先回了屋。
刚进院子,他就见到一个打扮有些土气的少女。
愣了一下,他反应过来这肯定就是他的那位表姐。
陈母马上过来介绍。
这位表姐看上去是个的性子。
陈光明也笑著叫了声表姐。
张婷连忙也叫了声表弟。
隨后,余平和余安也进来了,三个人都很高兴。
“表姐,你早就该过来了。”
“这段时间,跟著表哥,我们都赚了很多钱了。”
余平连忙道。
张婷听了不好意思的点头。
如果不是姑姑传消息过去,她肯定不会想著到山的外面来,娘在家里那边都快给她讲下一门亲事了。
不过正是过年的时候听了不少余平和余安说陈光明多出息的话,在得到消息后,还是让她先別急著嫁人。
“表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管说。”陈光明道。
张婷连忙又是道谢。
陈光明就没在管,带著林雨溪进了门。
晚饭。
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
张婷看著满桌子的菜,都惊呆了。
虽然经常提余平和余安提起过,但她还是很难想像真的有人家里能顿顿吃肉,这都比她过年都吃的好了。
“阿婷,多吃点,看你瘦成什么样了。”
陈母心疼道。
除了她嫁出了山坳。
两个姐姐都是嫁到附近的村子。
山里面的日子能有多好过,全都穷的很。
其实在几个月前,她家里也穷,如果不是陈光明带著一家人赚了钱,她们现在肯定也还住在破房子里。
等吃完晚饭。
陈母带著张婷去了老宅。
老宅这里的房间很多,刚好给姐弟三个住。
等明天,陈母就会教张婷和大儿媳一起做衣服,
不过,现在会市快要开始了。
为了赶工,肯定要先找两个熟练工帮著做衣服。
第二天。
陈光明继续带著盟兄弟去乡里摆摊。
而这一天,乡里也贴出了租零临时摊位证的消息。
所有的摊位都已经被划出来编號了。
就如大家预料的一样。
很多好地方都没有在名单上。
陈光明周围的摊位更是抢手,都被订出去了。
几人只能在原本的位置周围租。
而在第二天后,陆陆续续又有不少商户来摆摊,
很多人都是见到陈光明生意火爆后起了心思,有时候跟风的力量確实强大,陈光明被当成了成功的典型。
而对陈光明来说也是好事。
他周围越热闹,到时候能卖出的货数量就越多。
乡里的领导见了都很满意。
这一次乡里重开会市,初步已经成功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
很快就来到了会市前一天。
这几天,所有子们都在加班加点的做衣服。
陈光明就提早一天把衣服分了。
陈父和陈光年也准备好了所有的灯,用板车拉到集市上去,就在陈光明的摊位边上卖。
陈光明这里的衣服白天肯定就卖完了。
而灯肯定要等晚上才是最好卖的时候。
陈母也没有再做衣服,而是从前一天晚上就起来製作起了红山药糕,村里其他人也都做了不少。
会市上的吃食是最受欢迎的。
今天的红山药糕完全就不愁卖。
会市当天。
所有人早上五点就起床了。
他们到的时候,很多商贩已经把摊位支起来了。
同时街上已经掛起来灯。
等到晚上的时候,还会有游灯的习俗活动。
既然是恢復百年元宵会市,习俗自然也要提起来。
天井样乡里的村民早等这一刻很久了。
当时传出要重开会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了做了灯,等著一起灯游街,並且祈福。
祈求文运昌隆,科举高中。
祈求农耕丰收,六畜兴旺。
祈求家族平安,驱邪纳福。
虽然天才刚亮,乡里面就已经非常热闹。
很多十里八乡甚至是隔壁乡镇的人,也全都向著乡里匯聚过来,来参加这场重开的百年元宵会市。
“这人也太多了吧。”
“是啊,大清早就这么多人了,晚上还得了。”
“来来来,开工了,开工了。”
商贩们不断高兴议论著,摩拳擦掌要大干一场。
陈光明这边也开始吆喝了。
他的这个位置確实算是全场最好的。
到时候灯游街的起点就在他这附近。
陈父在知道后兴奋的不行,一直夸陈光明厉害。
陈大哥和陈大嫂也兴奋了。
这个位置可是卖灯的最佳位置。
他们一开始还发愁如果灯卖不出去怎么办。
现在是完全没有这个担心了。
陈光明这边率先开张了,人群一下子涌了过来。
“好多人。”
“大家慢一点,一个个来。”
陈光明不断提醒著。
就算他们现在四个人在卖,竟然都卖不过来。
另一边,陈母那边的红山药糕也开张了。
现在正是早上,很多来赶集市的都还来不及吃早饭,见红山药糕卖的不贵,一个个都选择了购买。
“这也太热闹了。”
“光年,你看著这些灯,我去帮忙。”
陈父见了,连忙去陈光明这边帮忙著一起卖。
陈大嫂则去了陈母那边。
这一忙起来,午饭竟然都顾不上吃。
人真的太多了。
而且这些人购买的欲望都非常高。
毕竟现在还处於物资短缺的时候,而会市上几乎什么东西都有卖,很多人都打算把缺的东西都买齐了。
等到了下午的时候。
陈光明这边的衣服就要见底了。
他趁著空閒的时候,还回去取了今天做的衣服,
林晓、陈明勇和耗子三个摆摊的位置虽然也不错,但还是没有他那个位置卖的快,衣服还剩下不少。
陈光明就把所有衣服都拿回去自己卖了。
而在天完全黑下来前,所有的衣服都成功卖完了。
“竟然真的卖完了。”
“这也太变態了,买的人也太多了。”
“不奇怪,毕竟会市都关了多少年了———
大家兴奋的议论纷纷。
现在东西都卖完了,他们也能鬆口气了。
另一边,陈母还在卖红山药糕。
陈父都已经抽空回去了两趟,但还有不少人买。
而隨著天黑下来。
街上的灯也不断亮起。
陈光年这边的灯生意也好了起来。
虽然天井十里八乡很多人会做灯,但现在会市上也有很多外面来的人,手里还缺一个祈福的灯。
因此见到灯游街起点有人买,自然都会买。
灯生意好到不行。
陈光明见了连忙过去帮忙。
不管灯还是红山药糕,他靠著摊位能抽一成。
这时候自然也要上去帮忙。
“媳妇,你也挑一盏。”
陈光明对身旁的林雨溪道。
等会灯游街开始后,他会带著林雨溪一起游街。
林雨溪看了看,挑了一盏金元宝灯。
真是个小財迷。
陈光明则挑了盏兔子灯,他只想一家人平安喜乐。
等到夜里。
灯游街开始了。
陈光明牵著林雨溪的手,一起匯入人群中。
这场灯游街进行了很久。
等到了终点后,村民们才各自心满意足的散开。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提著灯。
从天上看上去,就像是一条条游龙游向四方。
陈光明和林雨溪回到家,其他人都还没有回来。
张婷今天留在家里看家。
不过她在家里也做了不少红山药糕。
等算帐的时候,她也能拿到一笔钱。
虽然只有十来块,但张婷已经非常非常满足。
这对於以前的她来说,都是好几个月的收入了。
但是现在,她竟然一天就赚到了,想想都感觉在做梦,她是第一次真实感受到余平和余安说的赚钱速度。
“表弟、弟妹,要不要煮点面给你们。”
张婷主动道。
“那就多谢表姐了。”
“油汤多做一些吧,大家很快也会回来。”
陈光明笑道。
两人一起回了屋,全都鬆了口气。
陈光明把衣服脱下来,他的衣服里面缝了好几个钱袋子,这时全部都取了下来,钱倒出来堆成一座小山。
“这么多钱?”林雨溪都惊呆了。
这里面肯定有个上千块了,甚至都不止。
“先收起来,等会我们再一起算。”陈光明道。
这么多钱,光数都要很久时间。
先把钱都收好,夫妻两个先去吃了碗面。
今天一天都急急忙忙的,中午只迟点点乾粮充飢,又一大圈游街下来,两人都要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吃了碗面,两人才感觉活过来。
没多久,一家人也全都回来了,每个人脸上都带著兴奋的笑容,只是今天一天,全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他们甚至感觉,以前一年都没今天赚的多。
“大家先吃麵。”张婷招呼道。
“好好好。”
陈母笑的合不拢嘴。
等全部人都吃完了,大家都各自回屋了。
陈光明和林雨溪也回屋继续算帐去了。
在算帐之前,陈光明已经估算了下今天赚到的钱。
本身他们带了价值三百的衣服和价值三百的纽扣。
这里面仅仅是出货赚的差价,就接近两百块。
他和林雨溪还能再分一百多,总共赚了三百块。
这还不算出货给陈明勇等人赚的钱,
再加上说好的灯和红山药糕抽成。
只是估计一下,赚的钱都已经超过五百块。
“臥天,一天就赚了这么多?”
就算钱已经堆在面前,林雨溪还是满脸不可置信。
“確实不错。”
陈光明也满意的点点头。
从开始去乡里卖衣服到现在,赚了一千多了。
现在他手头的资產已经稳稳超过四千块。
林雨溪还在认真数钱。
数钱数到手抽筋,真的是太幸福了。
等把钱都数好后。
林雨溪在纸上算出出货的货钱,先收进空钱箱了。
然后赚的钱分开摆好了。
这么算下来,每个人能分到104.5元。
对於余平和余安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等到第二天。
两兄弟拿到钱,全都满脸震惊。
自己一天竟然真的赚了这么多?
太不可思议了!
加上前几天赚的,两个人刚好凑个二百五!
两人当即就决定今天回去一趟,把钱先带回去。
他们已经能想像到,家里人知道后的震惊表情了。
“嗯,回去好好休两天。”
“等缓一缓,我们还要继续去其他集市卖货。”
陈光明笑道。
两人都非常认真的应下,一起离开了。
张婷则留了下来。
这两天,陈母会教她学做衣服,
“么儿,这两份钱是给你的抽成。”
陈母特意包了两个大红包。
灯和红山药糕赚的钱分一成给么儿是说好的。
如果不是么儿提早计划好,还租下了那么好一个位置,特別是灯位置,这钱不可能赚的这么容易。
陈光明这钱应该收。
“行。”
陈光明笑著接过红包递给媳妇。
亲兄弟明算帐,他一直都把钱算的很清楚。
“下次还有机会,一定要记得答谢兄弟。”
陈光年笑道。
陈光明笑著頜首。
没一会儿,陈明勇和林晓一帮人也过来了。
这段时间,每个人都赚了接近一百块。
“果然跟著光明是对的。”
“几天就能赚上百元,我娘都被惊呆了。”
林晓得意洋洋道。
不止是他娘,黄玲玲知道时也惊呆了。
虽然村里最近几天都在说陈光明带著一帮盟兄弟在乡里摆摊又赚钱了,但村里人都不知道赚了多少。
这么多人,每个人能赚上百。
如果村里人知道的话,一个个肯定都要炸开锅!
想到对象的震惊表情,林晓嘴角都要咧到耳后了。
他感觉自己离抱得美人归不远了。
“光明,我们接下去怎么做?”耗子询问道。
其他人也都纷纷把目光看过去,期待下一个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