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培养二级挑货郎
第158章 培养二级挑货郎
陈光明眯起眼思索著,还在想解决运力的问题,
现在的情况,拖拉机却根本收不了这么多货,这其中就存在一个货物分散,时间无法合理分配的问题。
如果陈明勇他们原因帮忙收货的话,倒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运力不足的问题。
他们可以把十里八乡的箩筐先聚集起来,省去去收货的时间,就能极大的提升运输效率。
只是这运费算多少,还需要好好合计一下。
最少赚到的钱,不能比大家之前赚的少才行。
但他怎么算都感觉很难平衡两者的利润。
最简单的方式自然就是抽成,但一辆板车才拉五六十个箩筐,想要赚到二十块钱,一个箩筐就要四毛了。
他自己一个箩筐才赚五毛呢,
看来这条路不行,必须想其他办法。
他琢磨著想到了下竹村的那些想做货郎的少年。
对他们来说,一天赚个两三块都不得了。
毕竟村里的那些长辈们,每天才赚一两块钱呢!
他完全可以让这些人去附近村子收箩筐,他到时候每个箩筐给他们抽五分钱就行了,肯定有人抢著干。
越想他越感觉这个主意好。
等到第二天,他就去跟下竹村少年们说了这件事。
“光明哥,你说的是真的?”
这些少年们顿时都兴奋起来了。
他们原本就一直在表现,想要被看到。
现在听到了陈光明的话,有几个少年都要感动哭了,感觉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终於有了回报。
“当然是真的。”
“你们要不要帮这个忙?”他询问道。
“要要要,当然要。”
少年们马上就爭先恐后的报名了。
“那行,我们说说细节的事情。”
陈光明让大家都聚集过来,这里有足足七个人。
七个人还全都姓潘,竹下村也被叫做潘家村。
隨后,他就把抽成的事情说了。
“什么,一个箩筐就能拿五分钱抽成?!”
少年们听闻都惊呆了。
如果收一百个箩筐回来,不就能赚五块钱了?
要知道,他们的父母做箩筐,就算一天能做三个,都只能赚一块五,而他们一天就能赚这么多!
反应过来后,少年们都忍不住咧开嘴。
陈光年和陈光胜在一旁看著,非常理解这些少年们现在的心情,他们当初也是这样过来的。
陈光明当即让这些少年上了拖拉机,打算拉他们去那些村子认认路路,並且教他们怎么辨別箩筐的质量。
大家兴奋的欢呼一声,蜂蛹著上了拖拉机,
“大家都坐好了。”
看著这些少年,陈光明有种见到前世自己的感觉。
当初他第一次跟著出去闯荡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心情,就是不知道这些少年们最后能走多远。
陈光明驱动著拖拉机,带著七个少年们一路顛簸,驶向邻近的几个村庄,路上他仔细讲解收箩筐的要点。
“我们这行最重要的就是信誉,收萝筐最重要的是看质量,萝筐结实耐用,才能卖个好价,做出名堂。”
少年都认真听著。
车斗里面就有几个箩筐样品,有的是刚做好的,有的有些破损,这些他专门挑出来的,都很有代表性。
这些少年生在竹下村,其实多少都学了一些做箩筐的手艺,只是没有深入进行学习,但足够辨別萝筐的好坏了,这让这些少年们很容易就听懂了陈光明的话。
这也给了陈光明不小的惊喜。
不过,陈光明还是继续上压力,提醒道:“前期我可以给你们一些试错的机会,但也只是几次“如果你们收上来的箩筐有大问题,我肯定不会收的,到时候你们砸在手里,损失的可是你们。”
听了陈光明的话后,大家的神色都是一凛。
反应过来之后,他们的脸色也严肃起来,发现这一行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存在著很大的风险但他们一点都没打算退缩。
这对他们来说可是难得的机会,如果连这一点都办不好的话,他们又怎么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货郎!
“怕了没?”
“呵,怎么可能。”
潘文意认真保证道:“我们肯定能完成任务!”
“那就好。”
很快,他们就邻近第一个村庄。
村民们听到动静后马上就拿著箩筐迎出来。
陈光明就开始收箩筐。
这个过程他一边检查这些箩筐的质量,一边还要等著这些村民把家里的箩筐搬出来,消耗了很多时间。
接下去。
他打算把这些货都交给这些货郎们收。
“记住,看质量最重要。箩筐要结实,竹条不能有断裂或者霉变,编织要紧密,没有散口才算是好货。”
陈光明还是继续耐心的交代少年们虽然都有过了解,但还是耐心的学起来。
陈光明走到一堆箩筐旁边仔细检查,他用手敲了敲竹条,试图听出是否有空心或乾裂。
“这批竹条看起来不错,但这几个边角已经磨损,有些鬆动,不太合格。”他指著几只破损较重的箩筐又对少年们说,“遇到这种,不要收,要坚决拒绝。”
潘文意认真地点头,不断用眼神確认每一个细节。
一位老奶奶见他们挑剔,也有些不满:“你们小子挑剔得太厉害了,这不是浪费人家的好东西吗?”
陈光明笑笑回答:“老奶奶,我们不是不认可你的手艺,只是质量差了,这样卖不了好价钱,
也伤害不了咱乡里的名声,这一点我早就跟你们说过了。”
他的语气柔里带著钢,气势很足。
虽然老奶奶非常不满,但也知道没办法反驳。
只能点点头默默看著。
陈光明上次就在这个村子把事情说清楚了。
就算是老人在他这里也別想倚老卖老。
在他看来年龄可不是质量差的藉口,只有好东西和坏东西,毕竟他也只是中间商。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他们从柳树湾村收齐了一车大约三十个优质箩筐,陈光明总计付了十五块钱。
少年们见了满脸艷羡。
这三十个箩筐如果被他们收回去,能拿到一块五!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
装满拖拉机后才启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石井河村比之前村子更大一些,当地做箩筐的人也更多,拖拉机的声音传入村子,就看到农户围拢过来。
陈光明就有意让少年们先去筛选。
等少年们筛选完毕后他再继续筛选也能省力很多。
同时这也是对这些少年的考验。
只有能够顺路完成考验的少年,才能成为挑货郎。
少年们也意识到了,脸色严肃。
“陈二,这些是?”村长走过来询问情况这些少年看上去也太嫩了,真不知道过来干啥的。
“这些都是我的学徒。”陈光明简单解释。
他也需要给这些少年在他这里过个名录,到时候这些少年就可以单独过来收箩筐了。
潘文意听闻陈光明承认自己的是他的学徒,兴奋的跑过去直接跪下磕了个头,对著陈光明喊了一声师傅。
陈光明都没有想到对方的反应这么快,
而且还顺著杆子往上爬,直接就想过来拜师。
陈光明这段时间也一直都在观察潘文意,他能看出潘文意的潜力很足,做起事情也是有模有样的。
这种情况下,他倒是不排斥潘文意的自作主张了。
不过他也没有马上应下,“先干好眼前的,我可不收教不起来的徒弟。”
听到他的话,潘文意脸上露出惊喜,他刚刚只是试了一下,没想到师傅竟然真的给了他已经机会。
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
一个个都想效仿,但陈光明已经让他们好好干活。
这个时候,他们只能满脸羡慕的看著潘文意,暗中懊恼自己怎么就没有反应过来呢!
但师傅既然愿意给潘文意机会,那他们好好乾的话,肯定也能得到机会。
心里有了决定,他们做起事情就更认真了。
此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村民送箩筐过来了。
他们见到有几个年轻的小伙也是同时收箩筐,目光不由闪了闪,回到屋里又拿了一些箩筐出来。
少年们开始认真的检查箩筐质量。
忽然,一个少年就收到了一个质量很一般的箩筐,这箩筐看上去就有很多问题,他们自然不会收。
同时,他让对方拿回去。
这个男人很意外这个少年竟然能看出来。
陈光明在一旁看著,满意的点点头。
当然,他这边的箩筐依旧会进行严格把关注。
如此,时间一点一点点过去。
这一次情况確实有些复杂,有些人把破损严重、甚至发霉变色的旧货也拿出来,希望混过去赚点钱。
这时候就考验少年的眼力和诚信度了。
目前为止箩筐还只是出了一两次意外,陈光明很容易就解决了,並且跟少年继续说明该怎么处理。
“不能因为多赚一点,就坏了大家以后的生意。”陈光明严肃道:“我们寧可少拿一点,也不能牺牲信誉。”
潘文胜第一个顶住压力,当即拒绝了一批明显不达標、破烂严重的老旧篮子。
“我们谢绝这些品相差劲、不合规矩的东西。”他说得乾脆利落,
有了这些少年们帮忙进行初审,確实帮陈光明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只是半个多小时,就收好了村子的货。
隨后又是下一个村子。
这些少年们全都做的有模有样的。
等到了十一点多的时候,附近村子的箩筐就都收好了,足足有接近三百个箩筐被堆叠在拖拉机上。
陈光明把这些少年们在就近的村子口放了下去。
本身上,竹下村就距离江边自由市场不远,几个少年们只要自己走回去就好了。
现在这些少年们都在兴头上,回到村子之后,就开始对自己村子的箩筐进行检查,筛选出那些有问题的。
另一边。
陈光明已经开著拖拉机到了自由市场。
这才等他回到竹下村,才两点。
现在已经开始培养这些少年了,他就没那么急了。
让那些村子再等几天,让少年们去收了自己一波拉过去就行了,还省时省力。
大家都没有想到,陈光明这次来的这么快,
不过大家很快反应过来,挑著箩筐就走向拖拉机。
只是让他们意外的是。
空地上有几个村里的少年正在验货。
“大家把箩筐放下来,我们先看看质量问题。”
潘文意道。
听了他的话,一些脾气爆的都要骂人了。
人家陈光明都没有验货,村里的少年反而验上了!
而且,竟还真被挑了几个质量有问题的箩筐出来。
正常情况下。
箩筐存在一点点的瑕疵率是正常的。
陈光明偶尔也有走眼的时候,这是没办法的。
但是现在,潘文意等人反过来提升了成功率。
“你们做的好。”
“这些箩筐有问题就是有问题,就要被淘汰。”
“我也劝一些村里的人,不要想著浑水摸鱼,不然对村里所有人都没有好处。”村长这时忽然开口道。
他是知道少年们这段时间在做什么的。
村民们这才汕汕闭了嘴。
陈光明过来时將这一幕看在眼里,脸上露出满意。
这些少年们確实是有本事和决心的。
他感觉自己只要带一下,以后肯定会有出息。
如果能把这些人培养起来,也能够作为他以后將事业做大做强,开厂建公司的班底。
前世的时候,他底子就是太薄了,身边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用的人,不然路子也不会走的那么困难。
接下去的一段时间,他继续教导那些少年们。
而镇上十里八乡也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做箩筐了。
附近都能感受到浓厚手工艺气息,到处都是晒竹条、做竹蔑,编织箩筐的忙碌场面。
陈光明愿意收萝筐的举动,確实改变了很多人。
也给很多的村民一个赚钱的机会,能够足不出户就藉此营生,大家对此自然是无比的支持。
而这些少年们的眼光和经验也越来越好,帮著陈光明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终於在这一天晚上他拉上竹下村的箩筐时,让这些少年们去更远的地方收货,明天他会过来把箩筐拉走。
他们马上就反应过来,这是机会来了。
只要完成这一次最后的考验,就能开始赚钱了!
陈光明眯起眼思索著,还在想解决运力的问题,
现在的情况,拖拉机却根本收不了这么多货,这其中就存在一个货物分散,时间无法合理分配的问题。
如果陈明勇他们原因帮忙收货的话,倒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运力不足的问题。
他们可以把十里八乡的箩筐先聚集起来,省去去收货的时间,就能极大的提升运输效率。
只是这运费算多少,还需要好好合计一下。
最少赚到的钱,不能比大家之前赚的少才行。
但他怎么算都感觉很难平衡两者的利润。
最简单的方式自然就是抽成,但一辆板车才拉五六十个箩筐,想要赚到二十块钱,一个箩筐就要四毛了。
他自己一个箩筐才赚五毛呢,
看来这条路不行,必须想其他办法。
他琢磨著想到了下竹村的那些想做货郎的少年。
对他们来说,一天赚个两三块都不得了。
毕竟村里的那些长辈们,每天才赚一两块钱呢!
他完全可以让这些人去附近村子收箩筐,他到时候每个箩筐给他们抽五分钱就行了,肯定有人抢著干。
越想他越感觉这个主意好。
等到第二天,他就去跟下竹村少年们说了这件事。
“光明哥,你说的是真的?”
这些少年们顿时都兴奋起来了。
他们原本就一直在表现,想要被看到。
现在听到了陈光明的话,有几个少年都要感动哭了,感觉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终於有了回报。
“当然是真的。”
“你们要不要帮这个忙?”他询问道。
“要要要,当然要。”
少年们马上就爭先恐后的报名了。
“那行,我们说说细节的事情。”
陈光明让大家都聚集过来,这里有足足七个人。
七个人还全都姓潘,竹下村也被叫做潘家村。
隨后,他就把抽成的事情说了。
“什么,一个箩筐就能拿五分钱抽成?!”
少年们听闻都惊呆了。
如果收一百个箩筐回来,不就能赚五块钱了?
要知道,他们的父母做箩筐,就算一天能做三个,都只能赚一块五,而他们一天就能赚这么多!
反应过来后,少年们都忍不住咧开嘴。
陈光年和陈光胜在一旁看著,非常理解这些少年们现在的心情,他们当初也是这样过来的。
陈光明当即让这些少年上了拖拉机,打算拉他们去那些村子认认路路,並且教他们怎么辨別箩筐的质量。
大家兴奋的欢呼一声,蜂蛹著上了拖拉机,
“大家都坐好了。”
看著这些少年,陈光明有种见到前世自己的感觉。
当初他第一次跟著出去闯荡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心情,就是不知道这些少年们最后能走多远。
陈光明驱动著拖拉机,带著七个少年们一路顛簸,驶向邻近的几个村庄,路上他仔细讲解收箩筐的要点。
“我们这行最重要的就是信誉,收萝筐最重要的是看质量,萝筐结实耐用,才能卖个好价,做出名堂。”
少年都认真听著。
车斗里面就有几个箩筐样品,有的是刚做好的,有的有些破损,这些他专门挑出来的,都很有代表性。
这些少年生在竹下村,其实多少都学了一些做箩筐的手艺,只是没有深入进行学习,但足够辨別萝筐的好坏了,这让这些少年们很容易就听懂了陈光明的话。
这也给了陈光明不小的惊喜。
不过,陈光明还是继续上压力,提醒道:“前期我可以给你们一些试错的机会,但也只是几次“如果你们收上来的箩筐有大问题,我肯定不会收的,到时候你们砸在手里,损失的可是你们。”
听了陈光明的话后,大家的神色都是一凛。
反应过来之后,他们的脸色也严肃起来,发现这一行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存在著很大的风险但他们一点都没打算退缩。
这对他们来说可是难得的机会,如果连这一点都办不好的话,他们又怎么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货郎!
“怕了没?”
“呵,怎么可能。”
潘文意认真保证道:“我们肯定能完成任务!”
“那就好。”
很快,他们就邻近第一个村庄。
村民们听到动静后马上就拿著箩筐迎出来。
陈光明就开始收箩筐。
这个过程他一边检查这些箩筐的质量,一边还要等著这些村民把家里的箩筐搬出来,消耗了很多时间。
接下去。
他打算把这些货都交给这些货郎们收。
“记住,看质量最重要。箩筐要结实,竹条不能有断裂或者霉变,编织要紧密,没有散口才算是好货。”
陈光明还是继续耐心的交代少年们虽然都有过了解,但还是耐心的学起来。
陈光明走到一堆箩筐旁边仔细检查,他用手敲了敲竹条,试图听出是否有空心或乾裂。
“这批竹条看起来不错,但这几个边角已经磨损,有些鬆动,不太合格。”他指著几只破损较重的箩筐又对少年们说,“遇到这种,不要收,要坚决拒绝。”
潘文意认真地点头,不断用眼神確认每一个细节。
一位老奶奶见他们挑剔,也有些不满:“你们小子挑剔得太厉害了,这不是浪费人家的好东西吗?”
陈光明笑笑回答:“老奶奶,我们不是不认可你的手艺,只是质量差了,这样卖不了好价钱,
也伤害不了咱乡里的名声,这一点我早就跟你们说过了。”
他的语气柔里带著钢,气势很足。
虽然老奶奶非常不满,但也知道没办法反驳。
只能点点头默默看著。
陈光明上次就在这个村子把事情说清楚了。
就算是老人在他这里也別想倚老卖老。
在他看来年龄可不是质量差的藉口,只有好东西和坏东西,毕竟他也只是中间商。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他们从柳树湾村收齐了一车大约三十个优质箩筐,陈光明总计付了十五块钱。
少年们见了满脸艷羡。
这三十个箩筐如果被他们收回去,能拿到一块五!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
装满拖拉机后才启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石井河村比之前村子更大一些,当地做箩筐的人也更多,拖拉机的声音传入村子,就看到农户围拢过来。
陈光明就有意让少年们先去筛选。
等少年们筛选完毕后他再继续筛选也能省力很多。
同时这也是对这些少年的考验。
只有能够顺路完成考验的少年,才能成为挑货郎。
少年们也意识到了,脸色严肃。
“陈二,这些是?”村长走过来询问情况这些少年看上去也太嫩了,真不知道过来干啥的。
“这些都是我的学徒。”陈光明简单解释。
他也需要给这些少年在他这里过个名录,到时候这些少年就可以单独过来收箩筐了。
潘文意听闻陈光明承认自己的是他的学徒,兴奋的跑过去直接跪下磕了个头,对著陈光明喊了一声师傅。
陈光明都没有想到对方的反应这么快,
而且还顺著杆子往上爬,直接就想过来拜师。
陈光明这段时间也一直都在观察潘文意,他能看出潘文意的潜力很足,做起事情也是有模有样的。
这种情况下,他倒是不排斥潘文意的自作主张了。
不过他也没有马上应下,“先干好眼前的,我可不收教不起来的徒弟。”
听到他的话,潘文意脸上露出惊喜,他刚刚只是试了一下,没想到师傅竟然真的给了他已经机会。
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
一个个都想效仿,但陈光明已经让他们好好干活。
这个时候,他们只能满脸羡慕的看著潘文意,暗中懊恼自己怎么就没有反应过来呢!
但师傅既然愿意给潘文意机会,那他们好好乾的话,肯定也能得到机会。
心里有了决定,他们做起事情就更认真了。
此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村民送箩筐过来了。
他们见到有几个年轻的小伙也是同时收箩筐,目光不由闪了闪,回到屋里又拿了一些箩筐出来。
少年们开始认真的检查箩筐质量。
忽然,一个少年就收到了一个质量很一般的箩筐,这箩筐看上去就有很多问题,他们自然不会收。
同时,他让对方拿回去。
这个男人很意外这个少年竟然能看出来。
陈光明在一旁看著,满意的点点头。
当然,他这边的箩筐依旧会进行严格把关注。
如此,时间一点一点点过去。
这一次情况確实有些复杂,有些人把破损严重、甚至发霉变色的旧货也拿出来,希望混过去赚点钱。
这时候就考验少年的眼力和诚信度了。
目前为止箩筐还只是出了一两次意外,陈光明很容易就解决了,並且跟少年继续说明该怎么处理。
“不能因为多赚一点,就坏了大家以后的生意。”陈光明严肃道:“我们寧可少拿一点,也不能牺牲信誉。”
潘文胜第一个顶住压力,当即拒绝了一批明显不达標、破烂严重的老旧篮子。
“我们谢绝这些品相差劲、不合规矩的东西。”他说得乾脆利落,
有了这些少年们帮忙进行初审,確实帮陈光明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只是半个多小时,就收好了村子的货。
隨后又是下一个村子。
这些少年们全都做的有模有样的。
等到了十一点多的时候,附近村子的箩筐就都收好了,足足有接近三百个箩筐被堆叠在拖拉机上。
陈光明把这些少年们在就近的村子口放了下去。
本身上,竹下村就距离江边自由市场不远,几个少年们只要自己走回去就好了。
现在这些少年们都在兴头上,回到村子之后,就开始对自己村子的箩筐进行检查,筛选出那些有问题的。
另一边。
陈光明已经开著拖拉机到了自由市场。
这才等他回到竹下村,才两点。
现在已经开始培养这些少年了,他就没那么急了。
让那些村子再等几天,让少年们去收了自己一波拉过去就行了,还省时省力。
大家都没有想到,陈光明这次来的这么快,
不过大家很快反应过来,挑著箩筐就走向拖拉机。
只是让他们意外的是。
空地上有几个村里的少年正在验货。
“大家把箩筐放下来,我们先看看质量问题。”
潘文意道。
听了他的话,一些脾气爆的都要骂人了。
人家陈光明都没有验货,村里的少年反而验上了!
而且,竟还真被挑了几个质量有问题的箩筐出来。
正常情况下。
箩筐存在一点点的瑕疵率是正常的。
陈光明偶尔也有走眼的时候,这是没办法的。
但是现在,潘文意等人反过来提升了成功率。
“你们做的好。”
“这些箩筐有问题就是有问题,就要被淘汰。”
“我也劝一些村里的人,不要想著浑水摸鱼,不然对村里所有人都没有好处。”村长这时忽然开口道。
他是知道少年们这段时间在做什么的。
村民们这才汕汕闭了嘴。
陈光明过来时將这一幕看在眼里,脸上露出满意。
这些少年们確实是有本事和决心的。
他感觉自己只要带一下,以后肯定会有出息。
如果能把这些人培养起来,也能够作为他以后將事业做大做强,开厂建公司的班底。
前世的时候,他底子就是太薄了,身边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用的人,不然路子也不会走的那么困难。
接下去的一段时间,他继续教导那些少年们。
而镇上十里八乡也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做箩筐了。
附近都能感受到浓厚手工艺气息,到处都是晒竹条、做竹蔑,编织箩筐的忙碌场面。
陈光明愿意收萝筐的举动,確实改变了很多人。
也给很多的村民一个赚钱的机会,能够足不出户就藉此营生,大家对此自然是无比的支持。
而这些少年们的眼光和经验也越来越好,帮著陈光明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终於在这一天晚上他拉上竹下村的箩筐时,让这些少年们去更远的地方收货,明天他会过来把箩筐拉走。
他们马上就反应过来,这是机会来了。
只要完成这一次最后的考验,就能开始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