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央视入局(四更,求月票!)
回到家,徐盛又跟涓子一起锻炼了一番。
夜深后,看著熟睡时,嘴角仍旧掛著微笑的娟子,他心中不禁感慨。
看来,今天他就是个劳碌命啊。
不过,每每感受到体內越发壮大的真元,他就觉得动力十足。
第二天,他没有去公司,而是在涓子的陪伴下,在家看了一天《侠客行》的剧本。
虽然还没正式签约,但他心中已经认定,石破天和石中玉两个角色,非自己莫属了。
提前看下剧本,万一王欣民真要喊其他投资方,一起对他试镜的时候。
总不至於拿不出手。
看著剧本,他心里不时的便能想起,前世吴建所演绎的两个角色。
要说,吴建这人的演技,是真的出色。
第一部戏的《西游记后传》,就表现的十分亮眼。
然后第二部的《侠客行》,更是成为大家心目中,真正的狗哥。
不过,徐盛既然看上了石破天这个角色,自然不会因为心存顾虑而放弃。
他自信,在卡牌的加成下,自己会比吴建演的更好。
转过天来,徐盛一早就赶往公司。
刚进公司,前台小姐就拦住了他,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他道:“徐总,昨天有位女士找你,但你不在,她就留下了这个。”
徐盛接过来问道:“认识是谁吗?”
“她说她姓萧。”
“一头波浪捲髮,画著大红唇?”
“对。”
“好,我知道了,谢谢你。”
“不用客气,徐总,这都是我应该的。”
徐盛摆摆手向办公室走去,路上翻看了一下信封。
封面上什么都没写,捏了捏,里面像是装了把钥匙。
但摸著不像是车钥匙。
来到办公室,刚想打开看看,陈有文就和裘德禄一起走了进来。
两人是来匯报,《大宅门》的情况的。
徐盛將信封收进抽屉里,向两人打了个招呼,请两人坐下。
让助理帮两人泡了杯茶,閒聊了一会,问道:“具体的情况怎么样了?”
陈有文放下茶杯,挺直身子,正色道:“徐总,这两天我跟裘导带著公关部的几位去了几趟央视。
已经跟影视部的於製片商量好了,这个项目將由央视接手,並以於组长为主导。”
徐盛反问道:“於组长?”
他对央视的状况了解不多,之前只知道张继忠、康弘雷和陈有文是央视出来的。
陈有文將一份文件递给他道:“具体的资料都在这里了。
於组长现任影视部第三编审组组长,专门负责电视剧项目的策划和审核。”
徐盛翻看了一下资料,於胜利,毕业於传媒大学。
曾在广播电台文艺部做编辑、文学组副组长。
后调入央视影视部任编导、第三编审组组长。
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大作家,发表过不少短片小说。
在文艺报、光明日报上,发表数篇影评报导。
可以说,从这履歷上来看,是最根正苗红,又能力出眾的那一类。
加上现在才四十来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日后但凡再做出点成绩,肯定能继续往上升一升的。
特別是,他还有一层文人的身份。
这层皮没什么权利,但在某种时刻、某种方面,能发挥出奇特的能力。
比如,在处理郭保昌的困难时。
“不错。”
徐盛收起资料,点点头问道:“对方有什么要求?”
请一尊佛来坐镇,那自然是要供奉香火的。
总不能人家白给你解决麻烦吧?
陈有文道:“首先,央视要占项目的主导权。”
徐盛点点头,这个条件很合理,
之前想要找央视入局,也是这个打算。
陈有文犹豫了一下道:“其次,於组长想让咱们多出些钱,但只给最多30%的份额。”
“嗯?”
徐盛眉头一挑,“需要出多少?”
“按照於组长的预估,这部戏的预算大概在一千到一千二百万之间。
民国时期的剧,每集的製作成本比较小。
以顶格一千二来算,咱们至少要出五百万。
后续如果需要再追加投资的话,咱们也要率先响应。
“以四成的出资份额,占三成的占比,倒也还说得过去。”
弱者跟强者合作,让出一部分的利润,是很正常的事。
况且这让的也不算多。
至於后续投资的事,徐盛压根没提。
真到了那份上,就凭跟郭保昌的关係,都不可能坐视不管。
“对於王哥那二百万,对方打算怎么处理?”
“如果徐总打算將其算在咱们公司的总投资里,就占三成。
如果单独算王哥的私人投资的话,那就给他一成的占比。
咱们公司还要补足五百万的份额。”
只是稍稍换算一下,徐盛就道:“那就一起算吧。”
按投资总额来说,七百万应该占58%,分开算的话,合起来只能占四成。
那还不如总投五百万,然后占三成来的划算呢。
陈有文显然也是这么想的,立刻点头道:“好的徐总。”
既然於胜利能够解决郭保昌的困局,徐盛也就不打算再去找许情帮忙了。
即便不知道她心中的打算,徐盛也能猜出来,她昨天带自己去老炮儿酒吧,没安好心。
不过,看在自己收穫更多的情况下,也就不跟她计较了。
反正郭保昌只是让自己帮忙处理最后的手尾,也不一定非得找许情。
找於胜利与央视出手,一样是他的功劳。
跟陈有文两人又商量了一下,调动人手,全面参与《大宅门》的剧组建设,跟央视、
郭保昌的剧组学习的相关事宜。
这时他也得空,从抽屉里拿出早晨收到的信封。
打开后倒出一把房门钥匙。
里面还有个纸条,上面写著一个小区地址。
下面还画了个雪与爱心。
拿著钥匙,徐盛猜测,这八成就是萧雪家的钥匙了。
嗯,也不一定,或许只是其中一间房子。
虽然萧雪毕业后,並没演几部戏,但她家里情况也不简单。
不缺一两套房子。
不过,徐盛没將钥匙掛在自己的钥匙扣上。
而是找了个盒子装起来,再次放回抽屉里。
过了两天,在央视的指导下,《大宅门》剧组正式建成,並开始接收三年前的准备成果,重新开始筹备剧组。
主演是现成的,景早就选好了,甚至道具也有不少还能用。
相对於其他剧组,《大宅门》的筹备工作轻鬆、快捷了很多。
现在都已经开始在面试演员了。
可惜,这部戏里没有適合徐盛演的角色。
只在和郭保昌商量了一下后,给徐盛添了个戏子、乐师类的角色。
到时候客串一下,得个表演、演奏之类的技能就好了。
女性角色同样如此,年龄段跨度太大,只能找那些三四十岁的女演员。
同样没有適合涓子、张谈琰、顏晨,以及林欢儿的角色。
剩下一些排不上號的角色,对她们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略过《大宅门》这边,《侠客行》这边也终於开始立项了。
回到家,徐盛又跟涓子一起锻炼了一番。
夜深后,看著熟睡时,嘴角仍旧掛著微笑的娟子,他心中不禁感慨。
看来,今天他就是个劳碌命啊。
不过,每每感受到体內越发壮大的真元,他就觉得动力十足。
第二天,他没有去公司,而是在涓子的陪伴下,在家看了一天《侠客行》的剧本。
虽然还没正式签约,但他心中已经认定,石破天和石中玉两个角色,非自己莫属了。
提前看下剧本,万一王欣民真要喊其他投资方,一起对他试镜的时候。
总不至於拿不出手。
看著剧本,他心里不时的便能想起,前世吴建所演绎的两个角色。
要说,吴建这人的演技,是真的出色。
第一部戏的《西游记后传》,就表现的十分亮眼。
然后第二部的《侠客行》,更是成为大家心目中,真正的狗哥。
不过,徐盛既然看上了石破天这个角色,自然不会因为心存顾虑而放弃。
他自信,在卡牌的加成下,自己会比吴建演的更好。
转过天来,徐盛一早就赶往公司。
刚进公司,前台小姐就拦住了他,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他道:“徐总,昨天有位女士找你,但你不在,她就留下了这个。”
徐盛接过来问道:“认识是谁吗?”
“她说她姓萧。”
“一头波浪捲髮,画著大红唇?”
“对。”
“好,我知道了,谢谢你。”
“不用客气,徐总,这都是我应该的。”
徐盛摆摆手向办公室走去,路上翻看了一下信封。
封面上什么都没写,捏了捏,里面像是装了把钥匙。
但摸著不像是车钥匙。
来到办公室,刚想打开看看,陈有文就和裘德禄一起走了进来。
两人是来匯报,《大宅门》的情况的。
徐盛將信封收进抽屉里,向两人打了个招呼,请两人坐下。
让助理帮两人泡了杯茶,閒聊了一会,问道:“具体的情况怎么样了?”
陈有文放下茶杯,挺直身子,正色道:“徐总,这两天我跟裘导带著公关部的几位去了几趟央视。
已经跟影视部的於製片商量好了,这个项目將由央视接手,並以於组长为主导。”
徐盛反问道:“於组长?”
他对央视的状况了解不多,之前只知道张继忠、康弘雷和陈有文是央视出来的。
陈有文將一份文件递给他道:“具体的资料都在这里了。
於组长现任影视部第三编审组组长,专门负责电视剧项目的策划和审核。”
徐盛翻看了一下资料,於胜利,毕业於传媒大学。
曾在广播电台文艺部做编辑、文学组副组长。
后调入央视影视部任编导、第三编审组组长。
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大作家,发表过不少短片小说。
在文艺报、光明日报上,发表数篇影评报导。
可以说,从这履歷上来看,是最根正苗红,又能力出眾的那一类。
加上现在才四十来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日后但凡再做出点成绩,肯定能继续往上升一升的。
特別是,他还有一层文人的身份。
这层皮没什么权利,但在某种时刻、某种方面,能发挥出奇特的能力。
比如,在处理郭保昌的困难时。
“不错。”
徐盛收起资料,点点头问道:“对方有什么要求?”
请一尊佛来坐镇,那自然是要供奉香火的。
总不能人家白给你解决麻烦吧?
陈有文道:“首先,央视要占项目的主导权。”
徐盛点点头,这个条件很合理,
之前想要找央视入局,也是这个打算。
陈有文犹豫了一下道:“其次,於组长想让咱们多出些钱,但只给最多30%的份额。”
“嗯?”
徐盛眉头一挑,“需要出多少?”
“按照於组长的预估,这部戏的预算大概在一千到一千二百万之间。
民国时期的剧,每集的製作成本比较小。
以顶格一千二来算,咱们至少要出五百万。
后续如果需要再追加投资的话,咱们也要率先响应。
“以四成的出资份额,占三成的占比,倒也还说得过去。”
弱者跟强者合作,让出一部分的利润,是很正常的事。
况且这让的也不算多。
至於后续投资的事,徐盛压根没提。
真到了那份上,就凭跟郭保昌的关係,都不可能坐视不管。
“对於王哥那二百万,对方打算怎么处理?”
“如果徐总打算將其算在咱们公司的总投资里,就占三成。
如果单独算王哥的私人投资的话,那就给他一成的占比。
咱们公司还要补足五百万的份额。”
只是稍稍换算一下,徐盛就道:“那就一起算吧。”
按投资总额来说,七百万应该占58%,分开算的话,合起来只能占四成。
那还不如总投五百万,然后占三成来的划算呢。
陈有文显然也是这么想的,立刻点头道:“好的徐总。”
既然於胜利能够解决郭保昌的困局,徐盛也就不打算再去找许情帮忙了。
即便不知道她心中的打算,徐盛也能猜出来,她昨天带自己去老炮儿酒吧,没安好心。
不过,看在自己收穫更多的情况下,也就不跟她计较了。
反正郭保昌只是让自己帮忙处理最后的手尾,也不一定非得找许情。
找於胜利与央视出手,一样是他的功劳。
跟陈有文两人又商量了一下,调动人手,全面参与《大宅门》的剧组建设,跟央视、
郭保昌的剧组学习的相关事宜。
这时他也得空,从抽屉里拿出早晨收到的信封。
打开后倒出一把房门钥匙。
里面还有个纸条,上面写著一个小区地址。
下面还画了个雪与爱心。
拿著钥匙,徐盛猜测,这八成就是萧雪家的钥匙了。
嗯,也不一定,或许只是其中一间房子。
虽然萧雪毕业后,並没演几部戏,但她家里情况也不简单。
不缺一两套房子。
不过,徐盛没將钥匙掛在自己的钥匙扣上。
而是找了个盒子装起来,再次放回抽屉里。
过了两天,在央视的指导下,《大宅门》剧组正式建成,並开始接收三年前的准备成果,重新开始筹备剧组。
主演是现成的,景早就选好了,甚至道具也有不少还能用。
相对於其他剧组,《大宅门》的筹备工作轻鬆、快捷了很多。
现在都已经开始在面试演员了。
可惜,这部戏里没有適合徐盛演的角色。
只在和郭保昌商量了一下后,给徐盛添了个戏子、乐师类的角色。
到时候客串一下,得个表演、演奏之类的技能就好了。
女性角色同样如此,年龄段跨度太大,只能找那些三四十岁的女演员。
同样没有適合涓子、张谈琰、顏晨,以及林欢儿的角色。
剩下一些排不上號的角色,对她们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略过《大宅门》这边,《侠客行》这边也终於开始立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