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陈玄离去
桃林深处。
陈玄盘坐於那块青石之上,气息与整片洞天福地融为一体。
在他的对面,同样盘膝坐著一位身影——容貌、气质、乃至周身流转的道韵,
都与本尊一般无二,正是他的分身。
两者相对,如同镜中倒影,静謐无声。
良久,本尊缓缓睁开眼眸。他看向对面的分身,开口说道:
“我此次应约前往蓬莱,归期未定。在此期间,长安城与国师府,便交由你坐镇了。”
分身闻言,轻笑道:
“你我本一体,何须多嘱託。放心前去便是,有我在,没问题,国师府亦会一切如常。”
陈玄微微点头,对於分身的能耐,他自然心知肚明。
这分身如今拥有他近乎一半的能力,足以应对绝大多数情况。
他略一沉吟,继续道:
“为防万一,炼器房內,我留下了一些符籙和法器。若有棘手之事,你可隨意取用。”
那些皆是威力极大的高级符籙与法器,每一件流落外界都足以引起腥风血雨,
此刻却被他如同交代寻常物品般轻描淡写。
分身笑容不变,从容点头:
“知晓了。必要之时,我不会客气。”
该交代的已然交代完毕,本尊与分身之间无需更多言语。
两者同时闭上双眼,气息再次交融,共同沉浸於修行感悟之中。
翌日,天刚亮。
长安城的百姓如往常一般开始一天的忙碌,市井喧囂渐起。
忽地,有人无意间抬头,惊见一道纯净无比的青色长虹,
自国师府方向冲天而起,宛若一柄划破苍穹的利剑,
却又带著难以言喻的仙灵之气,瞬间掠过皇城,朝著东方天际疾驰而去!
那青虹速度极快,凡人肉眼难以捕捉其具体形態,
只能看到一道璀璨的流光转瞬即逝,引得无数人驻足惊呼,以为是仙神显圣。
唯有少数修为有成之人,方能隱约窥见,那青虹之中,似乎是一头大牛。
牛背之上,还坐著一个人。
正是离开长安的陈玄。
他如古之仙真,骑乘青牛,遨游太虚。
他所去的方向,正是之前白瑾所告知的、那隱匿於茫茫东海之外、
百年方现一次的海外仙岛——蓬莱。
青光很快便消失在长安东方的云层之中。
国师府內,那株古桃树下,与陈玄別无二致的分身缓缓睁开眼,
望了一眼陈玄离去的方向,带著一丝淡淡的微笑,隨即又闭上双目,继续他的修行。
数日时光,弹指而过。
魏徵府邸,一间平日里用於处理政务、
此刻却瀰漫著淡淡墨香与无形文华之气的书房內,魏徵缓缓睁开了双眼。
他盘坐在一个软垫上,身姿挺拔,与往日並无不同。
然而,他周身的气息已然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那並非武者般的凌厉气势,也非修士般的灵气波动,
而是一种更为內敛、更为醇厚的“气”——如同歷经岁月沉淀的古籍,散发著智慧的微光。
几日来,他几乎废寢忘食,全身心沉浸在那捲《文道聚气法》的玄奥世界之中。
凭藉其一生积累的深厚学识与无比坚定的心性,
以及那枚天庭神印无形中的些许加持,他竟以远超常人的速度堪破了入门关隘,
于丹田识海之中,成功凝练出了第一缕文气!
那文气呈淡金之色,细微如髮丝,却异常凝实,
其中仿佛有无数微小的金色篆文在生灭流转,与他自身的浩然正气完美融合,
运行周天时,带来一种头脑清明、神魂稳固的奇妙感受。
“呼——”
魏徵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他感受著体內那缕虽微弱却真实不虚的力量,
古井无波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欣喜之色。
他知道修行绝非一蹴而就之事,讲究张弛有度。
如今既已成功入门,凝聚出第一缕文气,便不宜再一味闭门苦修。
更何况,他终究还是大唐的官员,朝中尚有诸多政务等待他处理。
心意既定,魏徵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朝服,推开书房之门,迈步走了出去。
清晨,阳光正好。
当他一步跨出府邸大门,踏入长安城喧闹的街道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异感涌来!
世界,仿佛在他眼前揭去了一层薄纱,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丰富”!
嘈杂的市井之声依旧,但在那声音之下,
他仿佛能“听”到小贩叫卖声中掺杂的几分生计艰辛、
妇人討价还价时的精明算计、孩童嬉笑打闹的纯粹欢愉…
种种情绪心思,虽不具体,却如同细微的波纹般荡漾在空气里。
目光所及,行人如织。
他不仅能看清他们的衣著样貌,更能隱约“看”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顏色各异、强弱不同的“气”。
大部分是平凡而微弱的白色或灰色气息,代表著寻常百姓;
偶尔有身著官袍者走过,其气息或清正或浑浊,或昂扬或晦暗;
甚至能看到一些练武之人,气血较为旺盛,如同小小的火炉…
街角蜷缩的懒猫打著哈欠,身上散发著慵懒的气息;
笼中待售的鸟儿扑棱著翅膀,透出惊恐与渴望;
就连道旁的古树,也仿佛在散发著一种沉静而悠长的生机…
人生百態,眾生万象,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他的感知之中。
魏徵怔怔地站在原地,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长安街还是那条长安街,却又不再是那条他走了无数次的、熟悉的街道。
『这…这便是修行之妙吗?』
他心中震撼莫名,
『还是说…是这天庭监斩官的神位,赋予了我洞察世情的能力?』
魏徵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整了整衣冠,迈开步子,
如同一个刚刚学会用全新方式感知世界的孩童,
既谨慎又充满好奇地,重新融入了这滚滚红尘之中。
只是这一次,他眼中的长安,已然大不相同。
坊街间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去,通往皇城的朱雀大街上已是车马云集。
一眾官员正沿著天街,向著那巍峨耸立的宫门行去。
魏徵身著紫色朝服,行走在官员队列之中,步伐沉稳,
目光却带著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与审视。
他悄然运转起那初成的文修法力,辅以眉心神印的微光,
尝试著去“感知”这座他早已熟悉无比的皇宫。
在他的“视野”中,整座皇城仿佛活了过来!
陈玄盘坐於那块青石之上,气息与整片洞天福地融为一体。
在他的对面,同样盘膝坐著一位身影——容貌、气质、乃至周身流转的道韵,
都与本尊一般无二,正是他的分身。
两者相对,如同镜中倒影,静謐无声。
良久,本尊缓缓睁开眼眸。他看向对面的分身,开口说道:
“我此次应约前往蓬莱,归期未定。在此期间,长安城与国师府,便交由你坐镇了。”
分身闻言,轻笑道:
“你我本一体,何须多嘱託。放心前去便是,有我在,没问题,国师府亦会一切如常。”
陈玄微微点头,对於分身的能耐,他自然心知肚明。
这分身如今拥有他近乎一半的能力,足以应对绝大多数情况。
他略一沉吟,继续道:
“为防万一,炼器房內,我留下了一些符籙和法器。若有棘手之事,你可隨意取用。”
那些皆是威力极大的高级符籙与法器,每一件流落外界都足以引起腥风血雨,
此刻却被他如同交代寻常物品般轻描淡写。
分身笑容不变,从容点头:
“知晓了。必要之时,我不会客气。”
该交代的已然交代完毕,本尊与分身之间无需更多言语。
两者同时闭上双眼,气息再次交融,共同沉浸於修行感悟之中。
翌日,天刚亮。
长安城的百姓如往常一般开始一天的忙碌,市井喧囂渐起。
忽地,有人无意间抬头,惊见一道纯净无比的青色长虹,
自国师府方向冲天而起,宛若一柄划破苍穹的利剑,
却又带著难以言喻的仙灵之气,瞬间掠过皇城,朝著东方天际疾驰而去!
那青虹速度极快,凡人肉眼难以捕捉其具体形態,
只能看到一道璀璨的流光转瞬即逝,引得无数人驻足惊呼,以为是仙神显圣。
唯有少数修为有成之人,方能隱约窥见,那青虹之中,似乎是一头大牛。
牛背之上,还坐著一个人。
正是离开长安的陈玄。
他如古之仙真,骑乘青牛,遨游太虚。
他所去的方向,正是之前白瑾所告知的、那隱匿於茫茫东海之外、
百年方现一次的海外仙岛——蓬莱。
青光很快便消失在长安东方的云层之中。
国师府內,那株古桃树下,与陈玄別无二致的分身缓缓睁开眼,
望了一眼陈玄离去的方向,带著一丝淡淡的微笑,隨即又闭上双目,继续他的修行。
数日时光,弹指而过。
魏徵府邸,一间平日里用於处理政务、
此刻却瀰漫著淡淡墨香与无形文华之气的书房內,魏徵缓缓睁开了双眼。
他盘坐在一个软垫上,身姿挺拔,与往日並无不同。
然而,他周身的气息已然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那並非武者般的凌厉气势,也非修士般的灵气波动,
而是一种更为內敛、更为醇厚的“气”——如同歷经岁月沉淀的古籍,散发著智慧的微光。
几日来,他几乎废寢忘食,全身心沉浸在那捲《文道聚气法》的玄奥世界之中。
凭藉其一生积累的深厚学识与无比坚定的心性,
以及那枚天庭神印无形中的些许加持,他竟以远超常人的速度堪破了入门关隘,
于丹田识海之中,成功凝练出了第一缕文气!
那文气呈淡金之色,细微如髮丝,却异常凝实,
其中仿佛有无数微小的金色篆文在生灭流转,与他自身的浩然正气完美融合,
运行周天时,带来一种头脑清明、神魂稳固的奇妙感受。
“呼——”
魏徵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他感受著体內那缕虽微弱却真实不虚的力量,
古井无波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欣喜之色。
他知道修行绝非一蹴而就之事,讲究张弛有度。
如今既已成功入门,凝聚出第一缕文气,便不宜再一味闭门苦修。
更何况,他终究还是大唐的官员,朝中尚有诸多政务等待他处理。
心意既定,魏徵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朝服,推开书房之门,迈步走了出去。
清晨,阳光正好。
当他一步跨出府邸大门,踏入长安城喧闹的街道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异感涌来!
世界,仿佛在他眼前揭去了一层薄纱,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丰富”!
嘈杂的市井之声依旧,但在那声音之下,
他仿佛能“听”到小贩叫卖声中掺杂的几分生计艰辛、
妇人討价还价时的精明算计、孩童嬉笑打闹的纯粹欢愉…
种种情绪心思,虽不具体,却如同细微的波纹般荡漾在空气里。
目光所及,行人如织。
他不仅能看清他们的衣著样貌,更能隱约“看”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顏色各异、强弱不同的“气”。
大部分是平凡而微弱的白色或灰色气息,代表著寻常百姓;
偶尔有身著官袍者走过,其气息或清正或浑浊,或昂扬或晦暗;
甚至能看到一些练武之人,气血较为旺盛,如同小小的火炉…
街角蜷缩的懒猫打著哈欠,身上散发著慵懒的气息;
笼中待售的鸟儿扑棱著翅膀,透出惊恐与渴望;
就连道旁的古树,也仿佛在散发著一种沉静而悠长的生机…
人生百態,眾生万象,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他的感知之中。
魏徵怔怔地站在原地,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长安街还是那条长安街,却又不再是那条他走了无数次的、熟悉的街道。
『这…这便是修行之妙吗?』
他心中震撼莫名,
『还是说…是这天庭监斩官的神位,赋予了我洞察世情的能力?』
魏徵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整了整衣冠,迈开步子,
如同一个刚刚学会用全新方式感知世界的孩童,
既谨慎又充满好奇地,重新融入了这滚滚红尘之中。
只是这一次,他眼中的长安,已然大不相同。
坊街间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去,通往皇城的朱雀大街上已是车马云集。
一眾官员正沿著天街,向著那巍峨耸立的宫门行去。
魏徵身著紫色朝服,行走在官员队列之中,步伐沉稳,
目光却带著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与审视。
他悄然运转起那初成的文修法力,辅以眉心神印的微光,
尝试著去“感知”这座他早已熟悉无比的皇宫。
在他的“视野”中,整座皇城仿佛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