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结没结婚关我什么事!
    “李大哥,咱们走吧!”
    “我带你去看看我家的东西,都是我和弟妹上山摘的蘑菇、木耳,还有不少药材。”
    说著,
    便拉著李安回自家去了。
    王大力不甘心,还想跟过去看看。
    但这边电影正放著,
    他走不开。
    只能满心遗憾地望著李安跟著张小离去,心里像被猫抓一样难受。
    到了张小家,
    李安环视一圈,
    和一般农村差不多。
    王大力不认识张小,可李安认得。
    在张家,
    张小的父亲张行大是张家的大哥,而张小的叔叔则是张行大的弟弟。
    两家虽在一个生產队,却早已分家,
    並不住一起。
    李安虽知道眼前这个小丫头和张行大女儿张小荷的关係,但没告诉她,只是隨她去看看家里存的货物。
    在农村,
    这么大年纪的姑娘,都能当家做主了。
    家里那些东西,她有权决定卖了。
    张小家有三间瓦房,
    条件算不错。
    现在乡下还有些人家住土坯房,条件差得多。
    用泥土掺合著稻草捏製成砖块,再用这些砖块筑墙造屋,只在墙面外额外贴一层稻草,这样能够挡住雨水侵袭。
    能住进瓦房的,就算是生活过得去的人家了。
    尤其是在乡间。
    像秦京如这样的家庭背景与样貌,完全可以寻觅到一位不错的伴侣。
    然而自从表姐秦淮茹嫁入城镇后,自视条件不差的秦京如也开始憧憬起城市的安逸生活,幻想著將来有机会也能迁居城中,像姐姐一样成为城里人。
    若按原本剧情发展,不出两年,她那位姐姐大概率会將她拽到城里去当助手,用来討好某个名叫傻柱的人,进而继续接济贾家。但如今情形已完全不同。
    秦淮茹从屋里提了一袋乾货出来,里面装满了各类干蘑菇,还有许多木耳。苏和平瞥了一眼,发现品质相当不错。他拿出秤称了称,这些山珍总计价值十六块七毛。
    苏和平並未还价,而是直接付了十七块钱。毕竟这些山货混杂在一起,其中既有普通的蘑菇,也有珍贵之物,例如野生的竹蓀、松茸和鸡樅菌,这些都是难得的佳品。或许是那个小姑娘採集时並不知晓它们的价值,但苏和平身为顶尖医术高手,对这些野外之物自然了如指掌。如果单独出售,这些山货的价格远超此数;即便拿到厂里的物资部门,稍作挑选便能卖出三十块。但如果卖给別人,对方可能还会压价,难以达到这个价位。因此,苏和平没有压价,也算是公平交易了。
    秦淮茹满心欢喜地说道:
    “我没带钱,我这就去向母亲討三毛钱!”
    在这个年代,三毛钱绝非孩童轻易就能掏出来的零钱,买东西时大家往往一分一厘地计较。
    苏和平阻止了秦京如:
    “三毛钱就別找了,给你买吃吧。”
    “咱们也算是缘分一场。”
    “你说你家里还养著鸡,带我去看看,我打算抓几只带走!”
    秦京如眉开眼笑,隨即领著苏和平走向自家鸡舍。
    鸡舍里养了不少鸡,有公鸡也有母鸡,负责產蛋。那些公鸡体型颇大,每只约有五六斤重;至於老母鸡,主要是用来產蛋,体格大小倒不必细究,还有一只养了三年多的老母鸡,虽然產蛋量已大幅减少,但在农村,这类鸡几乎不用刻意饲养,只需散养即可,不消耗家中口粮,因此一直养著,偶尔还能產出几个鸡蛋,也算为家庭补充了些营养。
    最终,苏和平挑选了四只大公鸡以及那只老母鸡。
    燉鸡汤。
    那香味,简直没法形容。
    刚好家里三个人,能用鸡汤好好补补身子。
    母鸡比公鸡小不少,但价格却贵了些,公鸡一块四一斤,母鸡却要一块八。去乡下收东西確实比城里便宜。
    不过苏和顺也没怎么討价还价。
    这些鸡肉啊蛋啊的,都是纯天然放养的好货,他打算自己带回城里吃。
    不在乎那点差价。
    五只鸡加起来七块四,苏和顺又多给了人家一毛钱。
    这下子秦淮茹高兴得不得了。
    这个时代,別说零钱,就算有也是几分几厘攒起来的。
    苏和顺一下子多给了好几毛,肯定成了秦京茹的私房钱了。
    再说苏和顺给出的收购价本来就比其他人高,秦淮茹再稍微操作一下,赚个一块钱问题不大。
    反正她爸妈都去看电影了,这是她自己做主的机会。
    给完钱后,苏和顺把买来的东西都放进自行车后座的筐里,也不重。
    加上之前从別家收的,这车上已经装了不少东西。
    秦京茹很少遇到像苏和顺这样大方的人。
    心里美滋滋的。
    想了想,她偷偷对苏和顺说:
    “苏大哥,我家还有好东西,一般我不告诉別人,不知道你收不收!”
    “什么宝贝啊,搞得这么神秘。”
    虽然在自己家里,秦京茹还是压低声音说:
    “米酒!”
    “要不是苏大哥你来了,我连想都不会告诉別人。”
    苏和顺眼睛一亮。
    他没想到秦京茹家竟然藏著这么好的东西。
    刚经歷完自然灾害,全国都缺粮,明面上不许私人酿酒,米酒更是被严格禁止。
    看来秦京茹说得对,要不是刚才自己表现得这么“大方”,她可能真不会说出来。
    这是违反规定的。
    不过苏和顺可不管这些规定。
    平时閒著没事的时候他也喜欢喝两口,只是单位从来不发酒,买的话也只能买到白酒,而且大多是高粱酒。
    但这米酒,实在太难得了。
    外面的酒大部分是高粱酿的。
    而这种米酒,
    酒精度低,女人也能喝,带回去可以让胖迪他们试试。
    “有多少?多少钱?”
    苏和顺也不拖泥带水。
    他不缺钱,只是想要点有趣的东西。看来这一趟出来还真没白跑。
    这不是找到宝了吗?
    秦京茹有些为难:
    “这些罈子里装的都是米酒,每坛五斤。做米酒可不容易,一斤米只能酿出六两酒,所以这价格也算合理……”
    林青青轻声解释著。
    她担心一会儿报出价格会让李建安觉得贵,因此提前说明了製作的难度。
    李建安会是个怕钱的人吗?
    他直接说道:“没关係,你就直说多少钱一坛吧。”
    “嗯……两块七毛,李哥你觉得如何?”
    林青青说话时格外谨慎。
    毕竟当时人们的收入有限,尤其是农村家庭,一个月挣不到十块钱都很正常。而这一坛五斤的米酒就要价两块七。
    林青青心里也有些忐忑。
    在她看来,这坛米酒的价值相当於两只大公鸡了。
    大公鸡燉汤多美味啊!
    但李建安清楚,林青青並没有乱开高价。她说的一斤米出六两酒是真的,那么一坛五斤的米酒就需要八斤多的大米。大米当时才两毛三一斤,光粮食成本就接近两块了。再算上罈子和人工,利润並不高。
    李建安笑了:“价格没什么问题,只是不知道味道好不好。如果味道不错的话,我就买几坛回去。”
    林青青一听,高兴地说:“李哥儘管放心,我家老头子的酿酒手艺远近闻名。”
    “正好家里还有一些散装的,先给您尝尝。”
    说著,林青青端起一个碗,从角落里舀了一碗米酒出来。
    只见那米酒晶莹剔透,黏稠感十足,靠近后还能闻到浓烈的香气。
    李建安尝了一口,味道果然很好。
    “好,给我来几坛。”
    “唉,只剩下两坛了,还有一坛已经开封了,是我爸特意留著过年分给大家喝的,我不能骗你。”
    林青青有些惋惜。
    她本来打算按两块六卖的,肯定是有赚头的。可惜数量不多,这下少赚了不少,让她心疼得很。
    “那就两坛吧,我给你六块钱。”
    “以后让伯父多酿些酒,我三块钱一坛收,只要你们有!”
    “哎呀!”
    “真是太感谢您了,李哥!”
    林青青兴奋得蹦了起来。
    感觉就像达成了几百万的大交易一样。
    李江义『』;张晓,“小”说;『6』38『』1?5?“7::备0;?2...9『;6。“5”。0”,。1是,这还有下文呢。
    ·· 0求鲜···· ····
    若是两块六的话。
    利润空间不大,还担著风险,也不是特別理想。
    张晓只是觉得李江义此人不错,出手大方,留下好印象,所以想低价出售自家的果酒。
    日后收自己的东西时,也能更爽快一些。
    关键是这种果酒。
    客户群体较小。
    价格不低,酒精浓度不高,男人喝著不过癮,北方地区其实並不多见。
    女人喝的话……
    哪家败家娘们喝酒啊!
    所以儘管东西是好东西,但也確实不容易卖出去。
    而且这玩意密封保存时间虽长。
    但一旦开封。
    放不了多久,不適合散卖,因此像李江义这样的有钱人才是最合適的买家。
    关键在於对方爽快,他们也不敢隨意推销。
    毕竟这是违规的。
    所以他们家虽然有这项技艺。
    但平日里。
    也只是少量酿造。
    逢年过节的时候,自家留著喝的。
    现在李江义提出三块钱一坛收购,那利润就高了,值得一试。
    这一趟没有白跑。
    李江义把东西都装到了车后架上的筐里。
    正准备推车离开。
    张晓依依不捨地说道:
    “李大哥,你还没问人家的名字呢!”
    “我叫张京柔。”
    “你下次什么时候再来乡下啊,到时候我帮你多找些好东西,其实我家亲戚邻居那里有不少好东西。”
    “只是他们都在看电影……”
    显然。
    张京柔这个小丫头,心中还有很多期待。
    李江义摆摆手道:
    0 ...... 0
    “下次啊,估计得等到过了年,初五六的日子吧!”
    “先走了!”

章节目录

四合院:签到系统让聋老太暴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四合院:签到系统让聋老太暴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