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永乐
“必须要想!认真想!若想不出来,今日谁都別妄图离开!
朕就在此陪著大家一起想!”
朱重八双目圆睁,瞬间开启了专断强势的姿態。
听到这话,眾人心里不禁一紧,却无人敢提出异议。
只能如此,被朱重八强迫著思索所谓的建州女真……
半个时辰之后,宋国公冯胜、曹国公李文忠等人以及礼部一眾人员,於宦官和几位佩刀侍卫引导之下离开了武英殿。
这些人均未留下,没有与朱重八继续商討至天明。
並非朱重八真的从他们那里得到了有关建州女真的重要线索,而是由於太子朱標看眾人实在想不出所以然,方才出来替大家说情,使得朱重八同意放行。
“父皇,依孩儿之见,此事还得问询韩力。
或者让孩儿代为去问吧。”
朱標望著朱重八说道。
朱標了解自己父皇向来不想凡事都依赖韩力,
觉得这样似乎有失体面。
於是主动提出由自己前去拜访韩力。
朱標在这方面考虑得颇为周到。
他也以为,自己父皇定会接纳这个建议。
没承想,朱重八回应道:“爷俩一起前去!
事情要是不赶紧弄明白,朕实在心神难安!”
言毕,便带著朱標向著寿寧宫快步而去,
竟是分秒也不想等待。
朱標听著不远处传来的更鼓之声,此刻已至三更。
略作考虑后开口道:“父皇,时辰已晚,恐怕韩力已经入睡了。
不如明日再去拜会?”
朱重八摇头拒绝:“他会睡?以他的年纪哪能如此酣睡?
朕还醒著呢!”
说罢,加快脚步直奔寿寧宫。
朱標无可奈何,也只能跟著自己的父皇前往。
其实他也很渴望早点知道那建州女真的確切动向!
……
“老李,事情有些不太寻常啊!
陛下这是遇到了什么变故?”
返迴路上,宋国公冯胜进入了曹国公李文忠的车驾。
李文忠点头附和:“看起来確实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对於建州女真的事情,我们委实不知详情。”
“不知道这个建州女真究竟身在何处,又做了何种大事。
这么多年以来都没有见过上位者这般异样……”
李文忠亦连连点头,许久未曾见到上位之人如此反常举动。
李文忠与冯胜皆是跟隨朱重八立下卓越功绩的老將,可是眼下,对朱重八的行为却是一头雾水。
但他们內心清楚,必定是有状况发生,並且这状况还不小!
而这时,朱重八携朱標两人已经抵达寿寧宫见到了韩力……
“你们又要干什么?不是睡下了吗,怎么又跑来了?”
已被叫醒,尚在迷糊中的韩力看著眼前的朱重八还有朱標二人,
心中那股鬱闷简直无法描述!
他对清晨起床这件事本身就抱抗拒態度,尤其討厌在睡眠时刻被人打扰。
因此,即便眼前站著的是当今最显赫权威的两位人物——朱重八和朱標,也丝毫不掩饰情绪。
一边嘟囔抱怨一边坐起。
朱重八与朱標是什么人物,又是怎样的地位?
从来没人敢於这样对他们说话。
一般而言,只要朱重八碰到紧急事件,一下指令,不管严寒酷暑,深夜还是凌晨,任何高官都要即刻赶来覲见。
绝对不敢发出一句抱怨。
然而,现在轮到韩力这里情况就不同了。
他与太子一齐前来相会,这是何等荣幸的事!
这可是无数人求也求不来的机缘!
可韩力这个小伙子,竟然还一副不太情愿的样子?!
更过分的是,他居然还敢当著自己的面,把这种不满表露出来!
更为气人的是,儘管他已经这般无礼,自己居然还得忍著。
万万不能对这小子动怒动手!
“韩力啊,这时候来找你確实不太合適,
可有些事非得请你帮忙不可,所以也只能在这时候前来打扰了。
明日我让徐御厨给你加餐,就当是对你的歉意。
”
朱標望著韩力如此说道。
此时此刻,他根本顾不上其它,只盼儘快从韩力口中得知那些建州女真的来歷。
韩力听了朱標的话,嘴角微微抽搐。
这就是补偿?
这不是害人吗?
一想到徐兴祖那登峰造极、简练精妙的烹飪手艺,他就直摇头。
“不用了,真的不用了,千万別给我加餐!”
韩力连忙摆手,满身都是拒绝之意。
喝了半杯凉茶后,他的起床气稍稍消散了一些。
打著哈欠,神色仍有些惺忪地走到待客之处,静静等待朱重八和朱標开口。
算上白天见过的两面,如今这已是与朱重八的第三次会面了。
韩力心中也是疑惑不已,老朱半夜赶来到底想问些什么。
白天的时候,关於大清及其他诸多事情,不是都向朱老板详细交代了吗?
为何现在又大驾光临?
这时,朱標开了口:“我想请问一下,你知道现今建州女真定居於何处吗?”
听到朱標这话,韩力显得颇为惊讶。
没料到他们大半夜赶过来,就是为了问这样一个问题?
“陛下、太子,你们就没先找其他人打听过吗?
堂堂大明,英才无数,难道连建州女真的去向也查不出来?”
韩力刚睡醒不久,尚且有些迷糊。
听闻二人为此特意半夜叫醒自己,这才忍不住脱口而出。
朱重八听了他这话,扭过头去,愈发不喜欢这韩力了。
总觉得这傢伙话太刺耳。
朱標解释道:“是找了,也问了,就是没人知道建州女真在哪,是什么东西。
”
这一回答让韩力精神为之一振,脑子也清醒了许多。
稍作思索,他猛然记起,原来现在还没出现建州女真的称谓,
建州这片土地也没正式命名,
建州女真的三大部落更是与大明毫无交集。
仔细回忆一番相关资料,整理好思路后,他才答道:“建州女真正是一支很小的力量,只是眾多女真部落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从前隶属於蒙元五万户府中的一万户。
元朝衰亡之后,其分裂为三部——托温部、斡朵里部和胡里改部。
失去元朝支持后,他们的处境极为困窘,常遭野人女真侵扰,最终被迫迁徙至图们江南岸的阿木河一带生活。
直到洪武二十一年,这三支部落才开始与大明建立联繫。
洪武皇帝欲借力打力,利用他们对付北元残军,故而他们的生活才安稳了一些,
不再如之前那样整天提心弔胆,遭受野人女真的欺凌。
”
听完韩力的话,朱重八一时怔住了。
这里面怎么还有自己的事情?
建州女真的兴起,似乎最初是由自己埋下的种子?
再回想他们后来取代大明所作所为的种种不仁之事,朱重八愈发感到痛心。
他恨不得狠狠拍打自己的脑袋,连连嘆息:
真是糊涂!这简直是昏头了!
我怎么可以做那种事情?!
此刻,朱標註视著朱重八的目光中也透露出一抹疑惑——原来建州女真这一局面,竟然由您亲手造力。
“那为什么称他们为建州女真?
难道是我们之后在那里建立了『建州』?”
面对朱標的疑问,朱重八有些尷尬,只好转向韩力询问,试图岔开话题。
韩力答道:“那不是您的功劳,而是永乐大帝。
永乐元年时,他设立了建州卫……”
居然,是咱標儿创建了建州!
標儿竟在后来力为了永乐大帝!
无需多加思索,朱重八就確信韩力口中的永乐大帝必定是他的儿子標儿。
毕竟,在他眼中,唯有標儿有资格与自己一样被称为“大帝”
。
除了標儿,无人具备这样的资格!
“永乐,好名字!寓意永远喜乐!”
果然是咱的儿子!起得相当不错!
朱重八心中暗自为儿子標点讚扬。
只要是標儿所为,朱重八都认为十分出色。
“永乐大帝”
这一称呼令朱標若有所思,他脑海中思索:倘若我继承皇位,选用的称號就是永乐吗?
正在这时,朱標忽觉父皇的目光投注在他身上,不由得转身去看。
虽未言语,但从父亲的眼中,朱標已然读出了他的心思:这建州一事,你也难辞其咎!
正想著这些,朱標突然察觉,关於“永乐大帝”
的身份,似有隱情……
之前在朱重八问及时,韩力隨口提到了“永乐大帝”
便后悔不已。
原因无他,韩力深知朱重八的脾气秉性。
仅凭今日屡次找自己麻烦的情形看,一旦讲出朱棣、朱允炆乃至朱標的诸多关联之事,今晚休想安睡。
上午朱重八来砸了一番家具,说是事后会补上,可至今仍没送来新家具。
现在三个人谈事只能站著交谈。
要是提及朱棣父子之事,估摸著就连这张床也难逃一劫。
依朱重八的破坏能力,韩力甚至担忧,整座偏殿都会被拆散。
这事没法爭辩。
於是,在隨口吐出“永乐”
两字后,韩力立刻用诸多女真旧事转移二人注意力,避免聚焦“永乐大帝”
四字。
韩力时刻关注朱氏父子表情变化,心里祈祷两人千万不要追问此节。
要不然,他今晚又得失眠。
对害怕失眠、珍惜睡眠的韩力而言,这绝非小事。
而此刻,皱眉沉思的朱標感觉此事另有玄机——
“永乐大帝?”
为何我也会用这个“永乐”
年號?
这名字听著的確不错,但问题在於它已被他人先用过了。
当年方腊起义失败时,用的就是“永乐”
二字作为年號。
朱標心中不解,既然这个年號曾出现在失败者的手中,且是南宋平定的人,我又怎会在意?
若自身未曾察觉,被他人蒙蔽也就罢了。
可现在自己已然清楚,永乐这年號曾为方腊所用,那日后又怎还能再沿用“永乐”
?此中究竟是何缘故,朱標心中满是疑竇。
不过这种困惑,在朱重八心中却是全然不见。
在他看来,永乐大帝就该是自己的儿子朱標,而永乐这个年號亦確实出色,与自己的洪武年號堪称双璧,愈听愈是动听。
朕就在此陪著大家一起想!”
朱重八双目圆睁,瞬间开启了专断强势的姿態。
听到这话,眾人心里不禁一紧,却无人敢提出异议。
只能如此,被朱重八强迫著思索所谓的建州女真……
半个时辰之后,宋国公冯胜、曹国公李文忠等人以及礼部一眾人员,於宦官和几位佩刀侍卫引导之下离开了武英殿。
这些人均未留下,没有与朱重八继续商討至天明。
並非朱重八真的从他们那里得到了有关建州女真的重要线索,而是由於太子朱標看眾人实在想不出所以然,方才出来替大家说情,使得朱重八同意放行。
“父皇,依孩儿之见,此事还得问询韩力。
或者让孩儿代为去问吧。”
朱標望著朱重八说道。
朱標了解自己父皇向来不想凡事都依赖韩力,
觉得这样似乎有失体面。
於是主动提出由自己前去拜访韩力。
朱標在这方面考虑得颇为周到。
他也以为,自己父皇定会接纳这个建议。
没承想,朱重八回应道:“爷俩一起前去!
事情要是不赶紧弄明白,朕实在心神难安!”
言毕,便带著朱標向著寿寧宫快步而去,
竟是分秒也不想等待。
朱標听著不远处传来的更鼓之声,此刻已至三更。
略作考虑后开口道:“父皇,时辰已晚,恐怕韩力已经入睡了。
不如明日再去拜会?”
朱重八摇头拒绝:“他会睡?以他的年纪哪能如此酣睡?
朕还醒著呢!”
说罢,加快脚步直奔寿寧宫。
朱標无可奈何,也只能跟著自己的父皇前往。
其实他也很渴望早点知道那建州女真的確切动向!
……
“老李,事情有些不太寻常啊!
陛下这是遇到了什么变故?”
返迴路上,宋国公冯胜进入了曹国公李文忠的车驾。
李文忠点头附和:“看起来確实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对於建州女真的事情,我们委实不知详情。”
“不知道这个建州女真究竟身在何处,又做了何种大事。
这么多年以来都没有见过上位者这般异样……”
李文忠亦连连点头,许久未曾见到上位之人如此反常举动。
李文忠与冯胜皆是跟隨朱重八立下卓越功绩的老將,可是眼下,对朱重八的行为却是一头雾水。
但他们內心清楚,必定是有状况发生,並且这状况还不小!
而这时,朱重八携朱標两人已经抵达寿寧宫见到了韩力……
“你们又要干什么?不是睡下了吗,怎么又跑来了?”
已被叫醒,尚在迷糊中的韩力看著眼前的朱重八还有朱標二人,
心中那股鬱闷简直无法描述!
他对清晨起床这件事本身就抱抗拒態度,尤其討厌在睡眠时刻被人打扰。
因此,即便眼前站著的是当今最显赫权威的两位人物——朱重八和朱標,也丝毫不掩饰情绪。
一边嘟囔抱怨一边坐起。
朱重八与朱標是什么人物,又是怎样的地位?
从来没人敢於这样对他们说话。
一般而言,只要朱重八碰到紧急事件,一下指令,不管严寒酷暑,深夜还是凌晨,任何高官都要即刻赶来覲见。
绝对不敢发出一句抱怨。
然而,现在轮到韩力这里情况就不同了。
他与太子一齐前来相会,这是何等荣幸的事!
这可是无数人求也求不来的机缘!
可韩力这个小伙子,竟然还一副不太情愿的样子?!
更过分的是,他居然还敢当著自己的面,把这种不满表露出来!
更为气人的是,儘管他已经这般无礼,自己居然还得忍著。
万万不能对这小子动怒动手!
“韩力啊,这时候来找你確实不太合適,
可有些事非得请你帮忙不可,所以也只能在这时候前来打扰了。
明日我让徐御厨给你加餐,就当是对你的歉意。
”
朱標望著韩力如此说道。
此时此刻,他根本顾不上其它,只盼儘快从韩力口中得知那些建州女真的来歷。
韩力听了朱標的话,嘴角微微抽搐。
这就是补偿?
这不是害人吗?
一想到徐兴祖那登峰造极、简练精妙的烹飪手艺,他就直摇头。
“不用了,真的不用了,千万別给我加餐!”
韩力连忙摆手,满身都是拒绝之意。
喝了半杯凉茶后,他的起床气稍稍消散了一些。
打著哈欠,神色仍有些惺忪地走到待客之处,静静等待朱重八和朱標开口。
算上白天见过的两面,如今这已是与朱重八的第三次会面了。
韩力心中也是疑惑不已,老朱半夜赶来到底想问些什么。
白天的时候,关於大清及其他诸多事情,不是都向朱老板详细交代了吗?
为何现在又大驾光临?
这时,朱標开了口:“我想请问一下,你知道现今建州女真定居於何处吗?”
听到朱標这话,韩力显得颇为惊讶。
没料到他们大半夜赶过来,就是为了问这样一个问题?
“陛下、太子,你们就没先找其他人打听过吗?
堂堂大明,英才无数,难道连建州女真的去向也查不出来?”
韩力刚睡醒不久,尚且有些迷糊。
听闻二人为此特意半夜叫醒自己,这才忍不住脱口而出。
朱重八听了他这话,扭过头去,愈发不喜欢这韩力了。
总觉得这傢伙话太刺耳。
朱標解释道:“是找了,也问了,就是没人知道建州女真在哪,是什么东西。
”
这一回答让韩力精神为之一振,脑子也清醒了许多。
稍作思索,他猛然记起,原来现在还没出现建州女真的称谓,
建州这片土地也没正式命名,
建州女真的三大部落更是与大明毫无交集。
仔细回忆一番相关资料,整理好思路后,他才答道:“建州女真正是一支很小的力量,只是眾多女真部落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从前隶属於蒙元五万户府中的一万户。
元朝衰亡之后,其分裂为三部——托温部、斡朵里部和胡里改部。
失去元朝支持后,他们的处境极为困窘,常遭野人女真侵扰,最终被迫迁徙至图们江南岸的阿木河一带生活。
直到洪武二十一年,这三支部落才开始与大明建立联繫。
洪武皇帝欲借力打力,利用他们对付北元残军,故而他们的生活才安稳了一些,
不再如之前那样整天提心弔胆,遭受野人女真的欺凌。
”
听完韩力的话,朱重八一时怔住了。
这里面怎么还有自己的事情?
建州女真的兴起,似乎最初是由自己埋下的种子?
再回想他们后来取代大明所作所为的种种不仁之事,朱重八愈发感到痛心。
他恨不得狠狠拍打自己的脑袋,连连嘆息:
真是糊涂!这简直是昏头了!
我怎么可以做那种事情?!
此刻,朱標註视著朱重八的目光中也透露出一抹疑惑——原来建州女真这一局面,竟然由您亲手造力。
“那为什么称他们为建州女真?
难道是我们之后在那里建立了『建州』?”
面对朱標的疑问,朱重八有些尷尬,只好转向韩力询问,试图岔开话题。
韩力答道:“那不是您的功劳,而是永乐大帝。
永乐元年时,他设立了建州卫……”
居然,是咱標儿创建了建州!
標儿竟在后来力为了永乐大帝!
无需多加思索,朱重八就確信韩力口中的永乐大帝必定是他的儿子標儿。
毕竟,在他眼中,唯有標儿有资格与自己一样被称为“大帝”
。
除了標儿,无人具备这样的资格!
“永乐,好名字!寓意永远喜乐!”
果然是咱的儿子!起得相当不错!
朱重八心中暗自为儿子標点讚扬。
只要是標儿所为,朱重八都认为十分出色。
“永乐大帝”
这一称呼令朱標若有所思,他脑海中思索:倘若我继承皇位,选用的称號就是永乐吗?
正在这时,朱標忽觉父皇的目光投注在他身上,不由得转身去看。
虽未言语,但从父亲的眼中,朱標已然读出了他的心思:这建州一事,你也难辞其咎!
正想著这些,朱標突然察觉,关於“永乐大帝”
的身份,似有隱情……
之前在朱重八问及时,韩力隨口提到了“永乐大帝”
便后悔不已。
原因无他,韩力深知朱重八的脾气秉性。
仅凭今日屡次找自己麻烦的情形看,一旦讲出朱棣、朱允炆乃至朱標的诸多关联之事,今晚休想安睡。
上午朱重八来砸了一番家具,说是事后会补上,可至今仍没送来新家具。
现在三个人谈事只能站著交谈。
要是提及朱棣父子之事,估摸著就连这张床也难逃一劫。
依朱重八的破坏能力,韩力甚至担忧,整座偏殿都会被拆散。
这事没法爭辩。
於是,在隨口吐出“永乐”
两字后,韩力立刻用诸多女真旧事转移二人注意力,避免聚焦“永乐大帝”
四字。
韩力时刻关注朱氏父子表情变化,心里祈祷两人千万不要追问此节。
要不然,他今晚又得失眠。
对害怕失眠、珍惜睡眠的韩力而言,这绝非小事。
而此刻,皱眉沉思的朱標感觉此事另有玄机——
“永乐大帝?”
为何我也会用这个“永乐”
年號?
这名字听著的確不错,但问题在於它已被他人先用过了。
当年方腊起义失败时,用的就是“永乐”
二字作为年號。
朱標心中不解,既然这个年號曾出现在失败者的手中,且是南宋平定的人,我又怎会在意?
若自身未曾察觉,被他人蒙蔽也就罢了。
可现在自己已然清楚,永乐这年號曾为方腊所用,那日后又怎还能再沿用“永乐”
?此中究竟是何缘故,朱標心中满是疑竇。
不过这种困惑,在朱重八心中却是全然不见。
在他看来,永乐大帝就该是自己的儿子朱標,而永乐这个年號亦確实出色,与自己的洪武年號堪称双璧,愈听愈是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