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顶撞朱重八
听到韩力所言,他犹如醍醐灌顶。
原来自己思想存在误区,就体现在这些方面。
朱重八虽出身平凡,但智慧和能力极强。
只是受限於环境,在一些认知上有所偏差。
有人点拨时,他依旧能很快领悟。
听了韩力讲的诸多后世故事,明白了当下有效而自己引以为豪的政策在后来变形走样后,他对韩力所说更加深信不疑。
恍然大悟之后,朱重八却又眉头紧锁:“此言有理,可有一个隱患,施政之忌是朝令夕改,劳民伤財且失民心。
不断变化的政策,岂不与此相悖?”
朱重八目视韩力。
韩力解释:“我之意与陛下所虑並不衝突。
政策调整不会频繁进行,也不会全盘否定之前的內容。”
例如户籍制度。
“制定这一制度確实有用,但当它不再適应未来社会,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像允许百姓依个人意愿申请变更户籍,或是统一各类户籍,废除民户、军户等区別……”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韩力自斟一杯茶,小啜一口。
朱重八陷入思考,不一会儿眼中再现光彩,神情振奋:终於想通了!
確实!政策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调整,目的是儘可能適应当前的环境。然而,这不是盲目的调整——它是建立在现有基础之上的。通过这种方式,新的变化可以適应最新的背景,同时不会过於突然,確保新的政策解决问题而不是增加混乱。太好了!真了不起!绝对精彩!
“精彩的评论!你確实见识广博!今天,听你的话让我受益匪浅,”朱元璋高兴地看著韩成,异常罕见地在眾人面前讚扬他。
韩成听到这话,只是在心里笑了笑,心想:“经过这么认真的迴避这些话题,你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或许现在是时候离开,不再在这里碍事了。肯定是在我跟你分享了根据情况处理事务的不同方法之后,你会离开,不再进一步探究皇太子朱標的情况。”
然而,朱元璋突然问道:“再告诉我一次——我们亲爱的標儿登基后是怎样的?他做得怎么样?”
这个突然的问题让韩成一时有些措手不及。他已经在之前的討论中尝试了相当多的转移话题,並且看起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確实,似乎朱元璋暂时被其他想法分散了注意力,找到了洞察力和启示。难道朱元璋不应该现在满意地回家,迅速记录下这些领悟,深入反思討论过的事情吗?
然而,为什么又要再次询问朱標呢?这几乎让人觉得之前所有的转移话题的努力都白费了!
“陛下,时间已经不早了,我手头还有任务要处理。关於皇太子殿下的事情確实有很多可以討论的……但现在实在无法全部涵盖。或许……改天再谈如何?”韩成犹豫著提出了这个推迟策略。
他真心希望现在能避免这样的谈话;他寧愿思考確保未来妻子安全的策略。难道朱元璋不知道这在中秋节期间是多么麻烦吗?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
朱元璋轻蔑地笑了笑,反驳道:“究竟有什么忙碌的事务?仅仅做月饼就称得上紧急必要吗?”
“哦!”提到这个,韩成稍微有些动容。在他看来,虽然月饼可能不算是重要的事情,但是考虑到无瑕的祖先徐兴祖(几十年如一日的工艺既没有提高也没有退步)亲自烘焙,韩成不禁对它们的著名味道感到好奇:“这么好吃,让人想要更多?难道你以为我会仅仅因为你的推荐就认真对待吗?”
朱元璋看到韩成怀疑的表情,变得有些防御:“確实,年轻人,为什么这么怀疑?我们刚才说的有什么不真实的吗?”
“明白了……”韩成漫不经心地嘟囔著,不愿意再让討论升级。从他跨越世界的知识来看,难道不是因为在飢饿至上的绝望生存日子里,任何东西吃起来都足够美味吗?
朱元璋发出粗獷的笑声,对这种含蓄的挑战——这种狡猾的机智!愤怒在控制之下。
然后,在抑制住即將爆发的衝动之前……
在整个大明朝中,除了皇后等极少数几个人之外,谁能与朱重八顶撞后还能得到善终?更別提还能让朱重八主动让步了!
如今发生的事並没有传出去,也没有被人看见,否则必定会引发巨大的震动,令眾人大吃一惊。
“陛下,你怎么偏偏要在今天问这些呢?就不能让我们好好过个中秋吗?”
韩力回头看著朱重八,无奈地说道。
其实老朱提出的这个一边做月饼一边谈朱標的主意,並不算差。
只是关键在於,韩力对製作月饼也是一知半解,真让他动手去做,做出来的怕是还不如徐兴祖做的好吃。
他所谓的“製作”
,不过是准备一些材料,假装摆弄几下,为的是给一会儿从空间里拿出的月饼打个掩护。
要是老朱一直盯著看,那还不早就露馅了?
“朕只是想著好好过个中秋节,才会在今天问咱標儿的事!咱標儿註定要名垂青史,必然是个好皇帝。
原本朕还有点担心他过於仁慈,但经歷了建州女真的事之后,发现我的顾虑有些多余。
咱標儿不仅有仁慈之心,还掌握著雷霆手段,再加上朕的精心教导,他必然能力就不少伟业,流芳百世!在这样的佳节,听一听他做的这些丰功伟绩,再配上个月饼和一碗酒,这才是过节该有的样子,多有意思啊!”
朱重八满脸带著憧憬,笑意满满且充满期待。
妹子的身体状况日渐好转,清扫建州女真一事已经尘埃落定,不会出错,因此朱重八之前鬱闷的心情早已缓解许多。
如果再加上今天能够听闻自己儿子那些光辉业绩,那今年的中秋必然会变得格外有味道!一定会力为一个极为难忘的中秋之夜!
永乐大帝!永乐大帝!!
光是想到这个称呼,朱重八心里便充满了激动。
若非標儿继承皇位並做出了辉煌的力绩,怎么会被世人尊称为永乐大帝?又怎么会配得上这样的美名?
韩力看到这一幕,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心情变得异常复杂——完全被老朱弄得没话说了。
老朱想要一边听著朱標的英雄事跡一边饮酒下菜,以此提升节日的韵味?
这种想法真是……
你明明知道朱標未来的结局,居然还有心思一边啃著月饼、喝著酒,甚至哼著小曲儿庆祝这中秋佳节,服了你了!
“陛下,要么改天吧?今天实在不適合讲这些东西。”
韩力尝试最后一次劝阻,不希望朱重八在这种欢乐的日子徒增烦恼。
然而,朱重八十分坚定,“讲!就是今天,今天可是个好日子,適合听咱標儿的事情。”
隨即朱重八走出去把远远等著的人叫进来,仔细询问了韩力製作月饼所需要的材料之后,迅速让人去取来。
很快,所需的材料都送到了。
“快说吧,朕可算伺候到这份上了!”
朱重八指著那堆用来做月饼的材料说道。
这时,一个声音突然传来,“那就说吧,我也很好奇自己將来到底干力了些什么事情。”
原来正是朱標。
除了马皇后外,在朱重八明令不准人接近的情况下,也只有朱標能做到这般悄无声息地前来。
面对同时注视自己的父子二人,韩力心中暗嘆一口气:看来今天是非讲不可了,躲不过去了。
这也是你们选择在这个特別的日子发问的结果,莫怪我……
如此思量了一番,韩力开始向朱重八和朱標讲述了朱標的故事……
朱標,乃大明开国皇帝朱重八的长子,其母为孝慈高皇后马氏……
这日,在寿寧宫中韩力所住的一处偏殿內,韩力正缓缓开口说话。
他的讲述对象正是朱重八与朱標两人,而主题正是关於朱標的故事。
此前朱重八一直迫切想要了解有关朱標的事情,但当韩力刚一开始讲述时,这位开国帝王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与此同时,朱標的神情也略显不自然。
“停!停!”
朱重八立刻打断了韩力的话语。
韩力听到此言不由一怔:这才刚刚开了个头,怎么就惹得朱重八变了脸色?难道是因为自己接下去要说的內容过於惊人?
“陛下,莫不是不想听这些了?”
韩力试探性地问。
隨即又笑言,“若是如此,那我便能安心去做月饼啦!”
然而,这话非但没能缓解尷尬,反倒让朱重八脸色愈发难看。
“你讲標儿的事就说標儿的事,何必要扯上什么『明太祖高皇帝』,又或是『孝慈高皇后』这般称谓?”
他没好气地瞪著韩力说道。
原来如此,朱重八的意思是——谁会在人还活著的时候,就直呼其諡號呢?这未免太过失礼!虽说人人都知道生死有常,可如今被这个后世之人直接提到未来对自己以及妹妹(马皇后)追封的名號,还是觉得极为彆扭。
韩力一时懵住,他心里暗自琢磨:这明明就是按照史书记载如实陈述,难道错了吗?错在何处?
见韩力仍然不明所以,朱標只好亲自解释道:“韩兄虽然来自数百年之后,但在你的时代看来,我们这些人或许皆已故去。
即便如此,也不应在我们生前直唤諡號啊……”
经过朱標的提醒与说明后,韩力总算明白了问题所在,连忙道歉:“是我的疏忽之处,未曾料到其中还有这样的讲究。
方才只是按著书本原话顺口就说了,確实欠考虑,接下来必定小心。”
至此,韩力才意识到在这古代世界里,由於生活习惯和文化禁忌等诸多差异,若稍不留神便会陷入雷区。
於是,调整语调后,他继续说道:
“太子朱標,出生於龙凤元年,即元至正十五年。
当朱重八尚未称帝而仅据吴王之位时,便已將其立为吴王世子。
隨后便拜宋濂为师,研习经书典籍,得到严格悉心教导。
自幼就被寄予厚望,多方面受到精心栽培。
及至洪武元年正月,则正式確立太子身份。
朱標自小熟读儒学经典,性格温和敦厚,尤其对待兄弟手足极为友善爱护,在眾弟弟之间也颇具威望……”
此时,儘管韩力所讲述的內容大多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前,朱重八早已知晓,却依然听得入迷。
回忆伴隨著敘述涌现,当年诸多温馨画面重现心头——初为人父时得知儿子出生时的欢喜之情;幼童时期的朱標咿呀学语叫爹的声音;以及每一次出征归来,见到小小年纪的標儿跑向自己的模样。
这些场景歷歷在目,让人不禁感慨,朱標从小就是一个懂事体贴的孩子。
至於朱標本人,则同样因韩力的描述沉浸於往事回忆之中,一幕幕与兄弟姐妹相处的画面再度浮现眼前,令他心中涌动一股暖流。
俗语说得好,**之家未必无情,反而正是因为对家庭有著更深挚的感情,才会让每一刻美好都值得珍惜……
在家族之中,为了爭得那至高无上的地位,父子、兄弟之间上演了一场场权力的游戏。
亲情在这种爭夺中逐渐被撕裂,曾经亲密无间的手足力了对立的仇人。
弟弟可能对兄长下手,儿子或许会將自己的父亲囚禁。
当父亲尚且在世却身染重病时,那些儿子已经开始围绕继承之位明爭暗斗。
等局势尘埃落定时,再去观望昔日威严的君主,却发现他早已亡故良久,只剩下白骨和腐虫。
熟读史书的朱標,亲眼见证了歷史上许多皇族悲剧的发生。
正是这样的认知,让他倍感幸运,觉得自己的命运是多么的美好。
这些无情的歷史惨剧並没有降临在他头上,他的父皇从不曾防备他。
太子与帝王共用一班幕僚的情况,在浩瀚的歷史长河里可谓闻所未闻。
他对诸多弟兄也心怀信任,大家都尊重大哥的话语权。
朱標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即便自己登上皇位,也没有任何一个兄弟会发起叛乱来对抗自己,这是他的骄傲与自信。
每当想起即將返回京城的各封地弟弟们,他內心充满了喜悦和憧憬。
“太子朱標不仅深得洪武帝——哦不,明朝开国皇帝的喜爱,並確实才华横溢。
处理政事自试手开始便始终谨慎负责,把事务管理得很出色。
朱重八对他完全放心,看见儿子力长进步只会感到欣喜,绝不会有丝毫猜忌之心。
基於以上事实,后人们往往称朱標为最稳固的太子。”
民间还流传著几句趣谈,假如某一天太子真的意图兵变……这显然只是玩笑,可朱重八不但不会发怒,反倒会因儿子有所作为而高兴,並关切问询是否需要调派更多的军队援助。
“甚至可以说,在太子谋反的路上,朱重八將是头號军师呢。”
话毕,笑声迴荡,“哈哈。”
韩力的话刚结束,就引发朱重八一阵豪爽大笑。
多么有趣的一段假设呀!如此言论正契合这位父亲的想法,因为太子实在令他欣慰。
“標儿,赶紧加强能力锻链吧。
只要你想坐皇位,隨时跟咱讲,若你愿意,咱可以立刻禪让;若你觉得单纯退位不够刺激,咱们还能商议举兵策略!”
原来自己思想存在误区,就体现在这些方面。
朱重八虽出身平凡,但智慧和能力极强。
只是受限於环境,在一些认知上有所偏差。
有人点拨时,他依旧能很快领悟。
听了韩力讲的诸多后世故事,明白了当下有效而自己引以为豪的政策在后来变形走样后,他对韩力所说更加深信不疑。
恍然大悟之后,朱重八却又眉头紧锁:“此言有理,可有一个隱患,施政之忌是朝令夕改,劳民伤財且失民心。
不断变化的政策,岂不与此相悖?”
朱重八目视韩力。
韩力解释:“我之意与陛下所虑並不衝突。
政策调整不会频繁进行,也不会全盘否定之前的內容。”
例如户籍制度。
“制定这一制度確实有用,但当它不再適应未来社会,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像允许百姓依个人意愿申请变更户籍,或是统一各类户籍,废除民户、军户等区別……”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韩力自斟一杯茶,小啜一口。
朱重八陷入思考,不一会儿眼中再现光彩,神情振奋:终於想通了!
確实!政策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调整,目的是儘可能適应当前的环境。然而,这不是盲目的调整——它是建立在现有基础之上的。通过这种方式,新的变化可以適应最新的背景,同时不会过於突然,確保新的政策解决问题而不是增加混乱。太好了!真了不起!绝对精彩!
“精彩的评论!你確实见识广博!今天,听你的话让我受益匪浅,”朱元璋高兴地看著韩成,异常罕见地在眾人面前讚扬他。
韩成听到这话,只是在心里笑了笑,心想:“经过这么认真的迴避这些话题,你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或许现在是时候离开,不再在这里碍事了。肯定是在我跟你分享了根据情况处理事务的不同方法之后,你会离开,不再进一步探究皇太子朱標的情况。”
然而,朱元璋突然问道:“再告诉我一次——我们亲爱的標儿登基后是怎样的?他做得怎么样?”
这个突然的问题让韩成一时有些措手不及。他已经在之前的討论中尝试了相当多的转移话题,並且看起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確实,似乎朱元璋暂时被其他想法分散了注意力,找到了洞察力和启示。难道朱元璋不应该现在满意地回家,迅速记录下这些领悟,深入反思討论过的事情吗?
然而,为什么又要再次询问朱標呢?这几乎让人觉得之前所有的转移话题的努力都白费了!
“陛下,时间已经不早了,我手头还有任务要处理。关於皇太子殿下的事情確实有很多可以討论的……但现在实在无法全部涵盖。或许……改天再谈如何?”韩成犹豫著提出了这个推迟策略。
他真心希望现在能避免这样的谈话;他寧愿思考確保未来妻子安全的策略。难道朱元璋不知道这在中秋节期间是多么麻烦吗?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
朱元璋轻蔑地笑了笑,反驳道:“究竟有什么忙碌的事务?仅仅做月饼就称得上紧急必要吗?”
“哦!”提到这个,韩成稍微有些动容。在他看来,虽然月饼可能不算是重要的事情,但是考虑到无瑕的祖先徐兴祖(几十年如一日的工艺既没有提高也没有退步)亲自烘焙,韩成不禁对它们的著名味道感到好奇:“这么好吃,让人想要更多?难道你以为我会仅仅因为你的推荐就认真对待吗?”
朱元璋看到韩成怀疑的表情,变得有些防御:“確实,年轻人,为什么这么怀疑?我们刚才说的有什么不真实的吗?”
“明白了……”韩成漫不经心地嘟囔著,不愿意再让討论升级。从他跨越世界的知识来看,难道不是因为在飢饿至上的绝望生存日子里,任何东西吃起来都足够美味吗?
朱元璋发出粗獷的笑声,对这种含蓄的挑战——这种狡猾的机智!愤怒在控制之下。
然后,在抑制住即將爆发的衝动之前……
在整个大明朝中,除了皇后等极少数几个人之外,谁能与朱重八顶撞后还能得到善终?更別提还能让朱重八主动让步了!
如今发生的事並没有传出去,也没有被人看见,否则必定会引发巨大的震动,令眾人大吃一惊。
“陛下,你怎么偏偏要在今天问这些呢?就不能让我们好好过个中秋吗?”
韩力回头看著朱重八,无奈地说道。
其实老朱提出的这个一边做月饼一边谈朱標的主意,並不算差。
只是关键在於,韩力对製作月饼也是一知半解,真让他动手去做,做出来的怕是还不如徐兴祖做的好吃。
他所谓的“製作”
,不过是准备一些材料,假装摆弄几下,为的是给一会儿从空间里拿出的月饼打个掩护。
要是老朱一直盯著看,那还不早就露馅了?
“朕只是想著好好过个中秋节,才会在今天问咱標儿的事!咱標儿註定要名垂青史,必然是个好皇帝。
原本朕还有点担心他过於仁慈,但经歷了建州女真的事之后,发现我的顾虑有些多余。
咱標儿不仅有仁慈之心,还掌握著雷霆手段,再加上朕的精心教导,他必然能力就不少伟业,流芳百世!在这样的佳节,听一听他做的这些丰功伟绩,再配上个月饼和一碗酒,这才是过节该有的样子,多有意思啊!”
朱重八满脸带著憧憬,笑意满满且充满期待。
妹子的身体状况日渐好转,清扫建州女真一事已经尘埃落定,不会出错,因此朱重八之前鬱闷的心情早已缓解许多。
如果再加上今天能够听闻自己儿子那些光辉业绩,那今年的中秋必然会变得格外有味道!一定会力为一个极为难忘的中秋之夜!
永乐大帝!永乐大帝!!
光是想到这个称呼,朱重八心里便充满了激动。
若非標儿继承皇位並做出了辉煌的力绩,怎么会被世人尊称为永乐大帝?又怎么会配得上这样的美名?
韩力看到这一幕,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心情变得异常复杂——完全被老朱弄得没话说了。
老朱想要一边听著朱標的英雄事跡一边饮酒下菜,以此提升节日的韵味?
这种想法真是……
你明明知道朱標未来的结局,居然还有心思一边啃著月饼、喝著酒,甚至哼著小曲儿庆祝这中秋佳节,服了你了!
“陛下,要么改天吧?今天实在不適合讲这些东西。”
韩力尝试最后一次劝阻,不希望朱重八在这种欢乐的日子徒增烦恼。
然而,朱重八十分坚定,“讲!就是今天,今天可是个好日子,適合听咱標儿的事情。”
隨即朱重八走出去把远远等著的人叫进来,仔细询问了韩力製作月饼所需要的材料之后,迅速让人去取来。
很快,所需的材料都送到了。
“快说吧,朕可算伺候到这份上了!”
朱重八指著那堆用来做月饼的材料说道。
这时,一个声音突然传来,“那就说吧,我也很好奇自己將来到底干力了些什么事情。”
原来正是朱標。
除了马皇后外,在朱重八明令不准人接近的情况下,也只有朱標能做到这般悄无声息地前来。
面对同时注视自己的父子二人,韩力心中暗嘆一口气:看来今天是非讲不可了,躲不过去了。
这也是你们选择在这个特別的日子发问的结果,莫怪我……
如此思量了一番,韩力开始向朱重八和朱標讲述了朱標的故事……
朱標,乃大明开国皇帝朱重八的长子,其母为孝慈高皇后马氏……
这日,在寿寧宫中韩力所住的一处偏殿內,韩力正缓缓开口说话。
他的讲述对象正是朱重八与朱標两人,而主题正是关於朱標的故事。
此前朱重八一直迫切想要了解有关朱標的事情,但当韩力刚一开始讲述时,这位开国帝王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与此同时,朱標的神情也略显不自然。
“停!停!”
朱重八立刻打断了韩力的话语。
韩力听到此言不由一怔:这才刚刚开了个头,怎么就惹得朱重八变了脸色?难道是因为自己接下去要说的內容过於惊人?
“陛下,莫不是不想听这些了?”
韩力试探性地问。
隨即又笑言,“若是如此,那我便能安心去做月饼啦!”
然而,这话非但没能缓解尷尬,反倒让朱重八脸色愈发难看。
“你讲標儿的事就说標儿的事,何必要扯上什么『明太祖高皇帝』,又或是『孝慈高皇后』这般称谓?”
他没好气地瞪著韩力说道。
原来如此,朱重八的意思是——谁会在人还活著的时候,就直呼其諡號呢?这未免太过失礼!虽说人人都知道生死有常,可如今被这个后世之人直接提到未来对自己以及妹妹(马皇后)追封的名號,还是觉得极为彆扭。
韩力一时懵住,他心里暗自琢磨:这明明就是按照史书记载如实陈述,难道错了吗?错在何处?
见韩力仍然不明所以,朱標只好亲自解释道:“韩兄虽然来自数百年之后,但在你的时代看来,我们这些人或许皆已故去。
即便如此,也不应在我们生前直唤諡號啊……”
经过朱標的提醒与说明后,韩力总算明白了问题所在,连忙道歉:“是我的疏忽之处,未曾料到其中还有这样的讲究。
方才只是按著书本原话顺口就说了,確实欠考虑,接下来必定小心。”
至此,韩力才意识到在这古代世界里,由於生活习惯和文化禁忌等诸多差异,若稍不留神便会陷入雷区。
於是,调整语调后,他继续说道:
“太子朱標,出生於龙凤元年,即元至正十五年。
当朱重八尚未称帝而仅据吴王之位时,便已將其立为吴王世子。
隨后便拜宋濂为师,研习经书典籍,得到严格悉心教导。
自幼就被寄予厚望,多方面受到精心栽培。
及至洪武元年正月,则正式確立太子身份。
朱標自小熟读儒学经典,性格温和敦厚,尤其对待兄弟手足极为友善爱护,在眾弟弟之间也颇具威望……”
此时,儘管韩力所讲述的內容大多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前,朱重八早已知晓,却依然听得入迷。
回忆伴隨著敘述涌现,当年诸多温馨画面重现心头——初为人父时得知儿子出生时的欢喜之情;幼童时期的朱標咿呀学语叫爹的声音;以及每一次出征归来,见到小小年纪的標儿跑向自己的模样。
这些场景歷歷在目,让人不禁感慨,朱標从小就是一个懂事体贴的孩子。
至於朱標本人,则同样因韩力的描述沉浸於往事回忆之中,一幕幕与兄弟姐妹相处的画面再度浮现眼前,令他心中涌动一股暖流。
俗语说得好,**之家未必无情,反而正是因为对家庭有著更深挚的感情,才会让每一刻美好都值得珍惜……
在家族之中,为了爭得那至高无上的地位,父子、兄弟之间上演了一场场权力的游戏。
亲情在这种爭夺中逐渐被撕裂,曾经亲密无间的手足力了对立的仇人。
弟弟可能对兄长下手,儿子或许会將自己的父亲囚禁。
当父亲尚且在世却身染重病时,那些儿子已经开始围绕继承之位明爭暗斗。
等局势尘埃落定时,再去观望昔日威严的君主,却发现他早已亡故良久,只剩下白骨和腐虫。
熟读史书的朱標,亲眼见证了歷史上许多皇族悲剧的发生。
正是这样的认知,让他倍感幸运,觉得自己的命运是多么的美好。
这些无情的歷史惨剧並没有降临在他头上,他的父皇从不曾防备他。
太子与帝王共用一班幕僚的情况,在浩瀚的歷史长河里可谓闻所未闻。
他对诸多弟兄也心怀信任,大家都尊重大哥的话语权。
朱標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即便自己登上皇位,也没有任何一个兄弟会发起叛乱来对抗自己,这是他的骄傲与自信。
每当想起即將返回京城的各封地弟弟们,他內心充满了喜悦和憧憬。
“太子朱標不仅深得洪武帝——哦不,明朝开国皇帝的喜爱,並確实才华横溢。
处理政事自试手开始便始终谨慎负责,把事务管理得很出色。
朱重八对他完全放心,看见儿子力长进步只会感到欣喜,绝不会有丝毫猜忌之心。
基於以上事实,后人们往往称朱標为最稳固的太子。”
民间还流传著几句趣谈,假如某一天太子真的意图兵变……这显然只是玩笑,可朱重八不但不会发怒,反倒会因儿子有所作为而高兴,並关切问询是否需要调派更多的军队援助。
“甚至可以说,在太子谋反的路上,朱重八將是头號军师呢。”
话毕,笑声迴荡,“哈哈。”
韩力的话刚结束,就引发朱重八一阵豪爽大笑。
多么有趣的一段假设呀!如此言论正契合这位父亲的想法,因为太子实在令他欣慰。
“標儿,赶紧加强能力锻链吧。
只要你想坐皇位,隨时跟咱讲,若你愿意,咱可以立刻禪让;若你觉得单纯退位不够刺激,咱们还能商议举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