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若仅靠如此,医学的发展依旧缓慢。因此,朝廷可在全国各地州府设立医学院。”
    韩成主动向百姓传授医学常识,避免有志於从医之人无处求学的窘境……
    其实,他提出的这些设想,是结合了后世的经验与当前明朝的实际状况。
    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昨晚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结果。
    那晚韩成迟迟未眠,正是因为他翻阅积分时,脑海中浮现出改造明朝、引领其走上新路的宏大构想。
    除了工业、技术和设备等,他还计划在明朝推动医学进步。
    医学与生產力、科技进步紧密相连,所以当朱標和朱棣前来问诊时,他能即刻提出这一建议。
    韩成深知,在这个时代推行新事物不易,尤其是医学领域更是如此。
    此时朱棣恰好上门,韩成立即將两者结合起来——用救治燕王妃徐妙云为契机,推动医学发展。
    至少朱棣一定会全力支持,毕竟当时亲王的权势和影响尚在巔峰,还未陷入日后“养猪”的困境。
    在此种情形之下,若有实权在握的亲王支持,尤其是像永乐大帝这般被歷史证实了其胆识与能力的人,此事必然能更进一步发展。
    虽不必奢望遍布整个明朝各地皆有所成,但在朱棣的领地內开结果却並非难事。
    此乃一举两得之举。
    既推动医学进步,又可防止燕王妃徐妙云过早离世,二者互为补充,互不衝突。
    听罢韩成所言,朱棣目光闪烁,深以为然。此法確实可行。
    然而朱標的反应却与朱棣截然相反。
    初闻韩成之策,朱標亦觉眼前一亮。
    不过稍加思忖,便察觉到这些计划付诸实践的难度之巨。
    单论提升医者地位並確保其生活保障,便已不易实现。
    现今医者虽较普通百姓略高一筹,但相较武勛及通过读书科考入仕之人,仍有天壤之別。
    要改变这种社会风气,谈何容易?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至於韩成提议在全国各地建立医学院推广医学知识之举,虽未必开创先河,但也必將引发巨大爭议。
    必定有许多人对此议论纷纷,从各种角度论证此举的不妥之处。
    尤其是一些研习四书五经的儒生与官员,將会在这事上衝锋陷阵。
    毕竟,一旦这种事真的推行开来,学医者的地位必定有所提升,虽然不会对他们构成威胁,但多少会產生影响。
    更重要的是,从前只有读书人才能在学堂里传授学问。
    如今设立一所医学学堂,在他们眼中无疑是刺眼的存在,必然会遭到反对。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更现实的问题需要考量……
    当韩成、朱標和朱棣商议此事时,朱元璋也到了寿寧宫。
    听说两人正与韩成在偏殿,朱元璋没有惊动太多人,他悄悄来到偏殿,开始……
    朱元璋刚打完架去看望马皇后后,又前往韩成处。
    一方面是为了提醒韩成儘快兑现承诺,把香皂做出来,千万別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前两天因为香皂的事,被胡充妃这个山大王的女儿折腾得腰酸腿软,实在吃不消,决定以后不再去胡充妃那里过夜。
    於是昨晚,他转而去了达定妃那里。
    从前,达定妃曾是陈友谅后宫中的佳人,姿容娇媚动人。
    儘管朱元璋与马皇后情深似海、坚不可摧,朱元璋对马皇后始终忠贞不渝,但他的身体似乎有自己的想法,眼睛也很亮,清楚知道什么是美的。
    因此,达定妃便从陈友谅的妃子成了朱元璋的妃子。
    在他眼中,达定妃的性情比起胡充妃要温顺许多。
    昨夜,他便前往达定妃处寻求慰藉,还颇为自得地拿出他曾经不屑一顾的香皂给达定妃看。
    然而,接下来的事態发展令朱元璋后悔莫及。
    诚然,达定妃的性格不像胡充妃那般张扬跋扈,不会像她一样对自己肆意压制。
    可达定妃的嫵媚却让人难以招架!
    原本达定妃总说只需一次便能相伴终生,但得知香皂之事后,她立刻变得兴致勃勃。
    朱元璋见状,急忙承诺过两天就把香皂送过去,想藉此安抚她,让她不至於过分要求。
    毕竟胡充妃就是因想要香皂而不断压迫他,若这次直接满足达定妃的愿望,她或许会感激自己,不再纠缠。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让朱元璋懊悔自己的决定。女人心思复杂,难以捉摸,让人无法掌控。
    他在说了那些话后,达定妃確实对他充满感激。
    接著,为了表达她的谢意以及內心的激动,达定妃变得更加热情。
    儘管他们已共同生活多年,並育有子女,但当达定妃认真起来时,那种娇媚的模样,朱元璋实在难以抵挡。
    特別是达定妃那丰润的身段……
    经过一场激烈的心理斗爭,朱元璋终究未能坚守本心。
    这场旅程开始时愜意无比,后来却让他感到空虚、孤独与悔恨。
    在接连经歷了胡充妃和达定妃之后,老朱对让韩成研製香皂的需求愈发强烈。
    否则谁能受得了?
    虽然他身体强壮,但即便再强健,也经不起日復一日的消耗啊!
    因此,香皂的製作变得十分紧迫。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重要之事。
    他也想验证一下,韩成今天教给他的標儿那些深奥的道门锻体之法是否真实有效,会不会有所保留。
    於是朱元璋来到此处。
    可当他了解了韩成目前的情况后,他没有贸然进入,而是明智地选择了**。
    朱元璋想要悄悄来看看自己先前不怎么搭理的两个儿子,便急急忙忙地赶到了韩成面前。他一直犹豫著要不要进去,害怕自己的出现会让韩成束手束脚,影响他的表现。
    朱棣是个久经沙场的人,一向警惕性极高。但此刻竟没察觉到父亲的到来,这足以说明朱元璋在这方面已经驾轻就熟。
    “韩成啊,你提出的这些事,难度太大了。”
    单说建医学院这件事,就要耗费巨大的財力。从零开始筹建,还需要配套的书籍、设备和药材,每一步都得钱。
    如果只是一两座城市还好,但按你说的,全国所有的州府级別城镇都要建,那成本简直无法承受。
    户部肯定负担不起……
    朱標看著韩成,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钱。
    大明朝实在太贫穷了!
    之前北元看似很快被打败,实际上他们早就意识到难以对抗朱元璋。
    失败是註定的。
    时局如此,北元之中稍有权势者皆拼尽全力敛財掠物。
    徐达等人攻陷元大都之时,北方广袤之地的金银珠宝早已被北元席捲一空。
    而云南產铜之地,依旧掌握在元朝残余势力手中。
    朱元璋开国之际便遇財政困窘。
    加之建国初期事务繁多,百废待兴,处处需资。
    直至今日,洪武年间仍处於拮据状態。
    太子朱標对国库现有財力瞭然於胸。
    况此还需出征平定三部。
    兵马一旦调动,大量钱粮即刻消耗。
    户部尚书已忧愁至极。
    父皇为应对此事,甚至截留了本该送往云南的军餉,並允诺增发纸幣。
    在此情形下,若欲再行大规模行动,单是资金一项便难以克服。
    大明,实则匱乏。

章节目录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脑袋蒙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脑袋蒙蒙并收藏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