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诸多设想皆不错,怎到头来却成了隱患重重?
    朱標见父皇这般模样,轻声劝慰:“父皇无需太过忧虑。
    世上本无万全之策。
    汉初平定七国之乱,推行推恩令,虽无藩王之扰,但西汉仍遭王莽篡位。
    东汉时外戚专权,盛极而衰。
    唐室不过两代便权力旁落,虽后来復归李氏,却又有藩镇割据与宦官横行。
    宋朝虽重文抑武,却屡屡**。
    可见即便无藩王,亦难以长久安寧。”
    天下依旧纷扰不断,诸多隱患滋生,对朝廷构成了潜在威胁。
    若从头说起,父皇设立藩王之制,並非全无益处。
    至少在我健在期间,这套制度对大明初期的安定贡献良多。
    往后虽难免有棘手之事发生,但即便將来藩王反叛,夺了帝位,於父皇而言,结果並无太大差別。
    毕竟那皇位仍在朱氏族人手中,不过是自家內部的事情罢了。
    新登基者也不会对朱家后辈赶尽杀绝。”
    “儿啊,你就隨他们去折腾吧!”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
    眼见朱標如此仁厚贤明,想到四子当年如何处置標儿的后代,朱元璋心中怒火更甚,甚至萌生再次责罚朱棣的想法。
    “孩儿並未偏袒他们,只是陈述事实而已。”
    朱標一边为朱元璋按摩肩膀,一边这般回应。
    “標儿,罢了,別按了,你也累了,坐下休息会儿吧,莫要太过劳累。”
    朱元璋挥手示意停下,又亲自搬来椅子,请朱標落座。
    朱標坐下后,朱元璋继续说道:“標儿,我忽然想起韩成先前跟我讲过的话。
    他说任何政策都有其適用期限,因此后世也將政策称为时政。”
    朕不能总想著制定一个亘古不变的策略。
    眼下,这封藩王的政策確实奏效,但从长远来看,对大明而言並非好事。
    既然如此,那就先暂且沿用,同时另寻良策解决此事。
    这件事可拖延不得。
    拖得越久越棘手。
    至少在朕归天之前,必须把这事儿妥善处理。
    绝不能把这个难题留给你们,更不能留给子孙后代。
    这藩王制度是朕定下的。
    这些藩王,多数是朕的骨肉,少数是朕的侄孙。
    由朕来处置他们,这些小子们纵有不满,也得乖乖闭嘴!
    谁要是敢违抗,朕绝不轻饶!”
    朱元璋越说越激动,又陷入了蛮横无理的状態。
    然而朱標看到父亲这种態度,眼眶却不爭气地湿润了。
    內心满是感动。
    他怎会不知父亲这般做的缘由?
    这是担心自己日后陷入困境,害怕兄弟们责备,给自己带来麻烦。
    所以才决心在他驾崩前,將藩王之事解决!
    这就是朕的儿郎啊!
    父皇待我真是太好了!
    纵观古今,从未有过如此安逸的储君!
    朕真是幸运至极!
    朱標立刻暗自发誓,从今往后,定要更加珍惜生命,活得长久些。如此一来,便能为父皇分担更多烦忧。即便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但只要自己健在,避免白髮送黑髮的悲剧,父皇必然欣慰。
    “父皇,市舶司之事,还是交由四弟负责吧。我坚信他的能力与诚意,他接手此事定无差错。”
    朱標强忍泪水,深深吸了几口气,才对朱元璋说出这番话。
    朱元璋沉思片刻道:“也好,就依你所言。这些顽劣子弟有幸得你这般兄长庇护,实乃福分。”
    朱標连忙道谢:“多谢父皇恩准,孩儿代四弟叩谢!”
    接著,他们又谈到了吴良、吴禎及备倭水师的相关事务。
    朱元璋说道:“让老三前往崇明巡查確有必要,不过单靠他一人难以周全。吴禎、吴良等人歷经乱世,皆是敢作敢为之人。然而,那些备倭水师,如今看来恐怕不少仍与海寇藕断丝连。毕竟其中许多人本就是陈友谅、方国珍的旧部。要说他们与那些逃亡海上的残党毫无瓜葛,反倒奇怪了。在这种情形下,老三此行风险极高,若稍有不慎,恐將危及自身安危……”
    朱元璋思索片刻,对朱標说道:“你稍后去联络巢湖水师,告诉他们时来运转的机会到了,是否愿意跟隨你这位太子做事。”
    他继续说道:“若他们愿意,且表现良好,我自当既往不咎。切莫说我无情无义。”
    朱元璋早先认为手下的巢湖水师不够稳固,需另建一支完全属於自己的嫡系水军。
    近年来,水师的需求减少,回头审视却发现这支被寄予厚望的嫡系部队也存在诸多问题。
    该整顿巢湖水师了,同时也要提升其地位。
    朱元璋此前一直打压巢湖水师,如今由朱標出面招抚最为適宜。
    自从廖永忠因罪被处死后,巢湖水师便被冷落,整日提心弔胆。
    此刻朱標传递出善意,他们绝不会错失良机,必定紧紧攀附。
    听到父亲关於巢湖水师的安排,朱標颇感惊讶。
    他实在没想到父亲会在当下重新启用这支水师,並给予重生的机会。
    如此看来,是否意味著当年率领巢湖水师的廖永忠给父亲留下的芥蒂已消散?
    想到这里,朱標摇摇头,觉得这不太可能。
    当年廖永忠的事情,对父皇而言无疑是一道难以癒合的伤疤,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甚至刘伯温被胡惟庸暗害,也与这件事脱不了干係。
    这道伤疤不可能就这样轻易消退。
    如今看来,父皇只能暂时搁置此事,以顾全大局。
    朱標並未对此追问,也不愿主动揭开这层伤痛。
    在商討完老三前往崇明岛的具体计划后,父子俩做了诸多安排。
    確认计划大致无误后,朱標便告辞离去,急忙赶往找老三和老四。
    他知道,老四一向聪慧,恐怕已猜到父皇召见他的意图,此刻定然心中焦虑。
    自己必须儘快回去告知他,免得他过度担忧……
    ……
    朱標走后,朱元璋没有立刻翻阅奏章,而是托腮陷入沉思。
    一脸愁容。
    他並非在为巢湖水师之事烦恼,而是在思考如何妥善处置藩王问题。
    刚才父子对话虽显轻鬆,仿佛已有对策,实则朱元璋內心並无良策。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棘手至极。
    无论怎么努力,似乎总是不合心意,难以尽善尽美。若其他几个儿子平庸无奇倒也罢了,处理起来容易些。偏偏他们个个才华横溢,其中尤以老三、老四最为出色。至於老二,虽然愚钝,但领兵打仗时却毫不含糊。一向果断的朱元璋,在这件事上却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
    ……
    “老四,你准备一下,去处理龙江宝船厂的事情吧。”
    “真的?!”
    朱棣顿时喜形於色,心中忐忑一扫而空。
    他一直担心隨著大哥在父亲面前待的时间长了,自己的机会会越来越少。没想到大哥这次前来,竟给他带来了如此意外的好消息。
    “当然是真的,戏都搭好了,怎能就此停下?交给你就放心,父亲和我都相信你能做好。”
    朱棣听后,眼眶微热。
    大哥虽然只字未提,但他明白,这份信任来自大哥在父亲面前的努力。否则,父亲的脾气,绝不会如此安排。
    “大哥请放心,我必定全力以赴,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毫无疏漏!”
    燕王朱棣满心欢喜,竟无暇久留,立即命人用担架抬著他直奔龙江宝船厂。
    途中未作停歇,径直赶往目的地。

章节目录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脑袋蒙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脑袋蒙蒙并收藏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