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九千岁(二)
祁隱年不知道萧寂让自己等什么。
他对萧寂没有半分信任,但眼下的情况他消息难传进来也难送出去,能做的事有限,只能盼著手下的人机灵点,別出岔子。
结果等著等著,就等来了皇帝的圣旨,將工部暂交由三皇子代为掌管,后事待祁隱年的事下了定论再议。
在大盛,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升迁,户部掌財税,兵部掌军事,都是实权,是皇子夺嫡中重要的后盾。
礼部刑部工部相对来说,就有些吃力不討好了,活多责任重,却没什么实权,难拉拢人不说,还难敛財。
但儘管如此,那也是祁隱年好不容易爭取来的。
祁隱年是庶皇子,母妃在世的时候也不过是个昭仪,母家也没什么势,偏生人也不聪明,秉性带著些跋扈,身子也不好,说走就走了。
祁隱年那时候还不到年纪,被养在与世无爭的淑妃膝下,淑妃不爭不抢,只负责看著祁隱年吃饱穿暖別生病,好好读书。
祁隱年活到如今,每一步走得都不容易,要藏拙,要隱忍,要韜光养晦。
拿到工部的掌管权也是格外爱惜羽毛,明明能做得更好也要儘量不功不过。
在圣旨传到审教司的时候,祁隱年心里的怒火在蹭蹭往上冒,说是再议,那就跟肉包子打狗是一样的道理。
三皇子不算势大,工部再不济,也没有吃进去再吐出来的道理。
祁隱年面上未表现出来,只看似平静地接了旨,实则,袖口中的拳头都已经狠狠握在了一起,恨不得將幕后主使千刀万剐,令其断子绝孙。
这边,萧寂並不知道祁隱年想让自己断子绝孙。
他攛掇完了皇帝,將工部大权转交给三皇子后,当晚,又再一次踏足了审教司。
他再一次坐到了祁隱年对面,拿起桌上的茶壶,为祁隱年添了茶:
“殿下可想到了什么吗?”
赵国公世子的死,本就和祁隱年无关,任凭祁隱年想破脑袋也註定想不出什么蛛丝马跡来。
萧寂说著让他等,结果倒好,等了几天,就等到自己被夺权的消息。
今日,萧寂穿的是司礼监掌印官服,暗红的锦缎衬得他面目妖冶又可恨。
祁隱年歪了歪头:“世子是怎么死的,我没想到,但我或许想到了些其他的东西。”
萧寂頷首:“说说看。”
祁隱年道:“我对栽赃陷害於我的人,大概有了些猜测,督主想听吗?”
萧寂看著祁隱年:“殿下不妨说出来看看,也好给我个继续调查的方向。”
祁隱年盯著萧寂,冷笑:“萧寂,你是真不怕我活著出去啊。”
萧寂面色如常,对祁隱年道:
“殿下急躁了。”
“这宫中之事复杂,很多时候,最浅显的结果,往往只能用来迷惑人心的道理,殿下应当比谁都清楚。”
“好比一棵小树苗,在所有的草草都旺盛生长抢夺养分的时候,它只能冒出渺小而不起眼的嫩芽。”
“但当那些草草到了季节,开始凋零时,那棵小树苗,却早已將根深入了土壤。”
“草看似占了上风,怒放了一段时日,但这其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贏家,殿下可有定论?”
祁隱年看著萧寂,突然有些不明白萧寂的用意所在了。
他沉默下来,不再说话。
萧寂起身,衣摆拂过祁隱年的桌案,轻声道:
“若是殿下还是没想起来什么有用的线索,就安心在审教司多待些时日吧,待奴才有空,再来看望殿下。”
因为萧寂的一番话,祁隱年整整三日没睡一个安稳觉。
而萧寂这边,要忙的事也很多。
比如恭喜三皇子,並接受三皇子的感谢。
三皇子不傻,调查祁隱年的事,是萧寂在办,那么剥夺了祁隱年的工部掌管权,移交到他手里,多半也是萧寂的“功劳”。
但他也没多聪明,刚收到类似“示好”的信號,便迫不及待地造访了司礼监,妄图试探一二。
毕竟如今宫中人尽皆知,皇帝身子不好,无心操劳朝政,这宫里大小事务都是萧寂在操持。
只要萧寂有心隱瞒,怕是皇帝那边也得被蒙在鼓里。
司礼监。
“听说世子遇害之事,是督主在查,可有眉目了?”
三皇子坐在厅,看著坐在他对面却一言不发的萧寂,开口道。
萧寂给了身边小太监一个眼神。
那小太监便低眉躬身地走到三皇子身边,为他倒了茶。
“暂且没有。”
他语气疏离道。
三皇子頷首:“都是兄弟,这么多年,我对我这五皇弟也是有些了解的,虽然有时候性子急躁了些,但並非那心肠歹毒之人,这事,我琢磨著,应当还是有些蹊蹺的,劳督主费心了。”
萧寂淡淡:“不费心。”
三皇子沉默片刻,又问道:“督主可知晓近日父皇身子如何?我前些天去崇华殿请安,被王公公拦下了。”
萧寂道:“尚可。”
人与人交流,需要你来我往,才谈得上交流。
要试探,也得有来有回,才能称得上试探。
在宫里,无论说什么话,都要三思再三思,尤其是面对萧寂,皇帝的心腹。
如萧寂这般,纵使三皇子口才再佳,分辨不出萧寂的態度也是无从开口。
只能在足足一炷香功夫的沉默后道:
“今日造访还有一事,下月初三,本宫会在云棲殿摆宴,请兄弟姐妹们热闹热闹,督主若是无事,一定要来。”
萧寂起身,摆出相送的姿態,波澜不惊道:
“三殿下抬举,臣一介阉人,便不凑主子们的热闹了。”
他对萧寂没有半分信任,但眼下的情况他消息难传进来也难送出去,能做的事有限,只能盼著手下的人机灵点,別出岔子。
结果等著等著,就等来了皇帝的圣旨,將工部暂交由三皇子代为掌管,后事待祁隱年的事下了定论再议。
在大盛,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升迁,户部掌財税,兵部掌军事,都是实权,是皇子夺嫡中重要的后盾。
礼部刑部工部相对来说,就有些吃力不討好了,活多责任重,却没什么实权,难拉拢人不说,还难敛財。
但儘管如此,那也是祁隱年好不容易爭取来的。
祁隱年是庶皇子,母妃在世的时候也不过是个昭仪,母家也没什么势,偏生人也不聪明,秉性带著些跋扈,身子也不好,说走就走了。
祁隱年那时候还不到年纪,被养在与世无爭的淑妃膝下,淑妃不爭不抢,只负责看著祁隱年吃饱穿暖別生病,好好读书。
祁隱年活到如今,每一步走得都不容易,要藏拙,要隱忍,要韜光养晦。
拿到工部的掌管权也是格外爱惜羽毛,明明能做得更好也要儘量不功不过。
在圣旨传到审教司的时候,祁隱年心里的怒火在蹭蹭往上冒,说是再议,那就跟肉包子打狗是一样的道理。
三皇子不算势大,工部再不济,也没有吃进去再吐出来的道理。
祁隱年面上未表现出来,只看似平静地接了旨,实则,袖口中的拳头都已经狠狠握在了一起,恨不得將幕后主使千刀万剐,令其断子绝孙。
这边,萧寂並不知道祁隱年想让自己断子绝孙。
他攛掇完了皇帝,將工部大权转交给三皇子后,当晚,又再一次踏足了审教司。
他再一次坐到了祁隱年对面,拿起桌上的茶壶,为祁隱年添了茶:
“殿下可想到了什么吗?”
赵国公世子的死,本就和祁隱年无关,任凭祁隱年想破脑袋也註定想不出什么蛛丝马跡来。
萧寂说著让他等,结果倒好,等了几天,就等到自己被夺权的消息。
今日,萧寂穿的是司礼监掌印官服,暗红的锦缎衬得他面目妖冶又可恨。
祁隱年歪了歪头:“世子是怎么死的,我没想到,但我或许想到了些其他的东西。”
萧寂頷首:“说说看。”
祁隱年道:“我对栽赃陷害於我的人,大概有了些猜测,督主想听吗?”
萧寂看著祁隱年:“殿下不妨说出来看看,也好给我个继续调查的方向。”
祁隱年盯著萧寂,冷笑:“萧寂,你是真不怕我活著出去啊。”
萧寂面色如常,对祁隱年道:
“殿下急躁了。”
“这宫中之事复杂,很多时候,最浅显的结果,往往只能用来迷惑人心的道理,殿下应当比谁都清楚。”
“好比一棵小树苗,在所有的草草都旺盛生长抢夺养分的时候,它只能冒出渺小而不起眼的嫩芽。”
“但当那些草草到了季节,开始凋零时,那棵小树苗,却早已將根深入了土壤。”
“草看似占了上风,怒放了一段时日,但这其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贏家,殿下可有定论?”
祁隱年看著萧寂,突然有些不明白萧寂的用意所在了。
他沉默下来,不再说话。
萧寂起身,衣摆拂过祁隱年的桌案,轻声道:
“若是殿下还是没想起来什么有用的线索,就安心在审教司多待些时日吧,待奴才有空,再来看望殿下。”
因为萧寂的一番话,祁隱年整整三日没睡一个安稳觉。
而萧寂这边,要忙的事也很多。
比如恭喜三皇子,並接受三皇子的感谢。
三皇子不傻,调查祁隱年的事,是萧寂在办,那么剥夺了祁隱年的工部掌管权,移交到他手里,多半也是萧寂的“功劳”。
但他也没多聪明,刚收到类似“示好”的信號,便迫不及待地造访了司礼监,妄图试探一二。
毕竟如今宫中人尽皆知,皇帝身子不好,无心操劳朝政,这宫里大小事务都是萧寂在操持。
只要萧寂有心隱瞒,怕是皇帝那边也得被蒙在鼓里。
司礼监。
“听说世子遇害之事,是督主在查,可有眉目了?”
三皇子坐在厅,看著坐在他对面却一言不发的萧寂,开口道。
萧寂给了身边小太监一个眼神。
那小太监便低眉躬身地走到三皇子身边,为他倒了茶。
“暂且没有。”
他语气疏离道。
三皇子頷首:“都是兄弟,这么多年,我对我这五皇弟也是有些了解的,虽然有时候性子急躁了些,但並非那心肠歹毒之人,这事,我琢磨著,应当还是有些蹊蹺的,劳督主费心了。”
萧寂淡淡:“不费心。”
三皇子沉默片刻,又问道:“督主可知晓近日父皇身子如何?我前些天去崇华殿请安,被王公公拦下了。”
萧寂道:“尚可。”
人与人交流,需要你来我往,才谈得上交流。
要试探,也得有来有回,才能称得上试探。
在宫里,无论说什么话,都要三思再三思,尤其是面对萧寂,皇帝的心腹。
如萧寂这般,纵使三皇子口才再佳,分辨不出萧寂的態度也是无从开口。
只能在足足一炷香功夫的沉默后道:
“今日造访还有一事,下月初三,本宫会在云棲殿摆宴,请兄弟姐妹们热闹热闹,督主若是无事,一定要来。”
萧寂起身,摆出相送的姿態,波澜不惊道:
“三殿下抬举,臣一介阉人,便不凑主子们的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