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臣不活了
萧拂玉试图將人推开,却被男人扣住手腕,动弹不得。
那股炙热的,极具侵略性的气息不再压抑,將他密不透风包裹住。
竟叫他生出一种被野兽叼住后颈的危险来。
“牡丹下死,做鬼也风流,”男人低沉的嗓音贴在他耳边,剐蹭过耳膜,激起一阵冷意,“陛下,您若不想睡,臣也愿奉陪到底。”
“至於明日是要处死臣,还是將臣乱刀砍死,都请便。”
“大不了臣不活了。”
萧拂玉笑了一声。
“陛下笑什么?”沈招唇瓣贴在他耳后,森然一笑,“臣这般以下犯上,陛下不是应该生气么?”
“沈招,你的手在抖。”萧拂玉意味不明道。
“你在怕什么?”
沈招沉默。
须臾,他闭上眼,“陛下何必明知故问。”
罢了。
萧拂玉四肢鬆懈下来,软在男人怀中,没有说话,呼吸渐渐绵长。
沈招自身后抱住他,揽在他腰间的手渐渐不那么抖了,但仍旧没有鬆开。
就这样抱著他,直至天明。
……
次日早朝。
群臣未曾等到处置许必成的旨意,反而等来的是陛下针对地方知府改革的旨意。
原本二十道巡按御史增添到四十二道,並不再固定於某一州,而是每月由陛下亲自从驍翎卫及宦官中挑出数名临时的巡按御史,月初离京,月末回京復命后便官復原职。
从头到尾,除陛下外不再不经任何人之手。
明面上尚且如此,假以时日,暗中那些个陛下的鹰犬只怕是要从上云京蔓延至大梁的每一寸土地,潜伏在每一处黑暗里,为君主探听一切风吹草动。
哪怕千里之外有人在饭桌上詆毁过陛下一句,也能一字不漏传入萧拂玉耳中。
此番调动意欲何为,已不言而喻。
朝中清者自清者无所畏惧,世家子弟却难免手中沾点过什么,心中惴惴不安,却也无法阻止陛下已拍板的决定。
寧徊之立在群臣中,自觉清者自清。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下朝后,与往日无人问津相较,许多大臣都堆著笑围上来。
“寧大人……不知陛下今日这道旨意,你可有什么看法啊?”
“寧大人如今正得陛下青眼,可知陛下手底下那群驍翎卫近况如何?”
寧徊之面色冷峻,不卑不亢,被断了小指的手负在背后,正要说话。
“寧大人。”来福走过来,神色不冷不热,“陛下召你去御书房。”
寧徊之一愣,隨即是狂喜。
看来多餵几滴心头,果然有用。
“失陪。”他自人堆里抬步走出,抬著下巴,径直从那几个自成一派被属下簇拥的男人身侧陆续走过,愈发得意。
这群粗鲁的武夫,拿什么和他爭?
寧徊之走后。
宣政殿內,几个男人反应不一。
最前头的季缨眸光平淡,毫无反应独自离开,身侧的禁卫军副统领欲言又止,又无奈地嘆了口气跟上去。
中间的陆长荆余光瞥见寧徊之离开,脸上仍旧堆著笑,和一群文官打成一片。
一不小心便有大臣被他套了话,於是脸上笑容愈发真切,一边笑一边道:“我就喜欢与诸位大人说话,读书人,就是和那些武夫不一样。”
最里头,沈招双手抱臂靠在漆金盘龙柱上旁,垂著眼一言不发。
一旁杵著扫帚的宫人颤巍巍不敢上前,好不容易鼓起几分胆子,一抬头瞧见他那张像是来討债的凶恶嘴脸,便又缩了回去。
沈招终於注意到面前的鵪鶉,掸了掸衣袖上不存在的灰,不经意问了句:“怎么,你们陛下让你来召我过去?”
“沈大人……早朝已下,宣政殿须闭殿打扫,要不您换个地儿待著?”宫人慾哭无泪地摇了摇头,声音发抖。
“哦。”他面无表情吐出一个字。
又过几息。
“走就走,谁稀罕。”沈招站直身,顶著那张討债脸大步离开了。
穷凶极恶的语调久久迴荡在宣政殿里。
……
御书房外。
来福站定,回头看了寧徊之一眼,冷哼道:“在外头候著,咱家去回稟陛下。”
“来福公公。”寧徊之唤住他。
来福回头,疑惑皱眉。
“当初你来寧府耍威风之时,可有想过今日?”寧徊之问。
来福翻了个白眼,一甩拂尘,懒得搭理他,转身进了殿內。
寧徊之脸色略有不虞。
片刻后,寧徊之被传唤入殿。
“微臣参见陛下。”他跪在殿中央,偷偷抬眼朝前望去。
犹记上次入殿时,他就是在御案旁,被陛下踩在脚下警告羞辱。
但如今,都过去了。
这次他定会好好爱护陛下。
在耳边传来天子轻柔的一声『平身』后,寧徊之心头渐渐热了起来。
“似乎在成州时,你的脸色便不太好,”萧拂玉垂眸打量他苍白的唇色,意味不明道,“病了?”
寧徊之情不自禁走近几步,身侧便是香炉,龙涎香自炉中飘起,透进他的衣襟,就像是那人的气息缠绕在他身上一般。
他眸色痴了一瞬,呼吸急促道:“陛下是在关心微臣么?”
萧拂玉沉默,笑而不语。
天子的笑那般温柔,似乎不论他说什么,都会纵容接纳。
寧徊之目不转睛看著,直到自己以最羞耻的姿势爬到帝王脚边,跪在那个曾被帝王踩在脸上羞辱的位子上时,才猛然回过神。
陛下这般勾人,为何那两年他都瞎了眼,直到今日才品出其中妙处?
妙到就连狗爬到那人脚边,都觉不出一丝屈辱,而像是某种心照不宣的调情。
“其实臣无事,倒是臣的母亲近日病了,”寧徊之低头偷嗅他衣摆上的香气,连同埋藏在心中的野心也脱口而出,“陛下您也知道,臣的母亲为人妾室,与京中其他夫人赴宴时,难免遭人排挤,鬱结於心,便成了心病。”
“臣看在眼里,也难免担忧过甚,寢食难安,陛下觉得臣脸色不好,约莫也因如此。”
“你想要朕赐你母亲一个誥命。”萧拂玉淡淡道。
寧徊之见他不笑了,心头霎时提起,“陛下生气了?臣保证,臣绝不会如从前般不识好歹。”
分明下蛊的人是他,可如今被牵著鼻子走的,也是他。
“朕不会因你的事生气,”萧拂玉看向他,忽而弯起双眸,诱人的水色几乎要溢出眼眶,“那不如这样。
从御书房到宫门口步行只需两个时辰,只要你愿意像方才爬到朕面前那样,从御书房爬到宫门口——
朕就给你母亲一个誥命。”
那股炙热的,极具侵略性的气息不再压抑,將他密不透风包裹住。
竟叫他生出一种被野兽叼住后颈的危险来。
“牡丹下死,做鬼也风流,”男人低沉的嗓音贴在他耳边,剐蹭过耳膜,激起一阵冷意,“陛下,您若不想睡,臣也愿奉陪到底。”
“至於明日是要处死臣,还是將臣乱刀砍死,都请便。”
“大不了臣不活了。”
萧拂玉笑了一声。
“陛下笑什么?”沈招唇瓣贴在他耳后,森然一笑,“臣这般以下犯上,陛下不是应该生气么?”
“沈招,你的手在抖。”萧拂玉意味不明道。
“你在怕什么?”
沈招沉默。
须臾,他闭上眼,“陛下何必明知故问。”
罢了。
萧拂玉四肢鬆懈下来,软在男人怀中,没有说话,呼吸渐渐绵长。
沈招自身后抱住他,揽在他腰间的手渐渐不那么抖了,但仍旧没有鬆开。
就这样抱著他,直至天明。
……
次日早朝。
群臣未曾等到处置许必成的旨意,反而等来的是陛下针对地方知府改革的旨意。
原本二十道巡按御史增添到四十二道,並不再固定於某一州,而是每月由陛下亲自从驍翎卫及宦官中挑出数名临时的巡按御史,月初离京,月末回京復命后便官復原职。
从头到尾,除陛下外不再不经任何人之手。
明面上尚且如此,假以时日,暗中那些个陛下的鹰犬只怕是要从上云京蔓延至大梁的每一寸土地,潜伏在每一处黑暗里,为君主探听一切风吹草动。
哪怕千里之外有人在饭桌上詆毁过陛下一句,也能一字不漏传入萧拂玉耳中。
此番调动意欲何为,已不言而喻。
朝中清者自清者无所畏惧,世家子弟却难免手中沾点过什么,心中惴惴不安,却也无法阻止陛下已拍板的决定。
寧徊之立在群臣中,自觉清者自清。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下朝后,与往日无人问津相较,许多大臣都堆著笑围上来。
“寧大人……不知陛下今日这道旨意,你可有什么看法啊?”
“寧大人如今正得陛下青眼,可知陛下手底下那群驍翎卫近况如何?”
寧徊之面色冷峻,不卑不亢,被断了小指的手负在背后,正要说话。
“寧大人。”来福走过来,神色不冷不热,“陛下召你去御书房。”
寧徊之一愣,隨即是狂喜。
看来多餵几滴心头,果然有用。
“失陪。”他自人堆里抬步走出,抬著下巴,径直从那几个自成一派被属下簇拥的男人身侧陆续走过,愈发得意。
这群粗鲁的武夫,拿什么和他爭?
寧徊之走后。
宣政殿內,几个男人反应不一。
最前头的季缨眸光平淡,毫无反应独自离开,身侧的禁卫军副统领欲言又止,又无奈地嘆了口气跟上去。
中间的陆长荆余光瞥见寧徊之离开,脸上仍旧堆著笑,和一群文官打成一片。
一不小心便有大臣被他套了话,於是脸上笑容愈发真切,一边笑一边道:“我就喜欢与诸位大人说话,读书人,就是和那些武夫不一样。”
最里头,沈招双手抱臂靠在漆金盘龙柱上旁,垂著眼一言不发。
一旁杵著扫帚的宫人颤巍巍不敢上前,好不容易鼓起几分胆子,一抬头瞧见他那张像是来討债的凶恶嘴脸,便又缩了回去。
沈招终於注意到面前的鵪鶉,掸了掸衣袖上不存在的灰,不经意问了句:“怎么,你们陛下让你来召我过去?”
“沈大人……早朝已下,宣政殿须闭殿打扫,要不您换个地儿待著?”宫人慾哭无泪地摇了摇头,声音发抖。
“哦。”他面无表情吐出一个字。
又过几息。
“走就走,谁稀罕。”沈招站直身,顶著那张討债脸大步离开了。
穷凶极恶的语调久久迴荡在宣政殿里。
……
御书房外。
来福站定,回头看了寧徊之一眼,冷哼道:“在外头候著,咱家去回稟陛下。”
“来福公公。”寧徊之唤住他。
来福回头,疑惑皱眉。
“当初你来寧府耍威风之时,可有想过今日?”寧徊之问。
来福翻了个白眼,一甩拂尘,懒得搭理他,转身进了殿內。
寧徊之脸色略有不虞。
片刻后,寧徊之被传唤入殿。
“微臣参见陛下。”他跪在殿中央,偷偷抬眼朝前望去。
犹记上次入殿时,他就是在御案旁,被陛下踩在脚下警告羞辱。
但如今,都过去了。
这次他定会好好爱护陛下。
在耳边传来天子轻柔的一声『平身』后,寧徊之心头渐渐热了起来。
“似乎在成州时,你的脸色便不太好,”萧拂玉垂眸打量他苍白的唇色,意味不明道,“病了?”
寧徊之情不自禁走近几步,身侧便是香炉,龙涎香自炉中飘起,透进他的衣襟,就像是那人的气息缠绕在他身上一般。
他眸色痴了一瞬,呼吸急促道:“陛下是在关心微臣么?”
萧拂玉沉默,笑而不语。
天子的笑那般温柔,似乎不论他说什么,都会纵容接纳。
寧徊之目不转睛看著,直到自己以最羞耻的姿势爬到帝王脚边,跪在那个曾被帝王踩在脸上羞辱的位子上时,才猛然回过神。
陛下这般勾人,为何那两年他都瞎了眼,直到今日才品出其中妙处?
妙到就连狗爬到那人脚边,都觉不出一丝屈辱,而像是某种心照不宣的调情。
“其实臣无事,倒是臣的母亲近日病了,”寧徊之低头偷嗅他衣摆上的香气,连同埋藏在心中的野心也脱口而出,“陛下您也知道,臣的母亲为人妾室,与京中其他夫人赴宴时,难免遭人排挤,鬱结於心,便成了心病。”
“臣看在眼里,也难免担忧过甚,寢食难安,陛下觉得臣脸色不好,约莫也因如此。”
“你想要朕赐你母亲一个誥命。”萧拂玉淡淡道。
寧徊之见他不笑了,心头霎时提起,“陛下生气了?臣保证,臣绝不会如从前般不识好歹。”
分明下蛊的人是他,可如今被牵著鼻子走的,也是他。
“朕不会因你的事生气,”萧拂玉看向他,忽而弯起双眸,诱人的水色几乎要溢出眼眶,“那不如这样。
从御书房到宫门口步行只需两个时辰,只要你愿意像方才爬到朕面前那样,从御书房爬到宫门口——
朕就给你母亲一个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