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恭喜陛下,得偿所愿,天命所归
为了避免此事发生,他早已在谢老將军写来的慰问奏摺里回復,务必绕开天汉关。
可最终,还是会这样。
寧徊之……
萧拂玉眸底浮起戾气,又深吸一口气压下,起身下榻,“来福,传朕口諭,所有四品以上大臣,半个时辰后於御书房议事。”
沈招蹲下身替他穿靴,偏头看见还处於惊慌中的来福,冷冷提醒:“还不去?”
“奴才遵旨!”来福抹了把眼泪,连滚带爬离开了冷宫。
萧拂玉前往御书房前,回了一趟养心殿,將三个於养心殿斗殴的男人顺路提到了御书房。
此时不是计较这些事的时候,来福出宫传他的口諭也尚未赶回,萧拂玉心烦意乱,瞥了眼宫人递上来的点心茶水,愈发不耐,“都撤了,朕没胃口。”
“陛下……”陆长荆笑眯眯上前,呈上一张折好的纸条,“其实今日臣入宫,格外备了一份年礼献给陛下,或许这玩意,能让陛下有胃口喝得下茶。”
萧拂玉抬眸,撞见陆长荆安抚的眼神。
他接过男人手里叠好的纸条,拆开展平。
纸上只写了三个字,用鲜血写就得,完完整整的三个字——
萧拂玉。
陆长荆没忍住阴阳怪气起来:“说起来,还多亏了沈大人那日侍寢,刺激得那寧徊之连早朝都告了假,日日在府里挖心餵血。”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萧拂玉五指收拢,攥紧掌心的纸条,勾唇冷笑:“宣寧徊之进宫,朕要在眾大臣来之前,解决这件事。”
“沈大人,还不快去?”陆长荆夺过宫人手里的茶点,笑嘻嘻上前,“陛下,喝茶。”
沈招面无表情,看著萧拂玉接过那盏茶,浅抿一口。
什么野男人奉的茶都喝,真是不挑。
偏偏这个时候不是爭风吃醋的时候,也只有他能靠得住了。
这两个男人,也就会端茶倒水。
沈招沉著脸,转身大步离开。
一炷香后,沈招提著手里口吐白沫的寧徊之走回御书房,隨手將人丟到地上。
寧徊之一抬头,瞧见龙椅上支著头闭目养神的帝王,霎时什么都顾不上,利索地从地上爬起,上前几步,“陛下,是您要见臣么?”
萧拂玉睁开眼,扫向他,什么都没说,只是慢悠悠起身,抽出龙椅后悬掛的天子剑,缓步走上前。
“记得这把剑么?”萧拂玉噙著散漫的笑,用剑尖拍了拍寧徊之的脸,“当初朕就是用这把剑,割断了你那书童的脖子。”
“就在你脚下站著的这块地儿。”
寧徊之下意识后退一步,“陛下……过去的事已这么久,何必再提?”
“这件事,在朕心里从未过去,”萧拂玉执剑抵在他脖子上,轻声嘆道,“当初朕想杀的从来不是书童,而是你啊。”
只是那时他刚刚甦醒,以为自己穿书,被强行灌入主角攻受的设定,心头所有杀意都被强行压制,头疼欲裂之下只想赶人,顾不得太多。
如今想起来,才发觉这老天从一开始就在作祟。
“陛下?!”寧徊之瞪大眼睛,“臣不信!若是陛下想杀臣,这些年对臣的偏爱又算什么?!”
“是不是有人对您说了什么?”寧徊之环顾殿中的几个男人,下顎紧绷,“陛下,您切莫听信小人之言,臣对您是真心的。”
“你说得对,不论虚情假意,朕终究对你,对寧府偏爱好些年,所以,也到了你们报答君恩的时候,”萧拂玉手腕微微用力,在寧徊之脖子上划出了一条血痕,“朕想要你的命,你不会忍心拒绝吧?”
“不……不!您不应该爱我超过一切么?那些话不是这样说的!您该爱我的!我日日餵食心头血,你怎能不爱我!”寧徊之神情激动,又恨又惧,瞳孔倒映著天子剑森冷的剑尖,踉蹌著后退几步。
萧拂玉沉下眉头。
说了这么多废话,他早已耐心见底:“按住他。”
沈招抢先上前,压著寧徊之跪下来。
萧拂玉迈出两步,手握天子剑,横在寧徊之脖颈处,倏然用力一划。
天子剑削铁如泥,更遑论削一颗人头。
寧徊之瞪大眼眶,尚未来得及闔上眼,人头已然落地。
鲜血飞溅在从天子绣有龙纹的黑色衣摆上,又顺著滚了金线的衣摆边沿滴落在地。
一道惊雷凶狠地劈在御书房殿顶,声势之浩大恍若巨石砸落下来,就连殿外候著的宫人都忍不住惊叫躲避。
然而御书房纹丝未动。
殿外雨雪同时而下,天际上电闪雷鸣。
老天爷生气了。
真可惜。
也只能生一生气了。
萧拂玉缓缓抬起头,殿外闪烁的雷电正好照亮他明艷眉眼间溅染的血,以及他唇角愉悦勾起的弧度。
粘稠的血珠顺著他精致的下巴淌下来,他低垂眉目立在殿中,恍若一尊染上血污的菩萨玉雕,勾人生出无边恶意。
殿中一时无人说话,沈招从怀里掏出锦帕,上前一点点擦去他脸上的血,“恭喜陛下,得偿所愿,天命所归。”
萧拂玉很平静,甚至没有除掉心头大患的喜悦。
这件事筹谋了这么久,如今得以解决,本就早已註定,没什么值得庆幸的。
殿门从外打开,冒著雨雪赶来的大臣们骤然瞧见殿中那具无头尸体,一时定在原地,未敢上前。
“罪臣寧徊之,以一己之私沾染邪术,妄图操控陛下谋取皇权,今已诛杀,诸位大臣不必大惊小怪。”沈招一脚踢开萧拂玉脚边的人头。
那人头朝殿外滚过去,堵在殿门口的大臣纷纷退避,目送那颗人头滚出大殿,滚下台阶,不慎被殿外的一道惊雷劈成炭粉。
旁观大臣皆无动於衷。
且不说这一年半里朝廷停滯不前,就说陛下刚登基时,因偏爱寧徊之,连著寧府所有人水涨船高。
寧府那几个旁支与寧徊之的母亲,没少在上云京作威作福,做些伤天害理的事。
虽说也是因天子纵容的缘故,可在这皇权为上的大梁土地里,天子是天,是他们的天,天子不会有错。
眾臣纷纷跪倒在地,齐呼——
“陛下圣明。”
可最终,还是会这样。
寧徊之……
萧拂玉眸底浮起戾气,又深吸一口气压下,起身下榻,“来福,传朕口諭,所有四品以上大臣,半个时辰后於御书房议事。”
沈招蹲下身替他穿靴,偏头看见还处於惊慌中的来福,冷冷提醒:“还不去?”
“奴才遵旨!”来福抹了把眼泪,连滚带爬离开了冷宫。
萧拂玉前往御书房前,回了一趟养心殿,將三个於养心殿斗殴的男人顺路提到了御书房。
此时不是计较这些事的时候,来福出宫传他的口諭也尚未赶回,萧拂玉心烦意乱,瞥了眼宫人递上来的点心茶水,愈发不耐,“都撤了,朕没胃口。”
“陛下……”陆长荆笑眯眯上前,呈上一张折好的纸条,“其实今日臣入宫,格外备了一份年礼献给陛下,或许这玩意,能让陛下有胃口喝得下茶。”
萧拂玉抬眸,撞见陆长荆安抚的眼神。
他接过男人手里叠好的纸条,拆开展平。
纸上只写了三个字,用鲜血写就得,完完整整的三个字——
萧拂玉。
陆长荆没忍住阴阳怪气起来:“说起来,还多亏了沈大人那日侍寢,刺激得那寧徊之连早朝都告了假,日日在府里挖心餵血。”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萧拂玉五指收拢,攥紧掌心的纸条,勾唇冷笑:“宣寧徊之进宫,朕要在眾大臣来之前,解决这件事。”
“沈大人,还不快去?”陆长荆夺过宫人手里的茶点,笑嘻嘻上前,“陛下,喝茶。”
沈招面无表情,看著萧拂玉接过那盏茶,浅抿一口。
什么野男人奉的茶都喝,真是不挑。
偏偏这个时候不是爭风吃醋的时候,也只有他能靠得住了。
这两个男人,也就会端茶倒水。
沈招沉著脸,转身大步离开。
一炷香后,沈招提著手里口吐白沫的寧徊之走回御书房,隨手將人丟到地上。
寧徊之一抬头,瞧见龙椅上支著头闭目养神的帝王,霎时什么都顾不上,利索地从地上爬起,上前几步,“陛下,是您要见臣么?”
萧拂玉睁开眼,扫向他,什么都没说,只是慢悠悠起身,抽出龙椅后悬掛的天子剑,缓步走上前。
“记得这把剑么?”萧拂玉噙著散漫的笑,用剑尖拍了拍寧徊之的脸,“当初朕就是用这把剑,割断了你那书童的脖子。”
“就在你脚下站著的这块地儿。”
寧徊之下意识后退一步,“陛下……过去的事已这么久,何必再提?”
“这件事,在朕心里从未过去,”萧拂玉执剑抵在他脖子上,轻声嘆道,“当初朕想杀的从来不是书童,而是你啊。”
只是那时他刚刚甦醒,以为自己穿书,被强行灌入主角攻受的设定,心头所有杀意都被强行压制,头疼欲裂之下只想赶人,顾不得太多。
如今想起来,才发觉这老天从一开始就在作祟。
“陛下?!”寧徊之瞪大眼睛,“臣不信!若是陛下想杀臣,这些年对臣的偏爱又算什么?!”
“是不是有人对您说了什么?”寧徊之环顾殿中的几个男人,下顎紧绷,“陛下,您切莫听信小人之言,臣对您是真心的。”
“你说得对,不论虚情假意,朕终究对你,对寧府偏爱好些年,所以,也到了你们报答君恩的时候,”萧拂玉手腕微微用力,在寧徊之脖子上划出了一条血痕,“朕想要你的命,你不会忍心拒绝吧?”
“不……不!您不应该爱我超过一切么?那些话不是这样说的!您该爱我的!我日日餵食心头血,你怎能不爱我!”寧徊之神情激动,又恨又惧,瞳孔倒映著天子剑森冷的剑尖,踉蹌著后退几步。
萧拂玉沉下眉头。
说了这么多废话,他早已耐心见底:“按住他。”
沈招抢先上前,压著寧徊之跪下来。
萧拂玉迈出两步,手握天子剑,横在寧徊之脖颈处,倏然用力一划。
天子剑削铁如泥,更遑论削一颗人头。
寧徊之瞪大眼眶,尚未来得及闔上眼,人头已然落地。
鲜血飞溅在从天子绣有龙纹的黑色衣摆上,又顺著滚了金线的衣摆边沿滴落在地。
一道惊雷凶狠地劈在御书房殿顶,声势之浩大恍若巨石砸落下来,就连殿外候著的宫人都忍不住惊叫躲避。
然而御书房纹丝未动。
殿外雨雪同时而下,天际上电闪雷鸣。
老天爷生气了。
真可惜。
也只能生一生气了。
萧拂玉缓缓抬起头,殿外闪烁的雷电正好照亮他明艷眉眼间溅染的血,以及他唇角愉悦勾起的弧度。
粘稠的血珠顺著他精致的下巴淌下来,他低垂眉目立在殿中,恍若一尊染上血污的菩萨玉雕,勾人生出无边恶意。
殿中一时无人说话,沈招从怀里掏出锦帕,上前一点点擦去他脸上的血,“恭喜陛下,得偿所愿,天命所归。”
萧拂玉很平静,甚至没有除掉心头大患的喜悦。
这件事筹谋了这么久,如今得以解决,本就早已註定,没什么值得庆幸的。
殿门从外打开,冒著雨雪赶来的大臣们骤然瞧见殿中那具无头尸体,一时定在原地,未敢上前。
“罪臣寧徊之,以一己之私沾染邪术,妄图操控陛下谋取皇权,今已诛杀,诸位大臣不必大惊小怪。”沈招一脚踢开萧拂玉脚边的人头。
那人头朝殿外滚过去,堵在殿门口的大臣纷纷退避,目送那颗人头滚出大殿,滚下台阶,不慎被殿外的一道惊雷劈成炭粉。
旁观大臣皆无动於衷。
且不说这一年半里朝廷停滯不前,就说陛下刚登基时,因偏爱寧徊之,连著寧府所有人水涨船高。
寧府那几个旁支与寧徊之的母亲,没少在上云京作威作福,做些伤天害理的事。
虽说也是因天子纵容的缘故,可在这皇权为上的大梁土地里,天子是天,是他们的天,天子不会有错。
眾臣纷纷跪倒在地,齐呼——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