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九霄以拳掩在唇边,轻咳了两声。
    “好了,四叔逗你们的,都放鬆些,今儿是你们四婶做东请你们来做客的,別拘束了。”
    除了如云姐儿这样还不大懂事的,其他的孩子们都惊呆了。
    这还是他们那个不苟言笑,严厉冷沉的四叔吗?
    大些的如大房的两个姐儿更是惊讶。
    四叔比之前……变得好多啊!
    秦如茵见小零嘴和小点心都摆上来了,忙招呼孩子们吃上了。
    有姜九霄在场,孩子们到底不敢造次,一个个都斯文有礼的很。
    和之前闹著要秦如茵抱的场面简直天上地下。
    秦如茵也不觉得孩子们怕姜九霄这个四叔有什么不好。
    小孩子总要有个人镇得住他们。
    只要这个镇得住他们的人是真正为孩子们考虑。
    而姜九霄就是这样的长辈。
    从她的观察来看,他对他的侄子侄女都一视同仁的。
    孩子都被秦如茵小厨房里做出来的小零嘴和小点心惊艷住了。
    即便是大房方氏所出的两个姐儿年纪大些,都忍不住吃个不停。
    秦如茵见他们都喜欢这些小零嘴和小点心,便又吩咐辛夷去小厨房吩咐一声,让多做些。
    一来给这些孩子带回去给他们父母尝尝,二来她也想让婆母姜太夫人尝尝鲜。
    说到姜太夫人,此刻她已经带著两个儿媳妇赶到了长孙女嬋姐儿的婆家於家。
    於家说起来也是京都权贵圈子里新起来的后起之秀。
    倒不是於家家中儿郎做官做的好。
    而是靠女儿得了不错的地位。
    嬋姐儿嫁的是於家小儿子。
    她那丈夫的长兄於大爷的嫡次女生的好,十四岁就送入宫了。
    那位於二姑娘运气也好,今年年初为当今圣上诞下了一位小皇子。
    这小皇子生下来时据说哭声响亮震天,当今圣上身体本就抱恙,最喜这初生的婴儿如此健康有活力。
    又因老年得子,对这小皇子也格外疼爱。
    这母凭子贵,便將正五品的於才人连升三级晋为正二品的於昭仪。
    101看书1?1???.???全手打无错站
    便生生將她娘家於家在京都权贵圈子里拔高了一大截。
    这也是於家老太太的倚仗。
    若不是有一个生了皇子的昭仪娘娘做靠山,於家老太太也不敢对嬋姐儿狮子大张口。
    毕竟於家的门楣拍马都比不得姜家。
    哪怕姜九霄不是正二品的吏部尚书。
    当初若不是姜家大爷不想得罪他上峰,嬋姐儿就算下嫁,也不会选於家。
    知子莫若母。
    姜太夫人心里是明白她那长子在嬋姐儿这件事上让嬋姐儿忍气吞声,其实还是因为担心於家背后的那位於昭仪和於昭仪的小皇子深受当今圣上喜爱……
    只不过为姜大爷的脸面,姜太夫人在儿媳妇们面前没提这一茬罢了。
    在去於家的路上,姜太夫人就给方氏和陈氏说过。
    別看这於家如今风光,其实这风光並不是好事。
    前面的安王母子就是前车之鑑。
    她们姜家是纯臣传家,並不用担心得罪了於家。
    说不定上面看著她们姜家敢为了出嫁的姑娘去於家闹一场,还更放心呢。
    ……
    於家后院於老太太院子的厅里,姜太夫人带著方氏和陈氏端坐在客座上。
    於老太太心里虽不喜,面上还是客气的招待著姜太夫人婆媳。
    嬋姐儿则抱著她的大姐儿低著头坐在一旁。
    她心中满是感激。
    原本她以为她就算派人去找母亲方氏说了这个事,也不会有什么改变的。
    可母亲竟然告诉了祖母。
    而祖母又带著母亲和二婶母来於家给她撑腰来了……
    这在之前,她是想都不敢想的!
    ……
    “亲家太夫人是稀客,老身记忆不差,嬋姐儿嫁到我们於家来这几年,亲家太夫人还是第一次上门呢。”
    於家老太太容长脸,细薄眉,一看就是精明干练,八面玲瓏之人。
    只是她人很瘦,即便满身珠翠,也撑不起一身华贵。
    听她这话,姜太夫人脸色不动,笑呵呵的点头,“谁说不是呢?这人老了,就不想走动了,怕討人嫌呢……”
    於家老太太不等姜太夫人说话,就立即打断:“您老人家说的什么话?像您这样有福气的老封君,亲戚们谁都想您上门做客呢,好蹭一蹭福气呀!”
    这话说得是好听。
    只是那笑意不达眼底。
    姜太夫人哈哈大笑,“亲家夫人说话太好听了,老身听了都要飘起来了。”
    於家老太太又要再打断姜老太太。
    她心里很明白姜太夫人带著两个儿媳来於家是为小儿媳姜氏撑腰来的。
    便不想让姜太夫人將今日来於家的目的说出来。
    她便故意插科打諢,想混过去。
    这又是下半晌,待天色差不多了,她又不可能留客过夜。
    那姜家婆媳三人不得不走。
    她想的是很好。
    只是姜太夫人今日既来了她於家,怎么可能如了她的心意?
    话锋一转,她就笑盈盈看著於家老太太说:“说起来,老身今日带著两个儿媳妇来贵府也是听我们嬋姐儿说,府中最小的姑娘要出阁……
    都是亲戚里道的,我们婆媳也来添个妆。”
    於老太太自来精明,她心里咯噔一声,脸上却没带出来一点。
    只笑著道:“亲家太夫人太客气了!”
    “欸!这是应该的。”姜太夫人也笑意不改,转头看了一眼抱著孩子的嬋姐儿。
    “嬋姐儿,祖母今日要交代交代你,你小姑子是你婆母最小的一个孩子。
    老话说小儿小女心肝肉,你做为嫂子的,给小姑子的添妆礼可不能薄了……一套银饰头面不嫌多,再添二百两压箱银子不嫌少。”
    大应朝最好的银楼里,一般一套银饰头面在一百到二百两银子之间。
    若是出自大师之手那就不止。
    但很少有银饰出自大师之手。
    很简单,大师的工费值钱,银楼老板让大师打造银饰太不值。
    於老太太一听姜太夫人的话,脸色终於忍不住沉了下来。
    一套银头面首饰一二百两银子,即便再添个二百两压箱银子最多也不过四百两银子。
    这姜氏娘家这几年蒸蒸日上,这姜老太太又疼她,平常贴补定不会少。
    她小闺女出嫁,作为嫂子的,怎么就只出这么点添妆?
    嬋姐儿聪明,一听祖母这话,立即抱著孩子起身,恭敬应喏。
    “欸?慢著!”於老太太老眼一厉,冷冷看向了嬋姐儿。

章节目录

锦绣如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锦绣如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