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莫名其妙的第六感
“陛下这边请。”傅友文朝里面一扇门户伸手虚引了一下,朱允熥提到的“銃”,显然被放在更里面的位置,並不那么受重视。
朱允熥点了点头,觉得这倒是也合情合理。
毕竟现在依旧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
用的多的,拿起来就能用的东西,当然放在外面最好,图的就是取用方便。
他径直朝傅友文所指的门户方向,大步流星而去,中间经过数间仓库,又过一个廊道,这才堪堪到了目的地,傅友文取出钥匙打开门:“陛下,您想要看的火銃一类武器,便在这里面了。”
朱允熥点了点头,踏步迈过门槛。
里面的空气瀰漫著些微的火药味道,入目则是各种大大小小的青铜管子。
嗯……没有任何里胡哨,只是管子,最多有些管子管身的位置会有些凸起,往里走,靠近这些青铜管子的时候,才能看到,上面还有小孔。
这些青铜管子。
小的长约三五十厘米的样子,口径在一到三厘米;大的长度可能达到八十厘米左右,管壁也相对要厚实许多,口径能达到八到十厘米。
“就……这?”朱允熥微微蹙眉道。
他当然是希望,这个时代的热武器的基础越高越好,这样改良起来需要克服的困难,都能少上一些才是。
但可惜,“神机营”是永乐朝才开始建立起来的,这个时候,估摸著也就差不多这个程度了。
傅友文自然听出朱允熥的声音里带著些微的失落。
只是他不知道……这位少帝为何会產生这样的“失落感”。
要知道,这仓库里的东西,其材质无一不是经过精细冶炼的,工艺比之当年战乱时期也有所提升。
虽然这些东西的泛用性比不上之前那些常规的武器,可若非常年混跡军伍经常见到、接触这些东西的人,第一集看到的时候,都该感到惊奇、震撼才是!
傅友文只以为朱允熥登基之前都幽居东宫之內,或许对这些东西不甚了解。
想著朱允熥这次特地来此,还点名要看这些东西,显然是有兴趣的,他眼珠子微微一转。
当即介绍道:“启稟陛下,这些东西虽看著平平无奇,可其依靠火药之衝击,小的可將填装进去的铁丸、石丸……打出去最多可达三十余丈的距离,杀伤力极大,是为“火銃”;而旁边那些大的,称之为“碗口銃”,更可將实心铁弹、石弹推射出去,便是厚重的城墙也可击碎、水面上的大船也可击沉呢。”
“当年鄱阳湖一战,太祖洪武皇帝都曾拿著这东西,把陈友谅那廝打得落流水,而大明建国之后,这火銃、碗口銃,比之当初,还有所改进。”
“还有那成就了凉国公最大威名的,捕鱼儿海一战之中,对抗蒙古骑兵时,这火銃与碗口銃远程支援,也建功不小呢。”
朱允熥在其中缓缓踱步,一个个细看著这些大大小小的青铜管子,一边语气隨意地吐槽道:“也就两军相交之前破阵、攻城用用吧,两军相接之后,打到的是敌是友……那可就不一定了。”
对於傅友文说的这些实战案例,朱允熥当然早就提前翻过当年一些战役记录,心里有数。
而他记得,对火药药量等各种热武器的標准制定,也都是永乐时期朱棣才开始乾的。
这时候,估计也就这样了。
听到朱允熥的话。
傅友文面上露出些许惊异之色,倒是没料到,朱允熥虽然从前一直都幽居於东宫不出,竟对这些常人並不了解的武器心中格外有数。
不知不觉,心中又安心了几分。
此前,他固然知道朱允熥是个心中有谋略,脑子也聪明的,但他觉得朱允熥对战场之事……就不一定了,毕竟这需要经验、需要阅歷和歷练、需要足够的熟悉和了解。
如今看到朱允熥这閒庭信步的样子。
傅友文心中自是暗暗一喜,笑著道:“陛下果真见识涉猎极广!对这些冷门兵器都如此了解!”
“因为火銃、碗口銃一类的火器依靠火药爆炸推动弹丸,可这火药燃烧產生的力道……却是並不可控的……有时候里面的火药全烧完了,有时候这火药又没烧完……”
“自然而然地,在实际应用上,便如陛下所说,无法进行精確的瞄准,敌我双方混战一处之时,便不太好用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朱允熥饶有兴趣地拍了拍一门碗口銃的炮管,道:“除了火銃、碗口銃,还有其他的吗?”
傅友文略思索了片刻。
应声道:“回陛下,有是有的,譬如火药箭,传统弓箭绑附火药包,点燃后射出,水战之时烧船好用;还有一些火球、毒火球一类的……只是用起来便不那么广泛了。更多的……还有“飞空击贼震天雷炮”、“飞天毒火龙枪”、“水底雷”、“火龙出水”……”
傅友文说到这里。
朱允熥有些好奇地转过头来看著傅友文道:“飞空……什么炮,什么……毒火龙……还真有?”
这些名字其实他前世是听过的,不过后世资料散逸,也就是一些营销號从记录里面翻到过这些名字,拿来蹭蹭流量之类的,真假与否就没法证实了。
所以此刻听到,朱允熥还真有些好奇。
倒是傅友文被朱允熥这么一问,面上竟然露出一丝心虚之色,老实承认道:“回陛下,有……是有的,不过其中不少都在试验研究阶段,威力如何、实用性如何、可行性如何……都不十分確定。”
他还以为朱允熥那番好奇的问起来,是在质疑他。
“想不到陛下虽日理万机,国事繁忙,却对这些军事武器如此瞭然於心!微臣敬服!”傅友文无比恭敬地朝朱允熥拱手躬身,诚恳地赞道。
这下轮到朱允熥有些心虚了。
这些东西他了解得还真不多,纯粹是因为前世刷到过营销號的短视频,听到过这些名字,所以才好奇。
不过他不介意默认这事儿真是他博闻广识,毕竟高深的形象越深入人心,旁人当然就越不敢糊弄他。
所以朱允熥对这份夸讚不置可否。
只转过身去淡淡地道:“这里有场子芳芳这些火銃和碗口銃吗?”仓库里的各种存货他看得差不多了,不过要想改进这些东西,更重要的当然还是看看实战。
至於傅友文之前提到的那些里胡哨,他除了好奇问一嘴之后,便直接拋诸脑后了——如果这些东西研发出来真有足够的实用性,大明往后的朝代肯定会应用起来,后世的资料也不会少,而他在后世只在营销號嘴里听到过,可见也就那样。
重点,还得在火銃和碗口銃上。
傅友文向来是一个有心进步的人,朱允熥要求都提了,他当然是赶紧附和著道:“若是陛下想看,微臣便以例行巡检过程中,对这些火銃和碗口銃抽检的名义,安排放几炮给陛下看看!”
这正合朱允熥之意,所以他直接道:“好,你安排就是,朕跟在你身后看就是。”
傅友文有些迟疑道:“只是……这会不会有些太委屈陛下了?”
朱允熥不以为意地道:“户部尚书大人一个隨身的小廝,结果专门安排位置、安排人侍候,不假么?”
傅友文挠著头尷尬一笑:“微臣差点忘了,还多亏陛下提醒了,嘿嘿。”
“今日,事关君臣上下尊卑之礼,朕都恕你无罪。”朱允熥露出严肃的神情,认真地道。
“微臣领命!那便委屈陛下,跟在微臣身后了。”傅友文自然也知道朱允熥这是认真的,当即也放下心来,朝门口的方向转身而去。
与此同时,他一颗心臟也不由微微有些发热。
不为別的——首先,陛下来看这些东西,显然绝对不是单纯的好玩和好奇,否则也不必如此小心谨慎地掩人耳目了;其次,陛下对这些东西的了解,远比自己以为的还要多,还要深刻,而他一来就是直衝这批东西而来的——这似乎愈发在印证著傅友文之前那个大胆的猜想。
一边朝外面走著,傅友文不禁在心里暗暗揣测道:“莫非……陛下真有对付淮西勛贵的方法了?而且这方法……还与这些火銃、碗口銃有所关联!!?”
他绞尽脑汁地想了又想。
始终想不到这位少帝打的到底是什么主意,可心里那种第六感般莫名其妙的念头,却愈发深刻。
傅友文脑子虽是不断涌现出各种疑问和猜测。
却是一路无话。
出了仓库,傅友文先是吩咐了这边仓库的公务人员,提出自己准备要抽查火銃与碗口銃的保存情况,隨后和朱允熥一前一后,把朱允熥带到了一处大的空地上。
傅友文显得有些侷促地在空地旁边一处看台上坐下,不放心地转头看了一眼朱允熥,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眼神,这才稍微安心了些。
朱允熥本就是个小心谨慎之人。
更从来不死板地执著拘泥於所谓的君臣尊卑,一个人真心实意地服你比任何所谓的尊卑虚礼,都实在。
傅友文態度显然摆得很正。
所以,朱允熥当下也是做足了样子,微低著头站在傅友文身后。
又等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
这才看到一队仓库公务人员排著队,將傅友文刚刚抽到的编號,对应的火銃和碗口銃拿了过来,火銃小些、轻便些倒是还好,那些碗口銃的管壁有一个算一个,都十分的厚,又都是铜製,拿起了明显就十分吃力了。
“这个时代冶炼技术远不比现代那么精良。”
“就算是皇家御製,有些难去掉的杂质还是有,杂质多,这材料的韧性自然就不行了。”
“想要承载更大量的火药爆炸威力和推力,就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管壁加厚、加厚、再加厚……”
朱允熥远远看著那些人艰难地抬著碗口銃由远及近走过来,双眼微眯,心中暗道。
与此同时,嘴角却是噙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毕竟这材料的问题,他已经解决了,现在应天府城郊的“炼丹司”已经可以稳定出钢,这管壁材料就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思索间,火銃、碗口銃,以及相应的铁弹、火药、引线都已经准备就位。
傅友文站起身来,道:“开始测试吧,先火銃。”
“是,大人。”旁边人应声道,隨后便小跑著走到准备就绪的人身后,指挥起来。
隨著那人一声令下。
一字排开,手里各自拿著一桿火銃的人,当即开始动作,先往里面填充粉末状火药,然后拿一根与火銃口径差不多的木桿往里戳,將这些粉末状火药压实。
將火药粉末捣弄实在之后。
这才又各自拿起铁弹往銃管里放进去,而后再次拿木桿朝里压实。
接著又拿起火绳,通过銃尾的“火门(小孔)”插入其中,是为將火点燃的引线。
將这一切做完之后。
这才见这十个一字排开的实验员从兜里掏出火摺子,將方才插入銃尾的火绳点燃,最后十人均是双手持銃,銃尾抵肩或夹於腋下,粗略瞄准前方。
约莫一两个呼吸的时间过后。
“砰——”
“砰砰——”
“砰——”
场上先后响起火药被引燃的声音,一股浓重的烟雾在场上瀰漫开来……至於被瞄准的远处,约莫十几丈到三十丈(五十到一百米左右)距离的地面位置,不规则地出现了几处小坑洞。
朱允熥在心里默数估计了一番。
从开始装火药,到最后发射,大概快有一分钟时间了……
此刻看台上的其他人已经被傅友文支开,朱允熥眉头紧蹙,深呼吸了一口气,道:“没听错的话……刚才一共十个人操作火銃,但一共只有六声响?”
他的目光从远处重新落到十个操作火銃的人身上,其中四人的確正检查著自己手里並未响动的火銃,而在场操作火銃的十个人,面上都带著一丝劫后余生的喜悦。
朱允熥点了点头,觉得这倒是也合情合理。
毕竟现在依旧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
用的多的,拿起来就能用的东西,当然放在外面最好,图的就是取用方便。
他径直朝傅友文所指的门户方向,大步流星而去,中间经过数间仓库,又过一个廊道,这才堪堪到了目的地,傅友文取出钥匙打开门:“陛下,您想要看的火銃一类武器,便在这里面了。”
朱允熥点了点头,踏步迈过门槛。
里面的空气瀰漫著些微的火药味道,入目则是各种大大小小的青铜管子。
嗯……没有任何里胡哨,只是管子,最多有些管子管身的位置会有些凸起,往里走,靠近这些青铜管子的时候,才能看到,上面还有小孔。
这些青铜管子。
小的长约三五十厘米的样子,口径在一到三厘米;大的长度可能达到八十厘米左右,管壁也相对要厚实许多,口径能达到八到十厘米。
“就……这?”朱允熥微微蹙眉道。
他当然是希望,这个时代的热武器的基础越高越好,这样改良起来需要克服的困难,都能少上一些才是。
但可惜,“神机营”是永乐朝才开始建立起来的,这个时候,估摸著也就差不多这个程度了。
傅友文自然听出朱允熥的声音里带著些微的失落。
只是他不知道……这位少帝为何会產生这样的“失落感”。
要知道,这仓库里的东西,其材质无一不是经过精细冶炼的,工艺比之当年战乱时期也有所提升。
虽然这些东西的泛用性比不上之前那些常规的武器,可若非常年混跡军伍经常见到、接触这些东西的人,第一集看到的时候,都该感到惊奇、震撼才是!
傅友文只以为朱允熥登基之前都幽居东宫之內,或许对这些东西不甚了解。
想著朱允熥这次特地来此,还点名要看这些东西,显然是有兴趣的,他眼珠子微微一转。
当即介绍道:“启稟陛下,这些东西虽看著平平无奇,可其依靠火药之衝击,小的可將填装进去的铁丸、石丸……打出去最多可达三十余丈的距离,杀伤力极大,是为“火銃”;而旁边那些大的,称之为“碗口銃”,更可將实心铁弹、石弹推射出去,便是厚重的城墙也可击碎、水面上的大船也可击沉呢。”
“当年鄱阳湖一战,太祖洪武皇帝都曾拿著这东西,把陈友谅那廝打得落流水,而大明建国之后,这火銃、碗口銃,比之当初,还有所改进。”
“还有那成就了凉国公最大威名的,捕鱼儿海一战之中,对抗蒙古骑兵时,这火銃与碗口銃远程支援,也建功不小呢。”
朱允熥在其中缓缓踱步,一个个细看著这些大大小小的青铜管子,一边语气隨意地吐槽道:“也就两军相交之前破阵、攻城用用吧,两军相接之后,打到的是敌是友……那可就不一定了。”
对於傅友文说的这些实战案例,朱允熥当然早就提前翻过当年一些战役记录,心里有数。
而他记得,对火药药量等各种热武器的標准制定,也都是永乐时期朱棣才开始乾的。
这时候,估计也就这样了。
听到朱允熥的话。
傅友文面上露出些许惊异之色,倒是没料到,朱允熥虽然从前一直都幽居於东宫不出,竟对这些常人並不了解的武器心中格外有数。
不知不觉,心中又安心了几分。
此前,他固然知道朱允熥是个心中有谋略,脑子也聪明的,但他觉得朱允熥对战场之事……就不一定了,毕竟这需要经验、需要阅歷和歷练、需要足够的熟悉和了解。
如今看到朱允熥这閒庭信步的样子。
傅友文心中自是暗暗一喜,笑著道:“陛下果真见识涉猎极广!对这些冷门兵器都如此了解!”
“因为火銃、碗口銃一类的火器依靠火药爆炸推动弹丸,可这火药燃烧產生的力道……却是並不可控的……有时候里面的火药全烧完了,有时候这火药又没烧完……”
“自然而然地,在实际应用上,便如陛下所说,无法进行精確的瞄准,敌我双方混战一处之时,便不太好用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朱允熥饶有兴趣地拍了拍一门碗口銃的炮管,道:“除了火銃、碗口銃,还有其他的吗?”
傅友文略思索了片刻。
应声道:“回陛下,有是有的,譬如火药箭,传统弓箭绑附火药包,点燃后射出,水战之时烧船好用;还有一些火球、毒火球一类的……只是用起来便不那么广泛了。更多的……还有“飞空击贼震天雷炮”、“飞天毒火龙枪”、“水底雷”、“火龙出水”……”
傅友文说到这里。
朱允熥有些好奇地转过头来看著傅友文道:“飞空……什么炮,什么……毒火龙……还真有?”
这些名字其实他前世是听过的,不过后世资料散逸,也就是一些营销號从记录里面翻到过这些名字,拿来蹭蹭流量之类的,真假与否就没法证实了。
所以此刻听到,朱允熥还真有些好奇。
倒是傅友文被朱允熥这么一问,面上竟然露出一丝心虚之色,老实承认道:“回陛下,有……是有的,不过其中不少都在试验研究阶段,威力如何、实用性如何、可行性如何……都不十分確定。”
他还以为朱允熥那番好奇的问起来,是在质疑他。
“想不到陛下虽日理万机,国事繁忙,却对这些军事武器如此瞭然於心!微臣敬服!”傅友文无比恭敬地朝朱允熥拱手躬身,诚恳地赞道。
这下轮到朱允熥有些心虚了。
这些东西他了解得还真不多,纯粹是因为前世刷到过营销號的短视频,听到过这些名字,所以才好奇。
不过他不介意默认这事儿真是他博闻广识,毕竟高深的形象越深入人心,旁人当然就越不敢糊弄他。
所以朱允熥对这份夸讚不置可否。
只转过身去淡淡地道:“这里有场子芳芳这些火銃和碗口銃吗?”仓库里的各种存货他看得差不多了,不过要想改进这些东西,更重要的当然还是看看实战。
至於傅友文之前提到的那些里胡哨,他除了好奇问一嘴之后,便直接拋诸脑后了——如果这些东西研发出来真有足够的实用性,大明往后的朝代肯定会应用起来,后世的资料也不会少,而他在后世只在营销號嘴里听到过,可见也就那样。
重点,还得在火銃和碗口銃上。
傅友文向来是一个有心进步的人,朱允熥要求都提了,他当然是赶紧附和著道:“若是陛下想看,微臣便以例行巡检过程中,对这些火銃和碗口銃抽检的名义,安排放几炮给陛下看看!”
这正合朱允熥之意,所以他直接道:“好,你安排就是,朕跟在你身后看就是。”
傅友文有些迟疑道:“只是……这会不会有些太委屈陛下了?”
朱允熥不以为意地道:“户部尚书大人一个隨身的小廝,结果专门安排位置、安排人侍候,不假么?”
傅友文挠著头尷尬一笑:“微臣差点忘了,还多亏陛下提醒了,嘿嘿。”
“今日,事关君臣上下尊卑之礼,朕都恕你无罪。”朱允熥露出严肃的神情,认真地道。
“微臣领命!那便委屈陛下,跟在微臣身后了。”傅友文自然也知道朱允熥这是认真的,当即也放下心来,朝门口的方向转身而去。
与此同时,他一颗心臟也不由微微有些发热。
不为別的——首先,陛下来看这些东西,显然绝对不是单纯的好玩和好奇,否则也不必如此小心谨慎地掩人耳目了;其次,陛下对这些东西的了解,远比自己以为的还要多,还要深刻,而他一来就是直衝这批东西而来的——这似乎愈发在印证著傅友文之前那个大胆的猜想。
一边朝外面走著,傅友文不禁在心里暗暗揣测道:“莫非……陛下真有对付淮西勛贵的方法了?而且这方法……还与这些火銃、碗口銃有所关联!!?”
他绞尽脑汁地想了又想。
始终想不到这位少帝打的到底是什么主意,可心里那种第六感般莫名其妙的念头,却愈发深刻。
傅友文脑子虽是不断涌现出各种疑问和猜测。
却是一路无话。
出了仓库,傅友文先是吩咐了这边仓库的公务人员,提出自己准备要抽查火銃与碗口銃的保存情况,隨后和朱允熥一前一后,把朱允熥带到了一处大的空地上。
傅友文显得有些侷促地在空地旁边一处看台上坐下,不放心地转头看了一眼朱允熥,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眼神,这才稍微安心了些。
朱允熥本就是个小心谨慎之人。
更从来不死板地执著拘泥於所谓的君臣尊卑,一个人真心实意地服你比任何所谓的尊卑虚礼,都实在。
傅友文態度显然摆得很正。
所以,朱允熥当下也是做足了样子,微低著头站在傅友文身后。
又等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
这才看到一队仓库公务人员排著队,將傅友文刚刚抽到的编號,对应的火銃和碗口銃拿了过来,火銃小些、轻便些倒是还好,那些碗口銃的管壁有一个算一个,都十分的厚,又都是铜製,拿起了明显就十分吃力了。
“这个时代冶炼技术远不比现代那么精良。”
“就算是皇家御製,有些难去掉的杂质还是有,杂质多,这材料的韧性自然就不行了。”
“想要承载更大量的火药爆炸威力和推力,就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管壁加厚、加厚、再加厚……”
朱允熥远远看著那些人艰难地抬著碗口銃由远及近走过来,双眼微眯,心中暗道。
与此同时,嘴角却是噙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毕竟这材料的问题,他已经解决了,现在应天府城郊的“炼丹司”已经可以稳定出钢,这管壁材料就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思索间,火銃、碗口銃,以及相应的铁弹、火药、引线都已经准备就位。
傅友文站起身来,道:“开始测试吧,先火銃。”
“是,大人。”旁边人应声道,隨后便小跑著走到准备就绪的人身后,指挥起来。
隨著那人一声令下。
一字排开,手里各自拿著一桿火銃的人,当即开始动作,先往里面填充粉末状火药,然后拿一根与火銃口径差不多的木桿往里戳,將这些粉末状火药压实。
將火药粉末捣弄实在之后。
这才又各自拿起铁弹往銃管里放进去,而后再次拿木桿朝里压实。
接著又拿起火绳,通过銃尾的“火门(小孔)”插入其中,是为將火点燃的引线。
將这一切做完之后。
这才见这十个一字排开的实验员从兜里掏出火摺子,將方才插入銃尾的火绳点燃,最后十人均是双手持銃,銃尾抵肩或夹於腋下,粗略瞄准前方。
约莫一两个呼吸的时间过后。
“砰——”
“砰砰——”
“砰——”
场上先后响起火药被引燃的声音,一股浓重的烟雾在场上瀰漫开来……至於被瞄准的远处,约莫十几丈到三十丈(五十到一百米左右)距离的地面位置,不规则地出现了几处小坑洞。
朱允熥在心里默数估计了一番。
从开始装火药,到最后发射,大概快有一分钟时间了……
此刻看台上的其他人已经被傅友文支开,朱允熥眉头紧蹙,深呼吸了一口气,道:“没听错的话……刚才一共十个人操作火銃,但一共只有六声响?”
他的目光从远处重新落到十个操作火銃的人身上,其中四人的確正检查著自己手里並未响动的火銃,而在场操作火銃的十个人,面上都带著一丝劫后余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