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咱朱元璋不要面子啊?
陆威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不过看到朱元璋这大喜过望、开怀大笑的样子,当即暗暗鬆了一口气——嗯,至少不能是什么坏事。
他面上也覆上了一抹轻鬆之意。
半带玩笑揶揄地道:“看陛下您的样子,这是应天府又发生了天塌般的大事?”
若是换了从前。
自是没人敢在朱元璋面前这样说话的。
不过,过上了养老生活的黄十六,性情上和从前那洪武大帝自是有了些变化的,陆威拿捏著分寸,偶尔玩笑话一下,反而让朱元璋生活里多些乐趣,討了他的欢心。
若是让蒋瓛知道了这边的情形。
只怕是要泪流满面,痛呼一句:“你小子是真特么赶上好时候了!这好日子老子想都不敢想!”
而朱元璋还兀自沉浸在手中的情报里,约莫没反应过来陆威这句揶揄,反而面色大喜地道:“嗯!大事!真是天大的喜事啊!”
说完才抬起头来看了陆威一眼,面色一肃,道:“咱当你小子在这里扯啥蛋吶,你也是神气了,都敢笑话起咱来了?胆儿挺肥啊。”
陆威自然听得出这话中其实並无怒意。
当即贱兮兮一笑,而后故作惊恐地样子认罪:“微臣有罪!不劳陛下您费力,微臣自己滚。”说完便做出一副被踢了一脚的样子摔地上,打了两个滚。
逗得朱元璋打破了面上的肃然,忍俊不禁。
陆威爬起来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尘,抱拳躬身:“应天府有天大的喜事,微臣恭贺陛下!”
朱元璋本就大喜,如今更加开怀,自然不会怪罪什么,再次看向手里的情报,似是主殿看也看不够一般,呢喃著道:“七百五十五万石……哈哈哈哈哈哈!七百五十五万石的国库盈余!这好小子!”
“哈哈哈哈哈!好小子!真好!”
“这才当了半年的皇帝,比咱先前那二十五年的皇帝当得都要好哇!哈哈哈哈!”
“咱当了二十五年的皇帝,啥时候打过这么富余的仗?”
“……”
朱元璋略显苍老的面容上,有大喜的笑意、有感慨、有欣赏、有欣慰、有不敢置信……带著无比复杂的情绪,反覆咂摸呢喃,回味著这份喜悦。
他当皇帝的时候。
这钱粮……年年收年年不够用,天天两眼一睁就是想著怎么把大明朝的钱粮一分掰成两半儿来。
对於这样的好消息。
没人能比他更惊喜,更高兴!
也难免他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失態了。
听他呢喃著,旁边的陆威也不由瞪大了一双眼睛。
在此之前,他自然是没机会接触国朝收入、支出情况这样的机密要闻的,但这却並不代表,他不明白“七百五十五万石”这个数字代表什么意义。
至少以往有个什么大灾大难的……討论拨款的数目,都是一百万、两百万这么著来。
便是北境有大的战事要爆发,要打仗。
他听说过的数目,也就是三四百万那样子了……再多的,还真没听说过了。
七百五十五万。
四捨五入盈余出来两场大仗了??盈余出四五回賑灾粮来了?
这还是那个一到钱的时候,就要吵得不可开交的大明皇朝?——陆威不理解应天府的开乾陛下,是怎么把这个数目弄出来的,但大为震撼。
正当陆威心神激盪地琢磨著这个数字的时候。
却见朱元璋面上的神色由大喜转为大怒,“砰”地一声拍了下摆在旁边的桌案,杀意凛然地道:“大明京师直隶、加上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果然还是绝不了贪腐!还是有人上上下下欺瞒咱!哼!”
七百多万的盈余,朱元璋自然也好奇是怎么来的。
结果一看才发现,特么的,首先,去年的总体课税相比於前几年的数值,居然就多出来五百多万!
怎么的前几年的课税收入水平都大差不差。
到去年就突然涨了?还能上涨这么多?用脚趾头想一想就能知道——显然是之前那些年份,下面诸多承宣布政使司、 府、州、县……一层一层往上报、往上匯总的时候,还是有不怕死的在从中作梗呢!
否则哪里就凭空多出来这么多粮来了?
陆威心头一跳。
赶紧收拾收拾自己的表情,先把这位祖宗给安抚好,道:“陛下息怒,万事有应天府的开乾陛下给您顶著,给您处理好,您在这儿气坏自己可就不值当了。”
他不说这话还好。
一说这话。
朱元璋心里一时更觉得憋闷了,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动了动嘴唇似是想要脱口而出说点什么,却是又及时剎车,把嘴里的话吞回肚子里去了。
“这怎么个意思?咱当皇帝都当了二十五年了,怎么突然变成咱要仰仗那小狼崽子去了?”
朱元璋在心里有些彆扭地想道。
当然,他肯定是希望大明皇朝的后继之君能力强,越强越好,这样才能把他一手打下来的大明江山给守好。
可偏偏他现在还活著。
要真死了啥都不知道也算一了百了。
可他却是亲眼见证到,大明各大承宣布政使司、府、州、县的官员,欺瞒敷衍了他好些年,却不敢欺瞒敷衍一个十几岁的毛小子——饶是这毛小子是他最喜爱的亲孙子,可想到这些,他心里总有些吃味。
这才过半年的光景。他洪武大帝的威名,就这么不好使?咱朱元璋不要面子啊?
这让朱元璋觉得……
自己前头那皇帝当得都不太值当了。
朝臣们怎么想?尤其是那些从前天天和自己掰扯国库的银钱税收该怎么的六部堂首们……朱元璋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跌面儿了。
而他这一个白眼。
倒是让陆威心里一阵莫名其妙:“这位祖宗平日里不就爱听这样式儿的话么?今天这是怎么了?这还带两副面孔的?果然是难伺候的主儿啊……”
陆威自然是不太摸得透这老头子在“宠爱大孙”和“好面子”之间反覆横跳的心態。
心里一阵暗暗叫苦,赶紧战战兢兢抱拳认错:“陛下,微……微臣说错了?”
朱元璋不得不承认,他这时候还真挺想发点脾气的。
可同时他又不得不承认另外一件事情。
——陆威的確没有说错。
他深知。
去年能多收上来这五百五十九万石的课税。
一是因为那小狼崽子广而告之,让大明上上下下所有官员都知晓,他拥有那般神通广大的查帐手段。
二是因为年前那一出出剥皮实草的好戏。
未知的神秘能力、狠辣无情的手段、还有各种恰到好处地拿捏威慑时机……两相威慑之下,下面的人核算、釐清课税收入的时候战战兢兢、顾头顾尾地想把数据做漂亮,钱粮便这么上来了。
要是这大明的皇帝还是他。
这收上来的课税,只怕相比洪武二十四年,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沉吟了片刻,朱元璋只能深吸了一口气,看向面前一脸茫然、认错態度诚恳的陆威,咬著牙道:“不,你没有错,咱大孙,的確做得好。”
若是別人,就算有事实摆在面前,他也是不愿意承认的,但那是他的大孙……
“咱这把老骨头虽然在这些手段上,比不得那小狼崽子,但……也不能说是全然无用的嘛。”
“蓝玉他们那一票人,是双刃剑,让他安安稳稳坐上皇位,却又会让他坐得不那么安稳,这事儿……”
“估摸著到了不可收拾的时候,这小狼崽子总还得仰赖仰赖咱这老傢伙给他托底不是?”
嗯,对於自己的好大孙,再骄傲的老龙,给自己做做心理辅导,承认自己不那么行,也不是不能忍忍的,朱元璋退一步在心里默默安抚了一下有些受伤的自己。
连他自己都没注意到,心里那股爭强好胜的风,隱约间居然让他的心理状態……
从“担心淮西勛贵的搞事情为难朱允熥”,
变成了“暗暗等著淮西勛贵搞事情、自己出面给好大孙托个底,挽回面子”了。
人到了老年,总容易纠结於自己还能不能多有点作用,朱元璋在这一点,和后世那些老年人,也都差不多,多也好少也好,总希望自己是能够帮得上后辈一些的。
因此,想到这些。
朱元璋心里也稍稍宽慰了些许。
深吸了一口气,面上故作豁达的样子道:“咱看看……这剩下的两百万石……”
一边说著,一边自顾自地將手里的情报拿远,继续往下仔细看了下去。
虽然朱元璋话是这么说。
但陆威明显感觉得到一股不太爽利的气息,赶紧暗暗告诫自己谨言慎行,给自己的嘴巴拉上了拉链儿一般,沉默著不再给自己招惹什么。
毕竟今天这厚厚一摞子情报。
谁知道还会不会有其他惹了老爷子怒的么蛾子?
好在接下来。
面前这位活祖宗的情绪,倒是基本挺稳定的。
七百五十五万石的国库盈余,一是开源,多了五百多万石的课税收入。
二则是节流,原本预留冬天用於賑灾救民的预算全没用上,剩下来將近二百万石——朱元璋勤政,对每年的收入开支都门儿清,自是提前就预想到了这一点。
所以反应也十分镇定。
看到朱元璋面上逐渐平静下来的表情,陆威这才暗暗长舒了一口气,只是他这口气都还没来得及吐完,便听得宣纸翻动的响声,朱元璋把第一张纸放到最底下……
而当朱元璋看到这第二页纸的时候。
眉头便再次蹙了起来,眯著老眼远远盯著手里的情报,有不解、有莫名其妙、有不敢置信、还有一股很明显的……怒气。
陆威赶紧屏住气息,连呼吸都不敢喘大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
朱元璋露出一脸肉疼可惜的样子,拍著桌子道:“胡闹!简直是胡闹!他这……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是?哪儿有这么著钱的道理?”
陆威心里微微一沉。
低著头扯了扯嘴角:“得!么蛾子或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来了来了,应天府陛下他又来了。”
陆威暗暗叫苦,只能谨慎地出声安慰道:“陛下息怒,咱开乾陛下心思多,好几次总能出其不意,您要不且先看看?”
朱元璋长嘆了一口气,没好气地道:“看什么看?看他怎么当一个败家子的?”
“北境那边最大的威胁放著不管,云南那边沐家年年得吃力想著如何对付那些不服管的土司也不管,管上最不起眼的倭寇来了??那么多钱粮丟沿海去了?”
见朱元璋情绪不对劲,陆威也捏了一把汗。
只是心里却暗暗纳闷儿:“把钱粮丟沿海那边? 大明沿海虽也有倭寇,但那些贼人一般也不大敢来犯我大明边境,七百余万石的盈余,真上一些,能到那额去?”
不过,他很快就不这么想了。
因为朱元璋还还在劈头盖脸地骂:“国库盈余,你想著沿海那边管一管倒是也没什么太大的错处,可是要上四百万石的钱粮……这还真是……朱允熥啊朱允熥……你让咱怎么说你才好?”
“好不容易盈余下来的钱粮,你就这么……嗐!”
“……”
朱元璋一副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即便知道自己说得再多、再疾言厉色,远在应天府的朱允熥也听不到半个字,此刻还是忍不住厉声呵斥起来。
他是苦日子里走出来的娃儿。
就算当了皇帝,那也是一路朴素节俭著过来的,当了二十余年的皇帝,就都从来没想过挥霍些什么,哪儿看得惯这么“大手大脚”的法?
朱允熥宣布这个想法和决定的时候。
六部堂首、文官重臣们有多难受,朱元璋这个时时都要顾全整个大明的皇帝,只会更难受十倍。
“这……”
听到朱元璋的吐槽,陆威都当场懵逼傻眼了。
“四百万石??”
“那么多钱粮丟到沿海去??”
“应天府那位小祖宗还真是够能的——这是要给沿海的海螺都镶上金边不成???”
不过看到朱元璋这大喜过望、开怀大笑的样子,当即暗暗鬆了一口气——嗯,至少不能是什么坏事。
他面上也覆上了一抹轻鬆之意。
半带玩笑揶揄地道:“看陛下您的样子,这是应天府又发生了天塌般的大事?”
若是换了从前。
自是没人敢在朱元璋面前这样说话的。
不过,过上了养老生活的黄十六,性情上和从前那洪武大帝自是有了些变化的,陆威拿捏著分寸,偶尔玩笑话一下,反而让朱元璋生活里多些乐趣,討了他的欢心。
若是让蒋瓛知道了这边的情形。
只怕是要泪流满面,痛呼一句:“你小子是真特么赶上好时候了!这好日子老子想都不敢想!”
而朱元璋还兀自沉浸在手中的情报里,约莫没反应过来陆威这句揶揄,反而面色大喜地道:“嗯!大事!真是天大的喜事啊!”
说完才抬起头来看了陆威一眼,面色一肃,道:“咱当你小子在这里扯啥蛋吶,你也是神气了,都敢笑话起咱来了?胆儿挺肥啊。”
陆威自然听得出这话中其实並无怒意。
当即贱兮兮一笑,而后故作惊恐地样子认罪:“微臣有罪!不劳陛下您费力,微臣自己滚。”说完便做出一副被踢了一脚的样子摔地上,打了两个滚。
逗得朱元璋打破了面上的肃然,忍俊不禁。
陆威爬起来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尘,抱拳躬身:“应天府有天大的喜事,微臣恭贺陛下!”
朱元璋本就大喜,如今更加开怀,自然不会怪罪什么,再次看向手里的情报,似是主殿看也看不够一般,呢喃著道:“七百五十五万石……哈哈哈哈哈哈!七百五十五万石的国库盈余!这好小子!”
“哈哈哈哈哈!好小子!真好!”
“这才当了半年的皇帝,比咱先前那二十五年的皇帝当得都要好哇!哈哈哈哈!”
“咱当了二十五年的皇帝,啥时候打过这么富余的仗?”
“……”
朱元璋略显苍老的面容上,有大喜的笑意、有感慨、有欣赏、有欣慰、有不敢置信……带著无比复杂的情绪,反覆咂摸呢喃,回味著这份喜悦。
他当皇帝的时候。
这钱粮……年年收年年不够用,天天两眼一睁就是想著怎么把大明朝的钱粮一分掰成两半儿来。
对於这样的好消息。
没人能比他更惊喜,更高兴!
也难免他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失態了。
听他呢喃著,旁边的陆威也不由瞪大了一双眼睛。
在此之前,他自然是没机会接触国朝收入、支出情况这样的机密要闻的,但这却並不代表,他不明白“七百五十五万石”这个数字代表什么意义。
至少以往有个什么大灾大难的……討论拨款的数目,都是一百万、两百万这么著来。
便是北境有大的战事要爆发,要打仗。
他听说过的数目,也就是三四百万那样子了……再多的,还真没听说过了。
七百五十五万。
四捨五入盈余出来两场大仗了??盈余出四五回賑灾粮来了?
这还是那个一到钱的时候,就要吵得不可开交的大明皇朝?——陆威不理解应天府的开乾陛下,是怎么把这个数目弄出来的,但大为震撼。
正当陆威心神激盪地琢磨著这个数字的时候。
却见朱元璋面上的神色由大喜转为大怒,“砰”地一声拍了下摆在旁边的桌案,杀意凛然地道:“大明京师直隶、加上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果然还是绝不了贪腐!还是有人上上下下欺瞒咱!哼!”
七百多万的盈余,朱元璋自然也好奇是怎么来的。
结果一看才发现,特么的,首先,去年的总体课税相比於前几年的数值,居然就多出来五百多万!
怎么的前几年的课税收入水平都大差不差。
到去年就突然涨了?还能上涨这么多?用脚趾头想一想就能知道——显然是之前那些年份,下面诸多承宣布政使司、 府、州、县……一层一层往上报、往上匯总的时候,还是有不怕死的在从中作梗呢!
否则哪里就凭空多出来这么多粮来了?
陆威心头一跳。
赶紧收拾收拾自己的表情,先把这位祖宗给安抚好,道:“陛下息怒,万事有应天府的开乾陛下给您顶著,给您处理好,您在这儿气坏自己可就不值当了。”
他不说这话还好。
一说这话。
朱元璋心里一时更觉得憋闷了,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动了动嘴唇似是想要脱口而出说点什么,却是又及时剎车,把嘴里的话吞回肚子里去了。
“这怎么个意思?咱当皇帝都当了二十五年了,怎么突然变成咱要仰仗那小狼崽子去了?”
朱元璋在心里有些彆扭地想道。
当然,他肯定是希望大明皇朝的后继之君能力强,越强越好,这样才能把他一手打下来的大明江山给守好。
可偏偏他现在还活著。
要真死了啥都不知道也算一了百了。
可他却是亲眼见证到,大明各大承宣布政使司、府、州、县的官员,欺瞒敷衍了他好些年,却不敢欺瞒敷衍一个十几岁的毛小子——饶是这毛小子是他最喜爱的亲孙子,可想到这些,他心里总有些吃味。
这才过半年的光景。他洪武大帝的威名,就这么不好使?咱朱元璋不要面子啊?
这让朱元璋觉得……
自己前头那皇帝当得都不太值当了。
朝臣们怎么想?尤其是那些从前天天和自己掰扯国库的银钱税收该怎么的六部堂首们……朱元璋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跌面儿了。
而他这一个白眼。
倒是让陆威心里一阵莫名其妙:“这位祖宗平日里不就爱听这样式儿的话么?今天这是怎么了?这还带两副面孔的?果然是难伺候的主儿啊……”
陆威自然是不太摸得透这老头子在“宠爱大孙”和“好面子”之间反覆横跳的心態。
心里一阵暗暗叫苦,赶紧战战兢兢抱拳认错:“陛下,微……微臣说错了?”
朱元璋不得不承认,他这时候还真挺想发点脾气的。
可同时他又不得不承认另外一件事情。
——陆威的確没有说错。
他深知。
去年能多收上来这五百五十九万石的课税。
一是因为那小狼崽子广而告之,让大明上上下下所有官员都知晓,他拥有那般神通广大的查帐手段。
二是因为年前那一出出剥皮实草的好戏。
未知的神秘能力、狠辣无情的手段、还有各种恰到好处地拿捏威慑时机……两相威慑之下,下面的人核算、釐清课税收入的时候战战兢兢、顾头顾尾地想把数据做漂亮,钱粮便这么上来了。
要是这大明的皇帝还是他。
这收上来的课税,只怕相比洪武二十四年,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沉吟了片刻,朱元璋只能深吸了一口气,看向面前一脸茫然、认错態度诚恳的陆威,咬著牙道:“不,你没有错,咱大孙,的確做得好。”
若是別人,就算有事实摆在面前,他也是不愿意承认的,但那是他的大孙……
“咱这把老骨头虽然在这些手段上,比不得那小狼崽子,但……也不能说是全然无用的嘛。”
“蓝玉他们那一票人,是双刃剑,让他安安稳稳坐上皇位,却又会让他坐得不那么安稳,这事儿……”
“估摸著到了不可收拾的时候,这小狼崽子总还得仰赖仰赖咱这老傢伙给他托底不是?”
嗯,对於自己的好大孙,再骄傲的老龙,给自己做做心理辅导,承认自己不那么行,也不是不能忍忍的,朱元璋退一步在心里默默安抚了一下有些受伤的自己。
连他自己都没注意到,心里那股爭强好胜的风,隱约间居然让他的心理状態……
从“担心淮西勛贵的搞事情为难朱允熥”,
变成了“暗暗等著淮西勛贵搞事情、自己出面给好大孙托个底,挽回面子”了。
人到了老年,总容易纠结於自己还能不能多有点作用,朱元璋在这一点,和后世那些老年人,也都差不多,多也好少也好,总希望自己是能够帮得上后辈一些的。
因此,想到这些。
朱元璋心里也稍稍宽慰了些许。
深吸了一口气,面上故作豁达的样子道:“咱看看……这剩下的两百万石……”
一边说著,一边自顾自地將手里的情报拿远,继续往下仔细看了下去。
虽然朱元璋话是这么说。
但陆威明显感觉得到一股不太爽利的气息,赶紧暗暗告诫自己谨言慎行,给自己的嘴巴拉上了拉链儿一般,沉默著不再给自己招惹什么。
毕竟今天这厚厚一摞子情报。
谁知道还会不会有其他惹了老爷子怒的么蛾子?
好在接下来。
面前这位活祖宗的情绪,倒是基本挺稳定的。
七百五十五万石的国库盈余,一是开源,多了五百多万石的课税收入。
二则是节流,原本预留冬天用於賑灾救民的预算全没用上,剩下来將近二百万石——朱元璋勤政,对每年的收入开支都门儿清,自是提前就预想到了这一点。
所以反应也十分镇定。
看到朱元璋面上逐渐平静下来的表情,陆威这才暗暗长舒了一口气,只是他这口气都还没来得及吐完,便听得宣纸翻动的响声,朱元璋把第一张纸放到最底下……
而当朱元璋看到这第二页纸的时候。
眉头便再次蹙了起来,眯著老眼远远盯著手里的情报,有不解、有莫名其妙、有不敢置信、还有一股很明显的……怒气。
陆威赶紧屏住气息,连呼吸都不敢喘大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
朱元璋露出一脸肉疼可惜的样子,拍著桌子道:“胡闹!简直是胡闹!他这……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是?哪儿有这么著钱的道理?”
陆威心里微微一沉。
低著头扯了扯嘴角:“得!么蛾子或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来了来了,应天府陛下他又来了。”
陆威暗暗叫苦,只能谨慎地出声安慰道:“陛下息怒,咱开乾陛下心思多,好几次总能出其不意,您要不且先看看?”
朱元璋长嘆了一口气,没好气地道:“看什么看?看他怎么当一个败家子的?”
“北境那边最大的威胁放著不管,云南那边沐家年年得吃力想著如何对付那些不服管的土司也不管,管上最不起眼的倭寇来了??那么多钱粮丟沿海去了?”
见朱元璋情绪不对劲,陆威也捏了一把汗。
只是心里却暗暗纳闷儿:“把钱粮丟沿海那边? 大明沿海虽也有倭寇,但那些贼人一般也不大敢来犯我大明边境,七百余万石的盈余,真上一些,能到那额去?”
不过,他很快就不这么想了。
因为朱元璋还还在劈头盖脸地骂:“国库盈余,你想著沿海那边管一管倒是也没什么太大的错处,可是要上四百万石的钱粮……这还真是……朱允熥啊朱允熥……你让咱怎么说你才好?”
“好不容易盈余下来的钱粮,你就这么……嗐!”
“……”
朱元璋一副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即便知道自己说得再多、再疾言厉色,远在应天府的朱允熥也听不到半个字,此刻还是忍不住厉声呵斥起来。
他是苦日子里走出来的娃儿。
就算当了皇帝,那也是一路朴素节俭著过来的,当了二十余年的皇帝,就都从来没想过挥霍些什么,哪儿看得惯这么“大手大脚”的法?
朱允熥宣布这个想法和决定的时候。
六部堂首、文官重臣们有多难受,朱元璋这个时时都要顾全整个大明的皇帝,只会更难受十倍。
“这……”
听到朱元璋的吐槽,陆威都当场懵逼傻眼了。
“四百万石??”
“那么多钱粮丟到沿海去??”
“应天府那位小祖宗还真是够能的——这是要给沿海的海螺都镶上金边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