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朱元璋屁顛屁顛地跑进厨房、然后又跑出厨房,而后才招呼他一起出门溜达,陆威也是无语:“我还当陛下急匆匆的是为著什么事儿呢!原来就为了看一眼刚泡上的红薯……”
    落后半步跟在朱元璋身后。
    陆威摇头一笑,看得出朱元璋心情好,便陪著他閒聊道:“老爷您这也太心急了,这才几个时辰的时间,哪儿可能有变化。”
    朱元璋笑呵呵地道:“咱就是想看看!只看看咱就高兴!”
    这也的確不怪他心急。
    得了新鲜的好宝贝,谁都是这样,恨不得每隔个几分钟就看上两眼——这也是人之常情。
    二人一边聊著一边出了宅子。
    陆威突然想起来道:“对了老爷,咱们就这么出了门,主院厨房那边……是不是还要格外交代一声,让咱自己人盯好?”
    在北平混了这么久日子了。
    天天替朱元璋盯著动静,朱棣和道衍和尚什么心思,他比谁都清楚,此时自然也难免下意识有些防备起来。
    这东西可太珍贵了……
    可他却见自家主子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不必,咱那院子里那几个又不是独苗孤品,就算真被偷了去、毁了去……与大局也是毫无影响的,没好处的事情他们不会做。”
    他言语中的“他们”,指的自然就是朱棣和道衍和尚了。
    要是整个大明皇朝之內只有他自己手持这十几个红薯,那当然是万般危险的,老四或许不会打主意,死禿驴可是个豁得出去的。
    现在大明的红薯、红薯藤一大堆。
    自是丝毫不用担心的。
    说到这里,朱元璋意味深长地深吸了一口气,神色有些复杂地慨然道:“要不怎么说咱大孙目光长远、高瞻远瞩呢!忍了这么久、承受了这么久的骂名,换一个稳稳噹噹、出不了任何意外的大明盛世,他心里的帐算得很清楚。”
    说这话的时候,他既高兴,又心疼。
    陆威挠了挠头笑道:“也是,倒是属下多余担心了,嘿嘿。”
    朱元璋道:“多担心一些、多谨慎一些总是没错的!只是这些令人操心的隱患,咱大孙一早便杜绝掉了罢了。倒是让咱乐得轻鬆,也少操閒心。”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语气也变得轻鬆了不少。
    之前,即便他卸下了“皇帝”这个身份,可其实,他自己心里並没有完全给自己卸下这个身份,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生怕这个大明皇朝离开了自己就不行。
    这是一种无形的包袱。
    如今,他则暗暗地觉得,自己身上那无形的重担,仿佛渐渐被人移卸了下来——是一种真正的如释重负。
    朱元璋负手前行,嘴角默默噙起受不住的弧度。
    他知道这个真正替自己移开身上的包袱和石块的人……就是朱允熥、是自家大孙、是大明的皇帝。
    他渐渐真的放心了许多。
    甚至已经有种,潜移默化的“老有所依”的情绪在心里蔓延滋生出来——有事儿大孙扛著,有难题大孙顶著。
    ……
    及至翠茗楼。
    “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亩產三千余斤的粮食……陛下居然也给咱弄到了?”
    “坚持找了十年!更是为了將这祥瑞培育出足够多的种苗,寧愿背负诸多骂名……別歘他心里,是真的装著咱们所有人的!”
    “这么说……再用不了多长时间,咱都不用担心会什么时候被饿死了!?我这不是在做梦吧!?”
    “当然不是了!没听翠茗楼里那个从京城带报纸和消息回来的人怎么说么?整个朝堂上的大官儿们都自发站出来替陛下证明此事呢!就连之前多次对陛下不满的諫臣们,也是如此!”
    “如今已经开春了,便忘了去年冬天怎么过过来的么?陛下何曾骗过咱?要不是因为当今的开乾皇帝,咱这群人里,指不定谁就在去年冬天给冻死了!”
    “当今陛下本就至仁至善,为咱黎民百姓想著哩!”
    “……”
    当朱元璋和陆威到达翠茗楼周围一带的闹市区之际,从应天府传来的消息、报纸……早都已经在大街小巷里传了开来。
    耳边熙熙攘攘的声音,比以往要吵闹了不知多少。
    只能听得此起彼伏的议论声、慨嘆声、庆祝声、哭泣声……等等等等,大街小巷好似一锅沸腾的热水,热闹过了头。
    整个北平城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与应天府等南方一带的百姓不同,北方这边的百姓去年是实打实地因为朱允熥的一连串操作,而受到了切身的好处,相比於南方的百姓来说,他们心里本就感念著朱允熥的恩德……都不用过多的確证,便愿意去相信这一份由朝廷发布的报纸。
    在一些人看来。
    自己现在能活蹦乱跳地在这里举手欢庆,还得多亏了当今这位开乾皇帝让他们过了冬,这是救命之恩。
    陛下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陛下不仅是真龙天子,他还是神仙!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草民拜谢陛下恩德!”
    “陛下是明君!是千古未有的明君、圣君、仁君!等回头回了家,咱立刻在家里给咱开乾陛下供奉长生牌!日日拜、夜夜拜,谢陛下如天的恩德!”
    “是!俺也要给陛下供奉!”
    “立什么长生牌呀!要我说,最好呀……还不如诚心祈愿陛下那炼丹司里的那些道士,真能给陛下炼出延寿长生的丹药来,让陛下活久一点,能长生才好!”
    “是!陛下要万岁才好!”
    “……”
    各处大街小巷,隨处都可见朝著南面跪在地上的人,有的人是磕头,行君民之礼;有的更是双手合十,俯身作揖,几乎是已经下意识真拿身在遥远南方的朱允熥当菩萨、神明来拜了。
    百姓不知道什么礼节不礼节的。
    他们对一个人感激,便只会拿出他们能想到的方法,用最质朴、最下意识的方式来表达这份感激。
    略有些艰难地穿梭在拥挤喧闹的人群之中。
    朱元璋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朵后面去了,他是真的开心,心怒放的开心,而他此刻也毫不掩饰这种开心。
    此刻,他也是这些人之中的一份子,他是农民朱重八,是农民黄十六,被这份空前绝后的热情所深深感染。
    当然,他也是一个普通的爷爷。
    看著所有人都对自家好大孙一片夸讚、感恩戴德……没有什么事情能比这个更令他高兴的了。
    “哈哈哈哈哈哈!陆威,咋样?咱大孙可出息吧?”朱元璋嘴都已经合不拢了,朝著旁边唯一的对象炫耀起来。
    陆威脸上也带著笑意。
    心底里也是真高兴,立刻应声道:“公子乃人中龙凤,天人之姿,自是最有出息的。”在外面,他很自觉地改了称呼。
    二人一路越过沿路的百姓。
    进了翠茗楼。
    陆威正要引著朱元璋去他一贯喜欢待的那个厢房,可朱元璋却停下了自己的脚步,目光落在另外一间厢房门口。
    “怎么了,老爷?”陆威迟疑问道。
    “那间厢房门口站著的,是老四家的小廝吧?老四这是也忍不住来这里看热闹来了?”朱元璋饶有兴趣地道,在北平待久了,再加上朱棣这两个月找他又勤快,他自然也眼熟了朱棣的隨从。
    陆威定睛一看,点了点头確认道:“回老爷话,正是。”
    朱元璋挑了挑眉,沉吟了片刻,淡笑著道:“也是,这么大的事情,他不出来亲眼走一走看一看,怕是待在自己府里,也是如坐针毡。走!咱过去坐坐去。”
    说完,抬腿便朝著朱棣所在的宝箱方向而去。
    还没到那宝箱门口,站在门口的两名小廝便率先注意到了朱元璋,虽然他们並不知道朱元璋的身份,可作为朱棣身边的隨从,他们也知道自家主子对这位老者是持敬重之意的。
    当下也不敢怠慢,面色肃然,抱拳道:“黄老爷?您是来找我家主子的?您稍稍等下,小的立刻进去通报主子。”
    “不妨事,不妨事。”朱元璋现在心情好得很,本也是临时起意,也不著急,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的,显得格外和蔼慈祥。
    那小廝推门进去。
    片刻后便出来,神色恭敬地朝门里伸手虚引:“黄老爷请。”
    朱元璋捋了捋鬍子。
    呵呵一笑,背著手就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陆威落后半步,顺手將门关上,转头往前便在里面看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燕王朱棣、搅屎棍道衍和尚。
    此刻,两人已经肃然站好,脸上虽带著恭敬,可却都掛著一种比哭还难看的表情,硬是挤出了一个奇怪且尷尬的笑容。
    尤其是燕王殿下,甚至眼底还有一丝来不及掩藏的怒意。
    “爹……爹,你……你也来啦,真巧。”朱棣显然没料到会在这里碰上自家老爹。
    约莫在此之前正跟道衍和尚这货在这里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甚至说不准正骂著朱允熥呢。
    所以猝不及防之间,满脸都是不自在。
    旁边的道衍和尚脸色虽也不那么平静,但好歹还是更从容冷静一些,单手立掌,低头垂眸,躬身道:“参见陛下。”
    朱元璋一点不客气。
    自顾自地在此间主位上一屁股坐了下来,摆了摆手道:“呵呵,不必多礼,咱也就是听说这北平府现在上上下下都热闹得很,人老了呀,就喜欢凑热闹,这不刚巧就碰上了么。”
    说完,还反客为主地对朱棣和道衍和尚打著手势,招呼道:“不必如此拘谨,坐,坐,都坐下来隨意些。”
    朱棣深呼吸了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平静下来,下意识和道衍和尚交换了一个惊魂未定的眼神,而后才神色訕訕地在旁边落座下来。
    两个人的眼里都带了些茫然。
    对於朱元璋突如其来的到访,心里有些打鼓,一时不敢断定朱元璋的意图是什么。
    与此同时,陆威则弯著身子面向朱元璋,贴心的提醒道:“陛下,您今日午膳还没有用,不知可有什么想吃的?”
    “属下去给您安排席面。”
    他可不敢忘了这种重要的事情。
    不得不说,朱元璋一路走来太激动、太亢奋,还真把这事儿给忘了:“啊?是吗?嘿嘿,你不说咱还真把这茬儿给忘了,你一说咱这才觉得肚子饿了。”
    不过这时候朱元璋对吃的也没啥心思。
    只隨意地摆了摆手道:“隨便点几个招牌菜就是了,莫要点多了。”节俭是骨子里的习惯。
    “是。”陆威应了声,这才转身出去。
    而朱元璋和陆威之间这格外平常的询问和安排,顿时让朱棣和道衍和尚都不由眼皮子一跳。
    没吃饭,点个菜……这自然很平常。
    可是……现在这个点已经是申时,而这位是洪武大帝,除了他自己废寢忘食,没人敢怠慢了他。
    两个人都是心思活络之人。
    稍稍一想便有了同一个结论:“为了看应天府那边送过来的情报?那情报上午就早已被送到黄府了,看什么情报需要看那么长时间?应天府那边……还发生了什么!!?”
    想到这里,朱棣和道衍和尚心里莫名便有了种不安的情绪。
    能让这位洪武大帝废寢忘食,必然不是什么小事,可看著祖宗现在一脸春风得意的样子……估计不是坏事甚至可能是好事!
    是对於应天府的小皇帝的好事!
    想到这里,朱棣和道衍和尚不由再次交换了一个眼神,对此都没有什么太好的头绪。
    正当二人心里嘀咕的时候。
    倒是朱元璋主动“閒聊”起来:“这北平城里……今日可是热闹哇!老四你说是不是?”
    “从前这北平城里有过这么热闹的时候么?”
    朱元璋虽是在询问,可神情语气之间,不自觉便带著些骄傲。
    而他这慈和平缓,似是在纯嘮家常的话,顿时像是一柄锋锐的匕首一般,直直地扎到了朱棣的心臟上。
    朱棣內心顿时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可面上却也只能强行保持淡定:“这……倒是不曾有过。”

章节目录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生椰拿铁yyds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生椰拿铁yyds并收藏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