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闻言,微微一愣。
    他似乎没想到,一向懦弱温顺的稚奴,竟会说出这样的话。他审视著眼前这个儿子,心中竟真的闪过一丝反思。是吗?自己对承乾,真的太苛刻了吗?从寄予厚望到渐渐失望,从耳提面命到冷眼相对……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想到了自己当年在血与火中夺取江山的艰险,想到了太子之位背后潜藏的无数危机。作为帝国的继承人,仅仅“好”是远远不够的。
    他的脸上恢復了往日的威严,沉声道:“玉不琢,不成器。他是太子,是未来的天子,朕若不苛待他,將来的天下,便会苛待他。”
    李治听出父皇话中的不容置疑,心中一颤,不敢再多言,只是低声应道:“是,儿臣……受教了。”
    “你退下吧。”李世民挥了挥手。
    李治如释重负,躬身告退。他走后不久,魏王李泰便被传了进来。
    与李治的温和不同,李泰一进殿,便立刻感受到了父皇身上那股还未完全散去的威压。他心中一凛,连忙摆出最恭顺的姿態,小心翼翼地走到殿前。
    “儿臣拜见父皇!听闻逆贼惊扰圣驾,儿臣心急如焚,幸得父皇龙体无恙,实乃社稷之幸,天下之幸!”
    李世民淡淡地瞥了他一眼,並未让他起身,只是不咸不淡地说道:“青雀啊。”
    “儿臣在。”
    “朕知道,你素有才名,朕也颇为看重。可朕也知道,你妒忌太子。”
    李世民的声音平静,却像一块冰,瞬间让李泰心底发寒,“近来,你的言行,愈发地口无遮拦了。”
    李泰浑身剧震,脸上的血色“唰”地一下褪得乾乾净净。他完全没想到父皇会如此直接地戳穿他的心思。他所有的侥倖和偽装,在父皇洞若观火的目光下,都显得如此可笑。
    “父皇!父皇!” 他再也顾不得什么体面,双膝一软,直接跪伏在地,痛哭流涕起来,“儿臣知错了!儿臣再也不敢了!儿臣只是一心想为父皇分忧,绝无半点覬覦之心啊!求父皇明察!”
    他哭得声泪俱下,肩膀一耸一耸,像个受了天大委屈的孩子。
    看著跪在地上哭泣求饶的儿子,李世民心中那股因猜忌而起的戾气,不知不觉又消散了许多。他心软了。毕竟,这也是他的儿子。他长长地嘆了口气,那嘆息声中充满了无尽的疲惫与失望。
    “起来吧。”
    他摆了摆手,声音里带著一丝倦怠:“你们兄弟二人,一个是太子,一个是亲王,朕希望看到的,是你们兄友弟恭,和睦相处,共同辅佐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明爭暗斗,让外人看了笑话。”
    李泰连忙从地上爬起来,用袖子胡乱地擦著眼泪,一边抽噎著一边连声答应:“是,是!儿臣知错了!儿臣以后一定多加收敛,以皇兄为尊,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了!”
    李世民看著他,已经没了再多说的兴致,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李泰如蒙大赦,躬著身子,一步步倒退著离开了寢宫。
    当殿门再次关上,这偌大的寢宫,终於只剩下了李世民一人。他靠在软榻上,望著跳动的烛火,眼神深邃。一个桀驁不驯的逆贼,一个忠心耿耿的將领,一个心存仁厚的儿子,一个野心勃勃的儿子,还有一个……远在东宫,让他爱恨交加,既寄予厚望又深深猜忌的太子。
    ……
    九成宫喋血,天子遇刺!
    这个消息,仿佛一道滚滚惊雷,在事发后的第三天,以一种无可阻挡的態势,轰然传入了帝都长安。
    整个长安城,瞬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压抑的沸腾之中。
    太尉府。
    长孙无忌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摔得粉碎。他顾不上滚烫的茶水溅了自己一身,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无法掌控的骇然之色。
    司空府。
    房玄龄手握著塘报,久久不语,平日里温和儒雅的面容上,此刻写满了凝重与忧虑。他担心的不是刺杀本身,而是刺杀背后,所可能引发的朝堂剧烈动盪。
    卢国公府。
    程咬金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一把抓起掛在墙上的萱大斧,扯著嗓子吼道:“他娘的!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狗东西,敢动陛下!来人,备马,俺老程要点齐兵马,去把那逆贼的祖坟给刨了!”
    皇宫之內,各个衙门更是炸开了锅。
    中书省內,杨师道、马周、唐俭等人凑在一起,面色沉重,议论纷纷。
    “此事,太过蹊蹺!九成宫守卫森严,阿史那结社率区区百余人,是如何能接连突破三道防线,直抵陛下寢宫的?”
    “不错!而且,为何偏偏是突厥余孽?这与月前,太子殿下在朝堂上的预警,简直……不谋而合!”
    “慎言,慎言!”
    提起太子,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与不可思议。
    这股议论的风暴,很快便席捲到了太史局。
    作为掌管天象观测、历法修订的机构,太史局的官员们,此刻比任何人都更加迷茫和震撼。他们围在一起,拿著星盘和观测记录,反覆推演,却怎么也想不通。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一名官员喃喃自语,“近一月来,紫微帝星稳固,四方清明,绝无『荧惑守心』之兆!我等日夜观测,绝不会看错!”
    “可是,刺杀之事確实发生了!而且,太子殿下……他確实提前预言了!”
    “难道……难道太子殿下在天象卜算之道上的造诣,已经超过了我等所有人?”
    这个猜测,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在太史局的最深处,李淳风独自一人枯坐在观星台下。他的面前,是一副凌乱的龟甲和铜钱,他已经卜算了整整一个时辰,但卦象始终是一片混沌。
    他仰头望著殿外的天空,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挫败。
    “荧惑守心……刀兵血光……突厥作乱……”

章节目录

大唐:请陛下称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漫步夜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步夜风并收藏大唐: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